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马连良算命
1. 老九门到底是什么意思有历史原型吗后代子孙现状介绍
老九门是小说中杜撰的,没有后代子孙,名称取自清朝的“九门提督”一职,仅仅是取个喻意。
在南派三叔的作品《盗墓笔记》中,老九门指的是老长沙的九个盗墓世家,又称九门提督。
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简称“九门提督”或“步军统领”,是清朝的驻京武官,设立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
为何称呼为九门提督有多种说法,其中最被认可的是,因为古代大城都有九个城门,来往的客商进出城必须选择其中的一个。
而小说中的老九门取的就是这个意思,在长沙城里做文物买卖,你只能在这九大势力中选择一个,没有其它路可以走。
扩展资料:
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九门提督)
清代,京师的卫戍、警备和治安保卫机构叫“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衙门”,通称“步军统领衙门”。长官简称“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京师内城共有城门九座,分别为:正阳、崇文、宣武、朝阳、东直、阜成、西直、德胜、安定)。
九门提督统领满、蒙、汉军八旗步兵和京师绿营的马步兵(即“巡捕营”),所部的具体任务是分泛驻守(“泛”指基层的军队编制)、稽查城门、缉捕盗贼、申禁巡夜等。
步军统领创设于清初,后经历了数次变迁。原来只统辖八旗的步兵营,到康熙十三年(1674),始兼提督京城九门事务(原由兵部管理),康熙三十年(1691),又兼管巡捕三营事务,官衔全称遂改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统领”。
雍正七年(1729),官署定名为“步军统领衙门”,十二年(1734),在宣武门内京畿道正式建立衙署,九年后迁至北城帽儿胡同,又称“北衙门”(同为负责审案的刑部因设在南城称“南衙门”)。
乾隆四十六年(1781),巡捕增设左、右两营,变成中、南、北、左、右五营,故该衙门的主官改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嘉庆四年(1799)改官秩为从一品。
参考资料:老九门-搜狗百科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搜狗百科
2. 马连良的个人遭遇
马连良父亲马西园的朋友张子文,要建私立奉天文化学校(后改为回民中学)。
马连良是回族,加之父亲的关系,他义不容辞地赴奉天参加义演,为张子文筹办的奉天文化学校募集资金。时值日伪时期,由于东北三省沦陷,遭到日军占领,出关和入关都要《出国证》、《入国证》,马连良要想出关并不容易。
于是,张子文找到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长滨田办理《出国证》,滨田起初并不同意,后又提出以马连良为团长,组建华北文化使节团,来“满洲国”参加建国十周年庆典。很显然,这是个阴谋,由于时间紧迫,张子文当时并没有考虑过多就同意了。
日本人听说了马连良赴奉天演出的事,非常高兴,并马上下令通知马连良于3月1日前赶到新京,以华北使节团的名义参加纪念“满洲国”十周年的演出。马连良半生演忠孝节义爱国戏,此时却要违背良心去给日本人祝贺演出,这是他和张子文事先并没有料到的。
于是,他以配角不齐等各种理由搪塞,一再拖延时间。直至错过了3月1日,拖延了整整半年的时间。
1942年10月下旬,马连良率领扶风社青衣李玉茹、丑角马富禄、花脸刘连容、小生叶盛兰、武生黄元庆等40余人,以“华北文化使节团”的名义前往奉天。随后,在东北大戏院和中央大戏院演出了10天,共10场戏。
演出的剧目有《龙凤呈祥》、《群英会》、《十老安刘》等,场场爆满,每天的票房收入高达几万元,最后将义演全部收入25万元,都捐给了张子文创办的奉天私立文化学校。演出结束后,马连良回到北平后,得知办学资金仍有缺口,又捐出10万元。
北京市档案馆保存的马连良被诬陷为汉奸案的档案里记录了这一事件的经过。1946年7月15日,北平市警察局以马连良1942年曾经“赴伪满演唱庆祝戏”为名要逮捕马连良,并派人前往位于辟才胡同内宽街13号——马连良的寓所。
