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塔位于赤峰市宁城县辽中京城遗址内。约建于辽圣宗重熙四年(公元1035年),是我国现在辽塔中 最大的一座。大明塔筑于高约6米的夯土台基上,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砖塔,高74米,底座每边长14米。塔座呈须弥形,分两层。塔身分八面,每个棱面上都附有佛龛,龛内雕饰着凸起的8尊神像,分别座于仰莲宝台之上。每两面相交的棱面上,写着佛经上的警句和神像各自的尊名。雕像造型精美,栩栩如生 。
庙会每年的阴历四月初一开始至四月初十结束!~~~~.但是高潮是在初六,初七,初八这三天.因为初八是正日子,尤其人多,一到庙里烧香的人用摩肩接踵来形容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辽中京遗址——大明塔 辽中京大定府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铁匠营乡。
此城建在老哈河冲积平原上,北有七金山(今九头山),西眺马盂山,南濒老哈河。九百年前,这里气候温和,水草丰美,宜于农耕和放牧。
史载,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公元1004年)路过这里,遥望南方霞光闪烁,有郛郭楼阁之状,一派瑞气,因议建都。统和二十五年五日竣工. 中京城的布局仿北宋都城汴梁城,分外城、内城和皇城。
外城东西长4000米,南北宽3500米;内城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内外两城略呈“回”字形。 皇城呈正方形,每边长一千米,居于内城中北部,以内城北墙为皇城北墙。
中京城自兴建到失于金,历经150年,一直是辽的重要都城。金兵攻陷上京后,于公元1122年攻占中京。
金时改辽中京为北京大定府。元初改为北京总管府,至元二十五年改为武平路。
明初在此设大宁卫。明太祖死后,因诸王纷乱,此城遭战火遂成废墟。
辽中京城内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惟塔独立。 大明塔位于辽中京城遗址内,塔筑于高约6米的夯土台基上,八角十三层砖砌密檐式,高74米。
高80.22米,塔基底径48.6米,塔体直径34米,在现存辽塔中雄居魁首。据元一统志载可能建于辽重熙四年(公元1036年)。
塔身赤面有两行蒙文,内容是:“大清咸丰甲寅年敬修”,为清代补修所写。塔座为须弥座,上部砌出仰莲瓣,经改造修建,成为每边宽14米、高17米的直壁。
塔身第一层每面嵌镶浮雕造像,正中镶成起券佛龛,龛内莲座上趺坐佛像,姿势各不相同,佛像两侧为菩萨、力土像,塑像之上砌出华盖,两侧上方各有飞天一对。浮雕刀法简练,线条流畅,形象庄严,是辽代雕塑艺术中的佳作。
每面的转角柱都砌成塔形,上刻塔铭及佛名。此塔始建于辽代中期。
大 明 塔 的 传 说 很久很久以前,大明这个地方是片汪洋,住着一条十个脑袋的恶龙。一次恶龙发怒,冲出水面把天都顶破了,还是女娲给补上的呢。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盘古开天辟地造了不少大山和平地,恶龙回不了大海,肚子一饿就兴风作浪吞吃性畜、野兽和人。人们为了生存,在每年四月初八这天,不管是住得远近,都得抬着猪,赶着牛、羊给它送去,恶龙每年还要吃一童男和一童女。
一年的四月初八日,一对青年夫妇,背着儿,抱着女,哭哭涕涕,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在人群里,原来是该轮到他们将童男童女作为供项给恶龙送来。正在这时,王母娘娘的三个女儿驾着祥云浏览天际,在回宫时路过这里,按住云头观看此情景。
