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海城大悲寺实录 大悲寺是'酉山八大处'中第四处。
在三山庵西北500米的密林深处,平坡山半山腰。始建于元代,原名隐寂寺。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在寺后建大悲阁。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改今名,乾隆六十年(1795年)重修。
寺东向,前后殿宇3进。 前殿中有十八罗汉塑像,形态生动,传为元代著名雕塑家刘元之作,且塑像用檀香木掺细砂作胎而成,乃八大处雕塑中的精品。
正殿大雄宝殿供奉三世佛,殿后2株银杏树,干粗数国,高耸入云,是800年前的古树。 大悲寺归来后的感想: 这次大悲寺之行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将会彻底改变我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轨迹。
我早就应该去亲近大悲寺了。感触太多,前两天,我们公司委托设计公司做广告,上有一句:“卓越品质,成就时尚生活”。
我一看就笑了,立即就想起大悲寺。在大悲寺,“最高建筑”就是后山上那座小小的灰色的石条板砌成的二层楼房,是僧宝们的寮房。
以我们世间人的眼光来看,同“时尚生活”哪里沾的上半点边?可在我眼里却是那么庄严,我肃然起敬 ! 还有我们常说的“生活品味”,呵呵,僧宝们身穿百衲衣,日中一食,身无分文。 。
可我看到的是真出家汉的尊严/骨气和威仪 ! 不知怎么的,回来后很多的事情我都会联想到大悲寺和师父。
所以常心生惭愧。 也开始理解大鸟师兄为何以前常说:“我是个很惭愧的人”。
因为他经常亲近大悲寺,亲近师父,同僧宝们的高尚品德一比,当然是很惭愧很惭愧的了。 。
我们是应该多亲近正法道场,亲身体验后会坚固我们的道心。
也坚定我们的信心,我以前曾失望过,但现在看到还有严格持戒,依法依律常年行头陀的僧团在,正法还在 !!! 在大悲寺的宣传栏上,我看到一句: 佛法是世间法,但却是世间人所不愿行的法。这句话深刻啊。
佛法让我们世间人去除贪嗔痴,可世间人苦苦追求/执着的是什么? 我们是凡夫,必须要通过严格持戒和实证亲修来逐步洗去凡夫自身的污垢和烦恼,这是一种痛苦的剥离,才能逐步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吃苦了苦就是这个道理。这是条很长很艰难的路。
可是世间大多数人却不愿意“吃苦”。 现在才明白为什么大悲寺要求:听话,干活。
因为我们是凡夫,凡夫的一大特征就是妄想多,妄念多。在大悲寺干活,别自己胡思乱想, 老老实实的听师父的话,用劳动的汗洗刷自身的污垢和烦恼,还有严格持戒, 没有随意的”方便,开缘” , 呵呵,很多的道理自己会明白的。
我刚到大悲寺头两天,因为习性,还喜欢多一两句话,很快的就改过来了。话少了,想法呀念头呀也变的很少了。
却体会到以前从没有感受过的心的安详和清净。 从大悲寺回来后,这两天不好的习气又略有抬头,自己已警觉起来了。
回来后,的确改变了许多,现在我有意识的去除以前的懒惰散漫的习气,也变的爱劳动了。 我要多锻炼, 在大悲寺其实我干的活儿并不多。
我心里很想多劳动的, 但胳膊和腿好痛哟! 看人家孙居士, 沈大夫和于居士, 她们都干的比我多的活。 我要多锻炼, 下次去大悲寺时才不会这样 。
正方:除去财色名食睡,才能断除地狱无条根。
反方:利用财色名食睡,才能修证成佛和度生。 其实哪有什么正方和反方呢? 没有财色名食睡,如何维持色身?如何建寺,建塔,如何弘法利生? 贪于财色名食睡,如何能解脱生死轮回,了证无上菩提? 其实,哪里需要辩呢? 佛说八万四千法,只为八万四千众生而已。
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真正了解的佛子都会知道,佛转世一定是生在帝王之家。
为什么呢?佛贪着于财色名吗?只是度生的方便而已。众生执于此,而以此方便摄受。
