梅花易数、六爻预测、奇门遁甲、四柱预测、排盘、三世书等方法大致更迭:龟壳占卜:龟乃长寿之物,古人认为其能通神,故用于占卜预测。
可是龟壳不能重复使用,且不能轻易获得。
大量的预测需要大量的龟壳,哪里有那么多龟壳呢?于是后来卜者就改龟壳为筹策进行起卦预测。
蓍草占卜:最初的筹策是一种草做的,叫蓍草。
五十来根蓍草在卜筮着手中,经过多次分合,得出卦来。
这就是揲蓍法。
有人又称之为大衍筮法,认为凡遇到大事就可以用大衍筮法预测。
竹筷占卜:蓍草也不是那么容易获得,后来的筹策就用竹子。
我们看这个“筮”字就知道,竹字头代表使用竹子,下面的“巫”字可是“工人”二字的组合。
工人不同于农人哦。
在古代农业社会,巫师的地位很高,是领导人的高参。
不像现代,一提到巫字就让人想到那些驱鬼捉妖的人。
铜钱占卜:古人用筮竹起卦预测,一直延续了千百年。
到了汉朝,一个叫京房的人觉得筮竹起卦太复杂,要经过十八变才能得到一卦,太浪费时间了。
于是他发明了铜钱起卦法。
三枚铜钱一扔,一爻就出来了。
扔六次,一个卦就成了。
于是他的六爻预测法,一直延用到今天。
六爻预测又叫纳甲预测,是中国古代最为流行的预测方法。
梅花易数:又过了千百年,宋朝出了个著名易学家叫邵雍。
据说是他发明了一种不需要任何工具即可起卦预测的方法,叫做梅花易数。
这种预测方法可以根据时间、方位、人物起卦,不需要专业预测工具即可得出相关卦来,然后进行分析预测。
梅花易数也广为流传,成为与六爻预测齐名的大宗预测法。
“中国第一发明”——筷子及其哲学 ——兼论中华民族复兴统一伟大思想新武器 当西方“四大发明”载人飞船、原子弹、克隆术、网络业风行于世时,史称拥有东方“四大发明”的那个国度没寂了。
这是由于率先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的先贤没能给炎黄子孙带来永久的殊荣。
曾几何时,西方的造纸与印刷术反超中国,指南针令尔等发现了新大陆和诸多殖民地,火药与洋枪洋炮最终轰开了自家的门户。
非但如此,中国四小发明陶瓷、纺车、景泰蓝、地动仪,与四件国粹丝绸、茶叶、中药、京剧也每况愈下,难怪不少国人作忧天状,嗟叹中国有几多当代发明就有几多遗憾。
难道没有一件中国古代大发明可以振奋当代同胞的自豪与自尊? 天方日谈——第一发明 面对这困扰人而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真不知道如何对孩子的孩子们加以诠释。
我只是凭着多年来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因而近乎偏执地自信,具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必定有一种先于古代四大发明、优于异国异邦文明起源的造化物。
否则何以在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南部能出息繁衍全人类最庞大的一个族群。
物择天竞,适者生存。
适应这伟大族群生存与发展的力量和智慧以怎样的载体、作何等的传承呢? 循着生命实体的第一生存需求,追溯这个崇尚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自华宗汉祖之先民自从懂得刀耕火种而改变茹毛饮血的原始陋习,转而在火中取栗和汤中取食时的某种需求。
由于火焰与热汤的高温不允许沿用伸手抓捏的习惯,于是出现了手指的替代物一支箭一柄矛或一根树枝。
显然,单枝独箭只具有扎和挑的功能,远不及两根手指拿捏之便捷。
