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三本易书,分别是《连山》《归藏》和《周易》。目前仅有《周易》能够完整的流传下来。易书就是上古时代的卜筮之书,虽然十分具有宗教迷信色彩,但蕴含着许多深刻的自然法则,是百家思想的源头之一。
《连山》被称为三易之首,学术界普遍认为《连山》以“艮卦”为首,以四季六气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为吉凶判辨之坐标,以三元九运为时空转换。据说《连山易》原本有八万言,不过可惜的是在汉初就失佚了,现在仅存一些卦名,几个爻名和卦爻辞,象辞,及五十二条诸家论文。
《归藏》据说是商朝的易书,以坤卦为首,万物皆归藏于地。每一象都是以“气”为主。“天气为归,地气为藏,木气为生,风气为动,火气为长,水气为育,山气为止,金气为杀”原来的《归藏》有四千三百言,然而也多佚失,保留下来的,只有六十四卦的卦名,爻名。不过和《连山》相比,《归藏》的命运要好一点。西晋太康年间,人们在战国魏安釐王墓出土了一些战国的竹简,人们总称为汲冢书。其中就有《易经》二篇、《易爻阴阳卦》二篇、《卦下易经》一篇、《公孙段》二篇、《师春》一篇等易学作品,这些作品被汇编起来,取名为《归藏》,也就是现在传世本的《归藏》易。
不过历史上许多学者不断怀疑传世本《归藏》是一本伪书。如孔颖达认为:“《归藏》伪妄之书,非殷易也。”。清朝的皮锡瑞也指出:“《归藏》虽出隋唐以前,亦非可信为古书。”;现在学者余永梁认为:“其实,所谓真的《连山》《归藏》亦是汉人伪作。”。
不过,随者秦简《归藏》的出土,学术上的争议终于有了盖棺定论。1993年,在湖北江陵市荆州镇邱北村王家台15号秦墓出土了394枚约4000字的易占简书,被称为王家台秦简《易占》。这批竹简内容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录《归藏》残文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证明了传世本《归藏》并非伪书。
《归藏》中保存了许多重要的史料信息和民间传说,对于研究上古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师卦》记录了周穆天子卜西征之事,《明夷》记录了夏启梦见乘龙飞天之事,《归妹》记录了嫦娥偷吃长生药、卜奔月之事。从语法上来看,《归藏》的时间的确早于《周易》,如《归藏》的用词更加古老,卦名更为原始,《归藏》的修辞手法更为朴素,文学色彩较低。因此,可以断定《归藏》比周易更为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