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算命 正文

dnd计算命中

1. 求问DND规则中的 攻防伤害公式算法

1先攻检定:1d20+属性调整值(一般为敏捷)+其他调整值(如专长、环境、士气等)来确定攻击顺序。

2攻击/命中检定:攻方为1d20+基本攻击加值+属性调整值(一般为敏捷/力量)+体型调整值+其他调整值vs防守方的ac=10+防具调整值(盔甲+盾牌)+属性调整值(一般为敏捷)+体型调整值+其他调整值。如果攻方大于守方ac则命中,反之,未命中。

3伤害投骰:如果命中,伤害=武器伤害(如长剑1d8)+属性调整值+其他调整值(如附魔武器)+守方的伤害减免(如果有的话)

基本就是这样,副手、双持、重击等详细情况请阅读 玩家手册~

可以看出dnd中的ac是免伤,不是一般其他游戏的减伤。

2. 新手求助无冬之夜1伤害命中计算

一个一个回答:

1、-1和5分别是你的力量调整值和敏捷调整值,是根据你的力量和敏捷计算出来的,基本公式就是(属性值-10)/2,这个调整值是计算很多其他技能、判定的依据。

2、重击威胁19-20/X2 是指你所使用的武器的重击属性。每次攻击在DND游戏来说就相当于掷一次20面骰子。对于你用的武器来说,只要掷出19或20就有可能造成重击,而重击造成的伤害是基本伤害的两倍。

3、双持武器每回合可以进行一次额外攻击,但是要受到命中惩罚,如果你的角色没有学习相关的双手武器专长的话,这个惩罚是很厉害的,会让你很难打中目标。好在你所选择的职业天生拥有双巧手这个专长,所以受到的命中惩罚比较小,基本可以忽略。

4、-5是你的攻击加值,在计算命中时发挥作用。1-4 -1是你的伤害公式,在计算伤害时使用。在实际战斗中,你进行攻击时首先掷出一个20面骰子,将结果与你的攻击加值相加,也就是-5,得到的结果与你攻击的目标的防御值进行比较,如果你的结果大于等于对方的防御值就可以命中对方,掷出20则算作必然命中。如果你的20面骰掷出19或20则再掷一次20面骰,如果这次掷骰结果仍然命中的话就是重击了。计算完命中然后计算伤害,你的伤害是1-4 -1意思是先掷一个4面骰,结果再-1就是你的伤害了。如果是重击的话就再来一遍1-4 -1,把两次结果相加就是重击伤害。

3. 求dnd规则详解

DND详细解释在这里:_content&task=view&id=3&Itemid=40

因为资料太多了。 我不好贴.所以只能把地址给你,见谅

下面仅仅就你说的伤害问题回答:

像「3d4+4」这样的简写,第一个数字表示该掷几个骰子,在「d」后面的数字代表骰子的面数,再之后的数字是对掷骰总和的加值或减值。换言之,「3d4+4」就是表示「掷三个四面骰,合计之后再加上4」。

其他例子如下:

1d8:掷一个八面骰(结果在1到8之间),这正是长剑所造成的伤害值。

1d8+2:掷一个八面骰再加2(3到10),这是具有力量+2加值的人物,使用长剑所造成的伤害值。

2d4+2:掷两个四面骰再加2(4到10),这正是3级法师施展“魔法飞弹”所造成的伤害值。

4. 魔兽世界 战士如何计算怪物的未命中几率

你的闪避率公式

闪避率%=基础闪避率+闪避等级/18.930+天赋受益+种族受益+敏捷/30+(防御技能-攻击者的攻击技能)*0.4

在裸装备时,

战士的基础闪避率是0.75%

闪避等级=0.0

防御技能-同等级攻击者的攻击技能=0

天赋受益:0

种族受益:暗夜精灵1%,其他种族0

敏捷受益=敏捷/30

例如70级牛头人战士,代入公式为:

闪避率%=0.75%+0/18.930+0+0+91/30+(350-350)*0.4=3.7833%

那么70级的牛头人在同等级怪物前的闪避率就可计算为3.79%,公式中的91敏捷是裸装备时的数值,各个种族有点差异。

怪物攻击表

同等级怪物vs玩家:

未命中率: 5%

被闪避率: 3.79%

被招架率: 5%

被格挡率: 5%

碾压攻击: 0%

爆击: 5%

命中率: 76.21%

级boss的等级可归为73级,他们对玩家的命中,闪避,招架,格挡,爆击等数值都会提高0.6%,因此5.6%爆击率才是我们要消除的,而不是5%。

73级BOSS在面对490点防御技能的70级战士时,它的状态表格是:

未命中: 10%

被闪避: 8.79%

被招架: 10%

被格挡: 10%

碾压攻击: 15%

爆击率: 0%

命中率: 46.21%

当NPC开始攻击玩家时,“单骰系统”开始执行,这意味着一个随机数据的产生,各种可能性都围绕着掷出的骰子面。我们称这个骰子为打击表,打击表的范围是100%,超出100%的都是脱离打击表的。脱离打击表的顺序为:

未命中->;闪避->;招架->;格挡->;碾压->;爆击->;普通命中

所以物理打击都遵从打击表,而只有死亡才会脱离打击表,因此所有可能性都包含在这个表里,天赋,BUFF,技能等则是打击表的变量。

5. 谁能简单说说DND游戏规则究竟是什么

举个例子,比如一群人正在玩:

城主:现在你们遇到了一个法师,他是从绝冬城前来猎杀你们的,因为你们招惹了竖琴手联盟,你们现在准备怎么办?

A(圣骑士,半精灵):向他解释我们的行为是正确的。

城主进行判定,投出20面骰子,得到点数8,加上A本身的魅力影响(+3),得到11,没有超过20,因此判定说服失败(实际游戏中判定没这么简单)。

城主:判定失败,开打吧,法师施放火球术,吟唱时间3回合,现在是第一回合,你们要怎样?

B(盗贼,半身人):向他攻击!

城主进行判定,投出20面骰子,得到点数20,判定为绝对命中且为致命一击,盗贼攻击力加值一共为5(在dnd规则中这个数挺高的)。

城主:法师施法被打断,被致命一击受到5点乘以2,一共10点伤害,死亡(低级法师10点生命很正常)。你们得到一堆战利品,你们讨论一下怎么分吧。

===================

dnd是一个庞大的规则,底下有无数战役背景,游戏中包括数个玩家和一个城主,如果是电脑游戏城主就是电脑。由城主给出目前的情况描述,玩家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判断和行为,城主根据骰子(2面、4面、6面、8面、10面、12面、20面等)和一些人物属性值进行计算得出行为所造成的结果。就这么一直玩下去。比较流行的计算规则是d20系统。

相应的战役背景千奇百怪,有着重于史诗壮丽的《被遗忘的国度》,着重于哲学辩思和黑幽默的《异度风景》,着重于尔虞我诈的《天赋神权》等等。所有的世界都由无数的种族(人类、精灵、矮人、吉斯洋基人等)和魔法以及无数职业(战士、法师、武僧、代言人等)和精深复杂的世界历史组成。

6. 龙与地下城AC计算

在DND中,防御所用的是AC这个概念,是Armor Class(防御等级)的简称。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AC和一般非DND游戏中的“防御”是有所区别的,在那些游戏中防御通常采用“伤害吸收”,如果本来要造成100点伤害的,也许因为穿着重甲,实际上只受到50点伤害,其余的50点被装甲“吸收”了。但是在DND的规则中则不一样,AC并不能让你被对手击中的时候少受伤害,而是让你“更加难以被对手命中”。

不过宏观来说效果是一样的,受到100次伤害其中50次被躲过去,与100次伤害每次只受一半伤的总效果是一样的,计算起来则简便得多。 AC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盔甲、敏捷、体型和专长等等。

