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 正文

广州市批八字

潘伟,广东连州人,

连州国际摄影节的发起人之一,

有超过20年的媒体工作经验。

从2000年开始,

广州市批八字他走访广州市批八字了20多个省市、上百个乡村,

记录并考证广州市批八字了民间300多个老行当。

广州市批八字

以前的街头充满了烟火气,

80、90后还见识过的地摊胜景,现在几乎消失了;

很多不规范的行当被潘伟偷摸着拍下来,

让人感受到了那个年代浓浓的“江湖气”;

还有一些会让广州市批八字你大开眼界,

原来以前还有这样的行业……

广州市批八字

《百工记》 豆瓣8.7分

今年10月,他把照片和文字集结成册,

取名为《百工记》并出版。

趁此机会,一条前往广东清远拜访了他,

“几百个行当放在一起,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是我们祖祖辈辈经历过的生活。”

自述 潘伟

撰文 鲁雨涵 责编 倪楚娇

广州市批八字

广州市批八字

广州市批八字

广州市批八字

广州市批八字

广州市批八字

广州市批八字

广州市批八字

广州市批八字

广州市批八字

广州市批八字

广州市批八字

广州市批八字

广州市批八字

潘伟在拍摄鸬鹚渔翁

20多年前,我就想做一本和“江湖”有关的书,最开始想的不是叫《百工记》,而是《江湖旧业影录》。

我出生在50年代,小的时候,还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行业。到了六七十年代,个人没什么搞副业的机会,那段时间,民间是比较单调的。

到了改革开放初期,民间就又开始活跃了,而且恢复得很快,我按照民国时期的369行的插图去对比,百分之八九十的行业都是有的。

广州市批八字

圆木匠和大木匠

所谓的“360行”也是一个大概的划分,事实上要细分的话远远不止这些。

比如木匠,把原木分解成木板的叫“解匠”,做锅盖、箍盆的叫“圆木匠”,盖房子、做家具的叫“方木匠”。

再比如做豆腐的,做黄豆腐、白豆腐的、油炸豆腐的,工艺也都不一样。

我一拍就是20年,书里面收录了193种行业,250张照片,实际上我拍了300多种行业,少说有上万张照片。

广州市批八字

摆残局 2000年 广东省清远市

街头的烟火气

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比较杂乱。事实上越是杂乱,民间的东西就越多。

你可以在街头找到各种娱乐方式。

比如说耍猴的,猴子翻筋斗,做各种各样的表演。

摆棋局的,实际上是一种赌博,你赢了他给你钱,你输了就给他钱。

打台球的,好几张台球桌摆在空地上,像个大排档一样。

广州市批八字

求签算命 1996年 广东省清远市飞来寺

还有算命的,见得比较多的是用小鸟算命。

先拿一叠大张的“百家姓”,问哪张有你的姓氏,又拿出一叠小张的“百家姓”,再问哪张有你的姓氏。然后把笼中的鸟儿放出来,它就会从一叠纸签里面选出你的姓来。

广州市批八字

卖花鸟洋字 2003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

我们出去采访,也经常遇到一些“走鬼”,就是那种流动商贩。他们大多数没有能力租店铺,就在路边摆地摊,躲城管。

我有一年在意大利的一个广场上,都看到了“走鬼”。他们就用中国传统的花鸟字,去画一些英文的名字,两三欧元就画一张。

他们用一个纸箱,撑开来变成一个桌子,就在上面写花鸟字,警察来了马上把纸箱一收,就跑了。

广州市批八字

祁剧班 2006年 广东省连州市

还有人是走村的。年纪比较大的老人,他们很少去赶集,也很少去城里,就靠这些人服务。

流动的剃头匠,挑着一个剃头挑子。一头是长方凳,有三个小抽屉,放他要用的家伙事儿,另一头是小炭火炉和黄铜脸盆,烧暖水给客人洗头,所以俗语才讲广州市批八字:“剃头挑子一头热。”

除了理发以外,他们还给人掏耳朵、洗头、洗脸、刮脸,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走。有的提供包村定向服务,按年收费,每个月去巡剃一次。

广州市批八字

收购头发 2002年 广东省清远市

有剪头发的,还有收购头发的。

我拍到过两个男人骑着单车,走城镇,串乡村,收头发。碎发两元一斤,长辫看质量,可以到上百元,然后卖给河北一个专门加工头发的村子,做成假发。

广州市批八字

流动照相师傅 2003年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还有流动的照相馆。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出去打工,需要各种各样的证件,就有一些摄影师走村去拍证件照,背后扯块红布,一个一个人轮流坐在椅子上,他就拍,过几天冲洗好又送回来。

