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不出门,八不回家'这确实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教育人们的话,正确的解释是:七不出门,说的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情,如果你没有办好的话是不能出门的。
这七件事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因为以前女人是不能出门的或者是很少出门的。男人是一家之主,是当家的,如果你要出门的话首先要安排好家里的基本生活,把老婆孩子的吃的问题解决了,这样你才可以出门,出了门才能放心。
八不回家,是说你出门在外有八件事必须做好,做不好是不能回家的,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字的解释,见我的博客王八蛋的来历】这八件事是古代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违法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的,都是无颜面对家人的。渭南人娶媳嫁女都喜欢在“三六九”这三个数字中选日子。
这种习俗的来由是什么,我曾询问本村八十余岁的老人。老者说他们当年在确定结婚日子时,要请风水先生占卜,大都是从“三六九”中选择。
新中国成立后,破除封建迷信,算命先生被取缔了,男女双方便在‘三六九’中商定吉日。 为了探个究竟,我便留心搜集有关资料,以期能从零星积累的资料中了解更多。
原始人用火,以三块石头安置容器,从此有了数成于三的概念。逐渐发现天地间事物都是以三来组合,如:天地人、日月星、上中下、父母子、身心灵、真善美、精气神等等。
最早见于伏羲氏创立的八卦符号(≡),便是用三个横杠来表示。伏羲氏处于结绳记事时代,认为宇宙为一,一生二(一分为二即阴阳),二生三(阴符为--,阳符为—,合而为三),三生万(阴阳相合生万物)。
三生万的思想决定了八卦用三爻成卦。 在十个自然数中,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多用来表示吉祥、美好的意思,如:三光日月星、三才天地人、三宝精气神、三皇五帝、三山五岳、三星高照、三叩九拜、三生有幸、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吾日三省吾身等等。
古时举行婚礼,接新娘的车到了家门口,新郎父母要绕车三圈(我的家乡至今还保留这种风俗)。新郎新娘要拜天地,拜祖先,拜高堂,行三叩首礼;入洞房,习惯上有三日不空房,三日不熄灯,三日无大小;婴儿诞生后,第三天为探望日,娘家人要带食品来看月婆。
人们喜欢“六”这个数目,大概是从秦始皇开始的。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特别喜爱六;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记数用六,六尺为一步,驾车用六马,车宽六尺,符长六寸,冠高六寸。
九是十个自然数中最大的数,且又为阳数(奇数),最为尊贵,古代帝王称之为“九五之尊”,古时天下分为九州,周代铸有九鼎,象征拥有天下。且“九”与“久”同音,九被视为吉祥数可能从周朝便开始了。
人们把“三六九”正式联在一起,可能与明朝的张居正有关。张居正当宰相时,皇帝是个小娃,每日天不亮就要上朝与大臣们议事,为了照顾皇上,张居正将上朝时间改在“三六九”的日子里。
你想皇上上朝都在“三六九”,老百姓自然也喜欢“三六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