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区别,是同一个意思,三阳开泰即三羊开泰,是吉祥之意,在艺术表现的时候用三只羊鼎足而立来表现这种意义。
具体解析如下:
《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三阳开泰,常用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而羊在中国古代被当成灵兽和吉祥物,汉代许慎《说文》云:“羊,祥也”,“祥”也可写作“吉羊”,表吉祥之意。古人把羊作为美好的象征,一切美好事物都用羊形容。
“羊”和“阳”同音,很多“吉祥”的铭文都写成“吉羊”。《说文解字》说:“羊,祥也。”“三羊开泰”和“三阳开泰”都是吉祥之意。
因此,“三羊开泰”和“三阳开泰”都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是岁首人们互相祝福的吉利话。
扩展资料:
关于羊的典故:
相传,羊是给广州带来吉祥的五谷之神。《太平御览》引晋裴渊《广州记》,载有五羊传说。
至清初,五羊故事仍为当地人所津津乐道,屈大均《广州新语》记,古时南海有五仙人,各穿不同颜色的衣服,分别骑着不同颜色的羊,他们来到广州,将六出的谷穗赠给人们,并祝愿永无饥荒。随后,五仙人腾空而去,五羊化为石。
五个仙人五只羊,带来五谷丰登的祝福。广州称羊城,简称穗,均源于五羊传说。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三羊开泰
“三羊开泰”本为“三阳开泰”,最早出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易经》,本意是指“冬去春来”。 更加通俗明白的解释是,《易经》以正月为泰卦,古人认为是阴气渐去阳气始生。农历十一月冬至那天白昼最短,往后白昼渐长,故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开泰”。 “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出自《易经》“泰”卦。“泰”卦前三爻为阳爻,也称“三阳”,代表天;后三爻为阴爻,代表地,故象曰:“天地交泰”。这里的“交”是“接触”、“贯通”的意思,因为“天地交”了,所以就“泰”了。“泰”者,“吉亨”也,吉利、亨通也,康泰、泰平也。 在《易经》64个卦名当中,“泰卦”是好卦,故有“否极泰来”的成语。“阳”和“羊”同音同调,羊在中国古代又被当成灵兽和吉祥物。从古代器物上可以看到,很多“吉祥”的铭文都写成“吉羊”。在古汉语中,“羊”“祥”通假。《说文解字》说:“羊,祥也。” “三阳开泰”这个短语本身,还有一个“开”字没有解释。“开”者,始也。春天来了,开始有好运了,所以有个联句叫“三阳开泰运,四季乐平安”,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从上面的解释可以看出,“三阳开泰”这个短语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它是“不是成语的成语”,里面的每个词素都是不应该随意改变的。
三羊开泰,也称“三阳开泰”。“三阳”表示春天的开始,而“泰”则是“平安、安宁”的意思。“三阳开泰”指的是“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也含有“好运来临,万事顺意”的意义。明清时期,民间传说曾把青阳、红阳、白阳,分别代表过去、现在和将来。民间喜用的“三阳开泰”是一种吉祥语,它表示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的意义。也是兴旺发达,诸事顺遂的称颂,
1.周易解释:
《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阴阳学说中,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兴盛之象,故称三阳开泰。
2.羊的解释:
羊,即祥也。古代宫廷中小车多称羊车,即取意吉祥。人们常说的“三羊开泰”为吉祥话之一。比如一帆风颇、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万事如意等。羊,在中国民俗中“吉祥”多被写作“吉羊”。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为与中国先民朝夕相处之伙伴,深受人们喜爱。古代中国甲骨文中“美”字,即呈头顶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征。
3.阳的解释:
中国古代阳与羊同音,羊即为阳。“三阳”依照字面来析,解释为三个太阳比较直观,既早阳、正阳、晚阳。朝阳启明,其台光荧;正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辉照,其台腾射。均含勃勃生机之意。
4.泰的解释:
“泰'是卦名,乾上坤下,天地交而万物通也。我们见到“泰”,总是大吉利。开泰以“求财”来卜,就是大开财路;以“求婚”来卜,就是大开爱门。
《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
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阴阳学说中,十月为坤卦。
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
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
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兴盛之象,故称三阳开泰。 中国古代阳与羊同音,羊即为阳。
“三阳”依照字面来析,解释为三个太阳比较直观,既早阳、正阳、晚阳。朝阳启明,其台光荧;正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辉照,其台腾射。
均含勃勃生机之意。 “泰”是卦名,乾上坤下,天地交而万物通也。
我们见到“泰”,总是大吉利。开泰以“求财”来卜,就是大开财路;以“求婚”来卜,就是大开爱门。
“三阳开泰”一词,最早出自《易经》。
《易经》以十一个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个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吉亨之象。
故旧时以“三阳开泰”或“三阳交泰”为岁首称颂之语。 《中华成语大辞典》对“三阳开泰”的解释为:夏季十一月冬至日的白昼最短,往后则白昼渐长。
古人以为这是阴气渐去而阳气始生,所以称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旧时常用为新的一年开头的吉祥之辞。
元·脱脱等《守史·乐志七·绍兴以来祀感生帝》中说:“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明·张居正《贺元旦表》云:“兹者,当三阳开泰之候,正万物出震之时。”
明·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九十一回中写到:“设此三羊以应开泰之言,唤做‘三阳开泰’,破解你师之否塞也。” 过去有一副对联“一元二气三阳泰,四时五福六合春”,其间用的也是“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