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
谑语,讽刺那些自作聪明放马后炮的人。诸葛亮是未卜先知,他们是过后方知,所以称为事后诸葛亮。
事后诸葛亮成语的由来出处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二章:“不是我事后诸葛亮,决定拉武装时我就说过,我们不拉出去,郭忠还可以存在,因为引不起小岛的注意。”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放马后炮的人。
示例有些人把~当做了一种讽刺,如果对于那种……临事毫无主张、事后就哇啦哇啦的人,讽刺是应该的。★马南邨《燕山夜话·三种诸葛亮》灯谜:孔明来晚了同义词:事后诸葛亮---马后炮为什么事后诸葛亮中国有一句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这包含了不少国人的一个基本价值理念——从结果看当初,因失败而后悔。很多时候,他们喜欢事后算账,喜欢在结果出来之后,向前逆推,这种思维习惯,国人称之为“事后诸葛亮”,或者“马后炮”,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马后炮思维”。
“马后炮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从不良结果向前逆推,寻找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并且因为当初自己作出这样的选择而后悔。然而,如果没有出现不良结果,他们往往不会去逆推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这就是“马后炮思维”极端功利性的表现。
然而,就算逆推出来,发现最初自己作出的某种选择是不对的,又有什么用处呢?倘若不是为了吸取教训免蹈覆辙,而是抱住这个导致不良后果的原因不放,自怨自艾,后悔不已,则毫无益处。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例,就可以说明“马后炮思维”的自虐性特征:一位年轻的单身男士,因为一次出差途中耐不住寂寞,有过嫖娼行为。
事后,他成天担心自己患上了性病、艾滋病。各种检查出来都是阴性,他仍是郁郁寡欢。
一个月后,他感冒发烧、咳嗽,又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到医院做HIV检测为阴性,他还是不放心,两个月后又做了一次检查,结果还是一样。
尽管有明确的医学诊断,但小伙子还是隔三差五就到医院进行检测,晚上睡不好噩梦连连,渐渐人也憔悴,精神也萎靡起来,最终在家人好友的劝说下来到医院咨询。心理专家分析,这位小伙子的表现,是极为典型的道德不洁转移反应。
这一类患者,往往是在进行了非爱情的性行为之后,有一种道德的自我谴责,在潜意识中进行自我处罚,这种道德不洁感就转变成一些身体疾病的迹象,但是医学诊断检查结果却无生理疾病。专家认为,这一情况多发生于道德感较强的知识分子等一类人群,不具备道德意识的人,不会产生这种状况。
试想,如果这位年轻人事后没有产生感冒发烧、咳嗽等不良反应,他对这个问题就不会特别的后悔,更不会特别的重视,而他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去检查,并且怀疑自己有艾滋病,就是因为出现了不良后果,他才疑神疑鬼的。人生面临种种选择,事后发现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不少人因此而后悔不已,又因后悔而引起心理疾病。
这是完全不必要的。事实上,真正的后悔发生在决定实施之后,因为你的决定可能有重要的遗漏,它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于是你后悔莫及。摆脱“马后炮思维”,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后思后悔的根源,找出决定失误的原因。
在面临决定的消极后果时,要承认失误,并寻找和分析失误的主客观原因,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人正是带着这种没有收益的后悔继续人生之旅。
有勇气公开承认自己的后悔和失误,才能找出失误的原因,接受教训。二、在陷入极度后悔的状态时,应淡化后悔的情绪色彩,积极投入挽救活动,但不应彻底遗忘后悔的情绪,适当在心灵中保留后悔的经验才能对未来选择很审慎。
“健忘”正是屡犯相同错误的根本原因。三、在面临与过去相似的选择时,一定要仔细地回忆过去的情形,积极地利用过去的经验,从前遇到这类问题自己是如何解决的,有哪些教训,有哪些收益,过去的情况与眼下的情况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从前的后悔出自什么疏忽,从而避免犯相同的错误。
春秋战国时代,孔子有一位门徒曾子。有一天,他背着瓦罐去赶集,但是在路上,瓦罐碎了,他头也不回,自顾自地赶路。
路人见了,问他怎么不过问一下。曾子说了一句至理名言:“瓮已碎,顾之何益?”这不是单纯地作破罐破摔之想,而是开导已经做了令人后悔的事的人,不要一味地沉沦于自责、后悔、内疚之中,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疾患。
比喻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
拓展资料一、拼音 shì hòu zhū gě liàng 二、出自 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二章:“不是我事后诸葛亮,决定拉武装时我就说过,我们不拉出去,郭忠还可以存在,因为引不起小岛的注意。” 三、举例 有些人把事后诸葛亮当做了一种讽刺,如果对于那种事后诸葛临事毫无主张、事后就哇啦哇啦的人,讽刺是应该的。
四、释义 事前无意见,事后才高谈阔论的人。比喻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
谑语,讽刺那些自作聪明放马后炮的人。诸葛亮是未卜先知,他们是过后方知,所以称为事后诸葛亮。
五、近义词 事无巨细,事无大小,事捷功倍,事款则圆,事过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