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在有宋一代,竟有四个皇帝是双子座的。而在一个世纪多一点的时间里,居然有六位三国的帝王都是双子座的。且这些帝王都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各有特色。其中有备受赞誉的宋仁宗赵祯、力主变法的宋神宗赵顼、北宋亡国之君宋钦宗赵桓、南宋开国之君宋高宗赵构、西夏建国皇帝李元昊还有那“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提起双子座的人,最大的特点可能就是他们的“善变”了。他们似乎不太喜欢永恒持久,而向往一成不变的生活。“变”这个特点在宋朝双子座皇帝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
“变”在宋仁宗、宋神宗这祖孙俩(虽说不是亲祖孙)身上主要体现为“改革创新”。
先说仁宗赵祯(公元1010年5月30日)在位四十二年,一直有“革新”之志。具体表现在他对“文学”和“政治”两大方面的变革。
宋仁宗画像
首先说“文学”。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写散文顶尖牛人有八位: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合成为“唐宋八大家”。而八个人中除了韩愈、柳宗元是唐朝人以外,其余六位都在宋朝,而且他们都是在宋仁宗赵祯在位期间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并脱颖于文坛的。两宋十八朝,为何散文大家全部出在仁宗治下,这绝非偶然。
宋代散文的发展,是接续唐朝两大家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而来。这个运动是针对六朝以来那些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典故等华而不实的文体发动的“改革”运动。主张恢复以散行单句为主、自然实用的散体古文,而其宗旨是提高文章的传达能力和教化作用——“文以明道”。但是,光你们这一小撮份子提倡写作文要有感而发不行啊。政府科举人家可是“以诗赋取士”,谁写的华丽谁当官。大家还得天天背作文选。韩、柳这种追求平易实用文风的主张由于与科举相悖,自然得不到朝野普遍共鸣。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以宋仁宗为核心的皇朝时代。这位对一成不变、泥古不化的事情本来就厌烦的双子座皇帝哪能看上四六八句、死死板板的骈体文呢?
电视剧中宋仁宗的形象
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刚过了十九岁生日,尚未亲政的宋仁宗诏礼部贡举说:“朕试天下之士,以言观其趣向。而比来流风之敝,至於会萃小说,磔裂前言,竞为浮夸靡曼之文,无益治道,非所以望於诸生也。礼部其申饬学者,务明先圣之道,以称朕意焉。”告诉礼部让读书人多看看古圣先贤之道,少弄些浮夸靡曼之文,这对国家发展没好处。
到了他亲政的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宋仁宗再次下诏说:“进士所习诗赋多浮华,而学古者或不得以自进。宜令有司兼以策论。”宋仁宗直接找到了这种华而不实文体的根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科举)!怎么办?变革啊!“兼以策论”,捞些干的,说些实际的!
一把手发话了,科举能不变革么?开始变得务实起来。如此,追求文章的经世致用便成为有宋一代的文坛风气。而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也因此脱颖而出!
再说“政治”,其实科举的文风改革也是宋仁宗政治改革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在“吏治”、“军事”、“法制”、“土地”等诸多方面都所变革。宋仁宗的这次变革被称为“庆历新政”。尽管,新政初始化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反对意见,但双子座的人是一个敢闯敢干的人、是一个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尤其看到大宋内外矛盾迅速发展,官僚队伍庞大而行政效率低,人民生活困苦,赋敛增加不已。西北两边,辽国是年年要“岁币”,西夏是连年骚扰边庭,战火连天,靡费颇多。朝廷已经到了不胜负担的地步。虽说反对声音此起彼伏,宋仁宗还是慷慨激昂的任用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等人开始了新政。
范仲淹画像
任何的变革势必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庆历新政”也不例外,它直接触犯了封建腐朽势力,限制了大官僚的特权,他们对此恨之入骨,随着新政推行逐渐损害他们的利益,便集结在一起攻击新政。他们诬蔑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人结交朋党,伪造书信陷害良臣,造谣生事无所不用其极……
本来双子座的人就多疑,宋仁宗虽然对这些事未必全信,但心里也含糊。再看到反对革新的势力这么强大,又加上,双子座本身就是不稳定的两面性格,遇到困难就会坐立不安,做事情三分钟热度,往往不能把事情进行到底。于是,宋仁宗开始动摇了,失去了改革的信心。他下了一道诏书,废弃一切改革措施,把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革新派人士都给逐出朝廷,“去江湖之远忧则其民”去吧。这样,坚持了一年零四个月的庆历新政终于失败。
附录:双子座的帝王宋仁宗赵祯(公元1010年5月30日)
宋神宗赵顼(公元1048年5月25日)
宋钦宗赵桓(公元1100年5月23日)
宋高宗赵构(公元1107年5月21日 )
西夏景宗李元昊(公元1004年5月26日)
元太祖 成吉思汗 孛儿只斤·铁木真(公元1162年5月31日)
元顺帝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公元1320年5月25日 )
注:更多有关双子座帝王和十二星座的其他帝王的分析,请关注作者,都在图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