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懂得爱情的是金先生,他对林徽因的痴恋才叫“三洲人士共惊闻”。
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
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
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
汪曾祺在他《金岳霖先生》一文中讲道:金先生对林徽因的谈吐才华,十分欣赏。
现在的年轻人多不知道林徽因。
她是学建筑的,但是对文学的趣味极高,精于鉴赏,所写的诗和小说如《窗子以外》、《九十九度中》风格清新,一时无二。
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 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他终生未娶,爱了林徽因一生。
展开全部 1、林徽因和梁思成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
林徽因和梁思成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2、林徽因和徐志摩 1921年林徽因与徐志摩相识相爱,徐志摩为林徽因写了诸多像《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就构成了他这期诗歌的重要内容 。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也很大。
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
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 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3、林徽因和金岳霖 金岳霖终生未娶,痴恋林徽因一生。
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
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
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和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
五十年代后期,林徽因已经去世,追悼会上,他为她写“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著名挽联。
扩展资料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徽音”,故改名为“徽因”。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林徽因...
展开全部 梁思成 金岳霖 徐志摩人间四月天》里提到,徐志摩和林徽因在伦敦相识,相识不久便相恋,两个人一起坐船在康河里游玩。
从一幅剧照上可以看到,徐志摩和林徽因坐在船上,徐志摩还搂着林徽因的肩膀,十分亲热的样子。
还有一幅,徐志摩骑着自行车,林徽因坐在自行车的前梁上。
有人觉得很美,我看了只觉得恶心,这是把现代小青年那种流氓阿飞行径,安到徐志摩的头上了。
我绝不保守,我是说,徐林之间的恋情,绝不是这个样子。
先从年龄上说,徐志摩是1897年出生,按阴历是1896年。
林徽因多大呢,她是1904年出生,按阴历算比徐志摩小八岁,按阳历是七岁。
徐志摩1918年北大肄业以后去美国留学,后来因为他非常崇拜西方的哲学家罗素,便来到英国留学。
到了英国以后,才知道罗素去中国讲学去了,这样他就在伦敦住下来,就在这个时候,认识了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并在林长民家里认识了林徽因。
林徽因当年只有16岁,还是个中学生。
这是1920年秋天的事,同年年底,徐志摩就把张幼仪接到英国了,在剑桥大学旁边一个叫沙士顿的地方住下。
当时他们的感情是不太好,可也没到离婚的程度。
一个是已经结婚生子的男人,24岁了;一个是情窦未开的少女,只有16岁,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到了那种程度呢! 这期间,徐志摩曾对林徽因表示了一点感情,林徽因见了信惊慌失措,自己不敢给徐志摩回信,由林长民给徐志摩回了封信。
现在已经发现了当年林长民给徐志摩的信,信上说:“阁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惑不知何以为答,并无丝毫嘲笑之意,想足下误解了。
” 林长民的这种态度,是我们现在的人无法想象的。
想想吧,这是八十多年前的事,就是给了现在有点封建意识的家长,那也是要动刀子的。
我对你这么好,让你到我家里来吃饭,喝茶,你居然打起我女儿的主意来了,这还了得!可林长民没有这么做。
他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是留日的,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又是研究宪法的,他表示能够理解,信上的意思是说,我的女儿年少,不知该怎样给你写信,她没有不满意的意思,你别误解,她让我代问你好。
