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累不累,
不能一概而论,
具体看他个人的修行与品行吧。
道士分七种。
道士,凡有七阶。
天尊言:一者天真,谓体合自然,内外纯静。
二者神仙,谓变化不测,超离凡界。
三者幽逸,谓含光藏辉,不拘世累。
四者山居,谓幽潜学道,仁智自安。
五者出家,谓舍诸有爱,脱落嚣尘。
六者在家,谓和光同尘,抱道怀德。
七者祭酒,谓屈己尘凡,救度危苦。
道士有出家和不出家的区别,不出家的又称居士。金元以前,都是不出家的道士,没有必须出家的道士。金代全真教等创立后,制定了出家制度。道士分全真和正一两大派。
全真派道士为出家道士,不结婚,素食,住在道观里。男为乾道,女为坤道,皆蓄长发,拢发于头顶挽成髻,可戴冠,乾道蓄胡须。
正一派道士可以结婚,吃荤。大部分为不出家的道士,也称火居道士,少部分为出家道士。不出家的正一道士,一部分在宫观里活动,也有一部分没有宫观,为散居道士。没有宫观的散居道士,一般情况是平时穿俗装,住在家中。
正一道士多为男性,不蓄长发和胡须,发式同俗人相同。他们不穿道装时,看不出是道士。全真派和正一派在教法和科仪上有许多不同。比如全真派修炼内丹,正一派道士经忏中用符咒。在科仪、所做法事的侧重点和所敬祖师上更差异。
比如一个明显差异是,正一派弟子须经过授箓才成为有资格的道士,而全真派弟子则需传戒。授箓、传戒均有严格规定,仪式非常隆重。
这是福建道观的通讯录。
武夷山道观的联系方法没有找到。你具体可以致电中国道教协会询问:010-63394329道教裴仙宫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350001 照天君庙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帮边巷 350001 九仙宫 福建省福州市于山 350001 吕祖宫 福建省福州市乌山 350001 元妙观 福建省泉州市东街新府口56号 362000 城隍庙 福建省泉州市府 362000 花桥慈洛宫 福建省泉州市 362000 桃源洞道观 福建省武夷山 354320 石竹山道院 福建省福清市 350301 济祖宫 福建省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慈 363100 桃源宫 福建省同安县 361100 鹤山观 福建省福安市城北 355019 景屏宫 福建省福安县 355001 真空宫 福建省福安县 355001 景元观 福建省福安县 355001 天后宫 福建省柘荣县 355300 琼云观 福建省柘荣县 355300 玄妙观 福建省柘荣县钟鼓山 355300 清阳观 福建省柘荣县灯火山 355300 长春宫 福建省柘荣县 355300 清云观 福建省福鼎县 355200 大岗坪观 福建省霞浦县 355100 古武庙 福建省漳州市 363000 侯山宫 福建省平和县西山 363700 关圣帝君庙 福建省南靖县 363600 天公坛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前锋 363000 凤霞祖庙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 363000 崇福宫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浦头 363000 关帝庙 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赤岭 363000 琵琶岩 福建省龙海市 363100 凤山岳庙 福建省龙海市岳岭 363100 东岳观 福建省莆田市江口 351100 鲤江庙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 351100 东岳观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福莆仙 351100 城隍庙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兴化 351100 荣溪宫 福建省南安县 362300 白鹤楼 福建省尤龙县 365100 德云观 福建省南平市溪云庵 353000 玄天观 福建省宁德市五里亭曲尺塘 352100 城隍庙 福建省石狮市 362700 临水宫 福建省古田县 352200 溪源宫 福建省闽侯县旗山 350100 崇真殿 福建省晋江市 362200。
“八仙”一词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拥有不同的含意,直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钟离权(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
北宋建隆年间,沙门岛(今庙岛)是朝廷囚禁犯人的地方,从建隆三年开始,凡军人犯了法,都发配沙门岛。这样年复一年,岛上犯人越来越多。
但朝廷每年只拨给全岛三百人的口粮,所以粮食越来越不够吃。后来,沙门岛看守头目李庆便想了个狠毒办法:当犯人超过三百时,便将其中一些捆住手脚,扔进海里淹死,使岛上犯人总是保持在三百人内,如此被杀的,两年内就达七百余人,为了活命,犯人们经常跳海凫水逃命,但绝大部分都被激浪吞没,一次,有五十多名囚犯得到即将被杀的消息,便趁着天晴月朗,避开看守,抱着葫芦、木头跳入海中,往蓬莱山方向游去。
从沙门岛到蓬莱约三十里之遥,途中多数犯人体力不支淹死水中,只剩下八名身怀武功、体格健壮的善游者,借着水流游到了岸边,在蓬莱城北丹崖山下的狮子洞内躲了起来。第二天,渔民发现了他们,当闻知八人从沙门岛游水越海而来,无不惊奇万分,把他们称作“神人”,此事便在民间传开了,并且越传越神,他们被传称为“八仙”,演变成今天的“八仙过海”的故事。
1、李铁拐,又称铁拐李,相传姓李,名玄,又叫李凝阳、李洪水、李孔目。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则说他姓李,名玄;赵翼的《陔余丛考》中又说他姓刘。
