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算命 正文

算命还需要调和什么阴阳吗

1. 什么叫阴阳调和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

因此,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

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做“生化不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对立统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万物之纲纪(一切事物都不能违背这个法则而存在),在变化之父母(事物的变化是由事物本身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杀之本始(事物的生成和毁灭都是来自于这个根本法则),神明之府也(这就是自然一切奥妙的所在),故治病必求于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须从这个根本问题-阴阳上求得解决)”。阐明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而,阴阳学说也就成为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围,认为人体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也超越不出阴阳这个道理。

因此,我们想要掌握疾病的发展过程,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获得满意疗效,就必须探求人体的阴阳变化情况。 阴阳的含意及普遍性:古代思想家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构成的。

这两个方面就称为阴阳。 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例如,动、刚强、活跃、兴奋、积极、光亮、无形的、机能的、上升的、外露的、轻的、热的、增长、生命活动等。

阴代表事物的具有静的、不活跃、柔和的、等属性的另一方面,例如,静、柔和、不活跃、抑制、消极、晦暗、有形的、物质的、下降的、在内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等。 当两件事物发生一定联系时,可以把它们分为阴阳。

例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 若是以一个动物为例,则它的肉体为阴,生命活动为阳;它内在的脏腑为阴,外露的皮毛为阳;它向下的腹为阴、向上背为阳……。

由以上例子说明,阴阳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最基本的也是最高度的区别和概括。 二、阴阳变化的规律 阴和阳之间,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相对,依存、消长、转化的关系。

现分述如下: (一)阴阳的相对性:阴阳是说明事物的两种属性,是代表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自然界相互联系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如天为阳、地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热为阳、寒为阴;阳电与阴电等。诸如此类,说明了不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存在宇宙间的,但是,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必须根据互相比较的条件而定。

就人体而言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就内脏而言,六腑属阳,五脏为阴;就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属阳、肝肾在下属阴;就肾而言,肾所藏之“精”为阴,肾的“命门之火”属阳。由此可见,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二)阴阳的互根:古代医学家称为“阴阳互根”。中医学有“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和“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等论点。

意思是说,阳依附于阴,阴依附于阳,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任何阳的一面或阴的一面,都不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以自然界来说,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

如果没有上、外、白天,也就无法说明下、内、黑夜。以人体生理来说,机能活动属阳,营养物质(津液、精血等)属阴。

各种营养物质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了足够的营养物质,机能活动就表现得旺盛。从另一方面来说,营养物质的来源,又是依靠内脏的功能活动而吸取的。

以上说明二者是相互依傍、存亡与共的,如果没有阴,也就谈不上有阳。如果单独的有阴无阳,或者有阳无阴,则势必如《内经》所说:“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则一切都归于静止寂灭了。

(三)阴阳的消长:指阴阳双方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是在永恒地运动变化着,不断出现“阴消阳长”与“阳消阴长”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例如:四季气候变化,从冬至春至夏,由寒逐渐变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至冬,由热逐渐变寒,又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

由于四季气候阴阳消长,所以才有寒热温凉的变化。万物才能生长收藏。

如果气候失去了常度,出现了反常变化,就会产生灾害。 临床上常常以阴阳偏盛偏衰(即阴阳消长)来说明临床的不同证候。

例如,寒属阴、阴盛则见寒证,如受冷后出现的胃寒腹痛、腹泻等;热属阳、阳盛则见热证,如一般的急性肺炎、有高热口渴、皮肤红等急性热病症状。有些虚弱的病症,其发病机制不是因为阴或阳的偏盛,而是因为偏虚。

如果某脏腑的阴偏虚,称为“阴虚”,此为阴消,“阳”相对的突出,因为热属阳,故阴虚见热证。这种现象称为“虚热。

2. 阴阳调和是什么意思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

因此,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

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做“生化不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对立统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万物之纲纪(一切事物都不能违背这个法则而存在),在变化之父母(事物的变化是由事物本身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杀之本始(事物的生成和毁灭都是来自于这个根本法则),神明之府也(这就是自然一切奥妙的所在),故治病必求于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须从这个根本问题-阴阳上求得解决)”。阐明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而,阴阳学说也就成为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围,认为人体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也超越不出阴阳这个道理。

因此,我们想要掌握疾病的发展过程,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获得满意疗效,就必须探求人体的阴阳变化情况。 阴阳的含意及普遍性:古代思想家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构成的。

