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迷算命的历史相传始于战国时代的鬼谷子;另一相传源自唐代的李虚中,但化名为鬼谷子。想要算命的人,多会求助于某些对命理有钻研或是受人推崇者,以寻求替自己指点迷津,排忧解难。中国古代也称这类人物叫作“算命先生”。
就是有:
战国时代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汉 西 汉 公元前206-公元23
东 汉 25-220
三国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2-280
西 晋 265-316
东晋 十六国 东 晋 317-420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 南 朝 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 朝 北 魏 386-534
东 魏 534-550
北 齐 550-577
西 魏 535-557
北 周 557-581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十国 后 梁 907-923
后 唐 923-936
后 晋 936-946
后 汉 947-950
后 周 951-960
十 国 902-979
宋 北 宋 960-1127
南 宋 1127-1279
辽 907-1125
西 夏 1032-1227
金 1115-1234
元 1279-1368
明 1368-1644
清 1644-1911
中华民国 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22代 13
算命是旧中国的陋俗,迄今尚未在一些地方绝迹。
古代中国算命术是如何形成的,其“理论”渊薮又是什么,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古往今来以算命为业者,多以战国时代的鬼谷子为本行业的祖师。
据《史记》中《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记载,鬼谷子是纵横家苏秦和张仪的老师;裴骃的《史记集解》又介绍说,此人隐居阳城(今河南登封一带)的鬼谷墟,因以地名为号。还有人说他的真实姓名叫王诩,一名利。
《四库全书总目·子目·术数类二》引述有关记载:西汉初年的著名“卜者”司马季主曾在壶山获得鬼谷子论“幽微之理”即如何推算“命理”的著述九篇,其后的算命理论都以此为嚆矢,最终由唐李虚中掇拾诸家,注释成集,并以《命书》传世云云。现代学人一般多认为这是李虚中托伪,有人甚至连“鬼谷子”是否实有其人也表示怀疑。
但《隋书·经籍志》上曾载有《鬼谷子》一卷,又《琴纂》称汉末蔡邕曾往清溪访鬼谷先生,所以也有人猜测汉代另有一位鬼谷子,《隋书》所载《鬼谷子》是其撰述。由于该书早佚,所谓鬼谷子开创命理学的传统说法,也就成了没法印证的无头案。
不过撇除“鬼谷子”其人其书的真伪,认定算命术源起战国的看法还是有,依据是算命术中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正是因战国时代阴阳家流推演完成的。此外还有从另一种角度的提法: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日书》表明了战国时代是八字算命术的萌芽时期。
那时专以生日所值的干支来推断人的命运,如:简877写着,壬辰日生的人,将来喜欢习武;简872写着,丁酉日生的人,长大了是酒徒;简1142写着,己巳日生的人,都是当奴隶的命,等等(金良年主编《中国神秘文化百科知识》,上海文化出 洪丕谟先生认为,中国算命术的起源,大概始于两汉。在东汉王充《论衡》的有关篇章中,不但提出了五行论命的依据,而且还已经触及到了生肖生克和夫妻贼害都是命的说法(《中国古代算命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2版)。
敦煌学家高国藩认为,包括王充对命的定义的解说在内,由先秦至两汉一脉流传的信命观念,以及占卜术、看相术和干支、五行、四时、五方、生肖等各种具体方术的产生与发展,都只是为算命风习起源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准备了条件,而真正算命术的产生是较晚的。在占卜、看相等五大方术极为流行之后,才在繁荣的唐代产生了算命术(《敦煌古俗与民俗流变》,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
他还具体提出在敦煌发现的、运用十二时辰给人算命的《推十二时人命相属法第三十五》,以为“它充分展示了开创期算命法的真面目”。 张荣华也认为算命术的确立始自唐代,但又以为其承续脉络有二,一是对汉代阴阳五行观念的继承,二是交融了西方的占星术。
外国的星象历数迷信,大约是六朝时随印度、西域的婆罗门教和佛教一起传来中国的。如宋王应麟称:“土星行历推人命贵贱,始于唐贞元初都利术士李弼乾,传有《聿斯经》,本梵书。”
元吴莱解释说,“都利”即“都赖”,是一条河流的名称,西域的康居城就建筑在都赖,李弼乾即来自康居国的外国术士,所传《聿斯经》是印度的星命书。又《通考》上也记有《称星经》三卷,“以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及罗喉计都紫气月孛十一曜,演十二宫度数,以推人贵贱寿夭休咎。
