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是目前中国最富创造性的作家,他是中国近半世纪的苦难和荒谬所结晶出来的天才。
他的作品对我们生活中所有的荒谬和苦难作出最彻底的反讽。
他还做了从来没有人想作和做也没才力做到的事,他唾弃中国现代文学那种软,伤感和谄媚的传统,而秉承罗素,伯尔?卡尔维诺他们的批判,思考和想象的精神,同时把这个传统和中国古代小说的游戏精神作了一个创造性的衔接。
」 王小波的文学创作独特,富於想像力、幻想力之余,却不乏理性精神,特别是他的「时代三部曲」。
「时代三部曲」是由三部作品组成,分别是《黄金时代》、 《白银时代》 和《青铜时代》 。
在整部三部曲系列中,他以喜剧精神和幽默口吻述说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谬故事,并透过故事描写权力对 创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压制。
至於故事背景则是跨越各种年代,展示中国知识份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命运。
事实上,王小波最过人之处,无疑是随心所欲的穿梭古往今来的对话体叙述,并变换多种视角。
表达手法方面,他擅於用江洋恣肆的笔触描绘男欢女爱,言说爱情的动人美丽场景及势不可挡的威力。
事实上,对於王小波这部成品作《黄金时代》,文学界的评誉甚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编辑白桦更说:「《黄金时代》 把以前所有写性小说全枪毙了!」
要读懂王小波先生的文章,你最好能查阅一下八十年代的文学的社会地位,理解文学神圣之上的当时的社会风气.任何一个真正的诗人,都是寂寞的,但他们的思维穿透世界表现时,他门自己也常常被思想的锐利所伤,所以你要抱着一种试图拯救精神危机的态度去读,那你可以至少理解他文字的绝大部分.他们的心态恐怕和当年孔子对"文"的看法没太大的区别,不同的是,他们没有孔子的身份,也没有孔子的自由和名望.换句容易理解的话"他试图用文学担负起拯救时代精神,恢复人性常态"的功能,这是致命的幻觉.
文章内容: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也放过牛。
假如没有人来管,这两种动物也完全知道该怎样生活。
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这样一来,它们的生活层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陈。
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做出了安排:每一头牛和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
就它们中的大多数而言,这种生活主题是很悲惨的:前者的主题是干活,后者的主题是长肉。
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当时的生活也不见得丰富了多少,除了八个样板戏,也没有什么消遣。
有极少数的猪和牛,它们的生活另有安排。
以猪为例,种猪和母猪除了吃,还有别的事可干。
就我所见,它们对这些安排也不大喜欢。
种猪的任务是交配,换言之,我们的政策准许它当个花花公子。
但是疲惫的种猪往往摆出一种肉猪(肉猪是阉过的)才有的正人君子架势,死活不肯跳到母猪背上去。
母猪的任务是生崽儿,但有些母猪却要把猪崽儿吃掉。
总的来说,人的安排使猪痛苦不堪。
但它们还是接受了:猪总是猪啊。
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
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
我们知道,在古希腊有个斯巴达,那里的生活被设置得了无生趣,其目的就是要使男人成为亡命战士,使女人成为生育机器,前者像些斗鸡,后者像些母猪。
这两类动物是很特别的,但我以为,它们肯定不喜欢自己的生活。
但不喜欢又能怎么样?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下谈到的一只猪有些与众不同。
我喂猪时,它已经有四五岁了,从名分上说,它是肉猪,但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
这家伙像山羊一样敏捷,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这一点又像是猫——所以它总是到处游逛,根本就不在圈里呆着。
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把它当宠儿来对待,它也是我的宠儿——因为它只对知青好,容许他们走到三米之内,要是别的人,它早就跑了。
它是公的,原本该劁掉。
不过你去试试看,哪怕你把劁猪刀藏在身后,它也能嗅出来,朝你瞪大眼睛,噢噢地吼起来。
我总是用细米糠熬的粥喂它,等它吃够了以后,才把糠对到野草里喂别的猪。
其他猪看了嫉妒,一起嚷起来。
这时候整个猪场一片鬼哭狼嚎,但我和它都不在乎。
