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是我国文化、学术的根本,但自辛亥革名成功以来,就被蔡元培给废了。学生从此不再读经、学校也没有经学这个学科、更不开经学课程。谈起经学,辄闻一片骂声。
2003年我倡议办经学研讨会,由台湾佛光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合作。谁知我人都率队到了清华,李学勤先生才来夜访,说经学现在还不能办会,我们改名开吧。隔了两年,始由香港、台湾、新加坡再跟清华合作,开成了“第一届”经学研讨会。可见破冰之难,真是点滴在心。一一幸好,这些年乘着传统文化复兴的东风,经学已是人文学术最新的热点了。
但是,不了解经学,对传统文化的所谓研究,其实就是盲人瞎马,胡乱指点江山,而且还经常掉进池塘里。又因为研究失了原先经学的座标,只好拉上西方的甲冑,披挂上阵,猛抡其刀斧。结果掉进的不只是水塘,还是泥沼,到现在都清洗不来。
具体的例子,不胜枚举。这里只能说说文学批评中关于“评点”的问题。
一、新批评视野下的评点
对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视与整理,研究者早期比较偏重于已经成书的文论、诗话、词话,后来才注意到诗词话以外的批评形式与材料,例如批点。
这当然是开拓新领域、发掘新问题的学术企图,重新召唤大家去注意这一批批评材料。
但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这个需要呢?这也就是说我们本身对传统文评的研究可能碰到了新的问题,需要从评点里去寻找新的可能,诗话词话则不太能解决我们的需要了。
这个新问题,在海峡两岸是不同的。
大陆比较注意属于民间传统的文类,如小说、戏曲、口传文学等等。这些文学,在传统上因地位不高,论者罕所齿及,古亦无所谓“小说话”如诗话词话者;要讨论,就只能乞灵于小说戏曲的评点。所以像金圣叹那样的小说评点,若放弃不做研究,那金圣叹还有什么可说呢?
台湾的情况,完全不同。对叙事文类和民间文学的探讨,比较寂寥;又因受干嘉学风、五四新考证及海外汉学传统的影响,即使研究小说,也偏重考据,极少触及小说的形式结构等问题。后来比较文学兴起,又喜欢套用理论,讲些二元对立、心理分析之类,并不太从传统的小说批评中去寻找批评典则。因此,台湾之注意评点,是来自另一种刺激:新批评(New Criticism)的引介与论争。
新批评在台湾的文学发展上,先是经由夏济安的引介,对现代文学影响深远。
在创作方面,有王文兴等人,追求单篇经营的文字艺术;在批评方面,也有欧阳子论《台北人》那样的著作。他们的成绩,在现代文学阵营里,虽也曾引起若干争论,但主要是与社会文化论者在意识内容方面的争辩,与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之间的关系倒不太大。虽然王文兴也在中文系用细读法教《红楼梦》。一直要等到颜元叔办《中外文学》,推动比较文学,且进而运用新批评等若干方法来研究中国文学(特别是传统诗)时,对批评理念与方法的反省才有较具体的进展。
例如新批评大将W.K. Wimsatt,Jr. 与C. Brooks 的《文学批评简史》(Literary Criticism: A Short History)由颜元叔在1972年译出;次年,吴宏一在其博士论文中即辟有专章讨论金圣叹、徐增“形构批评”的手法;1976年,黄永武出版了《中国诗学——设计篇》,用细密剖析的方法,讲明诗之美如何形成,其讨论方式,深受新批评影响。同年,陈万益的《金圣叹的文学批评考述》也特别谈到:“在本世纪前五十年曾风行于英美的形构批评法(formalist criticism)和金圣叹的批评法有极类似之处,它们都是以彻底研读本文作为批评的基础;同样强调结构和字质……我们稍加比较之后,金批的面目会更加清楚。”
可见在那个时候,新批评与评点的关系正成为新的关切点;研究者亦并不以为诗的评点和小说评点价值不同。
不过,在那个时候,新批评与评点是否极为类似,看法尚未趋于一致。如王文兴就说,晚清对《红楼梦》的批注是完全靠不住的,类似诗话,非客观冷静的批评。黄永武也觉得密圈密点的欣赏法,本身缺乏体系,对诗人的匠心也极少剖析。不过,毕竟评点与诗话词话不同,有较多一点的分析,所以仍然引起研究者高度的兴趣。
