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算命 正文

算命斤两中润月算哪个月

农历闰月怎么算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

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二组:古人把从小寒起每隔黄经300为一节气;从冬至起每隔黄经300为一中气,一年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

12节气把一年分为12个节月,每个节月各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节气是节月的起点;中气是节日的中点。

我国传统历法对于日序和月序以及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不象一般历法那样采用长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强调逐年逐月的推算,国家设有专门的机构从事历法的推算。 (一)以月相定日序。

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时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据先后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数,确定前月的大小。如果从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间隔是30天,那么当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为小月。

(二)以中气定月序。首先,以历月中有无中气区分历月和闰月,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365.2422÷29.5306=2.3682个朔望月,经过几番历月轮转之后,必有一个历月没有中气。

《汉书·律历表》载:“朔不不得中,谓之闰月”。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

它前一历日为几月即为闰几月。例如,1984年的那次闰月出现在旧历十月之后,因而叫它“闰十月”。

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 综上所述,闰年是阳历中的一种现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闰月是阴历中的一个现象,闰一个月,那一年阴历有13个月,那一年叫闰月年。

闰月年384大。 一、 推算年干支口诀 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 推算方法:“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此法是将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 首先,在掌上将地支定位(图一),然后以地支子位为花甲子的开始,可定为1864,1924,也可定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阳支,而且也是每旬的开始,天干都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些年的公历尾数均为四。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天干十数,地支十二数,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每循环一次,地支总与下二支(旬空)。

其中余下的第一支便是下旬的开始。我们从地支子位开始,隔一位逆推,即从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开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为甲申旬开始,------年尾数都为四,年间隔都是十年。

在确定旬开始以后,以该年尾数四为起点,从下支开始挨位顺推,其公历年尾数分别是5,6,8,9,0,1,2,3,而后又是下旬的开始。“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掌握此法推算,如果将甲子年定为1984年,按口诀可知1994年为甲戌,2004年为甲申,2014年为甲午等。

确定每旬开始的公历年数后,可根据需要顺推任何一年的干支,虽意性很大,可推千年万年的干支。

农历润月在哪个月怎么算

农历为什么会有闰月???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

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

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

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 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 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

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

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例如2001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当中这一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闰四月。

在袁天罡称骨算命法中,闰月按节气历法改变了之后,日期又该如何

当然不是28了。而应该按小暑节气后第12天。6月12日来算。举个例子,你自己看一一

你看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开始为第二年的一月开始,而不是以春节的正月开始;

立春、雨水为一月

惊蛰、春分为二月

清明、谷雨为三月

立夏、小满为四月

芒种、夏至为五月

小暑、大暑为六月

立秋、处暑为七月

露水、秋分为八月

寒露、霜降为九月

立冬、小雪为十月

大雪、冬至为十一月

小寒、大寒为十二月

他已经精确到几时几分了。每年都是二十四节气,不存在闰月了,他不是我们平常说的农历正月、二月等,属几月要看他在什么节气范围内,才能确定是几月。

比如2012年阳历6月7日(农历闰四月十八):年:壬辰1.0。月:节气在芒种为五月0.5。日:是芒种的第三天为初三0.8。时:上午 9:50-10:50为巳时1.6。共3.9两。

我个人认为:按壬辰年五月初三巳时去查,精度会高得多。如按壬辰年五月十八巳时去查,结果是4.9,那会不会正确,我不好说。查出结果是5.3的肯定有错,那是按农历四月查的。

3.9两

少年命运不通,老享清福之命

此命终身运不通,劳劳作事尽皆空,苦心竭力成家计,到得那时在梦中。

注解:此命为人灵机性巧,胸襟通达,志气高,少年勤学有功名之格,青年欠利,腹中多谋,有礼有义,有才能,做事勤俭,一生福禄无,与人干事,反为不美,六亲骨肉可靠,交朋友,四海春风,中限光耀门庭,见善不欺,逢恶不怕,事有始终,量能宽大,义利分明,吉人天相,四海闻名,末限成家立业,安然到老,高楼大厦,妻宫无刑,子媳三人,只一子送终,寿元七十七,卒于春光中。

润几月怎么算

闰月列表:1949闰七月1952闰五月1955闰三月1957闰八月1960闰六月1963闰四月1966闰三月1968闰七月1971闰五月1974闰四月1976闰八月1979闰六月1982闰四月1984闰十月1987闰六月1990闰五月1993闰三月1995闰八月1998闰五月2001闰四月2004闰二月2006闰七月2009闰五月2012闰四月2014闰九月2017闰六月2020闰四月农历为什么会有闰月?——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

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

5306日。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

5306*12=354。3546日,比回归年少10。

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 91天,近1天。

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

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

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m*365。2422=n*29。

5306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这个比例的近似值分别为: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 例如第六个分数式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

6118(天)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235*29。

5306=6939。6910(天)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

6910-6939。6018=0。

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

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 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约有354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而月历较年历短,两者相差了11天,因此,便要每19年加多7个闰月来填补误差。

而决定那一个月做闰月,则依廿四节气而定,农历月份通常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惊蛰╱秋分等等,若某农历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多加一个月以作为闰月。 以2006年为例,农历七月正好是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因此便闰七月来作调整误差。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

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例如2001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当中这一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闰四月。

阴历中的润月有的是润五月有的是润九月是怎么回事这润月是怎样算的

其实,2015年春节这么晚来,是因为2014年的夏历中出现了一个闰九月。有时,你会在挂历上发现“闰X月”的字样。一个月出现两次?这可不是挂历上的错误。一起来算算日子吧!大月30天,小月29天,它们各有6个月,加起来全年就是354天。不对吧,一年不是有365天或366天吗?怎么会丢了11天呢?这不符合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实际周期呀!所以就轮到闰月登场了,它负责把丢失的天数“找”回来。

经过计算,古人们发现采用“19年7闰”的设置方法,能让夏历最接近实际情况。简单来说,就是在19个农历年中设置7个闰年,每个闰年比其他年份多一个月——闰月。闰月按照历法规则,排放在某一个月后,重复同一个月。也就是说,那一年会有13个月,这么一算,夏历全年天数就有383天或者384天。如果把夏历19年的总天数加起来求平均数,你会惊讶地发现,平均天数接近365.242日,跟公历一年的时间不谋而合呀!看到这儿,你是不是也由衷地佩服古人的智慧呢?

农历润月在哪个月怎么算

农历为什么会有闰月???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

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

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

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

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

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

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

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

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例如2001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当中这一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闰四月。

算命 闰月依那个?懂的请帮忙

1、2、3楼不知命理,却想当然的来回答。

扰乱视听。误人不浅啊。

八字算命定月份。不依农历也不依公历。

而是严格的按照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又分为十二节气(节)与十二中气(气),每月有一“节”与一“气”区分,“节”为月之始,“气”的最后一日为月之终。

月份 节气(节) 中气(气) 正月(寅) 立春 雨水 二月(卯) 惊蛰 春分 三月(辰) 清明 谷雨 四月(巳) 立夏 小满 五月(午) 芒种 夏至 六月(未) 小暑 大暑 七月(申) 立秋 处暑 八月(酉) 白露 秋分 九月(戌) 寒露 霜降 十月(亥) 立冬 小 雪 十一月(子) 大雪 冬至 十二月(丑) 小寒 大寒令公子的出生时间是今年农历5月初十(公历6月2日)查万年历可知是在立夏之后,芒种之前。故算命依四月算(巳)。

由于不知时辰只能排年月日。年 月 日己丑 己巳 戊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