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姓名 正文

聂姓取名字大全男孩_姓聂好听女孩名字100分

视频加载中...

▲点击查看“山乡卫士”的24小时

“全能阿Sir”聂桂清

2月17日凌晨2时46分,广东德庆县官圩镇沙旁社区警务室的灯亮了。

春寒料峭。沙旁社区警察聂桂清醒了醒神,戴上头盔,跨上摩托车,转动钥匙,发动引擎。

明亮的警灯刺破了黑夜。他坚持了15年的凌晨巡逻又开始了。结束后,他会把工作交给辅警兄弟,再赶紧补个觉,醒来又马上忙活,全天候守护山乡安宁。

在沙旁这个距离肇庆市德庆县县城40多公里、被当地人称为“西伯利亚”的边远社区,聂桂清是家喻户晓的人物,群众心中的“全能阿Sir”。

2004年,肇庆市德庆县公安局沙旁派出所撤并,37岁的聂桂清主动请缨,只身一人留守沙旁社区。他以警务室为家,坚守社区,为群众带来安宁、和谐、温暖。

2018年,沙旁社区全年无一刑案。

乡亲们都说,有聂桂清,很放心。

而聂桂清最享受的,是大家喊他一声“聂Sir”。

“全能阿Sir”聂桂清

“全能阿Sir”聂桂清

“全能阿Sir”聂桂清

【“夜行侠”聂桂清】

凌晨巡逻是聂桂清每天的“保留节目”。

2月17日,他把车停在13公里远的候车亭外,借着微弱的灯光支起“警察查车”警示牌,笔直站立。

偶有车辆驶过,远远向他鸣笛示意,也有熟悉的司机开到近处,打声招呼:“早啊,聂Sir。”

正因如此,聂桂清养成了不一样的作息习惯:晚上10时在警务室入睡,凌晨3时起床巡逻,天亮返回补觉两三个小时。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

为何坚持当“夜行侠”?原来,有段时间,沙旁社区治安欠佳,凌晨入室偷盗时有发生,村民经常追到盘山公路时,眼睁睁看着小偷驾车逃窜。聂桂清就琢磨,若把山路堵住,小偷就能抓住。

“沙旁社区腹地狭长,群山环抱,进出只有一条路,地形‘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聂桂清看来,守好了这条山路,就守住了社区安全。

他的巡逻路线随季节变化。农忙时,警车多绕田间地头,确保化肥、农具安全;贡柑成熟时,他常走柑园,避免露天堆放的贡柑丢失;雨天雾天,他紧守山路,不给小偷侥幸的机会。

村民凌晨开车遇到聂桂清巡逻,一鸣笛,二降速,三打招呼,这是他们多年形成的默契。对“没反应”的车辆,聂桂清会多留个心眼。

有一天凌晨,聂桂清拦下一辆可疑的摩托车。盘查之下,司机的回答牛头不对马嘴。“他说摩托车是治安队陈三借给他的,我说陈三开的是‘嘉陵仔’,你这台是五羊本田,还敢狡辩?”聂桂清一声怒喝,锁车扣人。

并非每次都能轻松破案,有时甚至险象环生。一天凌晨,聂桂清紧追一辆摩托车,涉嫌偷狗的盗贼无路可走,弃车逃跑。聂桂清从车上搜出一支上膛的麻药枪和一瓶麻药。

“这麻药要是打在我身上,几十秒后人仰车翻,说不定连人带车掉下悬崖。”回想当晚的险情,聂桂清倒吸了一口气。

年过半百,每天睡不了整觉,如此工作强度能吃得消吗?聂桂清拍拍腰椎和肩胛骨:“这几个地方疼了很多年,但都顶住了。”

“全能阿Sir”聂桂清

“全能阿Sir”聂桂清

“全能阿Sir”聂桂清

“全能阿Sir”聂桂清

【“和事佬”聂桂清】

聂桂清身材微胖,板寸头,说话嘴角带笑。戴上老花镜时,更是和蔼可亲,像“邻家大叔”。但他一出现在调解现场,必定铁面无私、毫不含糊。

村民最钦佩他“四不”调解工作法:不辱使命、不辞辛苦、不和稀泥、不留手尾。

有一次,隔壁县15头放养牛踏坏篱笆闯进村民柑园,误喝了农药水,两天后被发现时已经发臭。牛主人前来兴师问罪,提出赔偿几十万元。

双方械斗一触即发,聂桂清火速赶到现场。“没看好牛,首先错在你。他柑园有篱笆,是牛踏烂了跑进来,他没有主观过错……”聂桂清一边在现场找证据,一边深入浅出搬出法律依据,双方激动的情绪开始“降温”。