这种兴趣,到1977 年颜元叔和夏志清大打笔战之后,更加浓烈。夏志清认为当时的文学批评太过注重科学化系统化,且迷信方法,套用西洋理论亦往往变成机械的比较文学研究。颜元叔则反驳,谓夏氏乃“印象主义之复辟”,直斥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如诗话词话,都只是印象式的批评,说现代我们应该通过理性的分析,而不应只停留在直觉层面和对作家传记的了解上。
一时之间,中国文评到底是不是主观的印象主义式批评,论者纷然。但大家都承认中国文学批评确实比较没有系统,缺乏分析与论证,似乎较为主观。这点,颇令人沮丧。
在这种情况下,批点似乎又替我们燃起了一些希望。郑明娳《毛批三国演义章法论》、陈万益《说贾宝玉的“意淫”和“情不情”——脂批探微》、康来新在《晚清小说理论研究》,都是复兴批点之价值的重要论文。
正是在这一个分析的年代,实证的取向、形式的关切,在此深深烙下了一个印记。
此风延续至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我亦曾在此波流中鼓浪前行,但我有些不同的主张。(一)、我认为评点殊不限小说戏曲,此法运用极广,于科举策论、制义、诗、古文、经、史,无不有之。关心评点的人,眼界应该打开。
(二)、评点只是个概称,手法繁多,圈、点、批、抹、勾、评、注、解,都有,皆是对文章的细读。故我总称为“细部批评”。
(三)、这种“游心于小”的态度和批评方法,令人联想起英国《精审季刊》(Scruting)所揭橥的理想及汤普森的《字里行间》(Betweern the Lines)。但它与新批评毕竟是不同的。因为它自有渊源和脉络,渊源于经学,故与新批评完全不同,不宜比附。
二、异于新批评的文学美探索
针对单一作品的细部批评。原不限于评点,亦不限于小说戏曲,经史子集,凡把来作文学作品读的,就会有这样的批评方式出现。
像《史记》,做史学著作读,就没有这种读法。做文学作品看,才有各家评论,赏其文辞章段之美。《庄子》,做哲学著作看,只有笺释; 做文学作品读,就会有宣颖、林云铭那样的批评。
《四库提要》曾说:“《南华评注》,国朝张垣撰。…… 其书分段加评,逐句加注,皆不言本某家之古注。其注似徐增之说唐诗,其评一如金人瑞之评《西厢记》《水浒传》而已。观其或问第二条,以庄子为风流才子,可知其所见矣。”又说:“《南华通》七卷,国朝孙嘉淦撰。…… 是编取《庄子》内编,以时文之法评之,使起承转合、提掇呼应一一易晓”。
可见论庄子者,自有此一派,以文士看庄周,以文章求庄子书。如宋林希逸《庄子口义》、刘辰翁《庄子评点》、明孙应鳌《庄义要删》、归有光《道德南华评注》、孙旷《庄子南华真经评》、谭元春《庄子南华真经评》、林云铭《庄子因》、吴世尚《庄子解》、高秋月《庄子释意》、宣颖《南华真经解》、胡文英《庄子独见》等,都属这一系统。或评点圈批,或否。而其评与注、解与释,又都与徐增、金圣叹相仿佛(他们之中如归有光、钟惺、林云铭,也都另外评点过许多诗文),正可证成以上我们的论点。
在历史上,这一派与郭象以降之以义理解庄者,泾渭判然。如宣颖说郭注“于庄子行文之妙,则独未涉藩篱。古今同推郭注者,谓其能透宗趣;愚谓圣贤经篇,虽以意义为重,然未有文理不能晓畅而意义得明者,此愚所以不敢阿郭注也”云云,即可以显示他们的着眼点殊不相同。论《庄子》如此,论其他经史子书亦然。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是中国人讨论文学作品时的一种方法,从宋朝晚期逐渐定型,经过明朝几位批评大将的推衍,至清即成为普遍的讨论文学的方法。这种方法,多用在实际批评上;并不空谈原则,而常常是借实例以带引出一些写作和阅读的原则,而且对于作品的文辞之美,可以在字里行间细细评解。
这种评解,当然最常见的形式是评点,但由于它并不限于评点,评点亦未必尽属此种,因此我建议把它称为“细部批评”。
这种细部批评,自有渊源与批评理则,既非八股所能范限,与形构批评亦大有差异。
三、细部批评的经学渊源
认为细部批评系由科举而生,乃明清人共同的看法。但这只能说是对时代现象的批评,而不太能据此以说细部批评的批评法则是怎么来的。而且,科举经义为说经之支流,若追源溯本,亦当求之于经学。