先民们最质朴的思维已经懂得了灵巧的拇指可藉作两根树枝而延伸,更何况先民们狩猎和劳动的技能已将手指锻炼得运用自如,将两根小树枝捏在手中,竭尽插扎穿挑夹、捞扒拌搅拉之能事,还可供递喂播舀、煎卷烤炸,真乃十八般食艺可得心应手。
由此可推断,华汉先民的第一种创造发明得以诞生。
其之所以称之为发明创造,是由于筷子完全符合当今对于发明创造赋予的三大定律: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而且还具有取之有竭的原材料可用来加工批量制作。
因此,又可以进而断言,祖先除发明创造了弓箭长矛和某些农具,那么最初的第一件民间日用品非筷子莫属。
随着筷子的普及和大量使用,制作筷子的材料渐次演变为树枝、木条、竹枝、竹条、骨条和牙条。
其形制和长度也逐渐形成定规。
其长度缘于原始部落和围着食器聚餐的习俗,必须具有一定的长度方能伸手夹取食物。
而这长度又必得便捷于手腕在食器与嘴之间作半径活动,手臂的运动半径亦受制于腕骨到肘骨这两个支点的牵制,于是小臂的长度大体成为了筷子的长度标准。
这一见解十分重要,先民的长度概念难道真的同筷子有关吗?事实上,原始人对距离与长度的最初确认,往往是按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以自我为尺度来确认的,包括拳头、手指、步幅,又引伸到长矛和箭的射程,但这类成法显然不如筷子来得便捷。
由于筷子的诞生,不但确定了围食的习俗,而且依据筷子加手臂的长度作为半径,确定了用以聚餐的方桌与圆桌的直径与宽度,确定了餐桌周边长度与食客空间人数的惯例。
最终使得筷子成为原始尺寸的长度单位,一市尺约等于小臂加拳头的长度,最初的筷子也大体如此。
只是由于木竹筷子容易弯曲,加上民居与食器的发展,使人们逐渐从野外移至室内,食桌食器筷子渐渐短小精致。
至于筷子的形制取上方下圆,大概同先民崇尚的天地方圆说相关。
既然天圆地方自居中国,将方圆把握于掌股之间亦理所当然。
有趣的是,氏族部落之间的许多理念和原始等级,也由筷子反映出来,依牙骨竹木品质与制作难度,按筷子长短粗细优劣与刻意制作的不同纹饰,决定了执筷人的等级尊卑与长幼身份。
为了适应传统礼仪之邦的各种需求,筷子又演化为礼品供品祭品。
当祭祀神灵供三牲五谷时,人们把筷子插入供品。
为了确定祭拜的时辰,有人燃点竖着的木竹筷子以作计时之用。
继而又发现某种木料所制筷子燃点后会发出香味,或形成幽幽冥冥的火光,似能起到驱避蚊蝇虫蚁并驱赶饿鬼厉鬼的作用,更增添了祭典的神秘感。
固而有了最初的焚香与火烛,直到后人懂得在筷子上粘裹香料和石蜡,才有了蜡烛与燃香问世,但其载体还是根筷子。
筷子果然妙用无穷,是由于先民赋予它巨大的可塑性,它又转而启迪着同胞的创造性。
因为原始人部落人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文明与文化,筷子担当了无可取代的角色。
在筷子成为长度单位的同时,人们对量与数引起同等的关注。
如何记录劳动果实呢?在数字诞生前,人们开始以筷子作筹码,一二三Χ正的递进式和记码法应运而生,但当数量累进需使用太多筷子时,为便于替代因而以长短粗细为制,以十根短的换取一根长的,以十根长的换一根粗的,十进位制数学由此形成。
初期创造的方块数字即是长短不均的筷子,加上弯曲的和长短折剩的筷子头尾,基于形成了横竖勾折撇捺点的数字雏形。
以象征和会意为特征加上筷子形制创造的古汉字,必然形成方块字型,因为作为造字和书写工具的硬笔原本也是随手拾起的一支筷子。
木竹牙骨之笔在地...
