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文:
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1930年1月5日,毛泽东为了批判党内存在的悲观思想,给林彪写的一封信。这封信就是后来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在信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国内政治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批判了夸大革命主观力量的盲动主义和看不到革命力量发展的悲观思想,认为这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这封信实际上已经开始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城市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大发展。
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互相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爱情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男女双方基于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彼此相互爱慕,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一种高尚的情感。这种情感属意识范畴,它是主观的,是物质生活在人脑中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爱情观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一定的物质基础”。在商品经济市场化的今天,这个“物质基础”我们把它简单地归结为钱或某种财产或利益。何谓“基础”,就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基,好比建设高楼大厦要打牢固的地基一样,若没有牢固的根基,即使建设得再高的高楼大厦也不及风雨就会倒塌。当然这“一定”其实是个不定数,是以恋爱双方的心理来衡量的一个可接受的物质指标。其实,爱情也好婚姻也好,都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结合,而且物质生活和爱情也是一对矛盾,当物质适应爱情时,则促进爱情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爱情的发展。物质生活必须是爱情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爱情对物质生活又具有反作用,在双方快乐时爱情指引物质生活不断地向前发展,在双方不快乐时又会阻碍物质生活的发展。否认物质生活是爱情存在的基础就会陷入唯心主义,否认爱情对物质生活具有能动作用则会陷入形而上学,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所以,只要爱情不要面包或只要面包不要爱情的都是片面的。而恋爱则是人们为实现爱情而实施的一种实践活动,也是检验爱情是否正确、检验自己是否拥有爱情的一个客观标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二,“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活理想”。其中世界观也称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就是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的指导下观察、研究、探索人生问题,形成的一些对人生生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生死观、权力观、金钱观、家庭观等。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那么爱情也需要志同道合。道不同,不相为谋。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目标,就更不要说彼此间的甜言蜜语或进一步的鱼水愉悦了,那些不真实的欺骗早晚会被暴露。志同道合会产生自然的亲近和互补性,并能产生合力,这对双方的理想实现都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否则会相互排斥。
第三,“相互爱慕”。注意前提,它是在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共同的生活理想的基础上产生的相互爱慕之情。那你的爱慕的出发点是什么?如果不是上述三者,而是虚拟中的不真实的爱情,请低头沉思,理性对待,否则是一场空想,即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还浪费金钱也可能影响未来。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如果没有学生捣蛋,老师是不会无缘无故请人出去的,而学生服从老师,说明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过错了。2)因果联系。
说明同上。另外补充一下,如果学生不配合老师出去的话,后果可想而知,这是学生最不愿出现的后果,所以必须服从。
3)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的。学生被赶出去,会产生对老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262376633师的不满,但由于是在学校,他必须服从老师。
4)矛盾双方的对立推动了事物的发展。老师这样的激进措施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制班级的某种不良气氛,有利于老师教学活动的开展。
如:比如最简单的,吃饭时。一同学喜欢馒头,另一同学喜欢米饭。
你请他们吃饭,你要买馒头和米饭。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入手。 老师上课给很多学生同时讲课,是主要矛盾。
个别同学被赶出去,是次要矛盾。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的服从的地位。
学生不服从老师,老师就没办法继续讲课,全班都没法上课了,所以要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