以汉人讲经来说,基本上有三种办法:一是章句、一是训诂、一是条例。《后汉书・郑兴传》:“晚善左氏传,天凤中,将门人从刘歆讲正大义。歆美兴才,使撰条例、章句、训诂。”
条例、章句和训诂,都是用来讲论经义的。训诂是解释经文和字义,并论其大旨。章句则繁辞博辩,逐句阐释、分章讲论,以文义为主,非常细致,有说“曰若稽古帝尧”而达数十万言者。
据《汉书・夏侯胜传》“自师事胜及欧阳高,左右采获。又从五经诸儒问与尚书相出入者,牵引以次章句,具文饰说”,又《儒林传》“丁宽作《易说》三万言,训诂举其大谊而已。今小章句是也”,可知章句之指括经文、敷畅文义,原即是对经典作细密分析的,《易说》三万言,犹仅为小章句而已。
至于条例,主要是指《春秋》的学者们,从《春秋》的遣词用字(所谓“书法”)中,归纳整理出若干条原则,又称为凡例。
据说有周公旧例和孔子的新例,如杜预所云:“春秋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仲尼从而修之,以成一经之通体”。故学者须观察书法,以明孔子进退褒贬之意;由书、不书、先书、故书、不言、不称、书曰等处,观微言大义。
这些条例,据何休《公羊解诂》序说有胡毋生条例,然其书已亡,《隋书・经籍志》则还载有杜预《春秋释例》十卷、刘实《春秋条例》十一卷、郑冡《春秋左氏传条例》九卷、不着撰人《春秋左氏传条例》二十五卷、何休《春秋公羊传条例》一卷等。
晋朝以后,晋人经义及南北朝义疏,除延续了汉儒治经之法外,又受到佛典疏抄和僧徒讲论的影响,而有了开题和章段。
所谓开题,也称为发题,《广弘明集》卷十九有《发般若经题论义》一文,《梁书・武帝纪》也说:“大通五年,幸同泰寺,设四部大会,高祖升座,发《金字摩诃般若经》题讫。”这是在讲经时,由都讲先唱题,再由主讲的法师讲解题意。
其制颇为隆重,《高僧传・竺法汰传》说晋简文帝讲《放光经》,开题大会,帝亲临幸之,可见其一斑。
汉儒经注之书,并无解题的,到这个时候却有了专门解题的书。如《隋志》载有梁蕃《周易开题义》十卷、梁武帝《毛诗发题序义》一卷,《唐书・经籍志》有《周易发题义》一卷、梁武《周易开题论序》十卷、大史叔明《孝经发题》四卷,《陈书・儒林传》也提到“王元规着春秋发题辞及义记十一卷”。这些开题,主要是对书名篇题的解说,唐人义疏中,如《周易正义》前面先有一文解释“易有三名”,就是开题的办法。
另外,晋唐义疏又有所谓章门科段。据吉藏仁王疏说“诸儒说经,本无章段,始自道安法师”,可知这是南北朝才出现的体制。
《隋书・儒林传》:“马光尝因释奠,高祖亲幸国子学,王公以下毕集。光升座讲礼,启发章门而已。”章门,又称科分、章段,就是章节段落。
晋唐义疏,如皇侃《论语义疏・学而第一》说:“论语是此书总名,学而为第一篇别目。中间讲说,多分科段矣……”《左传・序》疏说:“此序大略十有一段明义。以春秋是此书大名,先定解名之由。自‘春秋’至‘所记之名也’,明史官记事之书名曰春秋之义。自‘周礼有史官’至‘其实一也’,明天子诸侯皆有史官,必须记事之义。自‘韩宣子适鲁’至‘旧典礼经也’,言周史记事褒贬得失,本有大法之意……”都是区分章段以释义的。
这些体例,无不深刻影响到后来的说经习惯,也直接塑造了细部批评的模式。
例如说经者推敲字辞书法以明仲尼褒贬之意,细部批评也是要“从文字上得作者之用心”。
说经者具文饰说、敷畅文义,细部批评亦正是如此。
明清之评点,在每书之前,例必有“凡例”或“读法”若干条,更是像极了经学家的条例。
而晋唐义疏有开题,后来评点之书,开头除凡例之外,也必有释题,如金批《水浒》,序一是自道作书之意,序二就是开题,曰:“观物者审名,论人者辨志。施耐庵传宋江,而题其书曰《水浒,恶之至,迸之至,不与同中国也……”他批《西厢》,开头也是:“《西厢》者何?书名也。书曷为乎名为‘西厢’也?书以纪事,有其事,故有其书也……”凡此,皆本释经开题之法。
章段,更是重要:凡细部批评,都是先把一篇文章区分成几个段落。如金批《西厢》,不用戏曲本来的“折”名,而把它分成十六章,说:“一部书,十六章。而其第一章,大笔特书曰‘老夫人开春院’,罪老夫人也……”即是如此。批书者所谓“章有章法,段有段法”,章法之说,很少人晓得其渊源实本于义疏!