这两个方面就称为阴阳。 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例如,动、刚强、活跃、兴奋、积极、光亮、无形的、机能的、上升的、外露的、轻的、热的、增长、生命活动等。

阴代表事物的具有静的、不活跃、柔和的、等属性的另一方面,例如,静、柔和、不活跃、抑制、消极、晦暗、有形的、物质的、下降的、在内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等。 当两件事物发生一定联系时,可以把它们分为阴阳。

例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 若是以一个动物为例,则它的肉体为阴,生命活动为阳;它内在的脏腑为阴,外露的皮毛为阳;它向下的腹为阴、向上背为阳……。

以上说明,阴阳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最基本的也是最高度的区别和概括。 二、阴阳变化的规律 阴和阳之间,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相对,依存、消长、转化的关系。

现分述如下: (一)阴阳的相对性:阴阳是说明事物的两种属性,是代表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自然界相互联系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如天为阳、地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热为阳、寒为阴;阳电与阴电等。诸如此类,说明了不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存在宇宙间的,但是,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必须根据互相比较的条件而定。

就人体而言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就内脏而言,六腑属阳,五脏为阴;就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属阳、肝肾在下属阴;就肾而言,肾所藏之“精”为阴,肾的“命门之火”属阳。由此可见,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二)阴阳的互根:古代医学家称为“阴阳互根”。中医学有“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和“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等论点。

意思是说,阳依附于阴,阴依附于阳,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任何阳的一面或阴的一面,都不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以自然界来说,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

如果没有上、外、白天,也就无法说明下、内、黑夜。以人体生理来说,机能活动属阳,营养物质(津液、精血等)属阴。

各种营养物质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了足够的营养物质,机能活动就表现得旺盛。从另一方面来说,营养物质的来源,又是依靠内脏的功能活动而吸取的。

以上说明二者是相互依傍、存亡与共的,如果没有阴,也就谈不上有阳。如果单独的有阴无阳,或者有阳无阴,则势必如《内经》所说:“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则一切都归于静止寂灭了。

(三)阴阳的消长:指阴阳双方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是在永恒地运动变化着,不断出现“阴消阳长”与“阳消阴长”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例如:四季气候变化,从冬至春至夏,由寒逐渐变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至冬,由热逐渐变寒,又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

由于四季气候阴阳消长,所以才有寒热温凉的变化。万物才能生长收藏。

如果气候失去了常度,出现了反常变化,就会产生灾害。 临床上常常以阴阳偏盛偏衰(即阴阳消长)来说明临床的不同证候。

例如,寒属阴、阴盛则见寒证,如受冷后出现的胃寒腹痛、腹泻等;热属阳、阳盛则见热证,如一般的急性肺炎、有高热口渴、皮肤红等急性热病症状。有些虚弱的病症,其发病机制不是因为阴或阳的偏盛,而是因为偏虚。

如果某脏腑的阴偏虚,称为“阴虚”,此为阴消,“阳”相对的突出,因为热属阳,故阴虚见热证。这种现象称为“虚热”。

3. 请高人算下八字的阴阳

农历: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初十日未时 当月节气:大雪(12月7日5:35); 中气:冬至 (12月21日23:29) 生辰八字:戊辰年 甲子月 丁未日 丁未时 一、你的八字命盘 下列是你的八字命盘。

你是红羊,出生於黄龙年。 日天干代表你,所以你是属火。

年 (祖先) 月 (父母) 日 (自己) 时 (子孙) 阳土 阳木 阴火 阴火 黄龙 绿鼠 红羊 红羊 八字命盘从阴阳干支三合历取得。上排是天干,由五行「金水木火土」轮流排列。

下排是地支,用十二生肖顺序排列。十二生肖可转换成五行。

二、你的五行得分和喜神 下列算出你命盘中五行的分数 五行 木 (日主自己) 火 (体智外泄) 土 (钱财享受) 金 (职位压力) 水 (保护求知) 分数 20.4 26 25 0 14.4 八字五行得分情况:木20.4; 火26; (同类得分:46.4) 土25; 金0; 水14.4; (异类得分:39.4) 相差:7 综合旺衰得分:7 八字比较平衡 八字喜用神:八字比较平衡,八字喜金,金就是此命的「喜神」。八字论命是在找五行阴阳的平衡。

