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火车我们随即被拉到避暑山庄内的蒙古包度假村,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每人80元住进B包,相当于是有空调、电视和独立卫生间的平房标准间,只在固定时段供应热水,而并非是火车上讲的24小时热水。
可能是潮湿和长时间无人居住的原因,屋内有股酶味,需要打开包顶部的玻璃窗透气。
稍适休息、整理,我们去后面的餐厅吃饭,菜的价格稍贵,但量很大,味道一般,记得山鸡串很好吃,大约50元左右一盘。
下午1点,我们开始了避暑山庄内的旅行,导游带我们走马观花地看了一圈,其间又去买了些承德特产黑山玉制的枕头、梳子之类的制品,没太多时间品位其中意境。
山庄内的建筑有很明显的皇家风格,又有模仿江南园林的地方,移步易景,若有时间在此长住,在初夏的早晨,在小道上信步,随意行去;或是在黄昏时,荡舟湖上,看夕阳慢慢落下;或是在小雨霏霏时,登上烟雨楼,看雨打在湖面上的点点涟漪,不知是否会有莫名的感动。
可是时间太短,我甚至无法细数山庄内的美景,便在导游的催促中于4点出了山庄的丽正门。
原本计划马上去其他地方游览,但我们的车一直未到,足等了50分钟,在我们准备打车走的时候,我们的面包车终于出现了。
司机想带我们去城隍庙,被我们拒绝,于是去了号称承德一绝的双塔山。
路上路过承德的一所监狱,看着高高的原墙,不禁奇怪为什么监狱离市区如此近。
行了半个小时,到达双塔山,此山属丹霞地貌,双峰壁立,远看象两根棒子,山上各有一座辽代建造的古塔,其中一座已完全坍塌,另一座还挺立着。
在98年考古时修建一座梯子,可以登上近观塔的风貌,但影响了整体风景,远看象是多出了一座小山。
远看双塔山象土制的,但近看才发觉是极其坚固的砂石组成,竟有些象混凝土的样子。
缝隙间撑了许多小棍,称“撑腰棍”,买来撑好后可以保佑腰直体健,全家健康。
登上梯子看塔,是由砖堆砌而成,摇摇欲坠的样子,其中供奉一老者,据说是王大仙,具体事迹不详。
至于是谁建造和如何建造的,就无从而知了,被称为“千古之谜”。
有许多鸽子在塔内安家,自由自在地生活,真是羡慕他们,我们如此费力才能看到的景致,它们可以轻易地接近。
在塔上可以看到附近的摩崖石刻,也可以看到滦河,如玉带一般。
离开双塔山时,天色渐暗,司机建议我们不要吃饭,直接去魁星楼,此时正有一些道教活动。
于是马不停蹄道了魁星楼,花10元请一导游,一路讲解至楼顶,楼内有一老道士,据说算命极准,每次收费至少100元,前去算命者甚多。
魁星楼依山而建,是供奉魁星的道教寺庙,是学子朝圣之地,从97年开始,在一座石备上会刻下每年高考文理状元的名字,很是光宗耀祖的感觉。
入夜,魁星楼万盏齐名,楼宇辉映,甚为夺目。
此处也是欣赏承德市夜景的最好场所,看着山下的点点灯火,听导游讲着故事,仿佛回到了古时候。
只可惜晚上云层太厚,没有看到点点繁星。
下了魁星楼,已是9点了,坐车回宾馆,洗浴之后去吃饭,只是很多餐馆已不营业,让出租车司机找了一下,来到“东坡饭庄”。
这家的菜很不错,东坡肉是我觉得最好吃的,甚至比杭州“楼外楼”的还好吃,鹿肉就比较一般,有些咬不动。
我们饱饱吃了一顿,花费160元左右。
打车回宾馆休息,结束了第一天的旅程。
第2天一大早,因为蒙古包的玻璃顶,导致屋内很亮,因此很早就醒了,等到5:00,叫醒同伴去爬山,看城墙。
沿山路在浓重的晨雾中直行,沿途有很多晨练的老人,步履轻快,我却上山走得气喘吁吁,真后悔没有加强体力锻炼。
印象最深的是山上的桑葚,红色的酸甜适口,紫色的甘甜异常,我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桑葚,边走边吃,爽极了。
沿途可以看到南山积雪、青枫绿屿和北枕双峰等景点,到达古俱亭后,即上了山庄的城墙往回走。
城墙大约2-3米宽,远看象长城,近看却不然。
在城墙上看山庄内的景色,漫山翠绿,竟有些象南方的山了,想那皇帝果然会选地方,将这里做了行宫。
山庄外的外八庙在雾霭中越发神秘了。
下坡路就是好走,不知不觉,已到了山脚,雾也渐渐散去了。
参观了我们住处附近的永佑寺六合塔,已经没有时间再去湖区游览了,只好打道回府。
可惜没有看到鹿厂中的鹿群,但回去的路上看到了一只小梅花鹿,闪动着大大的眼睛,非常漂亮。
早餐后,去普宁寺。