广州市批八字

流动修理工 2001年 广东省清远市

中国人什么都能修

老行当里面,蕴涵了中国老百姓的很多特性。

中国人勤俭节约,什么东西坏了、破了,第一个反应就是去修,所以我们的修补行业曾经是很兴旺的。

家庭用具什么都可以补,碗也可以补,锅也可以补,瓷也可以补,鞋也可以补。

广州市批八字

流动修单车档 2001年 广东省清远市

广州市批八字

鞋匠绱布鞋 2003年 山西省平遥古城

我们民间有一句话,“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说的就是修补瓷器的人。过去老百姓家里的瓷碗,破了不丢,都要补的。

在陕西富平县,我找到了一个从事这门手艺的人。

除了补碗,他还补陶瓷的茶壶。茶壶有一条缝,缝是弯的,他就会补成一枝梅花,比原来没补过的更漂亮。有人还专门在茶壶敲了一条缝,找他来补,其实就是欣赏他的手工艺。

广州市批八字

换煲底 2018年 广东省清远市

在洲心(清远附近的镇)有一家换煲底的店铺,夫妇俩经营。一般都是开饮食店的人来找,他们的煲一天烧到晚,底容易坏,舍不得买新的,换个煲底就继续用。

有个70多岁的老师傅专门从清远旧城来找他们,因为旧城已经没有换煲底的师傅了。他说,只要能换煲底,煲就能比他还活得长。

现在修补行业是越来越少了,你不太会穿补过的衣服,也不太会用补过的碗了。

广州市批八字

编斗笠 2001年 广东省清远市

广州市批八字

画“猫仔狮” 2016年 广东省清远市

中国的老百姓手也很巧,以前城乡到处可以看到家庭作坊,从吃的、穿的一直到用的物品。

现在大多变成了一个工业化的流程,但还是有人喜欢手工做的东西。

广州市批八字

走村做床垫 2007年 广东省清新县

比如我曾经拍到过一个做床垫的,夫妻俩在村里面租了一间房子,平时就在空地上做床垫。

当时我就有点奇怪,床垫到处都有得卖,为什么还要特意来做?当地的村民就告诉我,看他做床垫就是货真价实,里边用的什么材料都看得清清楚楚,买得放心。

广州市批八字

街边钉秤摊 2006年 河南省开封市朱仙镇

做秤的过去到处都有。以前的秤是16两的,一根杆子加一个秤砣,卖菜的挑了一个担子,找个钩子一挂。

现在工商部门有规定了,卖肉的、卖菜的都要统一用电子秤,不能用杆秤。

前两年我去香港,也拍到了一个做秤的。他在路边开了一个半边铺,就是在墙上凿开一个一米多深的空间,只能站得下一个人。她告诉我,全香港也只剩下两三家在做手工秤。

广州市批八字

百业变迁

拍了20多年,我观察到很多行业都发生了变化。

以前民间有“一阉二补三打铁”的说法,阉技曾经是农村里最吃香的职业,主要是阉鸡、阉猪。

广州市批八字

“阉鸡佬” 2001年 广东省阳山县

我曾经在连州遇到一个“阉猪佬”,欧阳师傅,有人叫他是“连州第一刀”。

他16岁就继承了祖传的阉技,用的阉具都是自制的。到了阉鸡的旺季,鸡场找他都要排队预约,最多的时候每天阉上千只鸡,每年八月十五就收刀。

现在阉鸡的还有,阉猪的就越来越少了。

欧阳师傅就告诉我,以前养猪都要养一年,猪长到九个月的时候发情,阉了之后的猪肉才好吃。现在的猪,几个月就出栏,还不需要阉的时候,已经可以上市了。

广州市批八字

临时劏鸡档 2005年 广东省清远市

还有“劏鸡档”,就是卖鸡、杀鸡的,也有鸭、鹅,广东人统称“三鸟”,放血、拔毛、开膛。

广东人喜欢吃鸡,逢年过节,路边的劏鸡档生意都很好。后来因为禽流感,不让卖活禽,劏鸡档就让位给屠宰厂了。

广州市批八字

割鸡眼 2000年 广东省连州市

广州市批八字

药罐、饮料罐,皆可拔火罐 2003年 广东省连州市

以前民间的医药行当也特别多。特别是农村,有很多卖药的,中草药,自己做的药酒、药丸、药膏,挂个牌子,什么祖传多少代,为了吸引注意,一边卖一边吹唢呐。

还有一些治跌打损伤的,无痛拔牙的,割鸡眼的,穿耳的也有。

这些也是鱼龙混珠,有的确实有作用,大医院都搞不定的疑难杂病,它碰巧医得好。但也有一些是江湖骗子,雇了一些托在旁边帮忙吆喝。

现在随着医疗水平慢慢提高,小诊所、药店到处都是,他们也就没有生意了。

广州市批八字

批“八字” 2004年 湖南省江华县涛圩镇

广州市批八字

择日师 2002年 广东省清远市

农村还有一种传统,叫“择日子”和“看八字”。有的人摆摊,有的不摆,乡镇里面口口相传,大家都会找到他。