三妹说:"二位姐姐,恶龙作孽又要吃人了!"二姐说:"叫它弄得人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人们哪有个太平的时候!"大组说:"我们姐妹三人,比不上它的道行,斗不过它,听妈妈说过,蟠桃园里从东南门进去,绕到西北角,第九千九百九十九棵树的蟠桃核能治孽虫,能炸恶龙的头,十个蟠桃就可致恶龙于死地。可是看桃的天神把守很严,咱摘不来呀。
"三姐妹商量一下,决定偷蟠桃,于是驾起祥云,来到蟠桃园外一看,守桃天神正好回天宫领旨。三姐妹立即进了东南门,绕到西北角顺着方向数呀数,数到第九千九百九十九棵蟠桃树,立刻上树摘桃,刚摘了九个,忽听南天门打开了,大姐说:"快走!守桃天神回来了。
"三姐妹飞出了西北门,驾云来到大明上空。三姐妹落地变成村姑,手捧蟠桃随着人群来到恶龙的供品前,只见恶龙变成一只怪兽,张着血红的大嘴吞吃着送来的整猎、整羊、整牛。
恶龙看见了童男童女,狂笑着吼道:"哈……快把童男童女给我抱过来吃了!我就天上地下无敌了,玉皇大帝也得听我的了。"三姐妹一看孽如此狂妄,紧走几步,抢在抱童男童女的年轻夫妇前面,拿出了新鲜美丽的蟠桃,恶龙一见大喜:"啊!仙桃!快快拿来让我先吃!"三姐妹没有怠慢,便装做恭恭敬敬的样子,把仙桃献了上去。
恶龙如恶狼扑食把九大蟠桃连核吞了下去。三姐妹暗喜。
恶龙正要伸手抓童男童女,顷刻觉得腹内剧痛,脖子鼓大包,站立不住,打起转转,翻身打滚,才知道上了当,喊道:"你们三个妖女……"话音没落,只听"崩!崩!崩!……"九声巨响,震得大地抖了九晃,恶龙的九个脑袋脑浆迸裂,血溅沼泽,腾空而起,飞到大明城后落了地,变成了九个山头,即现在的九头山。 恶龙躺在血泊里昏迷过去,三姐妹一看恶龙还有一个头,知它不能死,就用各种神法治恶龙于死地,但这些法子都不顶用,三姐妹着了急,如果恶龙醒来,打到天宫去,我们姐妹就更吃罪不起了。
正在这时,托塔天王巡天回宫交旨,路过这里,三姐妹赶紧迎了上去,说明事情根由,天王说:"恶龙作孽累累,罪刻万死!它神通广大,你们哪能是它的对手?我助你们一臂之力,你等需在恶龙的头、腰、尾各筑一塔,便大功告成。"说完,默念咒语,吐三口神气,那恶龙乖乖地翻了白。
三姐妹谢过天王便忙于去筑塔。天王说:"一个时辰,必须在天鼓响之前筑完。
"说罢驾起祥云回天宫交旨。 大姐在恶龙头上筑大塔,二姐手慢点,在腰上筑小塔,三妹心灵手巧,在尾巴上筑中塔,她们各用神术,眼看着三座塔一寸一寸地往起长。
不到半个时辰就要筑完。在开始修塔尖时,三妹塔下跑来一只。
清代乾隆皇帝描写该塔的诗句就是“自远早见郁迢娆,逼近欲瞻翻不易”。观者无不为工程之浩大、造型之壮观、雕刻之精细而叹为观止,使人不禁肃然起敬。
大明塔兴建的具体年代,至今尚无资料。但据考古学家分析认为大明塔确为辽代所建。
根据1982年维修时从塔上发现的一块砖上写有“寿昌四年四月初八。。”等字句推断,认为大明塔应为辽统和二十五年到寿昌四年(公元1007年─1098年)间所建。
大明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南城村辽中京遗址内。原名应为大宁塔(尚有清乾隆《题大宁塔诗》存世,大明属谐音误读)距赤峰120余公里,距宁城县天义镇20多公里。
扩展资料:
塔内文物
大明塔最底层的高大立面上,一周巨大的莲花宝座托起了海天佛国的八大部洲,每个立面中心砌出券顶佛龛,一尊尊高大的圆雕佛像,头顶佛光,慈眉善目,俯视人间。
在我国的众多古塔中,体积最大的当数辽代大明塔,如今,这座中国最大的实心砖塔在向中外游客展示它宏伟雄姿的同时,还埋藏着许多秘密。
传说大明塔下有很大的地宫,里面供奉着释迦摩尼佛祖与其弟子的塑像,佛前供案上点着九九八十一盏长明灯,正中一个油灯特别大,也特别亮,虔诚的佛教徒们无论向这些油灯添加多少油也不外溢,多长时间不添油,油也不减少,灯也照样明亮。
但有一年,一位小和尚仍然顺着通道进去添油,可再也没见他出来,别的和尚去找时,通道早已不见了。
