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渡是赣县南部的—个大圩镇,听老辈人讲,几百年前,王母渡圩场还是一片苍茫茫的樟树林,一条小路穿过树林,沿伸到河边。河边有个渡口,摆渡用的是条竹筏,无人过渡时,就停靠在岸边。渡口河畔,有一座佛楼,一年四季,香火不断。佛楼脚下搭了个草棚,一个孤独的老婆婆住在里面,照看佛楼和渡门,还兼卖茶水。
据说,老婆婆泡茶的水,不是桃江河水,而是从树林尽头的三塘坑山脚下的石缝里渗出来的山泉水,她的茶叶,也是从距渡口十里远的山坡上采来的“龙脑清茶”。过路人都喜欢喝老婆婆的茶,说:“喝了老婆婆的清茶,满口生香,廿彻心脾。”为了给过路客人充饥,老人还炸米果、豆粑卖。她卖的米果大而甜,咬一口满嘴流油;她煎的豆杷,又香又脆,老少爱吃。 老婆婆姓王,人们都尊称她为王母。王母为人贤惠,生活节俭,把自己省下来的钱,请来石匠和木匠,在渡口修起了一座码头,造了四条木船,每条船还雇了一名船工。从此,人们过渡,再也不用提心吊胆,担心落水了。 渡口有了渡船,人们特地编写了一首歌:“叮当朗叮当,今日不得闲,明日要赴圩,后日要进城。”
这首歌唱出了人们心中的高兴,过往行人也被王母为公益的奉献精神所感动,许多人捐田、捐粮、捐钱,资助船工的工钱。也就是从那时起,过渡的人不但不要船钱,而且不论白天、黑夜什么时候需要过渡都十分方便,因此,人们流传一句话:“走了几千几百路,不如王母好过渡。”过渡方便,来往的人多了,加之有了码头,有人就在这樟树坪上搭起了草棚、木房,做起生意来,招来南康县人,甚至广东人,看到这里有利可图,也携家带小在此定居,兴办商业。渡口走向兴旺,逐渐形成了圩镇。
开圩不久,王母却无声无息地离开了人世。圩上人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母亲,便把圩名定为“王母渡”。同时,成立了“王母渡义渡会”,把各地捐田、捐粮、捐钱的人们的姓名、数目载入会谱,出版了《王母渡义渡录》,如实地纪录了王母渡的来历以及一些文人墨客为王母渡而作的诗。如:
王母渡头景色幽,
隔江遥望万山秋, 渔翁醉卧夕阳下, 一叶扁舟任水流
两岸山光接水光,亭亭樟树色苍茫
市场热闹民纯朴,
物产丰饶甲贡章。
圩上人还在码头旁,佛楼脚下分别立了石碑,上刻“王母渡”三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