说到筷子,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国有历史记载的已经有3100年了。
筷子的筷字是怎么发展演变过来的呢?它为什么叫做筷子呢,筷子这个词,在汉语里有关的读音就有三个,要说字最少有六个,常见的是箸,一个竹子头一个或者的者,这个字还有个异体字,就是住旁边在加个木字旁,这个字最早在说文解字里就有记载,讲的就是吃饭的工具。
上海民间民俗藏筷馆馆长 蓝翔:到了南北朝出了一部楷书字典,叫《御监?》里边有出来个字,读音呢跟箸一样,但写法不一样,写法是一个竹子头,下面一个帮助的助,这是比较有意思的,因为那个箸字念是念住,可是你要想他表示什么意思呀,从形体上不大容易看的出来,同样是这个读音,写成了帮助的助呢,就能看出点儿名堂来。
好象是跟我们生活当中能起点儿帮助作用的东西有关,音没有变,写法变了,表现的意义比原来要多一点,这是很有意思的,…… 筷子在我国可谓是历史悠久,但筷子这个词以及发音,却只有几百年的时间,从这里到是可以看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我们中国人对于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他往往要赋予一些观念上的东西。
比如:结婚的时候要送给新郎新娘枣呀,栗子呀,意思就是早立子,希望他们能早生贵子。
这在民间叫讨口采,从箸发展到筷也受到这种讨口采的影响。
上海民间民俗藏筷馆馆长 蓝翔:明代有一部书里说,说现在吴中也就是现在的江浙一带的土著,这个箸就不叫箸,叫筷子。
原因是因为江浙一带的人撑船的多,船户人家撑船有很多讲究,有很多忌会,说这个箸跟停住的那个住字同音,撑船的人总想着一帆风顺,住不走,这不就挺麻烦的吗?就把这个箸改成快,快快的走,那么词变了,发音变了,字也变了,还是竹子头,不是者了,是快慢的快,我们现在的筷子的筷其实就是一个方言字。
大禹为传说的中国用箸第一人我国东北有一则民间传说,相传大禹在治理水患时三过家门而不入,都在野外进餐,有时时间紧迫,等兽肉刚烧开锅就急欲进食,然后开拔赶路。
但汤水沸滚无法下手,就折树枝夹肉或粉粢(米饭)食之,这就是筷箸最初的雏形。
传说虽非正史,但因熟食烫手,筷箸因运而生,这是合乎人类生活发展规律的。
《礼记》郑注云「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
这是把谷子以树叶包好,糊泥置火中烤熟。
有专家认为这种烤食法也推动了箸之形成。
当先民把包好涂泥的谷粒置火灰中烤时,为使其受熟均匀,不断用树枝拨动,我们聪明祖先也就是在拨动原始爆米花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天长日久,筷箸的雏形也渐渐地在先民手中出现。
这当然是推测,因为新石器时代末期进入到夏禹时代还没有文字,当时无法记录箸之发明过程,但饮食专家的这些推测是不无科学道理的。
《韩非子·喻老》称筷为「箸」,这再次佐证筷最初是以木竹为材质。
因北方多木,而南方多竹,我们祖先便就地取材,故竹木是我国最原始的箸之原料。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箸「从竹者声」,古人云: 「箸为挟提」而挟从木,这又一次旁证先民最早以细树杆或竹为挟食工具。
不过用树枝、细竹从陶锅中挟取烫食到箸之形成,这是一个数百年甚至更远的漫长时间。
人类的历史,是进化的历史,随著饮食烹调方法改进,其饮食器具也随之不断发展。
原始社会,大家以手抓食,到了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进餐大多采用蒸煮法,主食米豆用水煮成粥,副食菜肉加水烧成多汁的羹,食粥用上匕,从羹中捞取菜肉用餐匙极不方便,而以箸挟取菜叶食之却得心应手,所以《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用挟,其无菜者不用挟。
」郑玄注「挟,犹箸也。
」由此可知,新石器时代羹为副主流,食羹用匙极不方便,以手来抓滚烫稀薄的羹,更是不可能的,于是箸便成了最理想的餐具。
总而言之,箸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
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已发现了匕匙。
当历史推进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的智慧有了一定的发展,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单以匕匙进食已不能适应烹饪的进化,箸也就顺乎潮流而出现。
不过四千年前的夏代,箸还处於雏形,后又经过数百年的不断演化,至商汤时代也就渐渐形成比虎口长一些的两根长短相同的小棍棍。
继而发展到商代末期,纣为满足於自己君王奢侈的高贵生活需要,而下令猎象锯牙而制成象箸。
因箸的诞生史无记载,现在只能根据一些专家的种种推论和旁证来追溯占箸的产生,但我们认为箸的如此出现是历史推衍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