只要攻击结果低于AC就是没有命中,你可以理解为被盔甲挡住了、身手敏捷躲过去了、身材娇小不易打中或者是专门学习过如何躲闪都可以。普通人AC的基本值为10,并且不随等级提高而改变,这实际上可以看作是投D20取10,因此也有变体规则在每次攻防对抗时不取固定数值,而是投D20防御再加上各种调整值,但这会让投骰次数增加一倍,虽然能让游戏的变数更多一些,却很少有DM肯采用。

计算AC的标准公式:AC=10+盔甲加值+盾牌加值+敏捷调整值+体型调整值。实际在应用中还有些其他的调整值,比如说很多怪物都皮糙肉厚,具有天生防御加值;魔法和特殊物品可以提供偏斜加值;种族或者专长所带来的闪避加值;某些技能也可以代替AC值,例如骑术检定可以代替坐骑的AC;很多法术效果(例如隐身术)会为AC带来不同种类的加值;甚至趴倒在地上也会带来AC的调整。

此外每个人物在不同的状态下总共有3个不同的AC,分别是正常情况、措手不及和接触。措手不及指的是人物未能及时反应过来,因此扣掉AC的敏捷加值(如果为正数),祈祷盔甲能够抵挡住对方的攻击;而受到对方接触攻击时只需要“碰到”就行,此时AC的盔甲、盾牌和天生加值无效,只能靠敏捷躲闪。

例如某个人物敏捷为15,身穿革甲,那么敏捷加值为+2,盔甲加值为+3,正常情况下AC是10+2+3=15,措手不及就是10+3=13,接触就是10+2=12。 关于AC的各种加值,分别说一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盔甲加值:实际上我们常用的盔甲加值的概念,有时候也包括了盔甲加值和盾牌加值,因为这两项数值可以叠加。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同种类的加值不能叠加,而是取较高的。在魔法物品中,防护戒指提供的是偏斜加值,天生防御护符提供的是天生防御加值,这些都可以和盔甲加值相叠加,但防御护腕所提供的是盔甲加值,不能和盔甲加值相叠加。

敏捷加值:这里要注意的是盔甲的“最高敏捷加值”。穿着盔甲以后总是会对行动有所限制,不像光着身子那么灵活。

不同的盔甲的敏捷加值上限也不同。当敏捷加值超过盔甲上限时,并不是说敏捷受到限制,只是有一部分敏捷属性无法应用到防御上。

假如某个人物具有15点敏捷,那么敏捷加值为+2,身着革甲(敏捷上限为+4)时可以把所有敏捷加值都应用到防御上,AC=10+敏捷2+革甲3=15;如果身穿全身甲(敏捷上限为+1),敏捷依然是15,但是应用到AC上的加值只有+1,AC=10+敏捷1+全身甲8=19。 体型加值:这个是相对体型加值,也就是说两个对手间体型差异导致的加值。

如果两个对手体型相同,那么不论是超巨型还是超微型,都会互相抵消。 闪避加值:包括防御式攻击、全防御和矮人对巨人的种族加值等,都属于闪避加值。

闪避加值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叠加,这和其他加值不同。而且与敏捷无关,穿着盔甲照样能够闪避。

但是如果失去AC的敏捷加值,也将同时失去闪避加值,因为这时候你动都不能动,还怎么闪避? 特别注意: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失去AC的敏捷加值,例如没有及时发现敌人而处于措手不及的状态、遭到隐性的敌人攻击,或者被法术效果定身等等。这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状态,因为通常处于这种状态下,紧接着就要吃一记游荡者的“偷袭”!高级(LV5或以上)野蛮人与游荡者对抗时极其强大,就是因为不吃游荡者这一套。

其他影响AC的因素: 魔法增强:通过魔法增强的盔甲、盾牌或武器(见下文)可以提供额外的AC增强加值。 武器:具有护身特性的武器可以将武器的增强加值部分或全部(因为魔法武器的最高增强加值为+5,因此最高+5)转换为AC的特殊加值,并且能和任何其他加值叠加。

