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情倾向上来看,算命瞎子是一首哀怨悲凉的现代诗。但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功底的余光中,显然深谙“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道理,很好的把握了抒情的分寸;既表达了作者对苦命人的同情与关怀,又不至于过于哀怨而使人吃不下饭。
从形象塑造上来看,诗人成功地描绘了一个命运坎坷的瞎子的悲惨遭遇:凄凉的下午,瞎子在一个“偏街小巷”找活命的“口中食”,然而却“不见一个主顾”,“空走一天只赚到孤独”,这意味着活命的钱将没有了着落,他忧愁万分,于是他用只好用胡琴向黄昏诉苦、控诉。诗的第二节中,诗人感慨道:“他能把别人的命运说得分明,他自己的命运却让人牵引。”诗人的命运到底怎么样呢?“一个女孩伴他将残年度过,一根拐杖尝尽他世路的坎坷。”
从语言上来看,该诗语言平实,却从平凡处见真情;自小处着眼,却反映出人情世态。
《瞎子》阅读答案一个戴墨镜的盲人敲着探路的竹竿摸索前行.走着走着,他停下了.哗啦哗啦·”…,他凝神听了听.盲人凭着那敏锐的听觉辨别出:这不象是谁在接水盛水,这是一任自来水流在地上的声音.“请把水笼头关上!”他一连喊了几遍,附近除了有人哼小调外,没有别的反应.于是,他循声朝水笼头那里摸去.对面,街沿护花的栏杆上,坐着一个穿花衬衫的男青年,就是哼小调的那位.他早已瞧见自来水在白白地流淌,但是无动于衷.见盲人去拧水笼头,他便笑着观看.盲人终于将水笼关上了,可不慎滑了一跤.“哈哈!瞎子瞎起劲·一”坐在栏杆上那位哥JL,幸灾乐祸地笑着.“瞎子?”盲人爬了起来,手中的竹竿戳向路对面:“哼,瞎子!(1)结合局已解释词语.①无动于衷:②幸灾乐祸:(2)本文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3)本文运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4)本文出现了4个”瞎“字:①瞎子②瞎起劲③瞎子?④瞎子!他们分别是什么含义?(1)无动于衷:看见自来水没有关却装作没看见不去管;及看见应该管的事情,但是却没有行动.幸灾乐祸:看见瞎子摔倒,而进行嘲笑;及看见别人倒霉,不去帮忙反而嘲笑对方.(2)讽刺那些不懂的珍惜的人(3)叙事(4)瞎子:只多管闲事的盲人瞎起劲:多管闲事瞎子?:怀疑那个小伙子就是一个睁眼的瞎子,不管不顾.瞎子:指那个幸灾乐祸的小伙子。
不朽之盛事
①书写了给人读,人读了书又写书,写了书再给更多的人读。文化就是这么传承的,也是这么发展的。一个民族文化的繁荣,靠的是包括写书在内的这样一些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中国最早的书,是刻在兽骨上的,后来是竹简,再后来是刻板、活字印成的纸书,如今是电脑页面,是数字化的书。
②花开花谢,往来古今,许多写书的人不在了,而他的书仍在,仍有人在读。许多写书的人和读书的人并不相遇,但他们的心仍跨越时空地在交流。读书之时,心如止水。仿佛两个人在空灵寂静的屋子里促膝交谈,彼此之间的呼吸也能听得清清楚楚。阅读能够使人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读书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使人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③读书不仅在于长知识,还有比长知识更为重要的,我以为是在学做人。人写书不是仅仅在于传授知识,当然传授知识是很重要的。事实上,所有的写书人都是在写自己。“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是辨证的。我们读书,读到了最后,就是读人。任何一个写书人,归根结蒂,写到了最后,莫不是总写进了自己的抱负、胸襟和情怀。他总是有所寄托,不然,他为何要写书?
④正是因此,我们读《离骚》读出了屈原,读《史记》读出了司马迁,读《岳阳楼记》读出了范仲淹,读《阿Q正传》、读《狂人日记》、读《孔乙己》、读《祝福》读出了鲁迅。我们读屈原、读司马迁、读范仲淹、读鲁迅,读出了世道人心,读出了悲天悯人,读出了光明正大。在中国的文学理念中,从来都把书和人联系起来讲,什么叫“文如其人”,什么叫“道德文章”,都是讲:书即人,人即书。
⑤这是否有些绝对了?也许有那么一点。的确存在一种文字和人品不相符甚而相背谬的书,那是一些假人写的假书。我们此时讲的,已将这些排除在外了。我们认定读书不可读欺世盗名的书,做人要做光明磊落之人。
⑥我们坚持这样的信念:读书除了长知识,更是要学做人。这对写书人和读书人来说,都是“不朽之盛事”。 (选文有改动)
1.(2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3分)对于文中画线句子你是如何理解的?
3.(3分)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3分)作者说读书人能和写书人跨越时空进行交流,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曾与哪位写书人进行过心灵的交流,获得了什么有益的启示。(文中涉及到的作品除外)
答案:
1.(2分)读书除了长知识,更是要学做人
2.(3分)读书使人在有限的生命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更广博的知识
3.(3分)举例论证 论证了书即人,人即书的道理
4.(共3分)(3分)读书经历具体,感受深刻,表述清楚
(2分)读书经历较具体,感受较深刻,表述较清楚
(1分)读书经历不具体,感受不深刻,表述不够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