吃饱了以后,它就跳上房顶去晒太阳,或者模仿各种声音。
它会学汽车响、拖拉机响,学得都很像;有时整天不见踪影,我估计它到附近的村寨里找母猪去了。
我们这里也有母猪,都关在圈里,被过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又脏又臭,它对它们不感兴趣;村寨里的母猪好看一些。
它有很多精彩的事迹,但我喂猪的时间短,知道得有限,索性就不写了。
总而言之,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喜欢它,喜欢它特立独行的派头儿,还说它活得潇洒。
但老乡们就不这么浪漫,他们说,这猪不正经。
领导则痛恨它,这一点以后还要谈到。
我对它则不止是喜欢——我尊敬它,常常不顾自己虚长十几岁这一现实,把它叫做“猪兄”。
如前所述,这位猪兄会模仿各种声音。
我想它也学过人说话,但没有学会——假如学会了,我们就可以做倾心之谈。
但这不能怪它。
人和猪的音色差得太远了。
后来,猪兄学会了汽笛叫,这个本领给它招来了麻烦。
我们那里有座糖厂,中午要鸣一次汽笛,让工人换班。
我们队下地干活时,听见这次汽笛响就收工回来。
我的猪兄每天上午十点钟总要跳到房上学汽笛,地里的人听见它叫就回来——这可比糖厂鸣笛早了一个半小时。
坦白地说,这不能全怪猪兄,它毕竟不是锅炉,叫起来和汽笛还有些区别,但老乡们却硬说听不出来。
领导上因此开了一个会,把它定成了破坏春耕的坏分子,要对它采取专政手段——会议的精神我已经知道了,但我不为它担忧——因为假如专政是指绳索和杀猪刀的话,那是一点门都没有的。
以前的领导也不是没试过,一百人也逮不住它。
狗也没用:猪兄跑起来像颗鱼雷,能把狗撞出一丈开外。
谁知这回是动了真格的,指导员带了二十几个人,手拿五四式手枪;副指导员带了十几人,手持看青的火枪,分两路在猪场外的空地上兜捕它。
这就使我陷入了内心的矛盾:按我和它的交情,我该舞起两把杀猪刀冲出去,和它并肩战斗,但我又觉得这样做太过惊世骇俗——它毕竟是只猪啊;还有一个理由,我不敢对抗领导,我怀疑这才是问题之所在。
总之,我在一边看着。
猪兄的镇定使我佩服之极:它很冷静地躲在手枪和火枪的连线之内,任凭人喊狗咬,不离那条线。
这样,拿手枪的人开火就会把拿火枪的打死,反之亦然;两头同时开火,两头都会被打死。
至于它,因为目标小,多半没事。
就这样连兜了几个圈子,它找到了一个空子,一头撞出去了;跑得潇洒之极。
以后我在甘蔗地里还见过它一次,它长出了獠牙,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近了。
这种冷淡使我痛心,但我也赞成它对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
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这本书里除了文化杂文,还有给其他书写的序言与跋语。
这些序言与跋语也表明了我的一些态度。
除此之外,还有...
王小波最著名的应该是他的“时代三部曲”,即《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想看杂文的话,有思维的乐趣》1996年11月《我的精神家园》1997年5月《沉默的大多数》1997年10月《理想国与哲人王》前期和后期作品的内涵和核心不太一样,三部曲探讨的是以人为本的立场,后面推荐的是探讨理想与现实的科学意义,比如《沉默的大多数》嘲讽反科学:从我记事开始,外面总是装着高音喇叭,没黑没夜地乱嚷嚷。
从这些话里我知道了土平炉可以炼钢,这种东西和做饭的灶相仿,装了一台小鼓风机,嗡嗡地响着,好像一窝飞行的屎壳螂。
炼出的东西是一团团火红的粘在一起的锅片子,看起来是牛屎的样子。
有一位手持钢钎的叔叔说,这就是钢。
那一年我只有六岁,以后有好长一段时间,一听到钢铁这个词,我就会想到牛屎。
从那些话里我还知道了一亩地可以产三十万斤粮,然后我们就饿得要死”。
王小波就是通过这样的诙谐的笔锋,对愚昧进行无情的嘲讽,其科学理性的宣扬,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王小波的这种努力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王小波对理性的强调,笔者认为是合理并且必要的。
其意义在于,理性可以帮助我们真正摆脱陈腐过时的价值观,产生真正的时代精神。
当理性与人性的发生冲突时。
“人有权拒绝一种虚伪的崇高,正如他有权拒绝下水去捞一根稻草。
假如这是对的,就对营造或提倡社会伦理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只顾浪漫煽情,要留有余地;换言之,不能够只讲崇高,不讲道理。
”王小波用冷峻的目光,审视事物本质及内在冲突,从人性角度上构建理想的道德标准。
不过呢,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他写给李银河的书信集《爱你就像爱生命》(*^__^*) 嘻嘻……希望可以帮到你~O(∩_∩)O~
楼上的不懂就不要装懂 1968年十六岁的王小波在云南兵团劳动,并开始尝试写作。
这段经历成为《黄金时代》的写作背景,1971年,王小波十九岁,去了母亲老家山东省牟平县青虎山插队。