全防御:在一轮中只进行防御和移动,不攻击也不做其他动作。如果这样做,则在一轮内AC获得+4的闪避加值。

防御式攻击:在进行全力攻击动作时,可以选择防御式攻击。如果这样做,则在一轮内所有攻击都受-4减值,而AC获得+2闪避加值。

专长(闪避):先决条件,敏捷达到13。在做任何动作时,可以指定一名对手,该对手对你攻击时,你的AC有+1闪避加值。

可以在做其他动作时改换新的目标。 专长(灵活移动):先决条件,敏捷达到13,闪避。

当你进入或离开敌人的威胁区域时,若是引发对手的借机攻击,则你的AC可以获得+4的闪避加值。 专长(寓守于攻):先决条件,智力达到13。

在近战中进行攻击或整轮攻击时,可以选择让攻击检定减少(最多-5,而且不能超过基本攻击加值),再将等量的数值(。

7. 龙与地下城AC计算

在DND中,防御所用的是AC这个概念,是Armor Class(防御等级)的简称。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AC和一般非DND游戏中的“防御”是有所区别的,在那些游戏中防御通常采用“伤害吸收”,如果本来要造成100点伤害的,也许因为穿着重甲,实际上只受到50点伤害,其余的50点被装甲“吸收”了。但是在DND的规则中则不一样,AC并不能让你被对手击中的时候少受伤害,而是让你“更加难以被对手命中”。

不过宏观来说效果是一样的,受到100次伤害其中50次被躲过去,与100次伤害每次只受一半伤的总效果是一样的,计算起来则简便得多。 AC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盔甲、敏捷、体型和专长等等。

只要攻击结果低于AC就是没有命中,你可以理解为被盔甲挡住了、身手敏捷躲过去了、身材娇小不易打中或者是专门学习过如何躲闪都可以。普通人AC的基本值为10,并且不随等级提高而改变,这实际上可以看作是投D20取10,因此也有变体规则在每次攻防对抗时不取固定数值,而是投D20防御再加上各种调整值,但这会让投骰次数增加一倍,虽然能让游戏的变数更多一些,却很少有DM肯采用。

计算AC的标准公式:AC=10+盔甲加值+盾牌加值+敏捷调整值+体型调整值。实际在应用中还有些其他的调整值,比如说很多怪物都皮糙肉厚,具有天生防御加值;魔法和特殊物品可以提供偏斜加值;种族或者专长所带来的闪避加值;某些技能也可以代替AC值,例如骑术检定可以代替坐骑的AC;很多法术效果(例如隐身术)会为AC带来不同种类的加值;甚至趴倒在地上也会带来AC的调整。

此外每个人物在不同的状态下总共有3个不同的AC,分别是正常情况、措手不及和接触。措手不及指的是人物未能及时反应过来,因此扣掉AC的敏捷加值(如果为正数),祈祷盔甲能够抵挡住对方的攻击;而受到对方接触攻击时只需要“碰到”就行,此时AC的盔甲、盾牌和天生加值无效,只能靠敏捷躲闪。

例如某个人物敏捷为15,身穿革甲,那么敏捷加值为+2,盔甲加值为+3,正常情况下AC是10+2+3=15,措手不及就是10+3=13,接触就是10+2=12。 关于AC的各种加值,分别说一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盔甲加值:实际上我们常用的盔甲加值的概念,有时候也包括了盔甲加值和盾牌加值,因为这两项数值可以叠加。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同种类的加值不能叠加,而是取较高的。在魔法物品中,防护戒指提供的是偏斜加值,天生防御护符提供的是天生防御加值,这些都可以和盔甲加值相叠加,但防御护腕所提供的是盔甲加值,不能和盔甲加值相叠加。

