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马仙,主要源自东北民间传说,也就是从事出马职业的仙家。 出马,也叫看香,出堂,是继承上古萨满文化的传承,然后在我国北方地区发扬成一种巫文化。
出马:北方称为搬杆子、顶香火头、领兵带队的。南方称为出壳、落座,放桌等。随着地域的不同,叫法也很多。但最终都是一个目的,有一个弟子(也称弟马)带领一个仙家的堂口,为人看事查病。
短短几年里,全国出现的出马(道)堂口,按保守的估计也得有几万家。据了解,东北的一个小小的城市里,就有几百家堂口。原来的出马(道)仙大多出在东北,特别是吉林省比较多,而吉林省又多集中在吉林、辽源、梅河三个城市最多。而现在迅速的发展到了全国各地,有些还发展到了国外(当然也是中国人)而且,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了。
东北的出马仙多数年龄较大,一般35岁-----45岁的居多,而在南方20岁左右的占主要部分。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现在的出马仙,据了解每十家当中就有八家看不了事情,而且都有疾病缠身、连年破财、家庭不顺等等相伴随着。最好的也就是花了不少冤枉钱,办完了堂口,可是一点灵感都没有,什么也做不了,这还算是幸运的。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出于一些心术不正、利益熏心、财迷心窍的黑心弟子,为了谋取钱财,不择手段而造成的,当然也有一些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为了名利,逞强好胜造成的后果,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都害了别人,最后也害了自己,这就是民间传说的出马弟子不能投胎做人的原因。实际一个正常的出马弟子,如果你真心的利用自己的优势和功能去帮助别人,用一个平常心和慈悲心去对待一切,多数的结果都是修成正果了,最少也可以转世为人,继续走修行之路。
古时候人们信奉神鬼,所以有了巫师这个行业。延续到今日就是出马。 按照传说,巫师是可以与鬼神交流和传达信息的人,是一个建立于凡人与神鬼之间互通信息的一个职业,其负责的是上传下达,把神的旨意带给凡人,然后把凡人的要求传达给天神。这种文化传承到今天,就演变成了出马的形式。 出马一般都是北方比较普遍,素有南茅北马之称。
马仙琕,字灵馥,扶风郿县(今陕西眉县)人,南北朝时南梁著名将领,以勇武闻名。
在年轻时,马仙琕就以果敢闻名,初仕为郢州主簿,累以战功迁至豫州刺史,曾在寿阳败北魏军。萧衍起兵时,曾邀其一同举事,但马仙琕斩了使节,同时派兵抄截萧衍军的粮道。
直到建康陷落,才解兵归降。 天监四年(505)随军北伐,勇冠三军,每战争先,迁南义阳太守,封??夭L旒嗍辏?11),魏徐州刺史卢昶率大军十万进围朐山,萧衍命马仙琕假节,督诸军救援,马仙琕与卢昶战,大获全胜,进爵为侯,迁豫州刺史,督豫、北豫、霍三州诸军事、信武将军、豫州刺史,领南汝阴太守。
马仙琕为将,能与士卒同甘苦,故战多取胜。在州四年卒,谥号刚。
马仙.又称马仙娘娘、马天仙、马夫人、马五娘、马七娘、马氏真仙、娘娘妈、娘妈等,是浙南闽东很有名的地方神,马仙的民间信仰比较普遍。
大大小小的马仙庙宇很多,但能够比较完整地保持着传统庙会活动习俗的,根据笔者多年的了解.也只有本县南宋镇了。因此,忠实地记录当今南宋镇的“七月七马仙庙会”活动.对研究浙南闽东的民俗文化,有一 定的价值。
一、南宋马仙信仰 马仙来历的传说与宫庙 据今年78岁的吴娇兰说,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个弹棉花的人,出外逃荒,他很信马仙,一家人带着马仙香炉出走。有一年夏天,他们来到南宋,中午天气很热.就在大宫岗的一块大石头边(另一说法是在清叙桥边)歇息。
歇息时候把马仙香炉从行李中取出,放在比较高的地方。当他们要离开时,这个香炉已经搬不动了。
他们觉得这是马仙显灵,就在这个地方立了香炉。后来马仙一直显灵.也就从小小的庙宇不断地扩大了。
坑底孙氏的祖先出来做头.盖了一座很大的马仙庙,后来庙堂正中的大匾额.一直由孙姓的人做。 马仙到底是什么地方人?南宋人都认为是丽水市景宁县鸬鹚乡人。
在南宋和埔坪一带,更多的是关于她行医的民间传说。甚至有不少人说南宋永福宫的马仙是大姐.埔坪建福宫的马仙是小妹。
两人擅长银针和民间草药,手到病除。从不收取金钱……此后,马仙宫香火不绝。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南宋永福宫一直在清叙桥边.经过学校两次扩建永福宫被拆除。一次是五十年代,由于建南宋镇小学的需要,政府出面,雇用民工,拆除宫庙厢房等附属建筑物,并将正殿主要构件抬至东北边。