可见,他们当时实际上没有到那个程度,就是后来稍有发展,也不过是两情相悦而已。
对这一段朦朦胧胧的感情,林徽因长大以后,也是很怀念的,甚至多少有点觉得对不起徐志摩。
现在要探究的是,16岁的林徽因当时有没有要和男子谈恋爱的意思,我的看法是有的。
1937年抗战初期,林徽因到了长沙,心情很是不好,给沈从文写了封信。
因为当时正下着连阴雨,便想到了当年在伦敦时的心境。
信上说,那时候爸爸到瑞士国联开会去了,她一个人住在一个大屋子里,外面下着雨,白天独自一人在大房间里看书,晚上一个人坐在一个大饭厅里吃饭,垂着两条不着地的腿,还有两条垂肩的发辫。
一面吃饭,一面用嘴咬着手指头哭。
这时候,总希望生活中有浪漫的事情发生,或是有个人叩门进来坐在对面同她谈话,或是同坐在楼上的火炉边给她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来爱她。
而实际情况却是天天在下雨,竟没有一个浪漫聪明的人走来同她玩。
徐志摩是爱过她的,她也感觉到了,只可惜没有发展下去。
后来她多少是有点后悔的。
1927年在美国留学时,正好胡适来美国,林徽因给胡适的信上说:请你回国后告诉志摩,我这三年来寂寞受够了,失望也遇多了。
告诉他我绝对不怪他,只有盼他原谅我从前的种种不了解。
昨天我把他的旧信一一翻阅了,旧时的志摩现在真真透彻地明白了。
过去的就过去了,现在不必提了,我只求永远纪念着。
事实上,在1924年春夏间,他俩的感情是发展到相恋的地步了。
真正达到论婚嫁的地步,则是1931年春天,徐志摩到北平教书之后。
也就是说,林徽因和徐志摩确实是相恋过的,只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曲折的,不是那种干柴烈火,一见面就烧起来的爱情。
这样一说,就知道《人间四月天》里的处理,是多么荒唐可笑了。
有一件事,可以验证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感情有多深。
徐志摩1931年11月19日在济南附近的党家庄飞机失事遇难,梁思成从北平赶去处理丧事,从现场捡了一块烧焦了的木头。
那个时候的飞机不像现在的,有些部分是木头的。
他捡了一块飞机残骸拿回去给了林徽因,林徽因非常悲痛,就把这块木头挂在卧室的床头。
直到她1955年去世,一直就这么挂着。
她觉着,她是爱徐志摩的,徐志摩又是为了赶回来听她的演讲而死的,她就要用这种方式纪念他。
这在我们现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在这点上,我是说在感情的纯洁与执著上,在对崇 高感情的理解上,我们是失败的。
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
比如说,一个男子,你的妻子爱着一个她过去的恋人,当然他们之间什么事也没有,就是喜欢他或感谢他,两人是很好的朋友。
有一天,你妻子的朋友因飞机失事而死,你会不会替她去处理他的丧事。
而且因为你知道自己的妻子喜欢他,所以一定要在现场替她拣上一块飞机的残骸,然后送给你妻子保存,而你妻子呢,对他又特别地喜欢,虽然你是我的丈夫,虽然每天晚上和你都在这张床上躺着,还是要把这块飞机的残骸恭恭敬敬地挂在墙上。
我相信我们中间极少有人能做到,能做到的是神...
展开全部 金岳霖和梁思成一家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好。
金岳霖每天三顿饭,有两顿饭是蹭梁家的。
梁从诫和梁再冰更是喊金岳霖为“金爸”,金岳霖晚年,更是由梁从诫一家悉心照顾。
在抗战前,梁家和金岳霖,是前后院的关系,可以说是比邻而居。
据金岳霖晚年说,金岳霖曾经作过一幅对联,“梁上君子,林下美人”。
“梁上君子”在古代,一直寓意为小偷。
但是在梁思成看来,这也完美地阐释了他的工作,作为古建筑学家,需要经常爬梁上柱,“梁上君子”可以说很合适,当时梁思成很开心。
而林徽因的反应却很不一样,她略带嗔怪地说“真讨厌,什么美人不美人,好像一个女人没有什么事可做似的,我还有好些事要做呢!”当时金岳霖对林徽因的这句话,是鼓掌表示赞成的。
或许,林徽因和金岳霖之间,曾经存在过一些暧昧。
毕竟,一个如此幽默风趣、又非常专情的男人,默默地等了自己多年,难免会有些动情。
林徽因后来也对梁思成袒露过自己心中的想法,曾经对梁思成说“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很是苦恼”而梁思成,却选择了尊重林徽因的决定。
最后,是金岳霖觉得梁思成是真心爱林徽因,不愿意拆散林徽因和梁思成一家,于是选择了退出。
金岳霖晚年也曾提起过,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是非常好的,很不容易。
虽然后来金岳霖由于各种原因,终身未娶。
但金岳霖晚年,每每提起林徽因,也总是很激动,也记得无数关于林徽因的事情。
当陈钟英先生对金岳霖说,在林徽因的诗集中写篇东西。
可是,林徽因却迟迟不开口,过了很久,才一字一顿,但却毫不含糊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金岳霖去世,死后,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与林徽因和梁思成,又比邻而居了。
...