这时,他们才发现该处已经于7月7日就被北平高等法院检察处查封。马连良的另一处房产——崇外豆腐巷路北7号(1965年后的豆谷胡同13号,现已经拆迁,胡同原址现为新怡家园)也被北平高等法院检察处查封。
马连良已于4个月前离开北平。当北平市警察局发现马连良已经离开北平后,1946年7月17日,北平市警察局内五区警察分局长张英年签发第3270号《密通令》:“案准河北高等法院检察处法字第577号密函略以逆伶马连良赴伪满演唱庆祝戏时,系由万子和率领前往。
该万子和有重大罪嫌,嘱将其逮捕送办……”7月20日,北平市警察局派员,又以马连良赴伪满演出是由万子和率队为名,去万子和家查缉万子和。到万子和家后也扑了个空。
后来发现万子和也早已经不见了踪影。于是,借口找万子和有急事,向他的儿子万小甫讯问。
原来,万子和由于提前得知他与马连良因赴东北演出被人控告的事,已经于一周前去往上海找马连良商量对策。万子和是华乐戏院的老板,也是马连良多年的合作伙伴。
马连良于1930年创办扶风社后,开始广揽贤才。为了能够让戏班有自己的演出场所,他和富商萧振川、华乐戏院老板万子和一起创办了新新大戏院。
日伪时期,马连良受到敌伪压迫,这所戏园也被胁迫卖出,新中国成立后,新新大戏院改为首都电影院。1947年8月初,马连良被保外就医后回到北平。
这期间,由于抑郁成疾,他在家中养病。此时,国民党接收官员闻讯也来到马连良家中,以帮忙托人办案为由,张口要钱。
马连良倾家荡产,变卖所有值钱的东西,但还不够,还欠下一身的债务。接收大员为马连良罗织的罪名,最终也没有能成立。
因为国民党办案人员查无实据,实在查不出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曾向东北派出过官方使节团,于是最终不予起诉,直至1947年8月16日,马连良被诬告事件才真相大白。随后,马连良一连在北平义演20余场,场场爆满。
为偿还债务,从1947年9月至12月,马连良在上海开始参加“还债演出之旅”。马连良的戏在上海演出非常成功。
一场子虚乌有的汉奸案,让马连良倾家荡产,也让他对国民党伤透了心。面对家中负债累累的情况,别无选择,马连良只好拼命地唱戏挣钱养家。
债务还清后,马连良从上海去了香港,一去就是三年。195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他才从香港回到北京,与家人团圆。
马连良在舞台上塑造的海瑞形象特别成功,除了精湛的表演艺术外,还因为是正直的艺术家。他热爱海瑞,是用赤诚的心来拥抱角色,人们看到的是个活海瑞。
可以说《海瑞罢官》是马连良在晚年推出的极具光彩的巅峰之作。然而,政治斗争风云变幻,谁能料到,这两个海瑞戏竟成为“文革”首先开刀的对象!心怀叵测的江青早就对《海瑞罢官》虎视眈眈。
1964年下半年,她找北京的评论家批判《海瑞罢官》,人家没同意。1965年2月,江青来到上海,在柯庆施的支持下,与张春桥共同策划,由姚文元执笔炮制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
活动非常秘密。文章写好后,送给毛泽东审阅。
此时毛泽东正在酝酿发动一场重大的政治运动,对文章表示了肯定,意图从北京市委打开缺口。这样,1965年11月11日《文汇报》发表了署名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首先向《海瑞罢官》发难。
文章一开始就给《海瑞罢官》下了政治结论,说它“不是芬。
3. 马连良的早年经历
马连良是与梅兰芳齐名的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京剧大师,著名的“四大须生”之首,他开创的马派艺术影响深远,甚至超越了京剧的界限,是我国京剧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
8岁入喜连成(后改富连成社)科班。先从茹莱卿学武小生,后 从叶春善、蔡荣桂、萧长华学老生,一年以后即登台演出。
11岁时同时学演老旦、丑和小生戏,有时扮演龙套。
14岁开始主演老生。15岁变声后,学习重念剧目《审潘洪》、《十道本》、《胭脂褶》、《盗宗卷》。他时常观摩谭鑫培所演《连营寨》、《天雷报》、《捉放曹》、《南阳关》等杰作,潜心揣摩,获益颇深。
17岁,学艺十年期满出科,应邀去福州担任主演。
