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星座 正文

狮子搏兔

狮子搏兔

两次平定大小金川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十大武功之一。

大小金川不过偏居川西一隅的弹丸之地,充其量不过今天的一个屯,参与叛乱者不满三万。

但,为了平定大小金川,乾隆先后共投入了近60万人力、7000万帑币,所付代价为十大武功之最。

平定之日,乾隆帝手舞足蹈,亲诣东陵、西陵,礼泰岱,告阙里,受俘庙社,上皇太后徽号,勒碑太学和大小金川,依次封赏文武官员,郊劳备致,不亚于任何一次成功的开疆辟土。

为什么会这样?

话说,乾隆十一年(1746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助其女欺凌女婿小金川土司泽旺,并夺取了小金川泽旺印信。

狮子搏兔

清廷四川总督和巡抚出面调停,无果。

不听调停?打!

乾隆一声令下,兴起四万大军前往督讨。

乾隆认为,天兵一降,小小莎罗奔还不束手就擒?

没承想,大小金川咫尺皆山,清军八旗兵无从纵骑驰突,处处被动。而莎罗奔筑垒成碉,守寨据险,以枪矢擂石往外击,打得清军人仰马翻。

狮子搏兔

次年,乾隆帝调张广泗任川陕总督,再从云贵调将入川,共击莎罗奔。

饶是如此,清军还是讨不到半点便宜,屡屡失利。

一怒之下,十三年四月,乾隆帝又命讷亲督师前往增援。

俗话说,一军不设二主。张广泗和讷亲互成掣肘,都不服对方管理,致使军心不一,被莎罗奔一举击破。

乾隆气得直翻白眼,下诏处斩张广泗、赐死讷亲;改用傅恒为统帅,起用已废黜还籍的名将岳钟琪,再征莎罗奔。

莎罗奔曾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跟随岳钟琪征战川西北羊峒(今南坪)藏族地区,得岳钟琪栽培,领“金川安抚司”印信。听说是恩主亲来征讨,亲率13骑入清营请降。

乾隆息事宁人,诏赦莎罗奔,事情告一段落。

但大小金川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时有冲突。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莎罗奔的侄孙、大金川土司索诺木突然与泽旺的儿子、小金川土司僧格桑联手反清。

乾隆鼻子都气歪了,命四川总督阿尔泰联合九家土司会攻大小金川。

大小金川乃是有备而反,为了阻击清军,他们增垒设险,严阵以待,干净利落地将来犯的清军挫败。

狮子搏兔

乾隆怒不可遏,革掉阿尔泰之职,另派温福入川督师。

温福并没比阿尔泰强到哪里去,两年之后,即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战死阵前。

乾隆只得派阿桂为将军,增兵金川。

经轮番血战,清军死伤众多,终于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艰难获胜。

狮子搏兔

历时数十年,屡易将帅、死伤逾万人、耗银7000万两的大小金川之役宣告结束。

乾隆由是长吁了一口气。

大小金川之战,其实并非土司之间单纯争风吃醋、争权夺利所引发的战争,里面是有深层原因的。

唐宋时期,统治者为了羁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以土官治土民”措施,建立土司制度,即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以进行间接统治。

这一措施,是中央与地方各民族统治阶级的互相妥协,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朝廷的敕诏在少数民族地区很多时候都没有能够得到真正的贯彻。

狮子搏兔

土司对中央叛服无常,恣肆虐杀百姓,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战争频密,人为地制造出极不稳定因素。

为了解决土司割据的积弊,明朝晚期的统治者实施改土归流政策,即改土官为有一定任期的流官,革除土司制,建立州县制。

明亡后,清雍正帝于雍正四年(1726)接受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沿袭明朝的做法,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流官进行管理。

朝廷这一做法,触及土司的世袭利益,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土司的反弹。

大小金川之乱,就是发生在这种背景之下的。

狮子搏兔

乾隆对大小金川之乱的反应迅速,十二分重视,并以狮子搏兔的态度对待,除了担心少数民族形成脱离中央统治的割据势力外,更担心汉人与藏人、羌人诸部联合起来反清复明,动摇到清朝的统治。

所以,平定大小金川后,尽管劳师糜饷,表面上看来是得不偿失,但乾隆还是连声称:值得值得!

以大历史观的眼光来看,也真是值得。

如果不是用无比坚决的手段平定大小金川,以武力配合政策,巩固和发展西南地区自雍正以来“改土归流”的成果,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控制,很可能边疆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大为减少,边疆对中央也缺乏应有的归属感,也就极不利于滇﹑黔﹑桂﹑川﹑湘﹑鄂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地区融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可以说,乾隆帝以大小金川之战来巩固和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狮子搏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