据李义讲,按一般建塔规则,塔基中心部位应有地宫,即放置佛舍利等物的地方。县里1986年清理塔基时,曾于塔正南面进行了试掘,但进深7米仍未发现地宫,因怕危及大塔的安全,没敢开凿塔座或塔身,因此,还难以断定塔下有无地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明塔
大 明 塔 的 传 说 位于内蒙古宁城县辽中京城遗址内,塔筑于高约6米的夯土台基上,八角十三层砖砌密檐式,高74米。
塔座为须弥座,上部砌出仰莲瓣,经改造修建,成为每边宽14米、高17米的直壁。塔身第一层每面嵌镶浮雕造像,正中镶成起券佛龛,龛内莲座上趺坐佛像,姿势各不相同,佛像两侧为菩萨、力土像,塑像之上砌出华盖,两侧上方各有飞天一对。
浮雕刀法简练,线条流畅,形象庄严,是辽代雕塑艺术中的佳作。每面的转角柱都砌成塔形,上刻塔铭及佛名。
此塔始建于辽代中期,传为感圣寺内的佛舍利塔,今塔前仍有旧寺遗迹。经历代修缮,塔及塔座已失原貌,塔上第一层南面还有清咸丰四年(1854年)重修时的蒙古文题记,是现存辽塔中最大的一座,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传为感圣寺内的舍利塔。近年修缮工程中发现辽寿昌四年(1098年)题记,证实为辽代晚期兴建。
八角十三层砖砌密檐式,通高8l.14米,为中国现存第二高塔。塔座下部为阶级式,上部砌有仰莲瓣。
塔身第一层每面镶嵌浮雕造像,是辽代雕塑艺术的佳作。经历代维修,塔刹及第一层檐椽斗拱部分已非辽代形制。
维修时塔上塌下的碎砖杂土堆埋塔座,形成高约7米的土台基。塔上第一层南面尚有清咸丰四年(1854年)重修时的蒙古文题记。
近年已将基座上堆积土全部清除,露出原有面貌。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在大明塔举办庙会,附近群众数十万人前往参拜游览。
大明塔
辽中京大定府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铁匠营乡。此城建在老哈河冲积平原上,北有七金山(今九头山),西眺马盂山,南濒老哈河。九百年前,这里气候温和,水草丰美,宜于农耕和放牧。史载,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公元1004年)路过这里,遥望南方霞光闪烁,有郛郭楼阁之状,一派瑞气,因议建都。统和二十五年五日竣工. 中京城的布局仿北宋都城汴梁城,分外城、内城和皇城。外城东西长4000米,南北宽3500米;内城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内外两城略呈“回”字形。
皇城呈正方形,每边长一千米,居于内城中北部,以内城北墙为皇城北墙。中京城自兴建到失于金,历经150年,一直是辽的重要都城。金兵攻陷上京后,于公元1122年攻占中京。金时改辽中京为北京大定府。元初改为北京总管府,至元二十五年改为武平路。明初在此设大宁卫。明太祖死后,因诸王纷乱,此城遭战火遂成废墟。辽中京城内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惟塔独立。
大明塔位于辽中京城遗址内,塔筑于高约6米的夯土台基上,八角十三层砖砌密檐式,高74米。高80.22米,塔基底径48.6米,塔体直径34米,在现存辽塔中雄居魁首。据元一统志载可能建于辽重熙四年(公元1036年)。塔身赤面有两行蒙文,内容是:“大清咸丰甲寅年敬修”,为清代补修所写。塔座为须弥座,上部砌出仰莲瓣,经改造修建,成为每边宽14米、高17米的直壁。塔身第一层每面嵌镶浮雕造像,正中镶成起券佛龛,龛内莲座上趺坐佛像,姿势各不相同,佛像两侧为菩萨、力土像,塑像之上砌出华盖,两侧上方各有飞天一对。浮雕刀法简练,线条流畅,形象庄严,是辽代雕塑艺术中的佳作。每面的转角柱都砌成塔形,上刻塔铭及佛名。此塔始建于辽代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