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古装剧层出不穷,我们总能在剧中找到必备配角——丫鬟。
丫鬟是东亚古代的婢女或女仆,又称使女,日本古代称之为下女。她们大都是由于家庭困苦而被卖到主人家里,也有的则由于祖辈就是主人家奴,因而很可能继续在这家做丫鬟。
那么,古代的丫鬟每天都做什么?
《红楼梦》的丫鬟们。来源/电视剧《红楼梦》截图
文丨柏舟编辑 | 詹茜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ID: gjrwls),原文首发于2021年10月5日,原标题为《在古代拥有满院的丫鬟是什么感受?丫鬟们每天都做什么?》,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丫鬟的命运
丫鬟这个词语的由来,最早是指女子发式,把发辫梳成圆环状,左右各一,像树丫型,因年轻婢女多梳此种发式,故谓之“丫鬟”。
丫鬟在古代特别普遍,基本上官宦富贾之家都会有。到了明朝,很多普通人家都可以豢养丫鬟等奴婢。为此,左都御史吴时来申明律例六条,规定“庶人之家不许存养奴婢。盖谓功臣家方给赏奴婢,庶民当自服勤劳,故不得存养”,“缙绅之家,存养奴婢,势所不免”。他还指出,很多普通人家为了掩人耳目,将奴婢称为帮工、奶娘。
丫鬟是有年龄限制的,比如《红楼梦》中袭人、晴雯都是十几岁,伺候贾宝玉的日常生活。只要年龄一到,这些丫鬟可能会安排出嫁或直接打发了,由新的年轻丫鬟来替代。
周瑞家的。来源/电视剧《红楼梦》截图
不过,有一种丫鬟比较特殊,她们没有年龄限制,那就是陪房。陪房与陪嫁丫鬟不同,陪嫁丫鬟是陪着小姐过来的准姨娘,陪房则是在小姐婚前已经嫁给了仆人,两口子一并嫁过来继续服侍小姐和姑爷。因为小姐出阁后,就有了管家的工作,需要有男仆在外帮忙跑腿办事。陪房丫鬟的年龄比主子要大,因为小姐婚后也需要身边有老成持重、阅历丰富的仆人的帮衬。
跟曾经的小姐一起嫁过来的陪房丫鬟。来源/电视剧《知否》截图
而袭人、晴雯们的命运无外乎三种:
其一,主人待你不薄,纳为小妾,运气好的还能逆袭。五代十国的宋福金出生于书香门第。宋福金自幼在乱军中流离,被升州(今江苏南京)刺史王戎收留,作为自己女儿的贴身丫鬟。后来,王戎的女儿嫁给南吴国权臣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宋福金为陪嫁丫鬟跟了过去。王家小姐迟迟没有身孕,为了能为徐知诰开枝散叶,她提出让徐知诰纳宋福金为妾的想法,声称二人自小一起长大,就算共侍一夫也能友好相处。被纳为妾后,宋福金不到一年便生了个儿子。
不久,王家小姐病逝,宋福金被徐知诰扶正为继室夫人。后来,徐知诰推翻了南吴,建立南唐,于公元937年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齐。宋福金被封为皇后。从陪嫁丫鬟到皇后,这是古代丫鬟绝无仅有的逆袭了。
北宋名臣包拯,为了延续香火,一生娶了三个老婆,而最终为他传宗接代的是一个丫鬟所生的孩子。第一任妻子李氏,年纪轻轻就病逝了。第二任妻子董氏生了一个儿子,成年后生了一个孙子,但没想到刚过几年,包拯的儿子和孙子连接因病去世。包拯的儿媳妇崔氏见其一蹶不振,便从自己的丫鬟里选了一名女子,成了包拯的小妾。这个小妾生下的孩子成了包拯唯一的骨肉。
包拯唯一的骨肉是小妾所生。来源/电视剧《包青天》截图
其二,随便配个小厮,成亲生子。《水浒传》和《金瓶梅》里的潘金莲,在张大户家做过丫鬟,最后被迫嫁给武大郎。
最后毒死了武大郎。来源/98版《水浒传》片段