同类和异类得分基本相同时,五行阴阳较平衡,一生较顺利。当同类和异类得分相差过大时,人生八字就过硬或过弱,一生起伏较大。

喜神的选择一般从得分最少的哪一类中选取,此类中值最少的五行就是你的「喜神」或称「有用之神」。当「喜神」来自流年或大运时,命盘的五行会较平衡。

平衡的五行较不会打架。换言之,不愉快的事会减到最低点,那一年就会较幸运。

八字就是从这个平衡理论,去分析人一生的起落。这里,我们就选金当做此命的「喜神」。

三、你的大运 出生后从2178312岁7月2天上运,逢辛、丙年的小暑后第14日(公历7月22日前后)交运。在交运期前后您的命运将有重大的改变和吉凶极端的际遇,凡事宜谨慎!大运十神: 偏印 比劫 比肩 伤官 食神 正财 偏财 正官 大运干支: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交运年份: 2180301 2180311 2180321 2180331 2180341 2180351 2180361 2180371 交运年龄: 2178313 2178323 2178333 2178343 2178353 2178363 2178373 2178383 四、近十年运气 ★2026年 7月 22日~2027年 2月 4日:十神为比劫:其表象范围大多与本身的思想言行、陈规陋习、决策计划,以及朋友、同辈、兄弟姐妹等有关。

吉象:理想远大,进取心强,有主见,敢于与不良现象作斗争。凶象:不容易听取别人的意见,固执已见、独断专行,多招惹诽谤有伤名誉。

做事没有恒心,说的多做的少。易染上酗酒赌博等恶习。

男性要防婚变,女性婚期早不利。2027年 2月 4日~2028年 2月 4日:十神为比肩:其表象范围大多与本身的事业、思想言行、决策、健康安全,以及兄弟姐妹、同学、同事、朋友、近邻等有关。

吉象:个性张扬,事业心较强,勇于向不利环境挑战,在异乡较顺利,较得朋友之助力。凶象:易争强斗胜、独断专行,常遭小人陷害,或受兄弟姐妹、同事或朋友拖累而破财,合作事业易散伙,父亲受牵累。

夫妻易生是非。2028年 2月 4日~2029年 2月 4日:十神为伤官:其表象范围大多与理想追求、爱好特长、文学技术、公共关系、迁移调动,以及儿女、学生、晚辈、部属、性欲等有关。

吉象:比平时有较高的智慧和才能,聪明智谋多,在音乐艺术、爱好特长方面较易成功。凶象:本性过度暴露,惹事生非好管事,易与人产生过节,孤独寂寞。

男性易盲目追求爱情而有损名誉及事业。女性防婚姻不顺利。

2029年 2月 4日~2030年 2月 4日:十神为食神:其表象范围大多与开业迁居、文学写作、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以及子女、学生、下属、性欲等有关。吉象:学业事业较易进步和成功,天赋较易发挥。

爱情也较易产生和进展,易交桃花运。女性较易怀胎生育。

凶象:聪明易被聪明误,产生矛盾,引起官司诉讼。外表光华内里平淡,防过度劳神而损身心;盲目追求爱情而有损名誉及事业。

男女要防矛盾和婚变。2030年 2月 4日~2031年 2月 4日:十神为正财:其表象范围大都与财产、金钱,以及父亲、男性的妻子或女友等有关。

吉象:财运亨通,有比平时较多求财的机遇。父亲较有利,或容易交上女友,姻缘不错。

凶象:易引起财产或金钱纠纷,意外破耗。财多伤母克妻,易发生感情破裂。

★2031年 7月 22日~2032年 2月 4日:十神为偏财:其表象范围大都与商业、财产、金钱,以及父亲、男性的情人、女性的婆婆等有关。吉象:人缘好口碑佳,生意买卖比较顺利,富裕发达。

男性风流豪爽,易得女人喜欢。凶象:本地求财不易得,财虽多但不易存下,婚姻感情易变。

2032年 2月 4日~2033年 2月 4日:十神为正官:其表象范围大多与职位、名誉、权力、事业竞争、上司,以及子女、女性的丈夫或男友等有关。吉象:职位权力易稳固或上升,官司易获胜诉或平反,学业或事业较顺利。

男性较易获得子女尊重。女性的丈夫较有地位或权威。

凶象:易遭诽谤财受损,易发生是非争执,影响职位、名誉,兄弟姐妹易发生刑伤。女性之丈夫或男友易有不利事。

2033年 2月 4日~2034年 2月 4日:十神为七杀:其表象范围大多与武职、军衔、诉讼、外敌、建筑,以及儿女、女性的情人等有关。吉象:做事干脆利落,工。

4. 缺“阴”和“阳”都有什么现象,怎么样才能做到阴阳调和

一 阴阳偏衰 指人体阴或阳亏虚不足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实际上包括了精气血津液的不足和功能的减退。