敏捷加值:这里要注意的是盔甲的“最高敏捷加值”。穿着盔甲以后总是会对行动有所限制,不像光着身子那么灵活。

不同的盔甲的敏捷加值上限也不同。当敏捷加值超过盔甲上限时,并不是说敏捷受到限制,只是有一部分敏捷属性无法应用到防御上。

假如某个人物具有15点敏捷,那么敏捷加值为+2,身着革甲(敏捷上限为+4)时可以把所有敏捷加值都应用到防御上,AC=10+敏捷2+革甲3=15;如果身穿全身甲(敏捷上限为+1),敏捷依然是15,但是应用到AC上的加值只有+1,AC=10+敏捷1+全身甲8=19。 体型加值:这个是相对体型加值,也就是说两个对手间体型差异导致的加值。

如果两个对手体型相同,那么不论是超巨型还是超微型,都会互相抵消。 闪避加值:包括防御式攻击、全防御和矮人对巨人的种族加值等,都属于闪避加值。

闪避加值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叠加,这和其他加值不同。而且与敏捷无关,穿着盔甲照样能够闪避。

但是如果失去AC的敏捷加值,也将同时失去闪避加值,因为这时候你动都不能动,还怎么闪避? 特别注意: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失去AC的敏捷加值,例如没有及时发现敌人而处于措手不及的状态、遭到隐性的敌人攻击,或者被法术效果定身等等。这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状态,因为通常处于这种状态下,紧接着就要吃一记游荡者的“偷袭”!高级(LV5或以上)野蛮人与游荡者对抗时极其强大,就是因为不吃游荡者这一套。

其他影响AC的因素: 魔法增强:通过魔法增强的盔甲、盾牌或武器(见下文)可以提供额外的AC增强加值。 武器:具有护身特性的武器可以将武器的增强加值部分或全部(因为魔法武器的最高增强加值为+5,因此最高+5)转换为AC的特殊加值,并且能和任何其他加值叠加。

全防御:在一轮中只进行防御和移动,不攻击也不做其他动作。如果这样做,则在一轮内AC获得+4的闪避加值。

防御式攻击:在进行全力攻击动作时,可以选择防御式攻击。如果这样做,则在一轮内所有攻击都受-4减值,而AC获得+2闪避加值。

专长(闪避):先决条件,敏捷达到13。在做任何动作时,可以指定一名对手,该对手对你攻击时,你的AC有+1闪避加值。

可以在做其他动作时改换新的目标。 专长(灵活移动):先决条件,敏捷达到13,闪避。

当你进入或离开敌人的威胁区域时,若是引发对手的借机攻击,则你的AC可以获得+4的闪避加值。 专长(寓守于攻):先决条件,智力达到13。

在近战中进行攻击或整轮攻击时,可以选择让攻击检定减少(最多-5,而且不能超过基本攻击加值),再将等量的数值(。

8. DND是什么啊

在CBI的论坛上看到一些关于龙与地下城(Dungeon and Dragons,也做D&D或DnD)的争论,依然是老生常谈的DIABLO、魔法门、英雄无敌、天堂、EQ、传奇、山口山……到底是不是 DND,翻来覆去扯了无数遍的魔戒、奇幻、规则、正统与历史和渊源,加上几乎每次都少不了的“DND崇拜症”vs“奇幻过敏症”患者、小白vs花痴的对轰,结局照例又是一番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之后被封帖…… 我说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干点什么不好,非要浪费在这种没营养的话题上?不过既然每次、每次、每次、每次都要见到这种东西,那我也踩一脚,试试看能不能画个句号。

所以这次的话题,就是“撇开历史与渊源,谈谈‘龙与地下城’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不谈历史? 首先那些事情已经至少有二三十年历史,很多都在你我出生以前就发生了,讨论这种东西就是拼资历,谁出生时间早活的年头长谁说了算。 其次那些历史资料大多是英文的,既不好找也没有中文化,而我英文烂得一塌糊涂,既看不懂也懒得翻译。

最后那些都是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只需要考虑现在所面对的游戏,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好了。 所以本文就算涉及到历史,也不打算过多罗列数据,考据查证的功夫还是交给老手们做吧,推荐看Zechs翻译的《角色扮演史》全8章。

