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快乐 享受美好
各位女同胞,今天是女神节,首先祝大家节日快乐!既然是过节,咱们就先了解下“三八妇女节”的由来。该节日正式名称应为“国际妇女节”,因为在每年的3月8日这天,故俗称“三八妇女节”。
丨历史背景丨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西方各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扩张阶段,工作条件恶劣、工资低廉,各类抗议和罢工此起彼伏。最早的抗议始于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制衣和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游行抗议。之后,几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类似的抗议游行活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当时有将近15000名妇女走上纽约街头,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增加工资和享有选举权等。在俄国,直到1917年的二月革命,彼得格勒女工于3月8日举行了庆祝国际妇女节的示威游行,要求“面包与和平”,有9万人参加了罢工。十月革命成功之后,被列宁设定为法定假日。
但下面小编要告诉大家,“三八妇女节”还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您先别忙着给小编“拍砖”,请您耐心往下看。
耐心才能得真知
不要小看“三八”这两个数字,其背后隐藏着一个通天的密码。正可谓每个数字后面都暗藏玄机。
要知道这个通天密码,必须先回到中华文化的源头——河图洛书。2014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河图洛书传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图本是星图,是根据五星出没的天象绘制而成的。别看这一张简单的星图,里面蕴含着五星运行的规律。五星即太阳系的五大行星: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这五颗星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颗行星各行72天。在河图中,三和八同在一组,预示着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之意。
何谓“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呢?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草木从春三月开始发芽生长,到八月长成结果。《黄帝内经》早就指出“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逆之则伤肝”,还解释说,“东风生于春,病在肝”,这是因为,“逆春气者,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动”。说明肝的问题在时间上与春天有关,在空间上与东方有关。
春天在时间上是三月,妇女节正好也是三月!这两者是巧合?还是另有玄机!
咱们前面说了,这些抗议多发生在春天,而非夏秋冬,那是为什么呢?
因为人与天地是相通的,受四季阴阳变换的影响,必然会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万物生发、天地俱生的时候。如果不让他/她/它生发,必生内乱。肝气一旦乱动了,肝火就会驱使人类做出情绪激昂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集会、游行、抗议和罢工多发生在春三月,其实就是肝气内动的后果。
而且,旧社会被压榨而肝气不顺的多是女性!在男人制定规则的旧世界里,妇女多要隐忍。但经年累月,超出承受的极限就会来个总爆发,再逢春三月肝气内动之时,以极端的形式——抗议、游行、罢工来宣泄内动之肝气则成必然。(以上观点仅为作者一己之见)。
自从有了国际妇女节,女性罢工游行的运动就基本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肝郁气滞的女性逐渐增多。究其原因,还是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宣泄的途径不畅等造成的。所以,抑郁的女性逐渐增多了。如果让女同志在春天适当发发脾气,其实并非坏事!
这样可以疏散她体内的郁气,减少抑郁的女性患者,对家庭,对社会应该都利大于弊!
“
如果发完脾气还不解决问题,怎么办?别急,今天,咱们就邀请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主任药师杨莉萍来带您“抑”无反顾爱女神。
”
我们先来看看现代医学是如何认识抑郁和治疗抑郁的。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焦虑障碍协作组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2012》中,由轻到重将抑郁分为了抑郁、抑郁状态、抑郁障碍,并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1)抑郁:是一种负性情绪,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对平时感到愉快的活动兴趣降低。一般为正常心理反应,持续时间短,多数不需要医学处理。
2)抑郁状态:是一组症状综合征,以显著抑郁心境为主要特征,丧失兴趣或愉快感,表现有情绪、行为和躯体症状,一般为病理性,持续时间略长,需要医学处理。
3)抑郁障碍:即抑郁症,是一类疾病诊断。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且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影响社会功能,一般需要治疗。
可以看出,无论是哪种程度,心情不好是绝对的!
那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心情的好与坏呢?
科学研究发现,人体内有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还有一种叫5-羟色胺的物质。这两种物质都是神经递质,都属于单胺类物质。
先说说多巴胺。多巴胺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能让人高兴、兴奋、豪放、激情且多情,还与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可以让人开心,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其来源于酪氨酸,但需在遇到糖皮质激素、维生素B3和叶酸时,才被酶催化成多巴胺。
食物中,牛奶、奶酪、cheese中含有大量的酪氨酸,鸡蛋中也含有不少。因此爱喝牛奶吃cheese的西方人、爱吃奶酪的蒙古人多豪爽;纯阳之体的小孩子多巴胺也多,所以孩子都豪情万丈,且好奇心强、学东西快。还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大脑中的多巴胺也非常高。
而5-羟色胺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能够让人心情平稳、心地善良、性格温和、充满自信,还能让人进入深度睡眠。其来源于色氨酸,但必须有胆红素、硒和锌的存在下才能被酶催化而成。5-羟色胺存在时间很短,一经释放很快就被单胺氧化酶代谢失活,随尿液就排出体外了。所以正常情况下,人的情绪是平稳的。
如果我们有胆囊炎,或用了影响肝胆的药物,或生气影响了肝胆的正常功能,影响了胆红素分泌,就会影响大脑产生和代谢5-羟色胺,就会出现情绪变化,严重的出现消极情绪,就可能出现所谓的抑郁症。可见,肝的问题确实会影响到人的情绪。
然而,抑郁症的生物学基础表面却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水平或功能下降。所以,增加单胺类递质的含量,是西医各种治疗抑郁症药物的共同途径。
最早发现的抗抑郁药就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MAOI),一度非常广泛地应用于精神科。之后发现MAOI与多种药物合用都有潜在危险。如麻醉性镇痛药、拟交感药、抗高血压药等。所以,科学家又研发了另外几类抗抑郁药,其中,安全性高、抗抑郁效果确切的有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5-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NE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5-HT受体拮抗和再摄取抑制剂等。这些抗抑郁药物都应该从小剂量开始用,尽可能采用最小的有效量,以减少其不良反应。
因为它们都有一个致命的不良反应,就是在开始用药的第一个月容易产生自杀倾向。不敢肯定歌星张国荣是由于这个原因自杀的,但他当时确实有抑郁。而且,抑郁症本身也有自杀倾向。
话说回来,抑郁症真的只是大脑的化学递质的变化吗?通过抑制递质的再吸收就能彻底解决问题吗?