1973年,王小波在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做工人。
后在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做工人。
工人生活是《革命时期的爱情》等小说的写作背景。
1977年,二十五岁的王小波与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相识并恋爱。
当时在王小波朋友圈中传阅的小说手稿《绿毛水怪》是二人相识的契机。
"我是因为看他的小说认识他的。
他的那篇《绿毛水怪》跟我很投缘。
当时在另一个朋友手中拿到的,看完后,我就觉得早晚一定会跟这个人发生点什么。
"(李银河) 相识以后,他们开始了书信往来。
"你好哇,李银河……"王小波每每致信李银河总是这样开头,字里行间透出类似孩子般的对爱的渴望与无助。
他曾对李银河说:"我不要孤独,孤独是丑的,令人作呕的,灰色的。
"这个184米身高的黑脸大汉,说在见不到她的日子里,自己就难过得像旗杆上吊死的猫。
他曾说恨不得一天49个小时和她在一起!李银河也曾在恋爱中致信王小波:"我希望你爱我的全部肉体,我愿意它因为你变得美。
"她在给王小波的信中问道:"你能永远满足我的'要'吗……而且我还很爱妒忌,我甚至妒忌你小说里的女主角和那个被迷恋过的小女孩。
"现在再读他写给我的那些情书,我就觉得更像一件艺术品。
他的表达除了对我个人的情感以外,有一种审美意义。
"李银河后来说。
1980年元月21日,王小波和李银河登记结婚,因为那时王小波28岁,正在大学读二年级,学生有规定不准结婚,所以结婚是秘密的。
没拍结婚照,也没婚礼,两家各请了一桌,不注重形式。
其实,在结婚之前,李银河觉得王小波长得不好看,心理有障碍,为这事儿他们俩差点儿不行了。
后来王小波不服气地说:那我到动物园爬行馆去比一比。
他又说,你也不太好看嘛,这样俩人就扯平了。
王小波是一个不进商店的人。
他从来没买过花儿送给李银河,惟一的一次他给李银河买过一顶纯毛的帽子,是生日礼物。
那时是花了5块钱。
但二人之间最快乐和享受的,就是散步聊天,一切一切都可说,小波称之为"作倾心之谈"。
小波的性情不像他的外表,他善良、宽容,很会爱人。
偶尔也生气,但不发脾气,顶多不说话,就坐在那里呼哧呼哧地进气长出气短的。
"他是一个很会爱的人。
有时想起他那样子就特别好笑--很淘气。
朋友和邻居都知道我们十分好,从不吵架。
我们虽然好,但并没有什么故事,因为没有太多的波折。
"面对许多人对王小波小说里性描写的揣测,李银河在一次回答记者的采访中说:"小波这个人并不像他小说里写的那样,他生活中其实是比较老实的,我们连婚前性行为都没有。
" 后来,李银河去了美国。
1984年,三十二岁的王小波赴妻子就读的美国匹兹堡大学,在东亚研究中心做研究生。
1986年获硕士学位。
开始写作以唐传奇为蓝本的仿古小说,继续修改《黄金时代》。
其间得到他深为敬佩的老师许倬云的指点。
在美留学期间,与妻子李银河驱车万里,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
无论是在学历上、还是收入上,他俩始终是阴盛阳衰。
但李银河坦言自己崇拜他,"因为真正的东西我是比不过他的"。
在美读书时,王小波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两人生活全靠李银河一人的奖学金,而她还不肯让王小波出去打工。
她说:"他那么一个智慧的头脑,我舍不得他去干粗活"。
1988年,三十六岁的王小波与妻子一道回国,任北京大学社会学所讲师。
回国以后,他们选择了最简朴的生活,大部分时候都是坐在电脑前。
而惟一比常人奢侈的一点就是经常下馆子,为的是省略做饭的时间,在那种顶多10块钱一个菜的小饭铺,要上俩菜一瓶啤酒,照旧可以做面对面做"倾心之谈"。
王小波虽然外表五大三粗,却喝不了白酒,一喝就像红眼狼。
但抽烟很凶,一天一盒。
王小波和李银河没有孩子,他们结婚前就商量好,两人的世界就已经很丰富很有趣了,不像有些夫妻需要孩子作为纽带,小波说:我们家兄弟姐妹中生男生女都有,我们也添不出什么新品种了。
还戏称要成立一个"断子绝孙俱乐部"。
"如果他要活回来的话,我们商量的结果肯定还是不要。
他的小说就是他的孩子吧。
我和小波在一起不是为了某一个目的,而是就喜欢在一起。
选择和自由是我生活的主要原则。
"(李银河) 1996年10月,李银河赴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
王小波送李银河赴英国,在机场临别时,他用力搂了一下她的肩膀作为道别。
可她万万没想到,这一别竟成永别。
在1997年4月11日,四十五岁的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辞世。
"以前我就问过他,说你嘴唇怎么老是紫的。
"在英国,王小波给她写电子邮件,说最近特别显老,说都不敢往镜子里面看什么的,李银河当时说我也特别显老,没当一回事。
小波逝世后,有一个记者告诉李银河,说王小波在一次开会的时候跟他说,我现在得了一种病,我可能要死了。
大家就觉得他开玩笑,根本就没当真,王小波当时可能有预感。
王小波去世旁边没人,就他一个人,夜里11点半的时候,楼下的邻...
