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干支和五行是什么了,那么古人是怎么把天干地支与五行联系起来,并运用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探寻~
先来回顾一下前面的知识,十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当然这些都只是简称,想具体了解的朋友可以阅读这篇[《易经》笔记|6.天干地支:古人对易经的运用]。
五行我们应该都知道,指的是:“木、火、土、金、水” 五大属性。那么这十天干、十二地支与五行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表格:
这里的十天干就是按照 [木火土金水] 五行相生的顺序来排列的,也就是
甲乙为:木;古人按照阴阳理论,又把甲对应阳木,乙就对应阴木。丙丁为:火;按照阴阳理论来区别的话,就是 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己为:土;所以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庚辛为:金;也就是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癸为:水;最后,壬为阳水,癸为阴水。讲完这十天干与阴阳五行的对应关系可能还好理解,不过接下来这十二地支与阴阳五行的对应关系可就有点复杂了。
首先我们从这个天干地支最开始是用来记录时间的历法讲起。相传这天干地支是轩辕黄帝发明的,黄帝命令手下的容成、大桡两位大臣,由容成作历法,大桡作甲子。而这甲子就是天干地支组合出的六十个结果,因为天干的第一个字是甲,地支的第一个字是子,所以叫作甲子,有的人称作六十甲子,简称干支。如果看过之前文章的朋友应该看过这张图,现在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所以这甲子厉也称干支厉,那么,这十二地支到底是怎么与阴阳五行对应起来的呢?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夏代的历法。估计有的朋友会问啊,这夏代的历法是什么呢?嗯~我又去查了一下头条百科,发现这夏代的历法就是干支厉,我们常用的二十四节气是其中的基本内容,对我国的农耕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按照夏历的定义:寅为正月,卯为二月,依次后推;又因每三个月为一个季度,所以就有:
春季是:正月(寅)、二月(卯)、三月(辰);夏季是:四(巳)、五(午)、六月(未);有没有发现这里的四和五是同音的~秋季是:七(申)、八(酉)、九月(戌);冬季是:十(亥)、十一(子)、十二月(丑);分别配上木(春)、火(夏)、金(秋)、水(冬)四个属性,但是还有一个土属性没有对应到月份中,于是古人把每一个季节的最后一个月,也就是三(辰)、六(未)、九(戌)、十二(丑)这四个月抽出来,作为五行中的土属性了,这样就把十二地支与五行对应起来了。
当然这十二地支也有阴阳之分,之前我们就有说过排在奇数位的都为阳、偶数位的都为阴,按照这种规律呢,我们就可以完整的把十二地支与阴阳五行给对应起来了,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张表:
古人通过上面这种对应关系,结合易经中所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就用天地运转的规律来推演人的命运。当然,只是从天时、地利这两个因素来推演,这是我们不能改变的两个因素,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我们虽然不能决定自己出生的时间,也不能决定自己出生的地点,但是我们能决定自己走的是哪条路!而行走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目的地,我想通过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总有一天可以到达那个地方。朋友们,这里是鑫哲读书,关注我,和我一同学习,去探寻世界的本源,我们下期再见。#全民荐书人##读书##鑫哲读书##易经笔记#
相关阅读 ▶ 《易经》笔记|6.天干地支:古人对易经的运用 ▶ 《易经》笔记丨7.阴阳化五行:整体思维 ▶ 《易经》笔记丨8.五行的微观与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