寺内香火极旺,人很多,大乘之阁内,供有世界上最大的木质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因此,又称大佛寺。
寺庙的后半部分有一些藏族风格。
之后,去了普陀宗乘之庙,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喇嘛庙,又称小布达拉宫。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大红台显得极其雄伟壮观。
进入内部,发现是由3部分组成,一是三层四面的群楼,平面成“回”字型,二是位于中心的万法归一殿,三是在群楼顶部的四座亭殿。
其间有无数值得拍摄的景致,只是人较多,需要抢时机和角度。
从小布达拉宫出来,我们的旅程也就结束了。
本想去承德知名的饭店美餐一顿,却被司机带到一家关系户饭馆,叫我们等他帮代买的火车票,既来之,则安之,我们也只好在此饱餐一顿,荞面饺子很好吃,真想带些白荞面回北京,但怕自己做不...
古代的年月日,有年号的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
至于一天的时辰 最初是用“立竿见影”的方法,刻下某时刻影子位置计时。
然后,又发明“圭表”、“日晷”。
晚上,则用漏壶(又叫“滴漏”、“刻漏”)。
漏壶出现时间很早,《周礼》就有“挈壶氏”。
以下来自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钟表是不可缺少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准确的时间。
但是,在古代还没有钟表的时候,人们是怎样测定时间的呢?在遥远的过去,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出没估计时间,他们观察到阳光下树影、房影的移动,进而用“立竿见影”的方法创造了最初的“表”,时间不停地前进着,“表”的影子从早到晚不停地移动着,由此人们可以了解时间。
随后,古人又创造了“圭表”、“日晷”等,但是这些仪器只能在白天有太阳的时候工作,那么夜间、阴天又怎么办呢?人们又发明了漏壶,漏壶又叫“滴漏”、“刻漏”,传说黄帝时即已出现。
《周礼》记有“挈壶氏”,专司其职。
中国最早的漏壶是在壶中插入一标杆,称为箭。
箭下用一只舟承托,浮在水面上。
水流出壶时,箭下沉,指示时刻,称“泄水型漏壶”或“沉箭漏”;另一种为水流入壶中,箭上升,指示时刻,称“受水型漏壶”或“浮箭漏”。
泄水壶多为一只贮水壶,即单壶。
这在中国和埃及都有出土。
在陕西兴平、河北满城和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均发现过西汉初期的单壶。
西汉末,已发展到叠加漏水壶,用上面流出的水来补充下面壶的水以提高流水稳定度。
东汉张衡的漏水转浑天仪里已经使用二级漏壶。
晋代时又出现三级漏壶。
到唐初,已经设计出四只一套漏壶。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收藏有一件元代延三年(1316年)漏壶,这套铜漏壶由日壶、月壶、星壶和受水壶4部分组成,通高264.4厘米,依次放在阶梯式的座架上。
在受水壶中央立一铜尺,上刻十二时辰,铜尺前插一木浮箭,下为浮舟,随着受水壶中水位的升高,舟浮箭升,以铜尺刻度测定时间。
日壶的外侧有元代延三年的刻铭,并刻有工师和监造及主管官员的姓名。
这套铜漏壶原置于广州城拱北楼上,清咸丰七年(1847年)拱北楼失火,漏壶略有损坏。
咸丰十年修复。
这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和最为完整的一套漏壶。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也收藏有两套铜漏壶,一为交泰殿清乾隆九年(1744年)制,另一为皇极殿清嘉庆四年(1799年)制,时代都晚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这一套漏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