展开全部 王小波曾和妻子李银河研究中国同性恋人群,为中国第一人,遭受大量非议 王小波(1952~1997年)当代著名学者、作家,汉族。
l952年5月13日生于北京,l968年去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品学专业。
1984年至l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
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墓地在北京昌平佛山墓区第八区。
王小波无论为人、为文都颇有特立独行的意味,其写作标榜“智慧”、“自然的人性爱”“有趣”,别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
师承穆旦(查良铮)。
[编辑本段]【生平】 1952年5月13日 出生于北京。
1968~1970年 云南农场知青。
1971~1972年 山东牟平插队;后担任民办教师。
1972~1973年 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工人。
1974~1978年 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工人。
1978~1982年 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学生。
1982~1984年 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教师。
1984~1988年 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8~1991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1991~1992年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讲师。
1992~1997年 自由撰稿人。
1997年4月11日 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于北京。
终年45岁。
[编辑本段]【年谱简编】 1952年5月13日 ,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一个干部家庭。
此时正值“三反”运动期间,家庭境况突发变故,这一突变对王小波的人生产生极大影响。
他的名字“小波”就是这一事件的记录。
父亲王方名原籍四川省渠县,逻辑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不久赴延安,转战至山东。
50年代初任国家教育部干部。
1952年被错划为“阶级异己分子”, 1979年平反恢复党籍。
母亲宋华为国家教育部干部,原籍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
王小波在全家五个孩子中排行老四,在男孩中排行老二。
他的许多小说中主人公取名“王二”,或许并非偶然。
大姐王小芹,二姐王征,兄王小平,弟王晨光。
1957年,五岁,父亲就逻辑学发表的系列文章引起较大反响。
4月11日与周谷城等人一起受到毛泽东的接见。
这件事对王小波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有一定影响。
1958年,六岁,“大跃进”运动给王小波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可以从他的一些杂文和小说中看到。
1959年,七岁,9月入北京市二龙路小学读书。
1964年,十二岁 ,小学五年级时一篇作文被选作范文,在学校中广播。
王小波对于小学语文老师对他写作能力的欣赏印象颇深,这位老师可以说是他写作生涯中的第一位“伯乐”。
1965年,十三岁,9月入北京市二龙路中学读书。
1966年,十四岁 ,上初一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作家对这一运动的印象可以在《似水流年》等小说中看到。
1968年,十六岁 ,在云南兵团劳动,并开始尝试写作。
这段经历成为《黄金时代》的写作背景,也是处女作《地久天长》的灵感来源。
1971年,十九岁 ,在母亲老家山东省牟平县青虎山插队,后做民办教师。
一些早期作品如《战福》等就是以这段生活经历为背景写作的。
1973年,二十一岁 ,在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做工人。
后在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做工人。
工人生活是《革命时期的爱情》等小说的写作背景。
1977年,二十五岁 ,与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相识并恋爱。
当时在王小波朋友圈中传阅的小说手稿《绿毛水怪》是二人相识的契机。
1978年,二十六岁 ,参加高考,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就读于贸易经济系商品学专业。
大学期间在《读书》杂志发表关于《老人与海》的书评。
1980年,二十八岁 ,1月21日与李银河结婚。
同年在《丑小鸭》杂志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
1982年,三十岁 ,大学毕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教书。
教师生活是《三十而立》等小说的写作背景。
开始写作历经十年才完成面世的成名作《黄金时代》。
1984年,三十二岁 ,赴妻子就读的美国匹兹堡大学,在东亚研究中心做研究生。
1986年获硕士学位。
开始写作以唐传奇为蓝本的仿古小说,继续修改《黄金时代》。
其间得到他深为敬佩的老师许倬云的指点。
在美留学期间,与妻子李银河驱车万里,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这段经历在一些杂文和小说中可以看到。
留学期间,父亲去世。
1988年,三十六岁 ,与妻子一道回国,任北京大学社会学所讲师。
1989年, 三十七岁 ,9月出版第一部小说集《唐人秘传故事》,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原拟名《唐人故事》,“秘传”二字为编辑擅自添加,未征得作者同意。
小说集包括五篇小说:《立新街甲一号与昆仑奴》《红线盗盒》《红拂夜奔》《夜行记》《舅舅情人》。
1991年,三十九岁 ,任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讲师。
小说《黄金时代》获第13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小说在《联合报》副刊连载,并在台湾出版发行。
获奖感言《工作·使命·信心》发表于《联合报》9月16日第24版。
这次获奖对王小波的写作事业起了鼓励作用。
10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4版报道了《黄金时代》获奖的消息。
1992年,四十岁 1月,与李银河合著的《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由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
3月,...
