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学上有天、地、人三元之说,天干为天元,地支为地元,人元则是指地支中所藏含的天干。
十二地支,每个地支中分别藏着一个、二个或三个天干,即所谓地支藏干。土中藏干有较强的规律性: 人元指地支中所藏天干。
藏癸水在其中, 丑中癸辛己土同。
寅藏甲木和丙戊, 卯中乙木独相逢。 辰藏乙木兼戊癸, 巳中庚金有丙戊。
午藏丁火并己土, 未中乙木加己丁。 申藏戊土庚行壬, 酉中辛金独丰隆。
戌藏辛金及丁戊, 亥中壬水甲木存。 1、四隅土中藏有与本气和阴阳相同的天干。
即丑宫藏有阴性天干己土,辰宫藏有阳性天干戊土,未宫藏有阴性天干己土,戌宫藏有阳性天干戊土。 2、四隅土中藏有与本方五行相临地支藏干相同的本气。
即丑宫藏有北方子宫藏干本气癸水,辰宫藏有东方卯宫藏干本气乙木,未宫藏有南方午宫藏干本气丁火,戌宫藏有西方酉宫藏干本气辛金。 3、四隅土中藏有上方五行中间那个地支藏干的本气。
即丑宫藏有西方酉宫藏干本气辛金,辰宫藏有北方子宫藏干本气癸水,未宫藏有东方卯宫藏干本气乙木,戌宫藏有南方午宫藏干本气丁火。 所以,丑藏己癸辛,辰藏戊乙癸,未藏己丁乙,戌藏戊辛丁。
前三三:见三:(一)依文字理解而立见 (二)初见空寂灵知之显见 (三)觉照了妄中的体验之见 行三:(一)依信行 (二)依法行 (三)依性行 位三:(一)识心分别位 (二)住心无念位 (三)虚明朗照位 后三三:三通:(一)慧通 (二)法通 (三)性通 三用:(一)破转之用 (二)化机之用 (三)妙显之用 三德:(一)法身德 (二)般若德 (三)解脱德 前三三与后三三的问题,这是一个典故。
就是文喜到五台山参拜的时候,遇到一个老和尚,老和尚就和他对上话了。那么他就想,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教化区,但是不等于都是圣贤,一定有凡夫。
他如果以为这里都是高僧大德,就会感到很失望。所以文喜就问:“请教大师,五台山有多少僧人?”这个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
这个老和尚其实就是文殊的化身,答覆了一首偈子:“千峰顶上色如蓝,”千峰顶上就是高高山顶上,色如蓝就是平等一片当中。“谁问文殊谁对谈。”
谁在问文殊、谁在对谈呢?这就是暗中的机在里面,意思说你所对谈的就是文殊。“欲知清凉多少众,”五台山的清凉寺有多少众?“前三三与后三三。”
这就是说前三三后三三这个典是从问“众”来的,从问“多少人”来的。如果以体用来体现的话,比如说无量,体性是无量无边,用处也无量无边,就很难说明问题。
因为毕竟是文殊的“众”,就是教化的“众”,那么教化的众它就有区别:一个是外,一个是内。外就是金刚窟以外的那些大众,还有金刚窟以内的圣位的,这个叫内众,内圣位。
这就体现了前三三和后三三的无量差别。前三三有很多很多,那么很多很多的内容具体是什么呢?古来一直没有人来解释这个问题。
后三三到底是指哪些呢,也没有解释的,只是无量。我们现在就根据禅宗的一些修证过程来解释这个问题。
这里讲的“以证法身本位为前后之界”,什么叫前,什么叫后?从修道来讲,你没有证法身本位,就是修道之位,也叫证道之前;那么证法身本位之后呢,就起用,它是本位之后,所以叫后三三。前三三的第一是“见三”。
因为修行的入门就是从“见”开始的,就是认识论。没有一个认识的,就没有开始,首先从认识开始。
那么认识论当中有三方面。第一是“依文字理解而立见”。
他学了很多经教、理论,然后建立了一种认识,这种认识是建立在文字道理之上的,由思维意识来把握的,在我们佛教里面叫立见阶段。我们遇到那些教授、学者,如果他推出的一种说法,是建立见地的、知见的,就知道他这是第一个阶段,他没有开悟的。
为什么呢?他的内容都是建立知见的,他这个知见你一破掉它的时候,他会抵触你的。这叫立见阶段。
第二是“初见空寂灵知的显见”阶段,就是说他把分别心歇下来,把文字道理歇下来,不再建立分别知见,心中不存东西,这个时候有师父的引导和自己的参究,他忽然之间进入了空寂灵知的状态,就是觉性的最初步的状态,这个时候他什么都没有,一丝不挂,一尘不染,但是会自然而然地显现这个见地。就是说,他非常的清楚明了,明明白白这就是觉性,这不是别的。
刚开始什么都不知道,后来一旦明白,一旦会取它,这就叫见性了,就是初见佛性的阶段。这是第二种见,叫“显见”,不是立的,它不用建立,它就明明白白,就是这样,用就可以了,时时觉照,但是它还不能活泼,还不能照见一切,还不能通达一切的,正只是显现这个见地。
第三就是“觉照了妄中的体验之见”。由这个空寂灵知的显见,时时刻刻不离无分别的见地,那么它又时时觉照了然,觉照在当下之中,就有一个了妄的过程。
当妄想起来了,当烦恼升起来了,当执著来了,当境界来了,它就要觉照了妄。在了妄的过程当中,它又体验。
因为了了一层,它有新的一层体会,是不断的殊胜、不断的体会的。而且很多的知见很多的说法很多的境界,在这里不断地了脱、不断地化解,就有一个了见的过程。
而它的见其实在这个时候会升华为智慧,是越来越透彻、越来越明朗,自己也不知道这个智慧是哪里来的,就是一个了见、显现的一个过程。这就是“见三”,这个“见三”包括很多很多人。
这三个层次上,有很多人会出现。这第二是“行三”。
就是以修行角度来讲。前面是见,见是佛教的认识论或者智慧论、见地论的一个过程,一种体现。
行,就是说行持、用功。它又是一个范围,但它又是相融相摄的,不是分离的。
第一种行叫“依信行”。什么叫“依信行”?就是对佛、对祖师、对自己的师父非常的相信,师父讲什么听什么,或者师父的著作里面怎么讲的他就怎么做的,这种人叫“依信行”。
他是依自己对师父这种信心崇拜来修行的,但是师父要改变了,他可能要转不过来,他会停留在那里。他不灵活,他没有自己的智慧。
第二是“依法行”。依法行就有自己的见地,有自己的修行方法,有自己修行过程当中的体验,有自己所呈现的境界,这叫“依法行”。
依法行是不依赖师父的,师父怎么讲不要紧的,他已经把握了,把握了师父的精髓,超越了师父的形象的执著和文字的执著。他要超越出来,依法而行。
他是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去体现自己的修行历程的,这是依法行。第三是“依性行”。
就是说他明。
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一语源于封建社会科举考试制度。科举制度经过长期演变和改革,逐步固定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的形式。乡试由各省在省城主持的考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由礼部在京城主持,考中的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也称“殿元”。
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获得第一名,自然是“连中三元”了。据统计,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实行的1300年中,连中三元的只有17人。清代长洲人钱柴,在乾隆年间连获乡、会、殿试第一名,乾隆爱才,亲赋“三元诗”纪瑞致贺。
“连中三元”一语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