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水 正文

漳平的风水

1. 漳平市永福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千年水松】 漳平永福李庄有一株乔木巨本苍劲挺拔的千年水松(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高二十四米,胸径二点四米。外皮粗糙龟裂,呈纵状纤维。主干上分叉多株,枝条枯荣更替。主干底部已朽,空心。但每年还发出不少苗枝新叶。

【毓秀塔】毓秀塔,取“钟灵毓秀”之意,建于漳平市永福镇吕坊溪、李庄溪汇合处。塔始建于宋末,原为木构,明末毁于火。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用三合土重建。塔高22米,为楼阁式空心七层建筑。塔身除开券顶门外,还辟有圆形、八卦形明暗窗,并绘饰人物故事、花鸟虫草等图案。塔基座以花岗石砌筑,四周围以石栏。该塔与近处的妈祖宫、观音寺、燕溪桥等名胜古迹连在一起,相映成趣。每逢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这里必举行大规模祭典活动。永福天后宫独具匠心,横跨溪流,融庙、桥、塔为一体,不仅方便两岸民众往来,更寓意水上保护神妈祖的特有神功。

【北屏山塔】 北屏山塔,是闽西地区一座很有土楼特色的古塔,坐落于永福镇李庄村。塔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整座古塔造型别致,简洁淳朴。北屏山塔既是瞭望塔,又是风水塔。

2. 漳平有甚么好玩的地方或是使人难望的地方或特点小吃

漳平著名景点:桂东洋森林公园、关帝庙、漳平东山公园、天台山森林公园,石鼓山等。

漳平特产及小吃

漳平笋干 又称“闽笋”,被列为十番素物、百味山珍,久负盛名。色泽金黄,呈半透明状,片宽节短,肉厚嫩脆,畅销海内外。

漳平水仙茶饼 又名“纸包茶”,始创于20世纪30年代,是乌龙茶类惟一紧压茶,品质珍奇,风格独一无二,为福建名茶之一,畅销闽西南及广东、香港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茶饼色泽乌褐,外形扁平四方,携带方便,宜于保存。耐冲泡,茶色赤黄,具兰花香,口感顺甜清甘,生津止渴,久饮多饮而不伤胃。

永福藤器 花乡永福也是福建藤器产品主要产地之一。这里家家经营藤器,户户会藤艺,以毛竹、杉木为骨架,用当地盛产的龙须藤进行编织。主要产品有藤椅、藤床、藤桌、藤茶具、藤垫等10余种,造型美观大方,编织均匀紧密,框架结实牢靠,色泽越久越光滑。产品畅销海内外,深受国内外客商好评。

米浆粿 漳平特色传统小吃。因其用米浆蒸制时,蒸熟一层再加一层,循环反复,故又名“千层糕”。捧一块在手,蘸一碗姜丝加白糖并浸上白醋的作料吃,入口满嘴葱油香味,口感柔嫩爽滑。

风鸭糊 在漳平,每逢入冬,家家户户杀番鸭,褪毛去内脏后,用竹片撑开鸭肚,再用五香、胡椒粉、味精、食盐等抹遍净鸭内外,最后将鸭悬挂在通风日照的走廊过道或庭院处,任风吹日晒使鸭自然风干,故俗称“风鸭”。用风鸭肉丁和以冬笋丝、香菇片、碎肉、大蒜等,拌煮成糊状,谓之“风鸭糊”,香醇可口。

油炸粿 漳平人喜爱的一种传统食品。制作时,把大米、黄豆等浸泡后磨成米浆,用圆勺子取适量,然后放入碎肉或萝卜丝等馅料,再盖上一层米浆后,将其放入热油锅中炸制而成。其状为圆形,其色金黄,味香爽口,诱人食欲,用天然茶油炸制的食用起来风味更佳。

3. 漳平的地理位置(纬度、海陆)

漳平市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北纬24°54′-25°47′,东经117°11′-117°44′。总面积2951.1平方千米。2003年末,户籍人口27.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84万人。通行闽南方言龙岩话。

市人民政府驻菁城街道。全市辖2个街道、8个镇、6个乡:菁城街道、桂林街道、新桥镇、双洋镇、永福镇、溪南镇、和平镇、拱桥镇、象湖镇、赤水镇、芦芝乡、西元乡、南洋乡、官田乡、吾祠乡、灵地乡。

漳平又名”菁城” 漳平,名取“邑居漳水上流、千山之中,此地独平”之意。嵌于福建中南,闽南金三角北端,闽西东部。古为汀、漳、泉、延四郡交接处;今为龙岩、漳州、泉州、三明四地市结合部,福建南部内陆咽喉地带。

漳平地名的由来: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灭元称帝,同年,明兵克福建,擒元末一度统治福建近4年的陈友定。改路为府,共领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等八府。漳州路于洪武元年(1368)改为府。龙岩县隶漳州府。成化七年(1471),福建巡抚据龙岩县民林廷琥等建议奏闻获准,析龙岩县居仁、聚贤、感化、和睦、永福五里置漳平县,属漳州。县名取“邑居漳水上流、千山之中,此地独平”之意。

区划上,漳平三国时(220~280)属吴国建安郡苦草镇九龙乡。西晋太康三年(282)属晋安郡新罗县。梁大同六年(540)属龙溪县。唐开元二十四年(736)置汀州,以苦草镇置新罗县,辖九龙乡。天宝元年(742)改新罗县为龙岩县,辖属不变。大历十二年(777),龙岩县划归漳州管辖,历宋、元、明、不变。明成化六年(1470)明王朝批准以九龙乡所属居仁、聚贤、感化、和睦、永福5里设漳平县,次年正式划出以上“五里置县”。历520年,于1990年12月撤县建市。

语言上,漳平话属于偏漳腔闽南语(河洛语),文化上亦区别与所属龙岩地区新罗区以外的客家各县,为内陆闽南文化之典型。

人口27.3万,主要为河洛裔闽南人口,亦有部分客属。河洛即黄河、洛水两流域,皆在今河南省境内,闽南人自河洛移入,因此闽南人亦称为河洛人。根据黄瀚所作的田野调查,漳平目前约有客家人口5000人,占全市人口的1.8%,他们的祖先来自闽西和广东梅州客家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客家语言、生活习俗等,犹如一个个“方言岛”,分布在双洋、南洋、官田、赤水四个乡镇。此外,还有数量不少在漳平工作学习的客家人。

改革开放以来,漳平成为国内外实业家开发的热土,中外客商纷至沓来,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漳平已形成拥有建材、化工、矿产、电力、机械、森工、造纸、食品等门类比较齐全并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工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