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算命 正文

宝坻哪里算命准

1. 请问大师庙里求的签准吗

阿弥陀佛

佛教没有生辰八字一说。也没有算命看相一说。就算你求的签不好,命运也是可以改变的。

你可以每日吃素放生,止恶行善,老实念佛来改变命运

净空法师---佛家承认有命运,但不是定命,为什么? 你每天行善它就加分,你作恶就减分,天天有加减,做大善就乘,做大恶就除,加减乘除天天不一样。

古人所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你命中有多高的地位就是那样,如果你想高的时候也行,积善修德。你看《了凡四训》,袁了凡先生十五岁遇到一个算命的先生,算得非常准。他母亲很相信这个算命先生,云南人孔先生,让他给了凡算终身流年,就是一生的命运。这个算命先生告诉他,你这个小孩是做官的,是仕途中人,要好好念书,去参加考试。他将来官做到什么程度?做到一个县长,小县分的县长在四川。寿命五十三岁,五十三岁他还在做官,就告诉他,五十三岁那年你就辞职,你回老家寿终正寝,你寿命到了。命里面只有秀才,举人、进士都没有,这叫没有功名,命里头没有儿女,生活还能过得过去。他每年参加考试考多少名,每年国家给他的粮食,那个时候是给粮食,大概是八、九十石,每年跟孔先生算的完全准确,一点都不差。

二十年,袁了凡先生他十五岁到三十五岁,他完全相信人真有命运,二十年不差错一点。他争取功名那个念头就死掉了,不跟人竞争,真正做到佛法上所说的,「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他不需要求,我命里有的,不用求,到时候一定得到;命里没有,我求也求不来,他心就定了。三十五岁那年,跟云谷老和尚在禅堂里面坐了三天三夜,他没有一个念头。老和尚非常佩服他,一个人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这个功夫很高。就问他,你怎么修的?他就告诉禅师,他说我没有修。那你怎么三天不起心?我的命给人算准、算定,我想也没用,所以干脆就不想了。老和尚听了哈哈大笑:我以为你有相当好的功夫,原来你还是个凡人。他就问为什么?他说你二十年来,你的命运一点都没有转,完全照单行事,你不是凡夫,谁是凡夫?他向老和尚请教,那命运能改吗?老和尚告诉他,命是你自己造的,你自己造的你怎么会自己不能改?当然能改。说明你这二十年也没作善,也没有作恶,所以就那么准。作恶就减分,行善就加分,每天都有加减乘除,了凡先生每天都不动的,不作恶也不行善。云谷禅师就告诉他,他明白了,到底是个读书人,聪明人。

云谷教他断恶修善,你的命运会改,你的寿命会延长,进士、举人你可以得到。他相信了,回家就发了个愿,做三千桩善事,他每次行善记下来,三千桩善事。这个愿一发到第二年参加考试就变化,第二年考试,孔先生算他是第三名,他考取第一名,公家给他的米也增加,就真的应验了,所以更努力,一生到最后全家行善积德。没有儿子,他求儿子,就真的生了一个儿子,儿子好像给他生了六个孙子,在晚年的时候儿孙满堂。寿命五十三岁,他活到七十四岁,就是延寿二十一年。本来官运最高是个小小的知县,结果他做的是一个很大的县,宝坻知县。宝坻是直接归皇上管的,就好像一个特别市、好像一个特区首长一样,那么高的地位。命里头没有进士,没有举人,举人考中了,进士也考中,证明命运是在自己手上,自己可以创造命运,不是一成不变。

佛家承认有命运,但不是定命,为什么?你每天行善它就加分,你作恶就减分,天天有加减,做大善就乘,做大恶就除,加减乘除天天不一样。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不干?你干准有好处。云谷禅师给他一本「功过格」,那就是个标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恶要断,善要修。功过格就是道家的《太上感应篇》,里面说了一百九十多桩事情,都是讲善恶的标准。他就依照这个修,每天反省,恶我有没有做?做了赶快改,善有没有修?每天认真干这桩事情,干了一辈子,效果非常卓着。临终的时候告诉他儿子,他没有求长寿,寿命是自然延长的,延长二十一年。所以写了家庭四训(四篇文章)留给他儿子,那是他们家的传家之宝,世世代代都要记住,都要好好学。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这个家庭世世代代兴旺。聪明的人、有智慧的人应当要学习。

2. 命运如何

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同,即使是一家人。

从因果关系上看,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造就的。因此,从宿命的角度讲,一个人的命运是确定的。

但是中国有改善命运的办法。那就是: 命由己造,境随心转。

日行一善,命运改变。 命运既然自己造作,自己当然可以改造。

推荐你看一本书《了凡四训》,里面讲述改造命运的方法。《了凡四训》里面是一件真实的人生经历,介绍明代袁了凡先生,被精通算命的孔先生给他算准了一生:他第二年三次考试的名次(县试14名、府试71名、省试第9名),等到第二年去考试,三处的名次果然完全相同。

后来又为他详细推算一生,比如那一年会考第几名,那一年会获得贡生,之后某年会在四川任一个小官共三年半,等等,非常详尽,最后在五十三岁的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命中无子。此后一段时间,果然如孔先生所算,一一应验。

至此,袁了凡相信一个人的命运、功名浮沉,都命中有定,连发生的时间、地点都丝毫无差,于是对一切心灰意冷,而淡然无求,终日静坐,也懒于读书求进。后来直到他遇到云谷禅师才发生改变。

云谷说,命由己作,福自我求,人能从内心去作努力,力行仁义道德,广种福田,自然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得到好的结果。云谷特别强调了铭印的力量,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告诉了凡先生,圣贤皆不妄语,这些话都不是骗人的。

云谷使他明白积德的重要,知道要多作善事,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些事在《云谷会师传》及《明摄山栖霞寺沙门释法会传》中都有记载) 从此了凡先生猛然觉悟,发心忏悔。

力行云谷禅师所授《功过格》(六时书),立誓行善三千,并逐日记下,每日处事战战兢兢,不敢放任。并将别号学海改为了凡,以示不愿再像凡夫俗子一样愚庸。

这是了凡一生中的又一个重大转折。如果说当年偶遇孔先生而使了凡确立了“命由天定”的宿命观,那么,这次拜访云谷师则使他彻底改变了对命运的根本看法,从而确立了“命自我立”的立命观。

这种改变很快有了结果,到了次年(1570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预算的应该得第三,忽然考中第一。孔先生给他算的命,第一次出现不应验。

了凡四十六岁(1581年)时终于求得一子,取名俨,字天启。袁俨也非常的博学,在当时很有文名,他四十四岁(1625年)时也中了进士,当了广东省高要县的知县,政绩和口碑都很好。

五十三岁时(登第两年后,即1588年。原来命中推算这一年该寿终)朝廷分派他到宝坻县去当知县。

他在宝坻任职到1592年。四年中,他革除弊政,减轻赋役,疏浚河道,筑堤开渠,植树垦荒,兴修海防,治理盐碱地等等,政绩斐然。

在宝坻的第三年(1591年)他写了《宝坻劝农书》两卷。内容包括天时、地利、田制、播种、耕治、灌溉、粪壤、占验等八篇,是明清时期的地方性农书中具有一定影响的著作。

(1609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较孔先生所算延寿二十一年)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从网上搜一下这本书,下载下来慢慢看,同时最好再看一下净空法师讲解的《了凡四训讲记》。

一定会大有收获。 这个回答,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