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去香港旅游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在街边问路不知道该如何称呼问路的对象。
由于大陆与香港文化差异不同,许多大陆用得着的称呼套用在香港人身上不合适,两地的理解不一样,有时还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那么初次到香港的大陆人该如何称呼香港人呢? 对一般的男士称“先生”,女士称“小姐”,如果是对年纪大的男子可称“阿叔”或“阿伯”,年长的女子称“阿婶”;对男侍应生和售货员可称“伙计”,对女侍者仍称“小姐”。
“朋友,喂!朋友,你想买什么?”在香港街市买菜,你会听到小贩称呼上街买菜的菲佣、印尼女佣为朋友,那种友善待遇在别处是没有的。 朋友的称呼同时会用在小孩子身上,例如你问年轻夫妇有没有孩子,你应该问:“有没有小朋友?”或者有关小孩子状况如“小朋友几岁了?”“今天怎么不见小朋友呢?”或如果你看到小孩子一个人很可爱,要跟他打招呼,你对他说:“小朋友要去哪里呢?”“小朋友,你今天不用上学啊?” 此外,朋友还用在一般男女身上,如向人介绍:“这是我的女朋友?”“这是我的男朋友?”这男女朋友就是爱人的身份了。
在办公室内香港人一般称呼男同事为先生,女同事无论是否结了婚,一律称小姐,她们很少用丈夫的姓,因此面对面或者书面语都称呼某某小姐;除非是公务员,就如陈方安生,把丈夫的姓冠在前头,他们很少用女士Madam的称谓,用Madam除非是在警察部队。 在学校里面,学生称呼男老师为阿Sir,女老师为密士Miss,同事之间称老师或跟随学生称林Sir、Miss黄。
在大专学府里面,同事之间不熟悉的称老师、先生或小姐,较熟悉的称兄姐,如华哥、胜哥、芬姐;公事公办时称教授、博士、老师、先生或小姐。 如果是问路,遇到男警察叫“阿Sir”,遇到女警察叫“Madam”,遇到普通女人叫“小姐”,如果不是上了年纪(五、六十岁)不要叫阿姨,普通男人叫“先生”,上了年纪叫“阿叔”。
如果去朋友家里,他的父母可以称“uncle”或者“anti”,如果他父母不是文化人,就叫叔叔阿姨。 对一般的老人称爷爷阿婆,如陈爷爷陈婆婆;长辈称陈伯、福伯、根叔、有婶,以姓或名字冠在叔伯前称呼;年轻一辈称叔叔、姨姨或哥哥、姐姐。
在街上看到中年的略胖不修边幅的猥琐男人,背后称他麻邋佬;中年结婚妇女称师奶,有褒义如曾师奶,可当面称呼,但也有贬义,如她穿得像师奶。 在家里孩子称祖父为阿爷或爷爷,称祖母为阿嬷或嬷嬷,外公为阿公,外婆为婆婆;称父亲为老窦、爸爸,称母亲为老母、妈咪;称大哥为大佬,称弟弟为细佬,称姐姐为家姐,妹妹为细妹;晚辈称仔和女,如明仔,霞女。
丈夫称妻子为老婆,妻子称丈夫为老公,有时亲昵称对方“猪”,爱人昵称对方也叫“猪”,所以夫妻会亲密喊对方“猪猪”、“蠢猪”、“猪那么蠢”、“肥猪过来让我看看你”,都是爱你的意思。
会参考:
阴阳(阴阳原指日光的向背,后引申到气候的寒暖、人体的构造、疾病的发源、天地万物的形成、宇宙运行的规律等。)
五行(五行的说法为战国末年阴阳家邹衍所创,指木、火、土、金、水等五种天然势力。五者相生相克,旧时以人的八字配合五行生克推算命运。)
四柱(人的生辰,年、月、日、时。)
八字(星命家将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配干支,以推断一生的祸福吉凶,称为八字。)
……
等取名字,欠木即在名字取有[木]旁、欠金亦一样……
香港旺角古时称为芒角,因为当地芒草丛生,地形像一只牛角伸入海里,该处被称为芒角咀,而附近的村落便得名芒角村。2004年5月在闹市通菜街和豉油街交界的一个深度只有两米的渠务地盘里发掘出大量东汉、晋朝和唐朝陶器和制陶工具,显示在千多年前,旺角已有人居住。
清朝时,芒角(旺角)又名望角。1860年起,芒角随著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到了1909年,香港政府开始在该带填海及兴建避风塘,而附近亦开始有码头和道路。1930年代,芒角被改称为旺角,取其兴旺之意,但是它的英文名字(Mong Kok)则没有改变,一直沿用至今。而当时旺角是个工业区,制烟厂、棉织厂及五金厂林立。
现在的旺角是香港人流最旺盛的地区,是本地人购物的热门地点,不少商店及饭馆均通宵营业,全区繁华拥挤,银行,商业大厦林立,店铺格局小巧精致,弥敦道一段更是精华所在。庙街从佐敦道伸展至油麻地文明里,每晚七时为变身成灯火通明的热闹夜市,数以百计的摊子摆卖衣饰,电器,手表等平价货品。由于很多摊子售卖男仕衣服,故有(男人街)之俗称,接近天后庙一带有算命占卜和地摊摆挡,不远处还有街头戏曲表演,热闹处真如平民式夜总会啊……浏览街道两旁,旅客可发掘真正的香港市区生活面貌。
旺角位于香港的油尖旺区,位于九龙半岛中部。新旧楼宇林立;旧住宅楼宇地铺多为商店或餐厅。以弥敦道为界,购物中心集中在东面,住宅区在西面。旺角交通十分发达,有公共汽车、火车、地下铁,更有专线小巴通宵行驶。假日时弥敦道以东一带常挤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