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算命 正文

女命幼年丧父的八字

这几天,身边有两件孩子幼年丧父的事情让我很受触动。

一件是高考录取陆续结束。曾经有一个同事,6年前人刚到中年就因病去世,留下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

当年我们都感慨这孩子命运如此不济,小小年纪就没了父亲。可就在今年,这小子的高考成绩打了680多分,成功被一所985大学录取。

另一件是电影《哪吒》大火,在对导演饺子的采访中大家都知道了,他同样也失去了父亲,是在妈妈的支持下十年磨一剑,一飞冲天成就了今天的事业。

女命幼年丧父的八字

中国有句古话,人生有三大悲剧:“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

在我看来,幼年丧父因其发生在开端,在三者中尤其显得悲催。

好在从上面两件事情看,还是有很多孩子能够经受住命运的挑战,甚至还成就了非凡的自我。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背后的道理,给有类似遭遇的家长打打气,也借鉴一下正确的做法。

童年丧亲是悲剧也是契机

童年失去至亲,并做出非凡成就的人是个别现象吗?答案是否定的。而且,非但不是个别现象,这个成功的比例还挺高。

通过对《大英百科全书》和《大美百科全书》的统计发现,在600多名重要人物当中,有1/3的人在幼年经历过丧父或者丧母。

比如,在现代医学诞生之前,有35%的英国首相和34%的美国总统,幼年丧父或者丧母,而在普通人中这个比例仅为17%;

在当代英国的企业家中,有30%的人15岁之前经历了丧父或者丧母的痛苦,而普通人对应的比例为8%;

在艺术界,有40%~55%的英国著名作家经历过这种痛苦。比如大家熟知的诗人拜伦、济慈、勃朗特三姐妹。

除此之外,法国的卢梭、莫里哀、佐拉,科学巨人达尔文、牛顿,流行音乐巨星列侬、麦当娜,政治领袖甘地、斯大林、拿破仑,甚至是希特勒都经历过过幼年失去父母的痛苦。

因此,被《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的奥利弗·詹姆斯提出,无论在什么领域,相关的研究都表明,相对于普通人这个群体,在杰出人物的群体中,幼年丧亲的比例要更高。

女命幼年丧父的八字

牛顿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高比例的出现呢?

原来,对孩子来说父母一方去世后,家庭的生活节奏往往会被打乱,孩子会深刻地体会到从此失去了以前的安全感。

同时,父母一方去世后,孩子普遍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为家庭的生存作出贡献,这常常又会让他们怨恨自己。

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了修复被损伤的自尊,并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样的孩子往往一生都会非常努力奋斗。

在追求安全感和价值感的心理机制促动下,一些孩子会表现出惊人的勤奋和智慧,从而成为日后取得成就、地位和财富的心灵力量来源。

正如上帝关上一扇门也会打开另一扇窗。悲剧之中也蕴含着契机,关键是看孩子用什么心态来面对它。

女命幼年丧父的八字

童年丧亲,问题也多多

说契机是想让大家明白,噩运虽然无奈但如果善加利用,孩子一样会茁壮成长,甚至能作出非凡的成就。

当然,我们不能只看到契机,而不顾风险,事实上,丧失至亲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很大。

刚才引用的数据说明,在成功人士的群体中存在着大量幼年丧亲的人。

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情况可就不乐观了。

在丧失至亲的这个小圈子里,能够成才的人其实并不多。相反,成为问题少年,甚至是成年后成为罪犯或者是患上抑郁症的情况反而更多一些。

奥利弗·詹姆斯研究发现,虽然幼年丧亲者在人群中的比例只有8%,但是,在成年罪犯当中,幼年丧亲者的占比高达32%;在少年犯中占比高达30%;在抑郁症患者中,这一比例也达到了27%。

换句话说,在幼年丧亲这个群体中,孩子大概率会出现很大的社会问题而不是事业上更成功。

女命幼年丧父的八字

两种境遇的差别

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

前面我们分析了,丧亲之痛会给孩子带来追求安全感和价值感的心灵力量,而取得非凡成就和出现各种反社会问题就取决于如何利用这种力量。

利用的好光芒万丈,用错了地方万劫不复。

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能取得非凡成就和一个出现反社会问题的人,从外在性格来看甚至会有很多相似点。比如:

敏感;

有主见,不顾及别人的想法坚持自我;

把大量精力专注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

对现状不满,会积极去改变环境而不是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等等。

正是由于他们使用的心灵力量是一个,所以这两类人表现出的特点很相似。

关键的区别在于,成就非凡事业的人能够把这种力量引入正轨,从而在科学或者艺术等有益的方面释放能量,激发出强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最终取得成就。

