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可以算出的,而且在古代批命时,必须得算出来的。
譬如:寿元几岁,死于阳月,死于阴月,死前卧病几日才死,死于晴天的,死于阴雨天的,这都是必须写清楚的。不写这个人家当你不会算命的。
而且有的批命大师,他能准到死于什么病,死于什么日,死时棺财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木料做的,出殡向哪个方向去,有多少男宾女客送终,最后葬在哪个山场龙脉等等,反正写得越详细就证明他学问越大,能详批命的就是算命大师级的了。至于说准不准呀?这个不重要的,人家要这个说法,算命得先给他一个说法。
对不对另说,反正是死无对证的事。有人想拿他批的命书去对证呀,恐怕那位大师先死好几年了。
古代做官的目的,无非两种:光宗耀祖、改善生活。
可是,当官真的容易吗?非也。在我国古代,官场如战场,当官是真的难,难于上青天。
— 秦 朝 —触 犯 利 益他为秦国的富强立下汗马功劳,受到君王的无比信任和宠爱,但在新君继位之后以谋反罪被赐死。商鞅公元前356年,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
按照正常逻辑,商鞅一定是独得皇上恩宠,加官进爵、绫罗绸缎都不在话下。可是不要忘记,商鞅变法,核心内容是集权,削弱原来贵族的权利,强化王权。
看似是对君王的贡献,实际上是得罪秦国原先的贵族们。那这些贵族们自然不乐意了,派出各路杀手,要取商鞅的人头,以解心头之恨。
秦孝公临死前,嘱咐商鞅说:“你快跑吧,跑得越远越好,千万不要再回来”。但商鞅最终还是没有逃离掉秦惠文王的手掌心,结果被用以极刑车裂而死。
秦惠文王害怕商鞅的势力,结果又灭他三族。秦孝公和商鞅(右)他是权臣,大官中的大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翘楚。
本应是叱咤官场,为何落得如此下场?想来,一是权臣掌握的资源太多,新君继位,权力格局必然要大调整,你还老霸着,行吗?二是权臣与故君王纠葛太深,知道的事情和关节太多,终究是个隐患。不可不除。
三是触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树敌太多。“哪怕看出些许端倪,千万不要触碰统治阶级利益”— 楚 汉 —功 高 盖 主韩信,刘邦手下第一猛将,帮刘邦打败了项羽,打下江山,可谓是开国功臣。
韩信本是老老实实的“三齐王”(与天王齐、与地王齐、与君王齐),但为何会被刘邦猜疑,致使被杀呢?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大致是这么一个过程。在汉十一年,一个叫陈的人,起兵造反,自称“代王”。
刘邦自然不爽,这是要代替本王啊,于是带队亲征。其实他理解错了,这个“代”并非替代的“代”,是个地名,在现在的河北省境内。
讨伐期间,姓陈的与韩信互有书信,韩信就说了:“兄台,你只管造反,我在京城给你做内应,到时候我把监狱的人都放了,让他们去把吕后抓了弄死。”后来,这事被告发。
吕后就急了,找来萧何商量:“小萧啊,这事可咋整?”萧何说:“莫慌、莫慌,待我略施小计”。他便自己去找韩信,说前方传来了捷报,咱们皇上打了胜仗,现在群臣都要到皇宫里去祝贺。
韩信当时在闹脾气,死活不去,实在推脱不过,就去了。因为刘邦曾承诺,只要韩信“顶天立地於汉土,绝不加兵刃於身。”
吕后也算是聪明之人,抓到韩信,用大钟罩着并把他悬空吊着,用削尖竹子,一下下戳,待戳死之后,又下令“夷信三族”。就这样,一个为大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死了。
“交友须谨慎啊”— 西 汉 —替 人 辩 解汉武帝天汉二年,李陵攻打匈奴战败的消息传来,汉武帝极为郁闷,责问大臣,陈步乐无奈自杀,公卿随后都将战败的责任推到李陵身上。汉武帝就说:“小迁啊,你来发表发表意见。”