同时亦包括了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失调。其病机表现特点是“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

可见虚寒、虚热病证。 1.阳偏衰 概念:即阳虚,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

特点:阳虚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形成: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

表现: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尤以肾阳虚衰(命火不足)最为重要。阳虚则寒,可见畏寒喜暖,形寒肢冷,面色胱白,舌淡脉迟等寒象;亦可见蜷卧神疲,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微细等虚象。

同时,由于阳虚气化无力,阳不化阴,津液代谢障碍或减退,可形成水液贮留等水肿病证。 2.阴偏衰 概念:即阴虚,指机体阴气不足,精、血、津液等阴液亏少,以及由于阴虚不能制阳,导致阳气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特点:阴虚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气不足,制约阳热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阳相对亢盛的虚热病证。 形成:多由阳邪伤阴;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久病耗伤阴液等所致。

表现:主要表现为凉润、抑制与宁静功能减退,从而出现虚热、失润及虚性亢奋见症。一般以肺、肝、肾阴气阴液不足为主,尤以肾阴虚亏为重要,故临床以肺肾阴虚或肝肾阴虚为多见。

由于阴虚不能制约阳气,从而可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阴虚阳亢等病变。阴虚内热,可见消瘦,盗汗,低烧,五心烦热,口于,舌红,脉细数等症;阴虚火旺,可见骨蒸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升火,咳血,或消瘦等症;阴虚阳亢,可见眩晕耳鸣,或遗精,或性欲亢进,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症。

(三)阴阳互损 肾藏精气,内寓真阴真阳,为全身阴阳之根本。因此,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损及肾脏阴阳或肾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于发生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病理变化。

1.阴损及阳 概念:指由于阴气阴液亏耗,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表现:如肝阳上亢病证,病机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虚阳亢。

若病情发展,进一步耗伤肾脏精气,损及肾阳,继而出现畏寒肢冷,夜尿清长,面色白,脉沉细无力等阳虚之症,即说明已发展成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病证。 2.阳损及阴 概念: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累及阴液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表现:如肾阳虚亏,水泛为肿病证,病机主要是阳气不足,气化失司,津液代谢障碍,水液贮留,溢于肌肤所致。若病变发展,肾阳进一步虚损,耗伤肾中精气,则阴无阳以生,致使肾阴亦日益亏耗,继而出现消瘦,烦躁升火,甚则瘛疭等肾阴亏虚见症,即说明已发展成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病证。

二 补其偏衰 即补其不足。主要适用于阴阳偏衰,即阴或阳一方虚损不足的病证。

如阴虚不能制阳,常表现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则应滋阴以制阳。但最终导致的是肾阴亏虚,故应“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如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寒偏盛者,则应补阳以制阴。但最终导致的是肾阳虚损,则应“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此外,由于阴阳偏衰可以互损,而阴阳又是互根互用的,故在治疗阴阳偏衰病证时,还应注意“阳中求阴”或“阴中求阳”,即在补阴时应适当配用补阳药;补阳时应适当配用补阴药。即所谓“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

5. 阴阳失调有什么办法调整呢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是机体阴阳之间失于相对的协调平衡,故有“一阴一阳谓之道,偏盛偏衰谓之疾”的说法。调整阴阳,即是根据机体阴阳失调的具体状况,损其偏盛,补其偏衰,促使其恢复相对的协调平衡。

阴阳偏盛,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寒盛则易损伤阳气,阳热盛易耗伤阴液,故在协调阴阳的偏盛时,应注意有没有相应的阴或阳偏衰的情况。若阴或阳偏盛时而其相应的一方并没有造成虚损,那么,就可以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即清泻阳热或温散阴寒,若其相应的一方有所损伤,则当兼顾其不足,适当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

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不足以制阴,多为阳虚阴盛的虚寒证;阴不足以制阳,多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即在协调阴阳的偏衰时,应采用“补其不足”的方法。若阳虚而致阴寒偏盛者,宜补阳以制阴,所谓“虚火之源,以消阴翳”;若阴虚致阳热亢盛者,则当滋阴以制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若出现阴阳俱虚者,则可阴阳双补,使之达到生理上的相对平衡。由于阴阳是相互依存的,在治疗阴阳偏衰病证时,还应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亦即在补阴时,适当加用补阳药,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