不知所自起,或云天竺学也”。罗喉计都云云,显然是外国字,可证是由外国传来。
由此可见,源自中国古代的星象五行的迷信,加之以外国的星象历数的迷信,在唐代一起构成了算命术(《中国古代民间方术》,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 无独有偶,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也认为中国古代算命术含有进口成分,并在其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引用了“一份中国的算命天宫图”,断言这是公元二至四世纪的希腊生辰星占学中的十二宫(何兆武等译《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对此,天文学史专家江晓原表示异议,以为这种图表虽然是用来算命的,却从任何意义上都不能说是西方式的“算命天宫图”,因为图中根本没有任何真实天体及其位置,其所以出现二十八宿等名称,是因为古代中国算命术中有将十二地支、十二生肖和二十八宿对应配套的习惯做法,这和二十八宿在天空中的真实位置完全是两回事。古代中国的算命术固然也是从人的生辰即所谓“生辰八字”出发,但只是用干支对该时点的纪录,并不是该时刻的星宫图,与实际天象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或者哪怕只是形式上的关系。
根据迄今已发现的证据,可以初步确认:古代中国并未产生出“土生土长”的生辰星占学。在西方由生辰星占学来完成的算命功能,在古代中国是由四柱八字算命术来完成的。
这种算命术形成的年代也相当晚——相传在五代宋初的徐子平(徐居易)手里才确立起来,所以四柱八字算命术又被称为“子平术”(《历史上的星占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年1月)。 江氏在认定中国算命术形成于五代宋初、而且基本上无“进口”成分的同时,又引带出了这种算命习俗与传统的星占术有无渊源关系的问题。
对此,一般研究者都认为有渊源关系,并以《周礼·春官》有关冯相氏、保章氏专。
不是,玄学 : 玄学也叫形而上学,是魏晋时代兴起的哲学,原指对《 老子 》、《 庄子 》和《 周易 》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 魏晋时代。现在玄学的内涵被扩充,包括了传统 术数 、占卜 、算命 、风水 、择日 、姓名学 等等,这些皆源于 道家 和 阴阳家 的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玄学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夏朝:占卜也十分盛行。
例如:夏朝的法制指导思想为奉“天”罪罚。奉“天”罪罚的法制观表现为; 一方面统治者的统治依据来自于天命。
另一方面打着天的旗号实现统治。《禹刑》,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奴隶制法典。
《甘誓》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军法。同时,夏代的天文历法兴起“天干地支”,也是我国最早的历法。
商朝:有你说的占卜,但最出名的应当是青铜器的冶炼技术。如:司母大戊鼎(现今称为后母戊鼎)商代的甲骨文已被考证为在那个时代发展较为成熟,汉字结构的基本雏形已经形成。
周朝:同样是青铜器的冶炼,同时宗法等级制度鼎盛,对后世影响深远。 。
“井田制”是周朝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周朝的礼仪制度十分严格繁多,世称“周礼”。
西汉:政治制度具有特色“郡国并行制”。汉朝瓦当很出名。
儒学文化鼎盛,经学就产生于这一时期。始辟“丝绸之路”,同时冶铁业发展迅速。
东汉:造纸术的改进“蔡侯纸”。 杜诗发明水排,加快冶铁业的进步,环首刀和百炼钢技术在这一时期成熟且普及。
同时,漆器业发展迅速。农业上出现“一牛挽犁”。
唐朝:诗歌鼎盛。壁画事业特别发达,书法绘画名人辈出。
手工业发达,农业上应用了水车和筒车,曲辕犁出现。北宋:最著名的是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应用。
陶瓷业相遇海内外, 官窑(河南开封)、钧窑(河南禹州)、汝窑(河南汝州)、定窑(河北曲阳)和哥窑(浙江龙泉),是北宋五大名窑。纸币出现“交子”。
南宋:水稻种植广泛,造船业发达。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指南针普遍应用于航海。
程朱理学在这一时期。 纸币较为流行“交子”和“会子”。
两宋的填词盛行,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学象征。明朝:“八股取士”盛行。
私营工商业远强于同期的西方。商业空前繁荣。
这一时期,出现各种科学著作。小说戏曲流行。
航海业在前期鼎盛,郑和七下印度洋。
八字算命,是总结了人在自然环境中自然状态下生存的一种规律。
