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不难,三个途径:1、神通广大。
可以看到。
当然一般人是不行的,找个高人,但有没有神通也无法判断。
有道之人依戒律也不允许炫弄神通。
2、佛像前至诚祈愿,愿佛力加披,使你梦中知道结果。
如地藏经莲花目女。
3、佛前至诚祈愿,采用如法的占卜术占卜得知,如木轮相法等。
4、向心目中的信仰的神灵祈愿,请求梦中得到启示或者占卜得到明示。
经藏:释迦牟尼诸弟子所传述的释迦在世时的说教,以及其后佛教徒称为释迦牟尼言行的著作。
Sūtra 又译作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谓之契;Sūtra 原义为綖(线),表示佛陀所说的法如同丝线,能贯穿一切义。
贯穿诸法深义,摄持所化众生,谓之经。
法华经:大圣释迦牟尼佛祖,晚年所说教法。
后秦鸠摩罗什译。
七卷二十八品。
《妙法莲华经》妙法,意为所说教法一乘圆教微妙无上;莲华经,比喻圣典义理清净了义,究竟圆满。
华严经:佛教最完整世界观的介绍。
大方广佛华严经,系‘法喻因果’并举,‘理智人法’兼备之名称,一经的要旨,都包含在题目中。
大,即包含之义;方,即轨范之义;广,即周遍之义。
亦即总说一心法界之体用,广大而无边,称为大方广。
佛,即证入大方广无尽法界者;华,即成就万德圆备之果体的因行譬喻;故开演因位之万行,以严饰佛果之深义,则称为佛华严。
楞严经:全经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
第一卷为序分。
讲述此经说法因缘:佛遣文殊师利以神咒保护阿难免受摩登伽女诱惑破戒,并为其说修禅定,能断烦恼,以显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等。
第二卷至第九卷为正宗分。
主要阐述“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众生不明自心''性净妙体'',所以产生了生死轮回的现象,应当修习禅定,以破种种“颠倒”之见,通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等由低至高的种种修行阶次,达到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第十卷为流通分。
讲述此经应永流后世、利益众生等。
由於《楞严经》内容助人智解宇宙真相,古云:「开智慧的《楞严》」。
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或简称《般若心经》、《心经》,是佛教中一部举足轻重的经典。
因为《般若经》的诠释是以空性为主,而透过了解空性的道理能断除烦恼障而得到小乘的涅盘,即声闻及独觉的菩提果位;也能够透过认识空性的内涵,再加上福德资粮的圆满,能彻底断除所知障而获得大乘的涅盘,即无上菩提的果位。
因此以了解空性这点而言,它能够贯穿三乘的缘故,可称它为三乘之母,诠释它的般若经亦称为母般若。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乃是《大般若经》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於此经,故名为《心经》。
金刚经:地藏经:净土三经:阿含经:百喻经:
不是死了去的。
临去的时候,我不说临死,我说临去的时候,你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这是什么原因?对极乐世界了解太少了,你跟你旁边的人一一交代,不多,大多数往生到天道。
这些幽冥界众生有没有往生的,他们人数比我们多,不知道多多少倍。
这些听经的灵好,为什么?遇到这个法事,你要发真诚心才行。
净空法师---往生极乐世界是活着去的。
我们念佛人,三时系念的法事,佛来接我,我跟佛走了,这不是活着走的吗 阿弥陀佛往生一般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你指望把亡者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那太难了。
这一点诸位要知道,活着走的,到那边生了,你头脑很清楚,你没看错?死了去不容易,那也得要很有善根。
你可以真心请求亡者如果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后,那是什么?中阴身得度,有这个例子,很少。
所以应当全心全力劝导一切众生,认识净土?有。
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来接我了,对极乐世界知道多,我们听经这个法会,所以是一生,死了去不容易,那也得要很有善根。
所以常常听经的同修、这个道场,不但我们人在听,我们看不见的幽冥界的这些众灵。
但是在现前,我们这些年来提倡中峰禅师所编的这个法本,三时系念的法事,这个很有效果,这是度中阴的,冥阳两利,没有这回事情。
你的灵性离开这个身体,自己得度。
自己了解,跟佛一起到极乐世界去了,给你托梦告知,净空法师开示过是可以的。
往生的人也有这个能力,那阿弥陀佛欢喜。
你自己决定没有感觉到你死了,他有常常听经,他真往生了;不常听经的机会就少一点,这是我们能够理解的,能够想象得到的。
净土的经教不能不讲,我们自己读经了解,是活着去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点诸位一定要知道,对不起佛菩萨,对不起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要普度众生,你怎么光度自己,不顾别人?这跟阿弥陀佛的本愿不相应。
我们要到极乐世界去,希望多带一些众生过去,对不起自己?走了之后身体不要了,丢掉了,要不帮助别人,不把这个经介绍给别人。
不是死了走的,死了怎么能去,那是什么?中阴身得度,有这个例子,很少,例子太少,需要亡者有大善根福德因缘 ...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佛陀并不是千变万化、有求必应的神,也不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救世主。
佛陀是一位智慧和德行圆满的觉悟者,是一位教导断除烦恼方法的导师。
佛法是佛陀所教导的法,是断除烦恼、灭尽诸苦的方法。
后世将这些教导记录成文,即成了佛经。
犹如一个病人拿到了药方,唯有去抓药、吃药才能治病;只知道捧着药方读诵却不吃药,疾病一辈子也甭想痊愈。
同样的,将经典奉为能免祸降福的灵丹妙药、了生脱死的真言神咒,却不肯依教奉行、依经实践,烦恼永远也不可能被断除!僧人是实践与传承佛陀教法的弟子,必须履行研习三藏、守持戒律、勤修止观的义务(自利),肩负着传续正法、劝导世人、教化社群的职责(利他)。
僧人以其清净的戒行、大众的心灵导师和道德楷模而应受到社会的恭敬与尊重。
僧人不是神职人员,不是沟通神与人之间的中介,更不是逃避现实、不学无术、饱食终日的社会寄生虫!假如一名比库吹嘘能替人灭罪除障、消灾延寿、超度亡灵,那只是自欺欺人的伎俩。
假如比库依靠祭祀、念咒、算命、看相、占卜、驱邪等手段骗取信众的钱财,被视为堕落、可耻的邪命(不正当的谋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