阴阳是辨证的总纲,疾病的各种病理变化均可以用阴阳的变化来说明,病理上的表里出入、上下升降、寒热进退、邪正虚实以及气血、营卫不和等等,都属于阴阳失调的表现。因此,从广泛地意义来讲,解表攻里,越上引下、升清降浊、寒温热清、补虚泻实和调和营卫、调理气血等诸治法,亦皆属协调阴阳的范畴。是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指出了调整阴阳是重要的治则之一。

6. 人为什么一定要阴阳调和才健康

黄帝说:阴阳,是自然界的一般规律,是万事万物的纲领,是事物变化的起源,也是新生 与消亡的根本,自然界的无穷奥秘都在其中,所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也务必求之于阴阳这一根本。

自然界的轻清之气上升形成天,重浊之气下降成为地。阴性柔和而安静,阳性刚强而躁动; 阴阳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长、收、藏的过程,阳施化清气,阴凝聚成形;寒到了极点就转 化成热,热到了极点就转化成寒;寒气凝敛,能生浊阴;热气升散,能生清阳。

在人身中,清 气不升而滞于下,就产生顽固不化的泄泻;若胃中的浊阴之气堵塞在上而不降,就会产生胃脘 胀满类疾病。这就是阴阳运行失常表现出来的一种病理现象。

清阳之气上升蒸腾为天,浊阴之气下降凝聚为地;地面上的水湿之气蒸腾上升成为云,天 空中的云雾之气凝聚下降成为雨;雨是由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下降之雨蒸发 而成的。 所以,在人身之中,清阳之气上出于眼、耳、口、鼻诸孔窍;而浊阴之气从下窍而出, 如大小便等秽浊之物从前后二阴排出。

清阳之气向外开发肌肤腠理,浊阴之气,向内归藏于五 脏;浊阴之气内走于六腑,饮食水谷中的营养才能被消化吸收,糟柏才能排出体外。 水的性质属阴,火的性质属阳,气的性质属阳,味的性质属阴。

药物饮食的五味滋养了形 体,而形体又仰求元气的充养;药物饮食之气生成人体的阴精,人体的阴精又依赖气化而产生。 五味太过则损伤形体,阳气太过则耗损阴精,阴精能化生人体的元气,药物饮食的五味太过又 耗伤人体的元气。

阴性沉下,故味出于下窍;阳性升浮,故气出于上窍。 味属阴,味厚者为纯阴,而味薄者 为阴中之阳;气属阳,气厚者为纯阳,气薄者为阳中之阴。

味厚者能泻下,味薄者则通利;气 薄者能宣泄,气厚者则令人发热。热性大的药物耗散正气,气味温和的热物则可使正气壮盛。

这是因为大热消耗正气,温和的阳气则能生发正气。 气味辛甘,具有发散作用的药物属阳;气 味酸苦,具有涌吐、泻下作用的药物属阴。

阴气偏胜则伤阳气,阳气偏胜则伤及阴精。阳气偏胜,病人表现出发热;阴气偏胜,病人 表现出寒冷。

如果寒到极点则出现热的表现,热到极点又会出现寒的表现。寒邪伤人形体,热 邪伤人气分;气分受伤则使人感到疼痛,形体受伤则引起肿胀。

疾病先出现痛而后出现肿,是 先伤于气而后涉及形;先肿而后痛的,是先伤于形而后及于气。风邪偏胜就会引起头晕目眩、肢动瘙挛、晃动,热邪偏胜就出现痈肿,燥邪偏胜就出现干枯少津的病证,寒邪偏胜可以导致 水肿,湿邪偏胜就出现泄泻。

自然界四季的交替、五行的演变,形成生、长、收、藏的过程,产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心、肝、脾、肺、肾五脏,化生心气、肝气、脾气、肺气、肾气,从而产生喜、怒、悲、忧、恐五种情志。

所以,喜怒等情绪太过会伤人五脏之气,寒暑等气候太过会伤人形体。暴怒 会损伤人的阴气,暴喜会损伤人的阳气。

情绪太过,会使气血突然紊乱上冲,充满上部的经络, 于是阳气脱离形体,从而出现昏厥甚或死亡。 所以对喜怒等七情不加节制,对寒暑变化不加以 调摄,生命就不能长久。

因物极必反,故阴气过盛则转化为阳,阳气过盛则转化为阴。所以说, 冬季感受了寒邪,到第二年春季会出现温病;春天感受了风邪,到了夏天就容易发生腹泻;夏 季感受了暑邪,到了秋季就容易发生疟疾;秋天感受了湿邪,到了冬天就容易发生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