四、宋朝开启的“以文章说经”风气
不过,这种义疏及讲经之例,无论如何,也只是经的细部解说,与文家论文,精神意趣毕竟不同。所以说经之惯例虽已如此,却并没有影响到文家论文的方法。文家以说经之法论文、或由经学义疏转到宋明以后的细部批评,主要关键,在于宋朝几个值得注意的事项:
古文运动以后,文家论文,归准于六经。虽说“文以载道”,所重者在道不在文,但六经文辞之美,却得以被发现并获阐扬。韩愈所谓“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诘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进学解》)、柳宗元所谓“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参之孟荀以畅其文,参之老庄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参之太史以着其洁。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文也”(《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均表现了古文家在“因文以明道”的祈向中,达成了对文辞之美的发掘。
六经成为文章最高的典范,诸子也不必单从义理上去尊崇,而可以从文辞之美的角度来领略。故程颐曾批评古文家:“学本是修德,有德然后有言。退之却倒学了,因学文日有所至,遂有所得。”(《程氏遗书》卷十八)
且不管如韩愈这样的古文家是否“倒学了”,这一趋向影响两宋以后文风甚深,乃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影响,可分为两方面来看:
首先是说经者往往从文学角度立论。如论《诗经》,《项氏家说》卷四云:“说诗者皆经生,作诗者乃词人,彼初未尝作诗,故多不能得作诗者之意也。”《朱子语类》卷八〇也主张:“读《诗》且只做今人做底诗看。”《许彦周诗话》解释《燕燕》诗“瞻望勿及,伫立以泣”二句,说“真可泣鬼神矣,张子野长短句云:眼力不如人,远上溪桥去。东坡与子由诗云: 登高回首坡垄隔,唯见乌帽出复没。皆远绍其意”,就是把《诗经》作诗读的具体表现。
明清之万时华《诗经偶笺》、贺贻孙《诗触》、戴忠甫《读风臆评》等书,即沿此宗旨者,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一说:“余谓三百篇不必作经读,只以读古诗、乐府之法读之,真足陶冶性灵,益人风趣不少。”
像陈舜百《读风臆补》就把许彦周论《燕燕》诗的意见全采纳了。这可以看出宋朝以后的一种风气。不仅对《诗经》如此,儒者说经,自有此一体。
如清张英《书经衷论》,并不专门以文学说经,但他《论禹贡》,就说其“章法字法,真千古文字之宗”。其他专以文学说经者,更可以想见了。
《四库提要》卷三一批评清王源《或庵评春秋三传》以为:“经义文章,虽非两事,三传要以经义传,不以文章传也。置经义而论文章,末矣。以文章之法,点论而去取之,抑又末矣。真德秀《文章正宗》始录《左传》,古无是例,源乃复沿其波乎?”