18岁北返,声誉鹊起。南赴福建之后,继续深造之心迫切,再次坐科三年以上。每天清晨去西便门外喊嗓、练念白,回家吊嗓,坚持不辍,不动烟酒,严格律己。富连成社科班每天演出日场,他为学习前辈艺术成就,则于晚间看戏。
21岁时初演于上海,标以谭派须生。当时变声尚未恢复,嗓音较低,但已赞声四起,灌制唱片数张,风行各地。辞出富连成社搭班演出期间,为追摹谭派艺术,时常登门求教于王瑶卿。
马连良对艺术学而不厌,虚怀若谷。出科再入科,对艺事渴求不已。他曾私淑前辈贾洪林;时常观摩名家演戏;挑班前后,不断求教于钱金福、王长林、王瑶卿;30岁时专程赴天津拜名家孙菊仙为师;39岁时向山西梆子老艺人张宝玺、高文翰学到《春秋笔》剧中的《灯棚换子》和《换官杀驿》。足见他为京剧艺术事业精益求精、不骄不满的胸襟。
4. 为什么说于魁智不如马连良
凭心而论,于魁智我也喜欢,但是跟马连良没法比。
十多年前,我非常喜欢于魁智。但是现在随着自己听戏的水平的提高,觉得他的演唱中规中矩,也没有什么不好,平淡,没什么特色,比较适合初学者听。
你觉得的“好听”可能也跟流派有关,现在唱马派的少,戏迷都喜欢“熟戏”,《空城计》也是杨派名剧;而且现在的音响也比以前好。马老板演唱的潇洒个人认为无人能及,建议你看马连良电影版的《借东风》,第一次看的时候还非常小,从那以后,脑子里的诸葛亮就是马老板的那个样子。
那是他十六岁就开始让他走红的戏。那时的演员功底强,会的戏多,唱念做打都拿得起来。
个人的喜好也是会有变化的,以前总觉得高派扯脖子唱,但是现在也觉得高派高亢嘹亮洪钟大吕一般。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
5. 为什么说于魁智不如马连良
凭心而论,于魁智我也喜欢,但是跟马连良没法比。
十多年前,我非常喜欢于魁智。但是现在随着自己听戏的水平的提高,觉得他的演唱中规中矩,也没有什么不好,平淡,没什么特色,比较适合初学者听。
你觉得的“好听”可能也跟流派有关,现在唱马派的少,戏迷都喜欢“熟戏”,《空城计》也是杨派名剧;而且现在的音响也比以前好。
马老板演唱的潇洒个人认为无人能及,建议你看马连良电影版的《借东风》,第一次看的时候还非常小,从那以后,脑子里的诸葛亮就是马老板的那个样子。那是他十六岁就开始让他走红的戏。那时的演员功底强,会的戏多,唱念做打都拿得起来。
个人的喜好也是会有变化的,以前总觉得高派扯脖子唱,但是现在也觉得高派高亢嘹亮洪钟大吕一般。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
6. 为什么算命那么准
玄而有玄为玄学。
算命占卜五术 流传了 几千年了。。没点能耐 能存在到至今?
先人的智慧是伟大的 否则也不会 在古代 那么强盛。。在时间的流逝中 很多东西 都消失了~
嗯~~~ 按照你说的。。他恐怕是真君天尊转世下凡。
我师傅 也就能治病 算命什么的。。你这位算命先生。。嗯~很强大。。
亲 山人自有妙招。。。我大爹的气功 你就不能理解。
其次 他洗澡的时候 可以收功。。大能们 平时 和 正常人一样的 大隐隐市场。
7. 作文《有感少年马连良》
虽然成功中那1%的天分最重要,但是一定要付出99%的汗水。
为生活所迫,自幼喜爱京剧的少年马连良被母亲送进喜连成班学戏谋生。学戏之初,马连良因为基础薄、条件差,加之性情内向木讷,遭到老师嫌弃,恨铁不成钢的郭先生一度想将他辞退。时值京剧名家贾洪林为借《朱砂痣》里的娃娃生来到喜连成,他慧眼识珠,相中了马连良。马连良有幸与贾洪林同台演出《朱砂痣》获得成功,得到赞誉,却也引起了其他学员的妒忌,引发打斗,“连”字辈师兄弟相互帮助,增加了彼此的情义。
贾洪林的老生表演艺术深深地烙印在马连良心里。“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马连良勤学苦练,不分昼夜,终因体力不支受伤回家休养。家境贫寒,马连良拿出了自己积攒的饽饽钱填补家用,含辛茹苦的母亲爱恨交加,阻止马连良再赴班社求艺。叶夫人代表喜连成社长叶春善来探望马连良,带来贾洪林将到喜连成教戏收徒的消息,马连良喜出望外,说服母亲,再入喜连成。
为向贾洪林先生汇报他亲授的《甘露寺》,马连良勤学苦练,正当渐入佳境之时,却传来贾先生病逝的噩耗。马连良哭祭贾先生,倾吐一腔哀思,立誓将戏曲老生的表演艺术和精神发扬光大。马连良演唱成名之作《借东风》,为日后创立马派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