最终牛主人自认理亏,不要赔偿,但也不愿意处理死牛。柑农也双手一摊,称付不起填埋费用。解开了一个“死结”,又有一个“死结”。聂桂清沉思一会,马上向有关部门求助,协调解决了填埋费。

“调解人要公正、有耐心、懂人情,说理要好,嘴笨不行。让当事双方换位思考,调解才能往下走。”说起当“和事佬”,聂桂清颇有心得。

要更好地“和事”,当地民情的“功课”不可少做。如今,沙旁社区有5个村委68条自然村,常住人口9000多人,聂桂清能叫出8000多人的名字,熟悉他们的家庭情况,被称为辖区“活字典”。

“活字典”是怎么炼成的?原来,他手头有五本被视若宝贝的“人口基本情况登记簿”。15年前,他刚到警务室工作时,就花了18个月时间,每周5天走村访户,亲手制作了这些登记簿。

登记簿上描画出每条自然村房屋、道路、田地、河流、晒谷场的分布,每一户人家的房屋结构、家庭成员、电话号码、经济来源和社会关系一目了然。家庭信息一有新变化,聂桂清就用红笔补注。

官圩派出所所长何树桂说,第一眼看登记簿会觉得眼花缭乱,仔细揣摩便读出了“聂Sir”的良苦用心。

每天入睡或办案前,聂桂清会随手拿起登记簿,一边温习一边添加相关信息。

“全能阿Sir”聂桂清

“全能阿Sir”聂桂清

【“自家人”聂桂清】

“突突突……”2月15日下午3时,聂桂清把摩托车开到了徐润泉家门口。

“润泉,你的新轮椅到了!”人还没进屋,就先听到了聂桂清爽朗的喊声。话音未落,他便忙着解绳搬椅、敲门进屋、调试轮椅……

徐润泉热切地看着,拄着拐,一步步挪到轮椅上,一边推车上前,一边连声道谢,眼睛里有些泛红:“聂Sir很热心,好比自家人!”

从沙旁社区到德庆县城有40多公里路程,中间有18公里盘山公路,足足有66道急弯,聂桂清骑摩托车来回一趟,就花了2个小时。

按相关规定,5年才能免费更换一台新轮椅。因为轮椅坏了,村民徐军源为自己残疾的儿子徐润泉更换轮椅,跑了几次都没有结果。

春节前,他对聂桂清说了这事,聂桂清一直惦记,到县残联详细说明了徐家的贫困情况,终于获得了特批。

2012年,为了解决社区59户单亲家庭的114名儿童入户问题,聂桂清从年初开始,就多次找村干部和相关群众,跑县民政、计生和妇联等部门,为入户儿童做调查笔录、补办手续、提交申请。在多个部门配合下,10个多月后,114名儿童全部落户。

“想到我做的事情能够帮助一些孩子顺利读书,我就觉得很有意义。”聂桂清真诚地说。

“全能阿Sir”聂桂清

警爱民,民也爱警。

2011年底,聂桂清在一次出警路上,因躲避横穿马路的行人,不幸摔伤了脖子和小腿,在医院躺了43天。期间,前来探望他的人络绎不绝,从老人到学生,从店主到柑农……先后有800多人自发赶了40多公里的山路,来到县城医院探望他们敬重的桂清叔。

15年来,聂桂清4次放弃到县公安局任职机会,扎根山乡,甘愿当一名平凡的社区民警。

“不到县里去,一是近家,二是恋故土,三是有获得感。每到放学的时候,我走在路上,学生们一路上‘聂Sir’叫个不停,下乡时人人主动请我吃百家饭,这才是我追求的职业荣誉感。”说到动情处,聂桂清红了眼眶。

两天一夜的采访即将结束,记者离开警务室时,夕阳西下,山风渐起。

街上,提菜归家的人行色匆匆,聂桂清再一次启动摩托车上街巡逻,耳边不停传来问好的声音:“聂Sir好啊……”

对话

破案抓贼、调解纠纷、服务群众……多年坚守,让聂桂清成为当地人心中的“守护者”。他为何选择坚守于此?20余年的从警生涯有何经验和感悟?又有哪些担忧?南方日报记者走入“深山”与之对话,听其讲述从警苦与乐。

时隔12年圆了“制服梦”

“全能阿Sir”聂桂清

南方日报:您为什么想当警察?