这个问题就得分情况看了1·你追他的,他当初不喜欢你,只是想玩玩,现在不想玩了,又怕有点会伤你的心,所以先问问你看看你态度怎么样。
2·他追你的,你也觉得可以试试,就在一起了。
那么就是他把你追到手了,突然就觉得没有想象中的好,然后就觉得没劲,或许就有了下一个目标,于是试探你一下看看你怎么看待这个分手问题。
3·你们两是两情相悦的,那么就是他或许是对你不怎么喜欢了,想分开。
4·你们是爱的很坚固的,那他就是没安全感,怕你们会在漫漫时间的长河中受到诱惑然后提出分手,他害怕,所以问问看。
希望是第四种,那你就坚定的告诉他,不会的,我们会在一起一辈子。
希望帮上了你的忙,谢谢。
展开全部 西南联大简介 1937年7月7日发生“七七事变”,日军攻占北平、天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1月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组成了西南联大的前身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一个月后,随后由于日军沿长江一线步步紧逼,师生们于是在1938年2月搬迁入云南,同年4月2日,正式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址现为云南师范大学,5月4日,正式开课。
1946年5月4日举行结业典礼,7月31日宣布结束。
最初,学校沿袭长沙临大建制,由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和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组成常务委员会共同管理校务。
1938年12月21日,第98次常委会决议,决定由三校校长轮任常务委员会主席,任期一年,本学年由清华校长梅贻琦担任。
后因蒋梦麟、张伯苓均在重庆任职,只有梅贻琦长期留于昆明,故没有实施轮任制度,一直由梅贻琦任主席,主导校务。
在滇期间,于1938年春建立分校。
于1940年8月设叙永分校。
1946年5月,上述3校迁回原址复校后,师范学院留云南独立设院,改称昆明师范学院,后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与西南联大一路之隔的云南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在著名数学家熊庆来的主持下也聚集了大批学者,如严济慈、彭桓武等。
一些知名学者在西南联大与云南大学两校兼职;许多活动也由两校师生共同参加。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
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
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名人 校友 一、邓稼先 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二、陈芳允 陈芳允(1916.4.3-2000.4.29 ),浙江台州黄岩人,无线电电子学家,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陈芳允长期从事无线电电子学及电子和空间系统工程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著有《无线电电子学的新发展》《卫星测控手册》等,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1986年,他和部分院士联名建议发展中国的高技术,促成了中国发展高技术的“863计划”。
三、赵九章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浙江吴兴人,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 中国著名大气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空间物理学家,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东方红1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地球物理科学的开拓者。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0月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四、郭永怀 郭永怀(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男,山东荣成人,中共党员,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倡导了中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培养了优秀力学人才。
担负了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导弹、核弹与卫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因飞机逝世殉职。
1999年,郭永怀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已正式向国际社会发布公告,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
五、屠守锷, 屠守锷,浙江省湖州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火箭和结构强度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主要开拓者之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先后担任洲际导弹总设计师、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西南联大师生中后来出了8位两弹一星元勋(赵九章、邓稼先、郭永怀、朱光亚、王希季、陈芳允、屠守锷、杨嘉墀),约171位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教师79人,学生92人),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和一位沃尔夫数学奖得主(陈省身)。
著...