显然不是,抑郁本身只能算作一个症状,可以由各种原因造成,所以它本身只是一种结果。抗抑郁药某种意义上说只是控制症状,并没有去除产生抑郁的病因,用量不当还会加重抑郁,增加自杀倾向。这就是说,抗抑郁治疗某种意义上治的只是标,但知识我们还是要普及的。
下面,先来了解下西药的抗抑郁药。
1.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
临床常用: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
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突触前5-羟色胺能神经末梢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而获得疗效,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服用方便等特点,临床应用广泛。
2.选择性5-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SNRI):
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这类药物具有5-HT和NE双重再摄取抑制作用,相对于SSRI类药物,一些分析研究证实SNRI稍优。
3.NE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
代表药物:米氮平。
其作用机制通过增强NE、5-HT能的传递及特异阻滞5-HT2、5-HT3受体,拮抗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突触α2自身受体及异质受体。临床特点是镇静作用明显,能改善食欲,抗胆碱能作用轻。
4.5-HT受体拮抗和再摄取抑制剂(SARIs):
代表药物:曲唑酮。
其药理作用复杂,具有拮抗5-HT2受体,兴奋其他受体特别是5-HT1A受体而发挥作用。与镇静药物联用会加强中枢抑制,包括酒精的抑制作用,易引起血压降低,与降压药联用应谨慎。
5.选择性5-HT1A受体激动剂:
临床常用:丁螺环酮、坦度螺酮。
这类药物属于新型的非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其抗焦虑作用主要与5-HT1A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够激活突触前5-HT1A受体,抑制神经元放电,减少5-HT的合成与释放,但对突触后5-HT1A受体具有拮抗作用。
(编者注:由于这些西药具有专业性,所以需要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使用。)
接下来,咱们再来学习下中医治疗肝郁的中药。
中医所讲的肝郁,不能完全理解为现代医学所说的抑郁,但是有关联。在中医看来,抑郁属于情志问题,是机体内部出了问题。因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皆能致病,称为情志病,是内伤病,所以,中医的治疗并不去纠结那些神经递质,而是首先判断“喜怒忧思悲恐惊”中是哪一种情志出了问题,因每一种情绪过度出现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就根据这些情志的表现先诊断发病的原因,再根据累及脏器的情况进行相应治疗。
现代国医大师王永炎根据临床经验,又把情志病分为6类:即郁病(抑郁症)、郁病(强迫症)、惊悸(惊恐障碍)、癫病(精神分裂症)、狂病(轻躁狂)、不寐(失眠)。(编者注:见王永炎《中医内科学》)
其中,针对郁病的抑郁症,王老就指出,“郁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一类病证……其主要因素为情志内伤,病机发展以气郁为先,进而变生它郁。”所以,王老根据发病人的证候,又分为肝郁脾虚证、肝郁气滞证、心脾两虚证、肾虚肝郁证、肝胆湿热证五种情况。针对这五种情况,所采用的治法和方药也有不同,具体如下:
1)肝郁脾虚证的治法:疏肝健脾,化痰散结。
推荐方药:逍遥散合半夏厚朴汤。
2)肝郁气滞证的治法:疏肝和胃,理气解郁。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
3)心脾两虚证的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推荐方药:归脾汤。
4)肾虚肝郁证的治法:益肾调气,解郁安神。
推荐方药:颐脑解郁方化裁。
5)肝胆湿热证的治法:清肝利胆,宁心安神。
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
如果能够明确辨证,也可选择中成药,如逍遥丸(颗粒)、解郁丸、舒肝解郁胶囊、乌灵胶囊等。
(编者注:以上汤剂和中成药请在中医师和药师指导下使用。)
“
可见,中医治疗抑郁症因人而异,根据不同体质和人的具体表现辩证施治,可谓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治疗。但万变不离其宗,治疗的总体思路都是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通过疏散体内郁结的肝气,来调节人体的身心,恢复机体自身的平衡,进而改变人的情绪。所以,用了这些疏肝理气的药之后,体内郁结的肝气得以解除,心情得以好转,抑郁的症状自然消除。这种治疗思路和方药,不是跟神经递质较劲,更不是采用抑制递质吸收之类的围追堵截的手法,所以不会有自杀倾向。
”
综上所述,抑郁的中西药治疗咱们都做了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最后,祝愿天下的姐妹们心情舒畅,远离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