电视剧《知否》里,丫鬟可儿在明兰小姐的院子中,不是吟诗作对,就是附庸风雅,完全不想干活。结果,她被明兰送回了原来主人林姨娘家。林姨娘看穿了可儿想嫁给自己儿子的心思,将其绑了手脚,配给前门口成婆子的儿子。那人酗酒赌博,还喜欢家暴,心高气傲却不懂得认命的可儿两个月之后惨死。
电视剧中的可儿。来源/电视剧《知否》截图
其三,转卖给其他人家。丫鬟不但没有人身自由,也没有独立人格,她们只是主人的“物件”,既是“物件”,就可以被当成商品一样随意买卖。在《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五回中,狄员外要买个丫鬟,童奶奶去找媒婆介绍了别人转卖的,很快便找到了符合条件的丫鬟。
面试中,童奶奶问道:“你那家子曾收用过了不曾?”丫鬟道:“收过久了。”童奶奶问:“没生下什么?”丫鬟说:“也只稀哩麻哩的勾当,生下什么!”可见,这是一个跟前主人通过房,现在被抛弃的丫鬟。
后两种命运的共同特点是,丫鬟大多无法摆脱奴籍,只有少数幸运的丫鬟才能成为自由人。电视剧《知否》里,女主明兰给大丫鬟丹橘张罗亲事,明兰当着丹橘的面,把她的卖身契烧了,又给她办理好了户籍,府衙里面的事情都办妥了。从此以后,丹橘就再也不是奴籍了。
出嫁的丹橘。来源/电视剧《知否》截图2
丫鬟的分类
那么,丫鬟究竟每天都会做些什么工作呢?这又涉及到丫鬟的种类——普通丫鬟和通房丫鬟两大类。
普通丫鬟就是日常的服侍及干杂活。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颜元在《颜元集》中提到她们每天的工作:
“凡内外仆妾,鸡初鸣咸起,栉总盥漱衣服。男仆洒扫堂室及庭,铃下苍头洒扫中庭,女仆洒扫室堂,设椅桌,陈盥漱栉靧之具。主父主母既起,则拂床襞衾,侍立左右,以备使令。退而具饮食,得闲则浣濯纫缝,先公后私。及夜,则复拂床展衾。当昼,内外仆妾惟主人之命,各从其事,以供百役。”
古代鸡鸣,一般都在五点半左右,这时丫鬟就要起床准备“上班”了。
工作内容的第一条,就是清扫室内和内院(外院由男仆清扫);
第二条,陈设桌椅,为主人早餐做准备;
第三条,将主人的洗漱用品准备完毕;
第四条,乘着主人洗漱的时间,丫鬟返回主人房中整理床铺;
第五条,整理完毕后,返回主人身边侍立,等待主人的进一步命令。如果主人让退,就去厨房做饭;
第六条,缝洗衣物;
第七条,伺候主人午餐,午睡;
第八条,继续缝补,干些杂事;
第九条,准备晚餐;
第十条,铺好被褥,伺候主人睡下。
林黛玉的丫鬟雪雁,正在端茶倒水。来源/电视剧《红楼梦》截图
忙完这些或,丫鬟才能睡觉。
丫鬟的工作原则,就是“先主家的,后私人的”。
对照今天服务业的工作内容,丫鬟的工作类似于今天家政与住家保姆的集合体。但即使是今天的住家保姆,也不会连洗漱用品都准备好。
当然,特别显赫的人家,不会让一个丫鬟包揽全部粗活,而是有专业分工、各司其职。有的负责给主人准备洗漱,有的负责给主人打扫房间,有的负责保管主人的首饰。
分工细了,还需要有丫鬟来负责管理工作,于是,普通丫鬟中又分出了“大丫鬟”与“小丫鬟”。
大丫鬟是“亲随”,要“贴身掌管钗钏盥沐”,近身侍候小姐,并保管小姐的首饰衣物,工作性质相当于现代的董秘或董助。此外,大丫鬟需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知否》里的大丫鬟翠微就主要调教其他的小丫鬟们。
雷厉风行的翠微。来源/电视剧《知否》截图小丫鬟则主要做基础工作,比如“洒扫房屋来往使役”“收拾打扫”,干的基本就是现代家政的工作。
有的丫鬟摊上的活儿不仅辛苦,而且特别容易倒霉。明朝时,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患有支气管炎,也就是痰多。他有个丫鬟是专门负责用嘴接住他的痰,然后还必须咽下去,否则会挨打,这就是传说中的“美人盂”。