说这句话没道理是因为,好书谁都可以读。
不分什么男女。
像周国平的书我就看,当然看的不多,觉得很有裨益。
但本人是一个堂堂男儿。
女的也可以读一下王小波吗,没什么不好。
但是也有几分道理就在于可能是王小波的书里直接间接的涉及到的性爱的地方多,而周国平的散文比较优美,所以男孩子爱读王小波,女孩子爱读周国平。
其实周国平是研究尼采的,尼采说过去见女人是要带鞭子的,对女人有偏见如此,而我看周国平的博客有一篇名字忘了,内容好象是说女人不适合研究哲学的,我看了后就觉得周国平受到了尼采的影响。
但是即便如此,女孩子们还是很喜欢,比对王小波要喜欢,如果这是真的的话,那就只能说明女孩子是感性动物,而男孩子是理性动物。
诶,不对啊,周国平是研究哲学的,而王小波是写小说的,按理说研究哲学的应该比写小说的有理性啊,而写小说的要比研究哲学的感性才对啊,怎么反了呢?其实周国平的散文有诗的气质,看他写的文章里面并没有什么难懂的术语,用比较平常的话来诠释人生。
而且文字是散文的文字,比较优美。
所以反到有些感性的意思,可能也是收到了尼采的影响把,尼采在西方被称为将哲学诗意化的第一人。
我想如果女孩子真的喜欢周国平的文章的话可能就源于此了。
而王小波则不然,就他的《红拂夜奔》《寻找无双》来说,他自己在序言里说:《红拂夜奔》是关于有趣的文章而《寻找无双》是关于智慧遭遇的文章。
我读了这两篇小说,觉得王小波不愧是理科出身,给我们学理工的增光添彩,他是一个理性的作家。
这两篇小说都是过去和现在穿插着写,发挥他那超人的想象力,对过去的历史重新演绎,带你走进王小波所构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面是对现实的光怪陆离的世界的变形的反应。
好像一束光摄入了棱镜,折射出了七彩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夸张而且怪诞的事情,但是每件事情都有现实的影子。
在这些影子里,作者会让读者体会到现实社会的荒诞性。
作者往往写一段梦一般的过去的故事片段,然后在写一段现实的情况,然你去对比,去分析小说中的现实世界与作者所虚构出来的荒诞世界的相似性。
你读完了他的小说,就会觉得现实的生活真的很荒诞,好多的方面多不具备合理性,怪不得他在《黄金时代》小说中写到,王二的遭受,王二都不知道是在梦中还是在现实中,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与否。
那也不能说明王小波是个理性作家啊,他在小说中没有说理吗。
没有什么议论吗。
他的小说的奇异的地方是在于他的写法啊,他的怪诞的想象力啊。
这么说也没错,王小波的写法和怪诞的想象确实是他的小说的特色。
但是我觉得王小波与很多作家更大的不同是,王小波在写小说之前,对自己所要写的事情,已经有了答案。
王小波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在一些方面有了确定的结论,对那些是好的,那些是不好的,分析的很清楚了,对人应该怎么过,怎么才能够幸福已经有了定论了。
而他的小说至少是这两部小说是在告诉读者自己对社会对人的认识,告诉读者答案。
也就是说这两部小说不光是提问题,而且还自问自答,给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我觉得这是王小波与一般作家最大的不同。
大多数的作家我觉得是写社会的现象和对社会的体会,但是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性分析不多。
所以我觉得王小波是个理性的作家,虽然他所描写的世界是个及其荒诞的世界。
我个人认为这也是王小波极力追求写作技巧的原因,好像写作的技巧比写作的内容重要似的。
可能是王小波觉得现实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至少是中国当时的社会)其实很简单,就像他的杂文里提到的,世界的道理就是承认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就怕有人故意说一加一等于三)。
没有什么可以追求的了,而写作的技巧是比较有趣的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