1976年.建设矾山区高中部时,宫庙被全部拆除. 因此,南宋自1976年至1985年大约十年时间.没有了马仙宫庙。1985年前后,南宋人在北山街街头,建了一座有一定规模的宫庙,并沿用过去的叫法.取名“永福宫”。
永福宫庙会活动的班子组织 南宋永福宫,从宫庙建设到庙会活动,自古以来,一直由“八境”(八个自然村)承办。今年3月20日.笔者在南宋镇南宋村李求富家召开座谈会,据陈照篆、李敏须说,“八境”指的是“北山境”、“五美境(现大埔山村)”、“梅源境(现坑底村)”、“垟头境”、“方士门境”、“坑边境”、“大园境”、“三湖境(现茶寮村)”。
后来由于“三湖境”人数不足,放弃了参加,只剩下七个境。1985年,大埔山新建了马仙宫之后.属于大埔山村的“五美境”.也不再参与这项集体活动。
于是当初的“八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只剩下了六个境,后来又增补了宋阳境(华阳牛角弯)。虽称八境,实为七境。
永福宫现设常务理事一人,理事八人。理事的名额基本上根据参与活动的各个“境”来分配.而且有一定的代表性. 庙会活动组织的“七境”按照地方顺序自然排列轮流。
每一年排列轮流到当头的这一“境”.到了七月初一这天.要有五六个人到永福宫“卜、杯”,卜到一阴一阳才算有“圣杯”。三次有“圣杯”神明才同意你当“头人”。
近年来,通过“卜杯”,主持活动的“头人”有李敏共、黄友蓬、钟显展、欧阳后解、李若遮、李招发、林炳昌等。2005年农历七月初一,“垟头境”通过“卜杯”.有“圣杯”的“头人”是欧阳后足.他已成为2006年庙会活动的主持人。
永福宫活动的资金来源和支出 永福宫活动的资金来源靠两大收入。一是靠香资收入,一般每年收入约在14000—16000之问。
2005年香资收入,约15000元。解放前有“众田”,可以靠这些田租收入,作为活动基金。
二是靠各“境”捐资收入.每一年六月初一,永福宫都要举行一次“做福”。这实质上是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商议七月初七庙会的组织资金、分配情况。
三是靠大款捐资。这部分资金,都用于添置实物或修缮庙宇。
如2000年,华阳洪振聪出资26000元,做了三辆迎神用的“銮驾”。 六月初一这一天,众理事们简单地吃了“福酒”之后,自己要带回总数约为200份的“福贴”,请本“境”的人,七月初一到宫中“做福”。
参与“做福”的人,可以向宫中捐款,也可以不捐款。但是参与“做福”的人,自己吃的这一餐,必须自己出钱。
2005年,七月初一.共办了21桌的“福酒”,每条桌约lO人.每人出资25元。210多人的捐资共5500元,全部用于“做福”会餐。
各“境”的每一个理事,只需要集资1000至1500元.这是比较轻松的事。反正理事都是乐于公益事业的头面人物.2005年永福宫共集资1t000多元. 永福宫的支出一般分三块,一是日常支出,一般是庙中管理人员的工资,一年在3000元左右;二是庙会活动时的戏金支出,一般三天三夜的戏,要花钱八千至一万元:三是用于 修缮费用。
永福宫庙会活动相关仪式 永福宫活动比较多.如正月初一早“争烧头炉香”,正月初三的灯上殿,六月初六的“福会”,这些活动与其它神庙相差无几,这里就不再一一说明.最主要的是农历七月七的庙会活动: 主持庙会活动的“头人”卜到“圣杯”之后.一年之内就不得担粪尿,不得人“月内房”(女人坐月子,未满月的房间)。理事会人员在进入宫庙之前,都要“净身”。
如果某某人觉得自己碰到秽气,如过了竹竿下,脚踩了不洁净的东西.就要烧一张“净符”以“净身”。 “净符”由法。
马仙娘娘,又称马夫人、马氏真仙、护国夫人马氏等。因其孝顺父母,受到朝廷(唐代)敕封,为“唐孝妇”。宋太祖赵匡胤将马仙、妈祖、陈靖姑并称为三大女神。
宋太祖褒封马仙“懿正真人,命列祀典”,宋太宗加封“护国嘉佑真仙,并立像祀之”,宋真宗敕封“灵泽感应马氏真人”、“懿正广惠马氏真人”等。
马仙信仰流传地域,包括浙江南部和福建大部分地区。俗传马仙生于元宵节,故正月十五到马氏真仙庙进香礼拜者云集。有些地方,则一直保留着盛大的“七月七马仙庙会”活动。
扩展资料
马氏成仙的传说很多,流传很广,但大多传说中都相传马仙年轻时多艰辛,遇仙点化,感悟人生,最后修真升天,是一个(或多个)极尽孝道、精于医术、乐于公益事业的孝媳贤妇型的女性,求雨祈子、召圣兴云、驱瘟遣疫、降魔伏寇,都在马仙的主要职责之内。
关于马仙娘娘的起源地众说纷纭,如建瓯、霞浦、永安等。在关于马仙娘娘的文献中,最早记载的是唐代时的缙云县令李阳冰撰写的《护国夫人庙碑记》。
