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算命 正文

静海独流镇算命看香

1. 独流镇历史

据静海县志记载,独流地处九河下梢,始建于宋辽对峙期,明永乐二年1404年,大兴屯田,渐成集镇。因海河流域的子牙河、大清河、南运河三河汇集到此,合为一流,由此而得名——独流。

独流自古便是重要的水旱码头,扼守京、津、鲁、冀、豫的水陆交通要道,这里,河水清澈甘甜,旧时漕运船只往来如梭,一派兴隆。明嘉靖年间刻印的《河间府志》有独流北砦、独流东砦等六砦,不难看出这座古镇重要的军事地位,独流砦在北宋末年也称独流口,到了明朝就称独流镇至今。

20世纪初,一场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席卷了神州大地,义和团著名首领张德成、曹福田以及滕德生、刘十九等人就是在独流镇立坛聚众,号称“天下第一坛”,后率团民开赴天津痛击八国联军。

今天的古镇独流,拥有28个自然村,总人口36110人,区域面积64.4平方公里,独静公路、津静公路、津涞公路、津霸公路和京沪铁路、京沪高速公路纵横贯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 静海的含义

据史料记载,静海乃退海之地。

3000多年前,尚属泽乡,后经自然变化,海河平原开始出现,逐渐成为陆地。“四不象” 等野生动物曾在这里生息、繁衍。

夏、商时期,先民开始在此狩猎饲养。夏代的易氏部落、商代的亳氏部落,就定居于此。

《静海县志》记载,东周时期,此地被称为“长芦”,先后归属于齐、燕、赵等。秦属巨鹿郡。

[2]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时,属齐国。前663年(齐桓公二十三年),静海一带被割让给燕国。

战国时,前312年(齐宣王八年),齐国伐燕,属齐国;前284年(燕昭王二十八年),燕将乐毅伐齐,属燕国;前247年(赵孝成王十九年),赵国和燕国交换土地,静海一带属赵国。前223年(秦始皇帝二十四年),属秦朝钜鹿郡上谷地。

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在陈官屯镇西钓台村附近建“东平舒县”治。东平舒县大致包括后来的大城北部、静海全境和天津市郊海河以南地区。

[9] 东平舒县位于渤海西,束州东,滹池河北,泒水南,属渤海郡管辖,人口约40000余人。这一时期,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相对稳定,农业、商业及人口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繁荣的东平舒文化。

[2] 公元前47年(西汉元帝初元二年),“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为海水所渐”。海水吞没了静海地区,东平舒县迁至后大城县内,东平舒文化消失了。

90年(东汉元和二年),属河间国;219年(建安末年),属章武郡;三国时(220年—280年),属魏国冀州刺史部章武郡;265 年(西晋太始元年),属章武国;东晋十六国(317年-420年)时,属冀州章武郡;南北朝(420年—589年)时,属瀛州章武郡;487年(北魏太和十一年),东平舒县去“东”字,称“平舒县”;直至晋隋以前,这里仍为“渤海西南隅一泽国”。[10] 隋朝初期,海水逐渐退去,但仍为一片沼泽。

607年(隋朝大业三年),属瀛州河间郡。唐朝(618年-907年),时,先属河北道沧州;621年(武德四年),改属景州。

896年(唐乾宁三年),设置“乾宁军”。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时,属契丹国南京道析津府宁州。

936年(五代后晋元年),石敬瑭割16州与契丹, 乾宁军被割,改称“宁州”。959年(后周显德六年),柴世宗北伐,收复静海,仍称为乾宁军,属永安县(后河北省青县)管辖。

柴世宗的北伐,奠定了宋辽以界河(海河、大清河)为界的基础。[2] 北宋(960年-1127年)时,先属河北路沧州;982年(宋太平兴国七年即辽乾亨四年),宋朝为防御辽军侵扰,沿界河设置窝子寨(后静海镇)、独流东寨、独流北寨、沙窝寨、当城寨、钓台寨等军事地点,归清州管辖。

1048年(宋庆历八年),黄河改道,使界河水势发生变化,设在这里的寨、铺逐渐失去了军事防御的作用,驻军开始开荒屯田,并兼管民事诉讼。随着移民的流入,一些较大的寨、铺逐渐演变成为农业自然经济区,属高阳关路沧州,由此,静海地区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

宋绍熙年间(1190年一1194年),静海为金所辖,其时,已有主户5623户,客户1192户。1108年(北宋大观二年),置靖海县,其意是渴求安定太平,治所涡口寨(即今静海镇)。

1113年(北宋政和三年)并入乾宁县(即今青县)。1193年(金明昌四年),复置靖海县,属河北东路清州。

1230年(元太宗二年),属清宁府;后属中书省河间路清州。1265年(蒙古至元二年),并入会川(后河北省青县),属河间路管辖,仍名“靖海” 。

其间连年战乱、水患不绝,致使人口稀少、经济衰败。元朝后期,制盐业迅速兴起,静海地区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

1368年(明洪武元年),为避讳“ 靖难”以求安宁,改“靖”为“静”,称静海县,属河间府。1375年(洪武八年)改属顺天府(后北京)。

1377年(洪武十年)改属河间府青州。[2] 金(1115年-1234年)、元(1206年-1368年)两代,靖海县东南抵滹池故渎,北至界河,东至西泥沽,西南隔盐河与大城县相望,西北傍淀池与霸州为邻。

据《明史》和明嘉靖年间《河间府志》载,明代,静海县东西长220里,南北宽120里。其四至:东至渤海170里,西至顺天府文安县界50里,西南至青县界60里,北至顺天府武清县60里。

后来天津市区的大、小直沽,津南区的咸水沽及东丽区军粮城,当时均属静海县。[9] 明朝时静海县分19里:阜民、子牙、新兴、归德、政化、永丰、独流、广富、保和、常乐、呼家庄、曹家庄、贾家口、羊粪沟、德化、新口、稍直口、大直沽、秀麦。

1523年(嘉靖二年),因灾荒,人民逃散,并为10里。清顺治初年,因兵燹,人民逃亡,并为9里。

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静海县分四路一巡检。东路:东窑至杨家场,共77村;西路:谷家庄至高里庄,共66村;南路:唐官屯至小新庄,共99村;北路:羊粪港至冯家庄,共71村;奉新驿兼衔巡检,共69村。

[11] 据清朝康熙年间《天津府志》载,清初,静海县东西长200里,南北宽140里。其四至:东至渤海160里,西至大城县界40里,南至青县界40里,北至顺天府武清县界100里。

[9] 1725年(清雍正三年)属天津州,1731年(雍正九年)改属直隶省天津府。1730年(雍正八年),据清朝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