男女结婚的时候,家长就把双方的生辰八字合在一起给他,来判断合适不合适。建新房、动土、迁坟这些重大的事项,都要去问这样的先生。

其实这个习惯现在也有,但是在网上都可以算,算八字、看手相、黄道吉日,手机里面都有。剩下的人开始用一些现代手段,比如说有个机器,你把手掌伸出去,就能够看你的手相。打着这种科学的旗号,做的还是以前巫术的事情。

广州市批八字

猴枣散 2001年 广东省清远市

越难找到越有意思

自从有了拍百工的计划之后,我先找了一些资料。比如说民国期间,上海的烟草公司会在烟盒里赠送小画片,印有“360行”的烟画;还有清末有一些白描的画册,有一个系列叫《营业写生》,也是关于老行当的。

我按照资料描述的行业一个一个去找。

要拍民间的百业,赶集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找。像清远附近的洲心镇,每逢3、7、10,大家就集中到一起摆摊,我们叫“墟”,农民可以把自己多余的农副产品拿出来卖,然后买一些其他需要的工业品。

广州市批八字

安徽罗盘和山西泥人

广州市批八字

补缸 2006年 浙江省台州市

有些行业只在外省有,就自己掏腰包坐车过去,只为了拍那一张照片,比如说安徽黄山的做罗盘,山西的做泥人、做毛笔,浙江的补缸。

还有湖北的一个做粉笔的村,很厉害,那里生产一种石膏,现在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粉笔,80%以上都是那个村做的,厂家只做粉笔盒,贴商标。

广州市批八字

爆米花 2018年 江苏省江阴市

除了专门拍的,还有偶遇的。有一次我刚好去常州旅行,路过江阴一带的时候,突然看到路边有一个卖爆米花的,我就赶紧叫司机停车,下车跑过去拍。

他们是俩夫妇,开了一个小四轮,一年到头都在外面走,走了附近好几个省。他们白天就找一个地方,摆一个摊子爆米花,晚上就把车开到公园或者公厕附近,如厕用水两方便,就睡在车厢里面。

像这种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也想尽可能找一些走江湖的人,越难找到越有意思。

广州市批八字

潘伟和雀笼店老板交谈

因为在媒体工作,我就有个习惯,尽可能地做一些采访。拍这些老行当的时候,和他们聊天,做一些深入的了解。很多已经成了朋友,加了微信,随时可以去拍。

也有一些不太好拍的,比如街头卖药、算命的,他们不太愿意给你拍,也不愿意和你聊。那我就偷偷拍,在旁边观察他的操作。

广州市批八字

货郎担 2000年 广东省清远市

大多数行业都有一段很长的历史。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那是他们的生计,我作为考证人,就会查各种资料,甚至从一些古籍里面,了解它的源流和发展,比如《天工开物》《王祯农书》《考工记》等。

把这个行业如何操作、发展脉络和现状记录下来,再配上我拍的照片,它们就是这个行当发展的“物证”。

广州市批八字

摆地摊卖歌书,一边卖,一边捧书吟唱 晚清时期的《营业写真》中就有“卖山歌书”这个职业 2007年 广东省英德市

最近几年,我发现老行当越来越难找,有时候听别人介绍某个行当,在哪里有,跑去那里,发现不是我想象的那样,都变味了。

后来也觉得也是一个好事情。这些行当的变化,最根本的还是老百姓生活方式的改变。你看现在买东西都用手机,正规的店铺生意都非常清淡,更何况那些走江湖的,他们也要找到新的活法。

广州市批八字

我在平遥曾经采访过一个做泥人的,他祖上几代人都是做传统泥人的,现在他儿子也跟着他一起做,但是他儿子完全就是创新的,比如把泥人做成时尚挂件,然后放到网上卖。

以前他们只是在平遥一个偏僻的街道开了一个店,只有游客来买,现在他的生意就大很多。

还有我认识的俩夫妇,在清远做广式鸟笼,拿到广州去卖。后来手艺越做越精,他们就走了高端的路线,做订单,一个鸟笼要好几万。但是手艺还是传统的手艺,也是他们活下去的一种方式。

广州市批八字

很多不规范的行业,现在规范了,人的商品意识提高了,知道要去买正品,而不是买那种伪劣的产品,也是说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我用自己的影像和文字把它记录下来,事实上也是记录了一段相当长的历史,甚至好多代人曾经有过的生活,我觉得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