据其记载:“护国夫人马氏,括苍下邑鸬鹚人也,地之距郡与邑几三百里,源深水纾,山高路阻,猿猱纷纷,狼虎相尾,居民鲜少。鸬鹚水鸟善捕鱼因名其地,即夫人故居也。”
因此为最早记载,故马仙娘娘为鸬鹚人的传说流传最广。所以至今福建大部分地区的马仙信仰均以浙江鸬鹚(现丽水市景宁县鸬鹚乡)为信仰发源地。每年的七月初七,鸬鹚的马氏仙宫的七夕庙会热闹非凡,香客甚多。
在社区村落、种族群体和宗族内部产生了巨大的聚合作用,为和谐婆媳、和谐社区树立了典范,有利于乡土和谐向上氛围的形成,对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七夕节时,百姓不向织女乞巧、乞姻缘,“里巫以彩缕系小儿颈臂,云可长命,谓之长命丝。”显然是将马仙娘娘当成了能让小孩子健康成长的保护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氏真仙
出马仙除了打灾去难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修练过程中需要采人间之阳气、日月之精华,一般情况下灵体到1500年以上,更准确一点说是到2000年以上(也有极特殊的情况滞留人间的)就不再做出马仙了,而是离开人群,去深山古洞里静修了,其实也不是人间的深山古洞,说是深山古洞指是个清静的地方,没有外来灵体打扰。
所以以后您听到有人说他的仙能力很高呀,道法很高呀,一万年呢,您可以一笑置之了。因为不一定是人在骗人,而是有的灵体在骗人,他们的能力也只能骗骗人,不会骗过比他道法高的仙类的。
按仙的所修职业把仙分为六类:一、通冥界。主要看民间叫癔病的家鬼外鬼、童托、烟魂、小孩子梦癔、招没脸的、招脏东西(呵呵,有人叫脏东西是好朋友,好幽默呀);二、阴阳宅、风水师。
他们主要看阴宅和阳宅的风水。当然阴宅的阴气太重,对子孙后代不好,阴宅的阴气重一般情况是有外鬼、外灵、外仙侵入占据自家的阴宅;三、看相算命算卦,看事,看婚姻、财运等等,有的弟马是专门顶仙看相算命算卦的;四、看实病,看实病的有两种,一种是看红伤,就是骨折、脱臼、脚崴了、手戳了等等。
另一种是内科病,可以感知到病人身体某个器官有病变,一般是用草药给人冶病,小到感冒,大到脑血栓。但我建议,最好只让他们看看自己是什么部位有问题,然后去医院专项救冶。
五、看仙堂,立保家仙堂和出马仙堂,这是专修的而且道法必须要高,对方要服,才让你的仙做师傅领自己的仙出马。六、其它。
因为仙家所修的真的是千差万别,我勉强把他们分为六类,各类中间的细节问题也是很多的,没有办法分得再细。 出马仙有闭眼看病的,有睁眼看病的。
按仙的看病的方法把仙分为五类:一、看香,也叫看香火头,就是来看病者上三柱香,然后仙按照香烧的快慢来看事看病……,二、看生辰八字,有的仙家按照你的生日时辰(年月日时)给你掐算看病,有的只要年月日就可以,掐算的时候还很有可能用卦象做诊病的补充……,三、看面,就是相面……,四、看脉,就是诊脉,从脉象中可以看出病情……,五、感知,例如看阴阳宅,通灵者要亲临现场感知是阴气重还是阳气旺……。以上五种方法一般情况下都不是单一存在,好多时候是几种方法结合着看病的。
不要简单的把鬼当做灵异,在灵异世界中鬼是无足轻重的,只有少数的鬼类有能力打扰人,所以论坛里朋友们所遇到的灵异事件——关于鬼的事件,也大多是自己的感觉,与鬼无关,顶多算心魔。很多事情还是应该用科学的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再找通灵者帮忙。
大堂仙的个性大部分比较张扬,属于外向型的。疑问:仙家们如何修炼呢?就像武侠小说里修炼武功那样吗? 可不是都张扬。
每个堂营里必须要有黄仙,黄仙是跑腿学舌的,也是挑事儿的,纯属外向型,都爱折腾,爱玩,游山逛水,招惹事端,他们从来不怕事儿大,越热闹越好,一般情况下找茬打架的都是黄仙,所以黄仙撑堂(做堂主)的很少,黄仙还爱吹牛,总捡大的说,总说自己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原始天尊、太上老尊等等,这是他们的个性。但也有少数修为高的,修为高了自然就安静多了…… 仙家的修练可没武侠小说那样神乎其神,两年时间就变成武林高手了。
他们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要学会每一招每一式,要背会每道经、每道咒,要练习写好每张符,他们弄不好会出人命的也会出仙命的,所以必须认真。用勤学苦练形容他们最贴切,每个出马仙出马的时候都会哭的,是因为他们勤学苦练这么多年(至少300年以上),终于有出头之日了,他们其实都很苦,修练的路呀漫长而艰辛,孤独却要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