为啥总会发生关于某某游戏/小说/电影/漫画是不是DND的争论呢?DND是一个整体称谓,可以把DND从里到外划分成几个层次。一部作品也许只采用了其中的一部份,而这一部分却未必就有独创性、代表性,也许有其他样子相似的亲戚,乃至模仿学习的对手。

有时候不同的作品用了DND的不同层次,在外观上看不出相互之间有什么直接关联。 不同的母亲没准有相似的孩子,一奶所生亦可能各不相似——这就是争端的来源。

DND最里面一层是核心的数学规则,也就是“这个世界要如何运作”。这对于游戏人物来说其实是“不存在”的东西,但是对玩家至关重要,一个动作能否成功以及效果如何的判定基础,是必然还是随机的?(比如KOF的攻击判定就很严谨,魂斗罗敌人的子弹伤害也很必然——一枪一条命)。

换句话说,就是这个游戏世界的数理基础。DND用的数学架构,是在7颗(6种)骰子所产生的随机数基础上建立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颗就是20面骰,用来进行大多数的“成功率检定”(主要是战斗,因为DND是一个以战斗成分为主的角色扮演游戏,非战斗部分大多可以通过常识判断)。每当你试图进行一个有一定几率失败的动作时,投一个骰子(这体现了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把结果加上任何相关的调整值(这体现了可确知的能力、技术、环境及其它因素),与目标数值(也就是难度,各种不利因素导致失败可能的几率)相比较。

若最终结果等于或大于目标数值,动作就成功完成;反之若小于目标数值,则动作失败。 这也被称为D20 system,就是以D20为核心的规则系统。

D20 system包括D12、D10(2颗,用于投百分比)、D8、D6和D4,合共7颗骰子,几乎可以概括整个世界的所有事件。D20 System的特点还包括基于等级的HD/HP系统,和线形增长的人物能力等等。

准确来说“D20 system”的历史并不长,比整个DND要年轻得多,一直到1995年,TSR公司的第二版《高级龙与地下城》(ADND)还是各种骰子混用的,比如盗贼技能用D100,先攻用D10,非战斗熟练则只有等级不用投骰子,跟基于技能的游戏系统颇为相像。正式推出D20 System的概念是在第三版规则以后的事情了。

WOTC(威世智)公司接手以后,将原先过于复杂的“高级龙与地下城”重新精简提炼,打造出相对而言更简单,更容易让新手理解接受的“龙与地下城第三版”,简化后D20 System逐渐成形。随后WOTC又出了一系列的相关规则,包括D20 starwar(D20星球大战)、D20 anime(D20动漫英雄)、D20 modern(D20现代),也有Open Game License(OGL,开放性游戏许可),开放授权给所有的东西使用这个D20系统。

所以大多数非官方的类DND游戏都叫某某D20,比如COC D20,他们都是经过WOTC授权了的使用d20系统的合法出版物。 由此可见,DND(D20)这一套东西也是在演变过程中不断进化,从早期的《链甲》(DND的战斗规则前身)到现在的3.5版,区别不可谓不大,采用不同时期规则所作出来的游戏给人感觉完全不用。

但是DND的核心没变,仍然是通过(一个随机数+若干调整值)来决定事情的成败或效果,模仿出现实世界中因不确定因素而存在的若干随机成分与调整值。 当然,这仍然只是表面,更加核心的还包括那些“看不见的规则”,通常被称为“XX系统”的东西,比如说属性系统把人物的能力划分成力量、敏捷、体质、智力、感知、魅力几大属性;职业系统为战士、法师、牧师、盗贼等不同的职业设计了独有的能力晋升过程;技能系统让人物随等级有机会(以获得/消耗技能点的形式)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巧;法术系统为法师的奥术、牧师的神术规定了严格的施放过程、前提要求和千奇百怪的效果;回合制的战斗系统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轮流执行自己的动作(跟CS《反恐精英》、《极品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