比如法国哲学家萨特就曾说过“没有父亲意味着我什么也不是,我既不坚固又不持久,我不是子承父业的继承人…总而言之,我没有灵魂。”

为了填补这个心灵上的空缺,他醉心于研究“虚无”的本质,并写出了著名的哲学名著《存在与虚无》。

女命幼年丧父的八字

萨特

再举个我们都熟知的达尔文的例子。达尔文8岁丧母,后来很多人都认为“适者生存”这个理论正是源于幼年经历对达尔文的影响。

丧母之痛噬骨锥心,而进化论中适者生存的理论却能极大地宽慰痛苦的达尔文。

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亲的离去只是客观的自然现象,而他也只有适应这个情况,才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并完成自己的使命。

反观那些做出反社会行为的孩子,往往控制不住这种心灵力量,在他们身上,这种力量更多表现为对现实的愤怒,并最终由努力改善环境发展成控制他人,从而一步步滑入犯罪的深渊。

帮助儿童跨越丧亲之痛

那么,怎样做才能让丧亲之痛的孩子不误入歧途并成就一番事业呢?

当然是要让孩子学会控制这种力量。客观地说,能够控制心灵力量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而且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不过,好消息是,我们还是可以从家庭教育方面作出重要的引导。

1.给予孩子足够的爱

孩子幼年丧亲后,是否还能够在家庭获得足够的爱对他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也就是说,剩下的另一半父母的养育风格是严厉还是慈爱会深刻影响孩子的发展方向。

为了给予孩子必要的爱,不论有多么困难,家长都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尽快改变自怨自艾的心理,克服消极的情绪,努力改善沉闷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做出乐观的表率。

在积极乐观的前提下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对于男孩来说尤其重要。

观察发现,幼年丧父,长大以后特别有成就的男人通常都有一个深爱他的母亲,因为这会让他觉得自己只是特殊的,而不是可怜的。

弗洛伊德曾说:“一个为母亲所钟爱的孩子一生都有身为征服者的感觉,由于这种成功的自信,他们往往可以获得真正的成功。”

女命幼年丧父的八字

2.正确的管教方式

足够的爱,并不等于放弃管教,而是要在管教中也让孩子体会到爱。

与缺少足够爱的家庭不同,有些丧偶后的父母总想要尽最大努力来弥补孩子受到的伤害,结果造成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形成了对孩子的溺爱。

这同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过度依赖父母只会让孩子的心灵更加脆弱,因此,在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合理地管教孩子。事实上,具有反社会问题的孩子大部分都存在疏于管教的问题。

幼年丧亲的孩子更容易具有忧郁、敏感的气质,父母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特点,用和善的态度加坚定的原则对他们进行管教。

和善的态度可以防止孩子产生被控制的感觉,从而避免他们有样学样,发展出需要控制别人才能体会到安全感和价值感的心理。

坚定的原则会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有所不为,有所必为。这一方面能强化他是特殊的个体,不向命运低头;另一方面也能有效缓解愤怒、不公、报复的心理,引导心里能量转化成正向的力量。

女命幼年丧父的八字

3.用优势视角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每个人都有战胜困难,实现自我的能力。利用优势视角是指,不断挖掘孩子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并加以赞美和鼓励,从而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

比如,可以帮助孩子培养一种体育或者艺术方面的技能,或者仅仅像是饺子的妈妈那样支持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兴趣。

孩子之所以在丧亲后会受到敏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的困扰,真实的原因并非是丧失至亲这个事实,而是孩子对这个事实的错误认知。

是他们在脑海里一遍遍重复那些不合逻辑的语句造成的。比如“我是个可怜的孩子”“失去父亲我会低人一等”。这些自我挫败感的信念才是真正引起沮丧的罪魁祸首。

借助挖掘优势、树立自信能够很好地扭转这些信念,孩子每次取得的成果都会用事实强有力地驳斥这些非理性的想法。

女命幼年丧父的八字

童年的噩运并非不能战胜,相反,因势利导还能为孩子的发展提供特别的动力。但这种创伤经历本身并不会造就人才,就像是我们不需要感谢苦难,而是要感谢那个战胜苦难的自己一样。

只有把逆境和充分的关爱、正确的管教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相结合,才有可能为孩子创造出一个契机,化悲痛为力量,最终成就非凡的人生。

参考书目:奥利弗·詹姆斯《原生家庭生存指南》

高薇《丧失父亲前后男性儿童的行为、性格变化探析》

「关于我」二孩爸爸,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理念践行者,今日头条等多平台签约作者,深度阅读爱好者。关注我,为你介绍育儿书籍,精选最新育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