佛本无心,以众生心为心。 佛陀是具足财富,具足相好,具足庄严,具足神通,具足智慧的,所以众生才能生欢喜心,发心学佛,以取得如佛一般的相好庄严。
经上说:佛顶放光,佛需要放光吗?只是为引摄菩萨欢喜,菩萨所见欢喜,而希求如佛一般的相好光明圆满报身,以此方便法而引摄众生。 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说法。
在地藏经,普门品等诸多经典中都清楚地表明,佛菩萨无心相应,随缘化度而已。 佛在世时,舍利佛专喜欢找有钱的人化缘,他认为有钱人是前世积福所至,应该更好的积累福德;而目健连专喜欢找穷人化缘,他觉得穷人是过去生业障所至,应该多积累福报。
佛说:皆是不圆满。 现在很多人学佛就不去工作,不去赚钱,不去努力生活,以为是放下一切。
殊不知,放下不是放弃。一个人连饭都吃不上,如何修行呢?肚子都填不饱,哪有精神修行呢?学佛不是学乞丐,学乞丐不如学丐帮,他们才是乞丐的祖师。
而且,作为一个大乘行人,学佛都学成了乞丐,使众生以为学佛就是什么都不要了,什么都舍了。 穷的连肚子都填不饱了,谁又会去学佛呢?所以,少林寺是以世间智表法,说明佛法不离世间法,表明学佛修行是可以改变人生命运,使我们得到无量的财富,健康。
同理,现在很多学佛人学佛是为了升官,发财,享受,以为是修福成道。殊不知,三毒是轮回根本。
一个修行人连贪嗔痴都没断,如何解脱呢?学佛后更贪,更嗔,更痴不如学魔,因为魔以毒为本,以欲为根,他才是贪嗔痴的祖师。 所以,大悲寺是表出世间法,说明世间法不离出世间法,表明学佛修行可以解脱烦恼束缚,脱离六道轮回,使我们拥有无量的智慧,神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两个寺院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树立的榜样而已,使我们更好的明白如何修证佛法,圆融无碍的处理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 佛法不离世间法,世间法亦不离出世间法。
法无定法,为善用而已。所以才说:正人用邪法,邪法也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也邪。
佛法的弘扬,需要利用最现代化的手段,最现代化的方式以开佛知见,示佛知见,证佛知见,入佛知见。使更多的众生能因此走入佛门,修证解脱。
少林寺是以自己的财富和智慧更好的宣传了佛教,使更多的人知道了佛教;大悲寺则是以自己的修证和行持更好的诠释了佛法,使更多已经知道了佛教的人欣然向往而募集修道,以求解脱。 这就是先以欲勾之,后令入佛智而已。
诸佛菩萨愿力不同,每个修行人愿力也不同。 有的愿努力修证,直到解脱。
有的愿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如地藏经: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而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众生,我终未愿成佛。
这两个王的愿行,为什么不拿来辩论呢? 任何片面的看待问题,武断地分析问题,结果只是使自己迷于事相而继续流转轮回不已。 对于少林寺和大悲寺的对比,已经有很多的时日了,一直感于此问题使无明众生烦恼迷惑,甚至使很多人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谤佛,谤法,谤僧。
这些业力无非还是我们自己承受,与大悲寺及少林寺没有任何关系。唯一有关系的,就是这样的因果会使两个寺院的出家人为我们难过,而更多的给予救度而已。
我们都喜欢大悲寺,是因为看不惯少林寺的有钱,担心寺内的僧人因此而堕落,担心佛法因此被毁坏。但是,我们有担心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具足而妄意品评而徒造口业吗?我们有担心自己还有分别执着而不能拥有圆融无碍之心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