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在中国是一种舶来物种,中国原本是没有狮子存在的,然而,在中国很多古迹中都有着石狮子的出现,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狮子”这个词来自波斯语,根据史籍记载,狮子形象正是传入中原是在汉朝时期,汉朝以前的典籍,从未发现有狮子兽类的记载。当时张骞出使西域,西域各国为与中原交好,将狮子作为礼物进贡中原。这种外来物种进入中原后引起不小的轰动,狮子体型高大威猛,能与老虎争锋,又因为其长相十分的张扬,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从这一时期开始,这种在古代中国被称为“狻猊”的生物便开始为人们熟知,形态各异的狮子雕像也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古代中国,石狮子十分普遍的用来进行建筑装饰。许多王公贵族宅院门口都喜欢放上一对石狮子辟邪。香火鼎盛的寺庙会用石狮子镇宅,甚至,石拱桥上面都能看到很多形态各异的小石狮子。古代中国人对龙的崇拜不用多说,毕竟,龙是天子的象征,但是,狮子这种外来物种为何在中国闯出一番如此天地?
在笔者看来,狮子的形象在中国混的风生水起,其舶来物种的身份十分关键。
当时,狮子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物种,这种舶来物种只有朝中的王公贵族才有资格观看,这就大大的加深了狮子本身的神秘感。并且,狮子来到中国之初就被这些王公贵族赋予了辟邪的特性,辟邪的这种特性让狮子形象在中国的普及变得顺风顺水。没见过又怎样?反正龙的九个儿子也没有人见过。
狮子这种原本贵族御用的形象在普及后,深受百姓的喜爱,慢慢的狮子的形象也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含义。财富、吉祥甚至是权利都被赋予到狮子身上,到后来还出现了春节舞狮等民间习俗。石狮子进入民间后,雕刻石狮子的市场也变得火爆起来。换一种角度分析,狮子的形象带动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毕竟,有需要就会市场,从这个方面来看,石狮子被赋予众多美好的意愿还是不错的。
中国人对狮子的喜爱,在历史记载中就显而易见。自唐朝开始,许多文学名著中都有着对狮子形象的描述。而这些对狮子的描述中,尽是赞美之词,古人对于狮子的喜爱就是这样毫不掩饰。许多古人都对狮子进行过夸张的描写,认为,狮子自从进入中原以后,中原的兽王都可能会易主。狮子每到一个地方,弱小的动物都不敢发出声音,皆跪伏在地。
这种描写虽然极其夸张,但是也从侧面表现出古人对狮子的喜爱之情。像中国的龙一样杂取种种,混合成一个的思维,全世界都一样,东方的狮子也是一样的思维。
还有许多更为夸张的描写,有的甚至为美化狮子而刻意贬低同为百兽之王的老虎。在其描述中,两只老虎不敢和狮子争锋,见到狮子完全不敢直视,这种夸张的说法虽然让狮子看起来十分的威风,但是,在笔者看来却很是可笑。“一山不容二虎”,这个古人为赞美狮子竟然连这样简单的常识都不顾。然而,这些对狮子言过其实的描述却恰恰的反应出狮子在古人眼中的地位。
狮子在进入中原之初仅仅寓意着辟邪,随着人们对狮子的熟知,越来越多的寓意赋予其身,其实这也是中国古代王权统治的一个缩影,人们将对权利的渴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心愿都赋予在石狮子当中。除了对美好未来的展望和寄托,更加突出的是一种无奈,高高在上的王权对于平民百姓遥不可及,百姓们只有将这些美好的愿望寄托在这些他们眼中的吉祥物中。
毕竟狮子的形象来源于宫廷,宫中的东西对于百姓又是十分神秘的,这也是石狮子在中国能够普及的原因之一吧。
狮子在古代中国中与佛教联系颇深,历朝历代对于佛教的存在还是予以尊重的。佛教传入中国较早,传说,释迦佛出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之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又认为"佛为人中狮子"。又说"释家以狮子勇敢精进,为文殊菩萨骑者",认为它是高贵尊严的"灵兽",有护法辟邪的作用等等。
信奉佛教的百姓们对石狮子的存在自然不会陌生,百姓对于石狮子感觉在最开始就十分不错,再加上,佛教这层关系,这就让石狮子在中国受到的欢迎程度不可想象。话说,后来日本侵略者从中国掠去了一对石狮,展览说明里没写明是抢的还引起了风波。看那个新闻报道时,发现那对狮子的说明上写的是komainu狛犬。
抛开古代中国不说,就是现如今的中国,还有很多寺庙、公园门口依旧摆放着石狮子。如果往农村走走,还会发现许多大户人家门口也有着石狮子的存在。狮子这种形象自传入中国后,便一直被赋予吉祥的寓意,历经千年的时代变迁,狮子的寓意在国人心中仍然没有改变,作为一个舶来物种,狮子真的可以自傲了。
参考资料:
『《中国的狮子由来》、《古人为何青睐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