还有负责厕所工作的丫鬟,负责专门给主子擦屁股。古人没有卫生纸,只有竹片,丫鬟需要细致的帮主人刮干净屁股。这种工作简直不忍直视。
通房丫鬟则是陪嫁丫鬟的一种,一般是古代社会中地位比较高的人家才会有,往往是专门给小男主人配备的丫鬟,例如贾宝玉的通房丫鬟是袭人,贾琏的通房丫鬟是平儿。
贾宝玉和袭人。来源/电视剧《红楼梦》截图
通房丫鬟是可以一直陪伴在主人身边的,即使有了家室,她们会在一旁伺候,比如盖被子、端茶倒水、更衣等等。为了便于夜间伺候主子,她们的卧室和主人的卧室常常是连通的,这也是“通房丫鬟”名字的由来。
当然,通房丫鬟的命运是非常不稳定的,一旦遭遇了女主人的妒火,严重的可能赔上小命。
3
丫鬟的竞争
不同等级的丫鬟,她们的收入待遇也是有差别的。晚清档案中记载了恭王府中丫鬟的薪资待遇:
大丫头:月钱一吊,每月还有饭食银五百文,每年还有例赏(三节什么的)十两左右。
小丫头:月钱五百文,每月饭食银三百文,每年例赏五两左右。
姑娘:每月月钱三两,饭食银一吊,例赏每年好几十两。
有了差别,也就有了竞争。《金瓶梅》里的丫鬟小玉,是西门庆买来伺候正妻吴月娘的,价格五两,还没有一个粗使丫头值钱。一没有地位,二没人关照的小玉,需要自己争得一方生存的空间。一次,大丫头玉箫把银执壶弄丢了,把责任推给小玉。玉箫是吴月娘屋里的大丫鬟,也是西门庆收用过的,自然地位比小玉高。但小玉没有背这个锅,直接和玉箫吵了起来,摆脱了自己的污名。
而另一个丫鬟秋菊因为告密,被潘金莲虐待毒打,受尽折磨。后来,等待秋菊的是再一次被卖,而卖她的价钱,还不够西门庆吃一顿饭。
后来,小玉熬走了其他的大丫鬟,自己晋升为大丫鬟,暂时熬出了点名堂。
由此可见,丫鬟们之间的斗争,也是百转千回的。
可悲的是,她们尽管用尽心思斗到最后,还是一个没有自由、没有尊严的受压迫者,这是中国古代女性的悲剧。
民国时期,尽管中国在缓慢地走向近代化,但丫鬟依然普遍存在。依时人观察,“中国中等以上家庭,十之八九是要蓄婢的”,按百分之八十的家庭蓄婢估算,北京的蓄婢家庭有53000户。林语堂《京华烟云》的时间跨度近四十年,从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写到1938年年初的日本侵占北京,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的缩影。这部小说中刻画的丫鬟有十多个,如银屏、青霞、锦儿、甜妹、宝芬、桂姐、雪花、蔷薇、暗香、小喜儿、凤凰、金香、石竹等。
丫鬟现象的彻底根绝,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通过,从原则上禁止了纳妾、丫鬟等不公正的人身依附。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今天的家政服务也早已完全不同。丫鬟与主人是人身依附关系,而家政与客人是现代商业关系,是完全独立的两个个体,当然,这对今天的我们来讲也没什么可误解的了。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上海人民出版社、读客文化、“半小时漫画”品牌联合出品,为库叔提供25本《半小时漫画党史》赠予热心读者。给孩子们讲述1921—1949年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胜利的全过程。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青年教师、北大党史博士吴波作为执笔者,保证了内容的严谨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