司马迁,慷慨陈词到:“臣认为,李陵无罪…”这一下,可惹恼了汉武帝,这分明是在诋毁李广利啊,李广利是这次讨伐的主力,李陵不过是个胁从。于是,武帝将他交给了廷尉审理,审理的最终结果是诬上。
但是,司马迁不想死啊,因为《史记》还没写完呢,但是得罪皇帝了,活下去很难。不过也有几种方法可以不死:一、你家有皇帝颁发的免死金牌;二、你家有钱,可以用钱抵命;三、交出身上最终要的东西——男人的尊严。
司马迁祖上既没功劳,又没钱财,只能选择接受宫刑。本该是仕途坦荡的他,却因辩解李陵之事,沦为阶下囚。
“不要随便发表意见,不然会很惨”— 东汉末年 —皇 帝 猜 疑荀彧,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曹操手下的重臣。战吕布,胜官渡,荐人才,被称为“王佐之才”。
荀彧的理想是辅佐一位英雄,能平定国内战乱,让大汉王朝得以延续,于是他跟了曹操。但曹操这人有病,“疑心病”。
他说梦中杀手下大臣,其实他杀时是清醒的。他怀疑有人害他,他睡觉时有个习惯是床边放把剑。
随着曹操的实力越来越大,荀彧发现曹操不是要兴复汉室,而是要自立门户。一天,荀彧对着镜子说:“要是跟着曹操干,就会离我的理想越来越远了;要是不跟他干,我去跟谁干?”这时候,曹操送来个盒子,荀彧一打开,空的。
当天晚上,荀彧就服毒自尽了。其实,照我的理解,这空食盒的意思:“管住嘴,别说话,跟哥混,包不死。”
“选择理想,就意味着走向死亡”— 魏晋、唐 —国 情 有 关魏晋时候为啥说官不好当,因为能当官的人都被杀得差不多了,没人去当官了。八王之乱。
从公元291年开始,他们在洛阳相互攻杀,战乱历时16年之久,死亡人口达数十万,许多城镇均被焚毁。当时命都保不住了,哪还有心思当好官呢!唐朝就刚好相反,因为唐朝那时候官太好当了。
唐朝当时可以说是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又完善了科举制度。通过公开考试,鼓励竞争的措施,扩大了选拔官吏途径,吸收大批中下层知识分子参加官府工作。
如果说硬要找几个不好当的官,那就是武则天手下的那些酷吏,基本上属于“用完就杀”。于是,武周朝的酷吏们诸如周兴、来俊臣、丘神绩、索元礼、侯思止、万国俊等等,没。
首先,古代根据人的社会地位,对死亡各有其名称。《礼记》谓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清代,对于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其次,根据人的年龄划分,不满20岁死亡的谓之“殇”,此又分为三类:8〜11岁死者为“下殇”;12〜15岁死者为“中殇”;16〜19岁死者为“上殇”。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青壮年死者谓之“夭亡”,但于讣告上均写“疾终”,引魂幡、《荐亡文疏》上均写“云终”、“告终”。老年死者谓之“寿终”。如系家族最高长辈,男加“正寝”,女加“内寝”字样。故后世“正寝”二字已成为死的代名词。再次,根据人的死因划分,为某种事情舍命者谓之“殉”,如为职责因公而死谓之“殉职”;战争中死于阵地者谓之“阵亡”,现作“牺牲”。死于外地谓之“客死”。死于非命谓之“凶死”,等等。再其次,根据人的宗教信仰划分,和尚死谓之“圆寂”、“示寂”;喇嘛死谓之“涅盘”;道士死谓之“羽化”;基督教教徒死谓之“归主”;回民伊斯兰教教徒死谓之“无常”。第五,民间对死的敬称(礼_貌用语)。有借道家的“仙逝”、“返真”、“登遐”者;有引用阴阳家“就本”、“星殒”者;一般称人死为“辞世”、“与世长辞”、“过世”、“去世”、
“逝世”、“作古”;在吊唁时见之于书面的一律称“千古”;灵牌、引魂幡上一律写“已故”。最后,北京民间土语、俏皮话(非礼貌用语)称死者有不同说法。如“见阎王爷去了”、“撂挑子了(言已放下人生重担)”、“听蛐蛐儿叫唤去了(言已入土与秋虫为“伴了)”“嗝儿屁着凉了”、“翘辫子”、“踹腿”、“蹬腿儿”,等等。这类词多具有贬义,不能用在丧礼和其他正式场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