聂桂清:一开始我没想当警察,想当兵。高中还没毕业我就报名参军,当时体检样样合格,但父亲知道后却立马反对。

父亲说,我是家中长子,母亲又长期生病,不让我离开家乡。我很生气,还拍桌子和父亲吵架,后来想了很久,只能决定放弃当兵。

1984年我高中毕业后就在沙旁村工作,先后在村里的兽医站、工商所做过临时工。1993年,我到了原沙旁镇沙旁派出所当保安(相当于现在的辅警),接触公安工作后,我也非常感兴趣,1996年考上了警察,圆了“制服梦”。

南方日报:在沙旁派出所当保安期间,您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

聂桂清:我记得1995年5月17日,当时我跟着派出所副所长去查案,在半路上看到很多石子散落在地上,就觉得不对劲。后来我就骑摩托车折返,发现一辆运石子的车翻车掉进了50多米深的山沟里。

我先是报警,然后爬到谷底把副驾驶座的伤者背上来,接着又下去把受伤的司机也背了上来,前后花了20多分钟。山坡没有路,都是杂草石头,我也算拼了命把他们救上来了!

因为这件事,我获得了当时沙旁镇颁发的英勇救人证书,这也是我工作以来获得的第一本证书,当时还是非常受激励的。

要少待办公室多出去走动

南方日报:我们了解到,多年来您每天凌晨3点到7点都会夜巡,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聂桂清:每天3点,我和一名辅警从警务室出发,开13公里到南华村口的候车亭查车。这里是整个沙旁社区的“布袋口”,出入必经,只要把住了这个关键口,就能减少很多安全隐患。

沙旁社区有近1万人,我大概认识8000多人,只要是熟人熟车路过都会向我按两声喇叭。如果没按喇叭,可能就是外地车辆,要提高警惕,拦下盘查。巡完后我就回警务室休息,有情况就起床处理。

夜巡多年后,我们发现效果不错,去年全年沙旁社区没有发生一宗刑事案件,所以无论刮风下雨我都会坚持。

南方日报:您作为社区的“金牌调解员”,在处理邻里纠纷时您有何经验?

聂桂清:乡里的邻里纠纷看起来是小事,但只要处理不好就很可能激化矛盾,一发不可收拾。

解决纠纷,首先要分析事件原因,了解清楚。我每次调解,如果没有80%以上的成功率,不会轻易开始。有证人就问证人,没证人就要自己分析。

在说服双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依法依规办事。村民要是不懂法律,我就拿着法条一条条念给他听。当然,乡里人情多,一定要铁面无私,自己的亲人如果有过错,我还会重罚。

南方日报:据说您总结了“勤、诚、情、恒、打、防”六字工作法?

聂桂清:是的(笑),这也是我花了好久时间总结出来的。现在每次去市里交流,我也会说。

六个字,其实道理很简单。“勤”就是要勤走、勤看、勤问、勤记;“诚”是要真诚对待群众;“情”是“多情”,对群众要多一份心;“恒”是做事要有恒心;“打”是打击违法犯罪;“防”是做好治安防范工作。

我经常告诉两个同事(辅警),要少待在办公室,多出去走动,把社区的地理概貌、人口和重点要害部位摸清楚。

希望找到业务“接班人”

南方日报:据媒体报道,您曾经有4次机会调到县城,为什么都拒绝了?

聂桂清:我记得当警察后,德庆县公安局多位领导先后4次征求我意见,是否要调岗,到条件好一点的地方去,我告诉他们不用劝我了。

我生在沙旁、长在沙旁,对这里情况熟悉,工作好展开;县城里都是生脸孔,我的普通话也不好。而且,其实无论在哪里,都是一样做工作。

“全能阿Sir”聂桂清

南方日报:您现在有没有担心的问题?

聂桂清:有啊,不光我担心,村民们也担心,怕我没有“接班人”。

这十几年来,来了很多干警,但他们来了又走,不少人觉得这里生活枯燥、任务又重,不愿意留下来。我警务室陆续有30多名辅警来工作过,现在的2名辅警中,有一个在这里工作了8年,已经是最久的了。

南方日报:如果要找“接班人”,您最看重他的什么品质?

聂桂清:勤奋、自觉、服从命令。带徒弟至少要带个三五年他才能上手,我现在53岁,愿意一直干下去,守护乡亲们一辈子。希望有不错的年轻人愿意来这里,一起守护山区平安。

【记者】黄常开 戎明昌 马喜生 辛均庆 洪奕宜 祁雷 吴珂 见习记者陈理

【视频/图片拍摄】董天健 郑一见 实习生王俊涛

【视频剪辑】王良珏 实习生王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