展开全部 上联是赞美林徽因的才华。
说她那一身涌现的诗意简直就像千寻瀑布那样飞扬绵长。
下联则是借林徽因的小诗《你是人间四月天》抒发了林徽因的美好。
把林徽因形容为万古以来在人间出现的最美好的四月天。
这是在现代才女林徽因女士的追悼会上,对她终生爱慕的金岳霖先生所写的一副挽联。
扩展资料林徽因的祖父是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
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叔叔林觉民。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
1924年9月,两人一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均从三年级课程读起。
梁思成在美术学院建筑系,因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即注册在美术系,林徽因注册的英文名字是Lin Phyllis Whei-Yin。
但是她仍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
1955年4月1日6时20分,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享年51岁。
林徽因治丧委员会由张奚若、周培源、钱端升、钱伟长、金岳霖等13人组成。
4月3日,林徽因追悼会在北京市金鱼胡同贤良寺举行。
去世后,她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上刻着“建筑师林徽因墓”。
墓碑下方有一块刻着秀丽花圈的汉白玉。
这原来是为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雕饰试刻的一个样品,人民把它作为一篇独特的无字墓志铭,奉献给它的创作者林徽因。
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
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
他终生未娶。
一直恋着林徽因。
五十年代后期,林徽因已经去世,追悼会上,他为她写“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著名挽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林徽因...
《金岳霖先生》读后感读汪曾琪写的《金岳霖先生》后,一个知识渊博却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老顽童形象马上在我脑海里形成,但最为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这么一个情节:在林徽因死后多年,金先生忽在北京饭店请客,在众人的纳闷下,他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初次知道金先生和林徽因之间的故事缘于徐志摩,知道徐志摩对林徽因那激烈的爱,进而了解到还有这么一个男人为了林徽因终生未娶。
金先生对林徽因的爱是脉脉含情的, 相比徐的爱,金先生的爱更让我动容,金先生把林徽因当作是女来看待,排除了肉体的爱,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情,恐怕是天底下最高尚、最美丽的爱情。
只是站在爱人的身边,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守候,不奢求走近,也不祈求拥有。
即使知道不会有结果,却任然执迷不悔,也就是这种不求回报的伟大,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也许有许多的人会为这场恋情叹息,感到遗憾,但是这样对金先生而言也许也是一种幸福吧。
其实金先生并非没机会与林徽因结合,有一次林徽因对梁思成说她可能同时爱上他和金先生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梁思成就告诉林徽因他可以自由选择,即使林选择的是金他也会祝福他们的,后来林把这件事告诉了金先生,金先生的回答是: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退出吧 。
于是就这样,为了林徽因的幸福,他选择了放弃。
对以金先生这种付出了不奢求回报的痴情的爱,我本人是非常钦佩和羡慕的。
在我们这个商业化的时代,爱情也就像是一种商品。
像金先生这种愿做“亏本生意”的人便有如恐龙一样,绝种了。
更多的是斤斤计较的“商人”,在他们的眼中看来,爱了就一定要得到回报,绝不能在爱情这场生意上赔本,他们甚至奢求双倍或多倍的回报。
这是一种可怕的爱。
其实爱一个人是一种自由,付出如求回报那边是一种交易;在感情的付出上想得很多那倒不是纯粹的爱情了。
---------------------------汪曾祺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其中有个这样的细节,说是林徽音去世多年,金先生忽有一天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
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音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他为了她终生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后,当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
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音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
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
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林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
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
他渐渐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仿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一页。
有人央求他给林的诗集再版写一些话。
他想了很久,面容上掠过很多神色,仿佛一时间想起许多事情。
但最终,他仍然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当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
他停一下,又继续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他说完,闭上眼睛,垂下头,沉默了。
多年前我读到这样的话语,一刹那哽咽。
那个时代的人,对于感情十分珍惜爱护,爱一个人大约便是长远的,一生一世的事情。
因此爱得慎重,却恒久。
他从来没对她说过要爱她一辈子,也没说过要等她。
他只是沉默地,无言地做这一切。
爱她却不舍得让她痛苦选择,因此只得这样沉默。
因为,能够说出来,大约都不是真的。
而如今多见的,却是那等付出一丝一毫都要斤斤计较的男子。
发出一定要有回报。
计算爱情,一如计算基金汇率,赔本生意,谁肯做。
若自觉有些许吃亏,一定加倍讨要回来。
面对这样可怕的现实,再看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候那样动人心魄长远的爱,真是让人心灰意冷。
爱固然值得珍惜,但是要人爱你一时一刻并不难。
但是最美最好的,是有个人在至老时候还会想起你,那样深刻,深刻到他一生都从未忘怀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