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信扫一扫能识别二维码,解析二维码数据。
如果二维码数据是微信联系人,则显示联系人详情,选择添加好友或关注公共账号;
如果是url,则用微信内置浏览器打开这个url,通过这个功能可以把用户吸引到网站上来,但是下载功能是被屏蔽的。
2. 微信扫一扫的使用方法:
3. 进入微信,登陆到“发现”这个界面,点开扫一扫。
4. 点击第一个“二维码”,对着二维码扫一扫,当然,可以直接关注。
5. 点击第二个“条码”,对着商品上的条码扫一扫。
6. 点击第三个“封面”,可以对着任何一本书籍扫一扫,包括CD和海报都是可以扫的。
7. 点击第四个“街景”,可以对着你周围扫一扫,会出现一个360度旋转的立体照片。
8. 点击第五个“翻译”,随时看到不懂的英文,可以随意的扫一扫,答案就有了。
9. 注意事项:
说一下扫“街景”,如果扫的不清楚,系统还会显示你上次扫的那个位置。
第二个就是“翻译”,既可以英文翻译成中文,也可以中文翻译成英文。
接二连三的二维码扣费陷阱,让一些市民直呼“伤不起”,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二维码生成的太过容易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一大原因。“无需看教程,一学就能会。”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网上有许多二维码生成的软件,名片、网址、电话、软件等各类信息都能被制作成二维码,而且,这在操作上也极为简单。
随后,记者在百度上搜索“二维码生成器”,就有16个推荐应用显示了出来。随机点开了一个后,记者按照提示操作了起来:输入网址,点击生成,一秒钟都不到,二维码就立刻跳了出来。紧接着记者尝试着扫描了该条二维码,“嘀”的一声,手机上就出现了是否打开网址链接的提示。而生成下载软件的二维码同样不难:只需将本地软件上传或是在文本框内输入在线软件的下载地址,再点击生成就行了。记者尝试过后,结果手机上出现了是否下载软件的提示。
“可以说二维码的生成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任何人都能做。”而恰恰是二维码生成的“零门槛”,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病毒、扣费软件也被频频隐藏在二维码中,再通过打折、促销等各类伪包装来达到引诱手机用户下载,从而扣费骗钱的目的。
警方支招:切忌“见码就扫”
“千万不要见码就扫,背后可能会有许多扣费的风险。”从警方那里,记者了解到,正规报纸、杂志和商场广告上的二维码相对来说安全,大部分都是提供一个提供官方微信或者微博的链接,而且一般不需要下载软件;而一些在楼道墙面、路边发放小广告和网站上的二维码就有可能存在问题了。“这些二维码中有可能是打着广告的幌子来诱骗手机用户扫描、下载扣费软件,从而骗取手机用户的话费。
在此,警方也给广大手机用户提出建议:“扫一扫”之前务必要仔细看一看,特别是碰到要求下载软件的,就要格外当心了;如果非要下载的话,建议先在网上查询一下相关信息,确定没问题后再下载。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手机用户们还可以安装专业的二维码的检测软件来对二维码进行有效检测。目前,安卓和苹果系统都已经有了这类软件,用户在扫描二维码时,检测软件就会自动检测其中是否含有扣费软件、恶意网站、手机木马等,发现可疑的二维码后,会及时给用户“亮红灯”,让用户们能够“扫”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