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算命 正文

算命的说我30岁有道坎

1.我今年31,6年前去算命的时候,算命的说我31岁的时候有道坎,如果能

命运存在吗,当然存在,而且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去改变。

《了凡四训》,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书籍。作者为明代袁了凡,作于六十九岁,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

命中本无功名长寿却得功名长寿,命中无子,却得两子,书电影版和电视剧版都有,网上皆可搜到,,只有善恶可以突破命运,做每件事时的善恶,善增加,恶减少,善即使暂时吃亏,整个命运的福气是增加的,而且增加的多很多,恶正好相反。能控制住每件事做到善就不是凡人,就可以惊天地泣鬼神了,当然这是需要慢慢练的。

所谓修心改命就是修这个,人越善运气会越好,极善之人命运束缚不住。

2.算命说我有牢狱之灾能相信吗

以下是净空老法师在《了凡四训讲记》中对命运定数中有变数以及如何求得变数而改造命运的开示,望能给楼主启示。

下文引号中是《了凡四训》原文。 “曰命由我作。

福自己求。诗书所称。

的为明训。我教典中说。

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

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

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

这是云谷禅师教导他改造命运,也就是跟他讲定数里有变数,这是袁了凡原本不知道的。云谷禅师承不承认有定数?承认。

前面讲过:〔人未能无心,安得无数〕。世俗讲的〔命运〕,云谷禅师完全肯定,承认,确实有命运。

但是命运自己可以改变,可以创造。所以佛家不是宿命论,佛家是创命论,自己创造美好的前途。

但是立命要靠自己,任何一个人都帮不上忙,没有人能够代替我们改造命运,决定要靠自己觉醒,靠自己改造。他是个读书人,所以就先用诗书里面的道理来开导他。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是儒家所讲的,〔诗经〕、〔书经〕中所说的。 云谷禅师懂得,他说这是明明白白、的的确确的教训,这是事实。

再看看佛所讲的,〔我教典中说〕,云谷禅师是佛门大德,〔我教〕就是佛教经典中所讲的。〔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

命里没有儿子,你要求,可以得儿子的。〔求长寿得长寿〕,因为他短命,寿命只有五十三岁。

这就是告诉你,你求什么、得什么,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章嘉大师说过:〔佛氏门中有求必应。

〕但是章嘉大师有解释。有些人在佛门当中求,求不得。

是什么原因?那是不如理、不如法。懂理论、懂方法,如理如法的求,就有求必应。

如理如法的求,还是得不到时,这是自己有业障,必须把业障消除,没有了障碍则得感应。 这是章嘉大师说过的,没有求不到的。

从根本的原理来讲,世出世间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一切的需求,就是求作佛也能成佛,都是根据〔万法唯心〕这个原理。

〔华严〕上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我们〔求〕,基本的原理就是真如本性。

方法最圆满,最恰当的就是佛陀的教诫。依据佛法的理论教训去求,我们求不老、求不病、求不死,能不能求得到?决定求得到,确实求得到,都在佛门之中。

云谷传给了凡的只是极小的一部份。因为了凡的志向不大,只求世间的功名富贵。

只是求这些,所以云谷禅师只教他这个部分。 云谷禅师满他的愿望,他想求得功名富贵,就告诉他求得的方法。

特别告诉他,〔妄语乃释迦大戒〕。戒律里有〔四根本戒〕,就是杀、盗、淫、妄,所以妄语是佛家的根本大戒。

佛怎么会妄语,怎么会骗人?换句话说,告诉他求男女,得男女;求富贵,得富贵;求长寿,得长寿;这是事实,决定可以得到的。 了凡依教修行,此三者果然如愿获得。

“余进曰。孟子言。

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

道德仁义。可以力求。

功名富贵。如何求得。”

这是进一步向禅师请教,说:〔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孟子〕上有这么一句话。 但是在他的想法,〔道德仁义,可以力求〕,那是我本身的事情。

我希望成圣成贤,在道理上是讲得通的。 〔功名富贵,如何求得〕?〔功名富贵〕,是身外之物,也能求得到。

我没有功名,能求得功名;没有富贵,能求得富贵。这似乎是命里注定的。

命里没有,那里能求得到?命里有的求得到,命里没有的到那里去求?这是一般宿命论,也就是命中的一个常数。常数是前生造作的因,这一生应得的果报。

殊不知常数里有变数,加上变数就不一样,的确功名富贵也是我们可以求得到的。 “云谷曰。

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了。

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

不离方寸。从心而觅。

感无不通。” 孟老夫子的话没错,〔汝自错解了〕。

你自己错会了意思,你并没有真正理解孟子所说的,你的解释只对了一半,另一半你不晓得。对的一半是德性上,除了德性之外,还有事相上,你也可以求得到的。

你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这话出在〔坛经〕上。 〔六祖坛经〕、〔金刚经〕、〔楞严经〕,这三部经典在中国,自古以来被大家公认的是第一等的作品。

〔坛经〕是中国人写的,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有特别一份亲切感情在其中,也实在写得很好,是整个佛法的纲要。 我们不能把它单单看成禅宗的经典,它是整个佛法的纲要,也可以说是六祖大师的修学心得报告。

六祖讲:〔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方寸〕就是心地。

〔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要到那里求呢?从心地里面去求。

“求在我。 不独得道德仁义。

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

是求有益于得也。” 这段教训非常重要。

内求外求都要从内心求,不要向外面求。向外面求就错了。

所以佛法里讲,求什么得什么,都是从内心求,不是叫我们从外面求。外面求,决定得不到。

为什么?外面是常数,外面不会变;心地是个变数,不是常数。 了凡先生二十年来,心地算是清净,没有妄想。

他的心是守定常数,不知变数。所以他这二十年中的命运跟孔先生算的完全一样,连那一年考几名,不会提前一名,不会落后一名。

因为他不懂变数的原理。 云谷禅师教他这个道理,〔求在我〕,在自己。

道德仁义是内、德行的修养;功名富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