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三知” 全部《论语》的最后一章里,孔子提出人要“三知”,即“知命”、“知礼”、“知言”,可谓是人生至理名言。
《论语》从学习的三个阶段开始,以要达到“三知”的境界终篇,是大有深意的。实际是讲述人生在道德知识与品行全面成长的整个过程。
学习是起步阶段,是人生提升自己的唯一手段,当然这种学习包括读书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学习。学习的最后境界便是“知命”、“知礼”、“知言”,而“知命”排在第一位。
那么,孔子这里的“知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先看看原文 《论语??尧曰》最后一章,也是全书最后一章:【原文】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翻译】孔子说:“不懂得命运,就没有办法当君子;不知道礼制,就没有办法在社会立足;不能洞察语言,就没有办法判断人。”
【评析】命运问题始终是困扰人生的大问题。命运处在可知与不可知之间,即命运肯定存在。
因为人之生活、前途确实存在外在的非人力可控制的偶然性因素,如何注意、懂得、认识、重视偶然性,要利用或抗衡这种偶然性,或不为其左右而在偶然性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必然性,这就是安身立命。这样就不会做非分之想,就是君子之所为了。
“知礼”是知道礼制的内容与形式方可以在社会立足,而能够认识人识别人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起点与掌握尺度的关键。这三个方面是人能否立足,能否成功的前提与关键。
全部《论语》以此终篇,与第一章相呼应,从自觉努力学习开始,到获取知命、知礼、知言的能力,是人生的全部内容,是生命的真正意义与价值。可见《论语》的章节结构设计是经过深思熟虑,惨淡经营的。
“知命”就是“知天命” 孔子所说的“知命”就是他所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的“知天命”,包含十分复杂的意蕴。其中主要有这样几层意思:1、天命是客观存在。
2、天命不可预知不可认识。3、人生起点不同,基础不同,要求也不能相同。
4、在现有基础上尽力去做即可以,能够努力尽力竭力,“内省不疚”便问心无愧。下面分别解释这几个方面。
1、天命是客观存在。 天命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存在实际就是指生命状态的个别性、特殊性。
每个人下生命运就不同,生在贫寒之家与生在富贵之家不同,生在乞丐之家与生在帝王之家不同。这种情况没有选择性,而完全是偶然,这便是命。
人生的时间与空间也是命,生在利比亚、伊拉克、阿富汗这样的动乱国家与生在发达国家的儿童生活质量岂止天壤,也是命。生在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的百姓普遍幸福,而生在鸦片战争后的人普遍受苦受难,也是命,而人们是无法选择的。
我讲课时曾经说过,当官、经商、做学问都不是一代人的事,基础很重要。起点高低很关键。
“长袖善舞”,“多财善贾”,这便是基础,也是命运。 2、天命不可预知不可认识。
天命是肯定存在的,但天命是不可预知的。正是这种不可预知性,才使人生有滋有味,才充满期望。
如果什么事先都知道了,那么人生便索然寡味了。俗语说:“人不知死,车不知翻”,就是命运不可知的一种认识。
人的死亡是不可躲过的,是可以预期的,即一百多年,最长不过一百四五十年而已。确知活这么长寿命者,全世界恐怕只有孙思邈一人而已。
目前生活水平高了,人的平均寿命在增长,但也难以突出这个数字。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写到:“七十八十算正常,九十以上算高寿,一百以上是寿星,二百以上是妖精”,妖精不是人类。
这样,人们就不必企求长生不老,但也要珍惜生命。而其他如官运、财运、桃花运也都难以预知。
只能顺应天意而已。古人的“守份”,安身立命是对的。
3、人生起点不同,基础不同。 人生起点不同,基础不同,要求当然就不能相同。
有人看别人条件好就眼热,便属于“不知命”,看别人有个好爸爸,便可以安逸得到很多,小小年纪,便有房有车,而自己出身贫寒,则一无所有。这时候,最关键的是要凭借自己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打拼去改变生活处境。
不要看别人的爸爸如何,而你自己应当努力做个好爸爸。这样,才算是“知命”。
4、在现有基础上尽力去做即可以 知命之后,很多事情便都心安理得,自己努力去做就可以了,不必规定一个具体目标。比如几年要挣一百万之类,这样会活的很累很烦。
只是不断上升的趋势就好。这样容易做到,也容易满足。
温饱以上的“内省不疚”便是幸福。幸福并不遥远,幸福与钱有关系,但钱不起很大作用。
能够做到这样,便是“知命”。 “知命”还应该含有知道生命只有一次,而且很短暂,故更应该抓紧时间学习与工作,使生命更有意义。
所谓君子者,现在大概就是指那些人格比较高尚的人吧。君子安贫?那他为什么要安于贫呢?我想,做为君子者一般都比较正直、达观、明事理辨是非,对于任何事情都有自已的主观见解,不同流合污,对社会上或生活中的一些丑恶的现象都看得比较清楚,他们也有弃旧图新,改良社会的愿望或志向,但他们总是从自已的实际情况出发,问自已是不是有这个能力,如果有,他们总是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到社会中去,施展自已的能力,如果没有就安于自已的本份,该干嘛就干嘛,古往今来,在田间地头、村落舍院、建筑工地,难道就没有千千万万的君子吗?他们安于份、守于贫、达人知命、日出而作日没而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漫漫进程!如今社会发展迅速,科技已高度发达,君子虽达人知命,但安于贫的历史也应该改写了吧,但这需要有能力的政府在前开路以及与君子们的勤劳和学习分不开的!