生卒年约公元前418-326年。巴国津琨人(现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李家坝),现今李家坝仍有药王观和拐李祠等遗迹。
民间传说他本来长的十分魁梧,相貌堂堂。在砀山洞中修行。
曾遇太上老君仙会,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蓬守垢面,坦腹跛足,并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故称“铁拐李”。
据民间史料考证其幼年时因天资聪慧而闻名于巴国,李耳(太上老君)骑牛云游巴国,机缘识得幼年李玄,见其非凡给予点化,巴王多次邀李玄为官均遭其拒绝,公元前316年巴国遭秦惠文王所灭,当时连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处处饿殍,遭受国破家亡的李玄从此灰心丧气,看破红尘,离家出走,去华山学道访仙,晚年修道于石笋山。成仙后,铁拐李精专于药理,并炼得专治风湿骨痛之药膏,恩泽乡里,普救众生,深得百姓拥戴,被封“药王”。
2、汉钟离,原复姓钟离,名权,后改名为觉,燕台人,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正阳子。相传诞生时,异光数丈,状若烈火。
因受铁拐李的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最后与其兄简同日升天,度吕洞宾而去。
有关其人物原型,约出现在五代、宋初之际。《宣和年谱》、《夷坚志》、《宋史》等书都有他事迹的记载,只是后来讹为汉钟离,才附会为汉代人。
《历代神仙通鉴》、《续文献通考》等书称,钟离权,复姓钟离,字寂道,号云房子,又号正阳子。东汉咸阳人,其父钟离章为东汉大将,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后也得道成仙。
而唐代确实有位叫钟离权的人,《全唐诗》录有他的三首绝句,并附有小传云:“咸阳人,遇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自号云房先生,后仙去。”他留世的诗题为《题长安酒肆避三绝句》,其中有“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等句,还颇有一些“仙味”,当是一位好道之人。
有关他的出生的传说非常生动,说有一天,一个巨人大踏步的走进他母亲的内室,大声说道:“我是上古黄神氏,当托儿于此。”顿时,只见异光数丈如烈火,随之汉钟离降生。
他一出生就像3岁的小孩一样大,天生一副福相,顶圆额宽,耳厚眉长,口方颊大,唇练如丹,乳圆臂长,更为奇怪的是他昼夜不声不响,不哭不吃。一直到了第七天,他突然说了一句话:“身游紫府,名书玉京。”
这一句惊动了他的父母。因为紫府、玉京是天上玉帝的宫城,所以,以为他是神仙转世,父母希望他长大成人多掌大权,因此起名“权”。
据说钟离长大以后,任朝廷的谏议大夫,后来奉召出征吐蕃,战败,隐居终南山。遇到东华帝君王玄甫,得到长生真诀、金丹火候及青龙剑法。
后来又遇到华阳真人,教他太乙九圭、火符金丹,洞晓玄玄之道。最终在崆峒山紫禁四皓峰得到玉匣秘诀,成了一位仙人。
传说他在唐朝的时候度化了吕洞宾,是道教北五祖之一。3、吕洞宾,即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
有关他的神话传说,大概最早起于北宋岳州一带。小说、戏曲中反映其故事很多。
吕洞宾,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原名吕喦("喦”或作“岩”),字洞宾,以字行,道号纯阳子,绰号回道人,。
吕洞宾为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是中国传说中著名的仙人及道教的八仙之一。无论在道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全唐诗》、《词综》中都收有他的诗作。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洪迈的《夷坚志》及《集仙传》等书对其均有记载。
唐咸通中及第,曾当过两任县令。有说他是九江人,原为唐宗室,姓李,因避武后之祸,易姓为吕。
他始名绍光,二十余年科场不第,遂罢举而纵游天下,后被钟离。
我先呵呵一下,也请您百度一下【道教】。
你这种说法分明来自《茅山后裔》那部小说,并不是道教的教派的分法。如果这都能当真的话,《我当道士那些年》的【山医卜算命】这种说法也把很多无知的人给忽悠了。
况按他那个剧情发展,后面《鬼灵报告》出现清微派不就矛盾了吗?道教其实现在主要分为全真和正一两大派,两派下面又分有各派。全真派一系主修内丹,以斋醮为次修。
正一派一系主要修符箓斋醮法术,以练气为辅。通常所说的茅山派,其实在道教称之为上清宗,属于正一派。
道教内其实并不流行算命占卜和风水这类的术数,没有哪个门派说是专门修这个的,而且也不作为必修课。正一派最早的是天师道,祖师为祖天师张道陵。
与茅山上清宗、皂阁山灵宝派合称三山符箓。正一此外主要还有如净明道、清微派、神霄派、天心派(现今还在流传肯定不止,但如神霄派、天心派也已经从原来的极度兴盛到现今衰败)。
全真派的祖师为五祖(东华帝君王玄甫,王玄甫教钟离权,钟离权授吕洞宾和刘海蟾,吕洞宾授王重阳,重阳授北七真。)门派如龙门派、遇仙派、南无派、华山派、随山派、仑山派、清静派为七真创立。
全真还有南宗(同样出自钟吕一脉,南五祖为紫阳真人张伯端、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全真又有如武当派、纯阳派、蓬莱派、伍柳派等等。
你看看《认识道教》。去道教之音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