是根据人出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五行生克、阴阳消长,及与后天的大运、流年的生克变化来推断一个人的命运。宇宙每时每刻都在向大地施气布精,一个人在父母精卵结合和呱呱落地的一刹那,所秉受宇宙的精气如何,即能主宰一个人的命运。
八字算命术的理论,始源于春秋(孔子曰: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发展于汉代(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则*。)
到了唐代,李虚中著有《李虚中命书》三卷,韩愈在墓志铭中所云最深:“五行以人之始年、月、日、所值日辰支干相生旺衰死绝相斟酌推人寿夭贵*百不失一二是也。” 李虚中命书只有年、月、日三柱以推吉凶。
到了宋代徐升著《渊海子平》,以人出生年、月、日、时四柱八字推断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前途吉凶,是八字算命史上第一部成系统成理论的著作,正式开立了八字算命法。明代万明英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加完善了八字算命,编撰了《三命通会》十二卷,采撷群言,得其精要,矫其偏执之见,立论园彻变通。
自明中叶以来,谈星论命者皆以《三命通会》为总汇。近二十年来,算命术又有新的发展,许许多多的预测大师人才辈出,他们都有一套石破天惊的理论。
自古以来医、卜、星、相是一家,“医”“易”一理,一个医术高明的中医师为病人开列一纸脉案,就是一篇医学学术论文,遵循脉案治疗可以医好人的病。一位高手的星相家,为命主评批出一张命单也就是一篇命理学术论文,按照命单抓住运机,追求事业的成功,预知祸福而趋吉避凶,能保障自己事业的兴旺发达。
因此医生和预测学家是医病、医命的救人使者。
泛瑗,字彦玉,晋永平令宗之孙。父族,有经学,汜瑗少年时“刚果,有壮节”,敦煌行政长官闻其名,任命他做主簿、治中、别驾从事,举秀才。后来,他来到姑臧城,张轨特邀与他畅谈。谈罢,送走汜瑗后,张轨告诉身边的大臣们 “此真将相才,吾当与其济世难……”张轨遂拜汜瑗为中督军,辅以军政。
当汜瑗被张轨委以重任后,就遇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那时,东羌校尉韩稚杀死了秦州刺史张辅,并率众兵卒准备叛离前凉。前凉朝廷得知此事后,少府司马张胤对张轨说:“今稚逆命,擅杀张辅,明公杖钺一方,宜惩不恪,此亦《春秋》之义,诸侯相灭亡。桓公不能就,则桓公耻之。”张轨是一位善于纳谏的君王,他欣然接纳了杨胤的谏言,命中督军汜瑗发兵征讨。(见《晋书•张轨传》) 汜瑗旋即率领二万士卒讨伐韩稚,在出兵前,他先给韩稚写了封劝降信。其内容大致如下:今王刚纷扰,收守宜戮力勤王。适得雍州檄,云卿称兵内诲。吾董任一方,义在伐叛,武旅三万,络绎继发,伐木之感,心岂可信!古之行师,全国为上,卿若单马军门者,单与卿共平世难也。
汜瑗不愧出身于以经学传家,兼习史、纬的儒家世族,一封劝降信不仅透彻地分析了当时的时局,而且向韩稚陈述了利弊,并对韩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使“(韩)稚遂率众迎降”。可是没过几天,汜瑗被乱军杀死,这也中了当年一位占卜人的谶语。一天他与老乡宋配、陈典走在路上,碰见了一位算命先生。这位算命先生对他们说:“你们三人都是俸禄在二千石以上的大官。”可对汜瑗说,你腹中有一股逆风,会导致你“以兵死而无后”。
继汜瑗之后,汜炜、汜玿都仕前凉张氏。汜氏一脉大都显扬于五凉朝堂。
张轨的另外两位股肱谋主均出自河西土著大姓之一的阴氏——阴澹、阴充(事迹不详)。
阴氏是武威著姓,清末学者张澍在《凉州府志备考》中按曰:阴氏兴于东汉,南阳新野之阴,连接帝室,簪组相继。吾凉阴氏,乃后汉卫尉阴纲孙常居武威姑臧,是固新野之裔也。
阴澹,敦煌人。《魏书•张轨传》载:轨保凉州,阴澹之力。可见,阴澹在前凉肇基之期的作用和地位。阴澹在年轻时便才行忠烈,被任命卫州治中从事。《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载:阴澹割身诉枉,张轨任为股肱,参与机密,转督护参军,武威太守。东晋至十六国时期,河西易学大兴。阴澹曾多次向当时很负有名气的占卜大师索紞谋求解梦之道,索紞告诉他:“昔入太学,因一父老为主人,其人无所不知,又匿姓名,有似隐者,紞因从父老问占梦之术,希申鄙艺,审测而说,实无书也。”后来,阴澹任命索紞为西阁祭酒,索紞推辞说:“少无山林之操,游学京师,交结时贤,会中国不靖,欲养志终年。老亦至矣,不求闻达。又少不习勤,老无吏干,蒙汜之年,弗敢闻命。”阴澹见索紞不肯“出山”,只好“以束帛礼之,月致羊酒”。可见这位以武力起家的豪强,虽不重儒业,却对学者非常尊重。
张骏即位后,阴澹的弟弟阴鉴被封为镇军将军,兄弟二人显威于朝廷。张骏见阴氏兄弟功高位尊且门宗强盛,嫉妒之心遂生,便指使主薄魏纂诬告阴鉴准备谋反叛变朝廷,张骏旋即强令阴鉴自杀。本来,阴氏兄弟忠于前凉张氏,可由于张骏的嫉妒之心致使其“大失人情”。不久,张骏患病,梦见阴鉴前来索取其性命,由于过度惊吓,张骏一命呜呼。
阴氏除这两人外,阴元、阴鉴、阴浚、阴预、阴琚等皆任张氏政权中的显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