安贫知命
『成语拼音』:ān pín zhī mìmg
『成语解释』:命:命运。安于贫困的境遇,知道自己的命运,不怨天尤人。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原文: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翻译:所(能够)依赖的(是):君子能够看到细微的预兆,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天命。
讲解:“所赖”句,另一版本为:“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别有一样意思。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无以:以,动词,凭借。无以,没有什么凭借,不能的意思。
孔子说:不知道命运,就不能成为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安身立世;不明白言语,就不能了解人。
命运是客观存在的,不能科学地认识客观存在的一切,产生超出现实的企求,达不到愿望,又怨天尤人,怎么能算作君子呢?礼仪是社会交往的基础,不懂得礼仪肯定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连别人说的话都听不明白,怎么去了解这个人呢。自大的人不知命,狂妄的人不知礼,自我的人不知言,自大了不去学习,知识浅薄,对客观世界了解不够,肯定不知命;狂妄的人不受礼仪约束,自然不懂礼法;自我的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劝告,肯定不知言。这就要求人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以更透彻地了解客观世界,达到知命;态度谦逊,遵守礼仪要求,礼尚往来,与人和善交往方可立世;屏弃自我,学会聆听,虚心受教,自可纳言知人。
意思:君子多是能安分守己的,通情达理的人一般知晓天命。
君子:指正派的人
达人:指豁达大度、通晓事理的人。
出处:《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作者:王勃,唐代诗人
原文: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时运不齐:命运不好。不齐:有蹉跎、有坎坷。
舛(chuǎn):不顺。
明时:政治昌明的时代。
见机: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达人知命: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命运。
宁移白首之心:哪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心志?
青云之志:比喻远大崇高的志向。
酌(zhuó)贪泉而觉爽:喝下贪泉的水,仍觉得心境清爽。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这句是说有德行的人在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纯正,不被污染。处涸辙以犹欢:处在奄奄待毙的时候,仍然乐观开朗。处河辙:原指鲋鱼处在干涸的车辙里。比喻人陷入危急之中
释义:唉!命运不顺,路途艰险。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把贾谊贬到长沙,并不是没有贤明的君主:梁鸿到海边隐居,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吗?不过是君子能够察觉事物的先兆,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数罢了。
年纪大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该更加坚强,不能放弃凌云之志。这样即使喝了贪泉的水。仍然觉得心清无尘;处在干涸的车辙中,还能乐观开朗、北海虽然遥远,乘着旋风还是可以到达;过去的时光虽然已经消逝,珍惜将来的日子还不算晚。
孟尝品行高洁,却空有报国之心;阮籍狂放不羁,怎能效仿他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返?
扩展资料: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于上元二年所创作的一篇骈文。
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文学赏析:
作者虽满腔热血,才华横溢却因恃才傲物、放荡不羁而被当时社会所不容。壮志难酬,所以在这里作者由宇宙的无限而想到人生有限、短暂,表露出对时光流逝却功业难成的感慨;他悲叹盈虚有数,透出无法扭转命运的无奈,为自己只能流落南海之滨,无力跻身帝都长安为国效力而感到悲伤。
在文章中,作者用典故把自己比做贾谊、梁鸿、冯唐、李广,来描述自己现在遭遇的困境,但作者没有在悲伤中停留太久,转而用自己的乐观精神给这一段咏叹做了更好的注解。作者表示自己仍是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身处逆境仍旧心胸开朗,立志报国。
这一段所用典故较多,但却合理恰当毫无堆砌之感,王勃写自己怀才不遇、深陷困境的矛盾心理,却又用一种处世的乐观精神加以化解,这种高尚的情怀,千百年来引起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共鸣。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滕王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