正可以见以文章论经书,从宋朝开始,即已相沿成风,评点之书至多。虽醇儒如王船山,所着《诗经稗疏》附“诗绎数条,体近诗话,殆犹竟陵钟惺批评国风之余习”( 同上・卷十六),又岂能苛责真德秀、王源?而事实上,这些以文章观点讨论经书的著作,几乎也是“评点之学”的大宗。
五、经学条例转化为文法
其次是文家论文,既归准于六经,则古文大盛以后,宗经明道成了文人的基本信念,论文当然要以六经为典范为法则。
而刚好条例之学在唐末受到啖助赵匡等人的攻击,在经学的解释上不得不放弃此一说法,乃转而把这一套彰明圣人著述之心,以及解说《春秋》褒贬之文辞书法的东西,用来发明文章之法则。
这时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就是陈骙的《文则》。该书一开始就说“大抵文士题命篇章,悉有所本,自孔子为书作序……”云云,表明他撰写归纳这些文章法则,根本上即是从经学传统生出来的,所以他所论的各种为文法则,如“六条”论文之助辞、倒装、字音、字义、病辞、疑辞、轻辞、重辞;“四条”论譬喻的十种方法与引证;“八条”论文的衔接、交错、记事、记言、问答等,都是以六经立论。其所谓“条”,亦即条例之意。这是我国第一部文话,其所分析的条例法则也与后世评点的伎俩关系最为密切。可说细批评的法则已在这个时候开始逐渐建立了。
顺着这两方面的趋势,宋朝的经义取士之风,又助长了细部批评的发展。
如南宋郑起潜编《声律关键》,又名《赋格》,略仿唐人《诗格》,而对场屋之文有所讨论; 魏天应编《论学绳尺》十卷,言经义之写作亦然。
分析写作原则及书中之选例说明,也许本不为科考而设,只是论诗文之关键。但经义的写作及指导士子应考撰文,却大可运用他的说法,或仿真其书,另编教材。
而即使不为考试,这种选评文章、讨论古文关键的做法,也已成了一种传统,如楼昉的《崇古文诀》三十五卷及谢枋得的《文章轨范》,就是这类著作。王霆震《古文集成》七十八卷,自言为新刊诸儒评点,亦为此种批评传统之大宗。以严羽在南宋时期所做的批点李白诗、刘辰翁评放翁诗等来看,这种批评亦已延伸到诗的领域,并逐渐成为一个诗话以外的批评传统了。
其后元明之间,此类书籍随着科举之发达越来越多。《四库提要》曾指出:“宋王安石变法,始以经义取士。当时如张才叔《自靖人自献于先王义》,学者称为不可磨灭之文,吕祖谦至为录入《文鉴》中。元仁宗皇庆初,复行科举,仍用经义一篇,而其体式视宋为小变。……(王元耘撰《书义矜式》六卷)即所业之经,篇摘数题,各为程文,以示标准。虽于经旨无所发明,而一时场屋之体,称为最工。”到元朝王元耘这类书出现时,经义写作的规范大抵已经建立,明人之讲章即承此风会而兴者。
此一传统,具体地说,也与唐朝后期以降文人势力的增强有关。文人或经学家可以以文学观点来讨论高文典册;纵然是考试经义,竟也变成了讲求文章。这一趋向,乃广泛影响到后来的文人阶层及其活动。明代不仅科举程文之讲章、墨选大盛,以文学观点论经史诸子也蔚为风气。
所以,事实上,宋朝以来,既能以六经论文,则天下之书何一不能以文论?子部如凌汝亨之辑评《管子》;凌瀛初为《韩子迂评》;李贽评《墨子》;孙月峰批老子、庄子、列子等。史部如凌稚隆之《史记评林》《汉书评林》,归有光之以五色笔批《史记》等。一直到清末民国,还有吴闿生评点、高步瀛集解的《孟子文法读本》问世。
足见从宋明以来,几乎无书不可以文法的讲求来阅读,而且也因为习惯于这样的文学阅读,所以批选圈点又几乎成了中国人读书的基本方式。八股墨卷,只是其中之一支而已。圈点批注所喜欢讨论的破题、章法、段落、文气、遣词、用字等,则是从经疏释义的传统和古文家对文章的分析中来。
龚鹏程
龚鹏程,1956年生于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当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著作已出版一百五十多本。
办有大学、出版社、杂志社、书院等,并规划城市建设、主题园区等多处。讲学于世界各地。并在北京、上海、杭州、台北、巴黎、日本、澳门等地举办过书法展。现为美国龚鹏程基金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