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水 正文

闽南建筑风水

1. 闽南建筑风水有哪些原则

楼上说的有理,除了都是遵循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原则,风水还讲究的是因人而宜因地制宜

1:闽南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台风高发地段,又是丘林众多,

2:闽南人文信封神明,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烧香拜拜,又各地都有当地的神明各有不同,又有众多的节除法定节外(比如中元节)

3:重男轻女文化(这个不是歧视排斥女性)等等

所以闽南的建筑风水还要考虑四方,水土,人文,气候,等等因素,这样设计的房子或者建筑更符合闽南人居住或者购买

2. 闽南古民居建筑特色和闽南传统习俗

闽南民居特色: 明、清古民居建筑沿袭中原汉族古民居建筑的风格特征:其一,沿袭北方汉族四合院住宅布局,左右均齐配置;其二,屋顶人斜面皆成凹曲线,两端为燕尾脊;其三,木、砖、石等建筑构件装修装饰花样繁多;其四,建筑着色配以五行而为五色;其五,建筑用材以木材与砖石混合为主。

而由于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近代以来在建筑材料、建筑形式上也兼容海外的建筑特色。但是,即使是现代私人别墅仍然具有传统古民居的建筑风格特征。

典型传统民居为“皇宫式”大厝,这种“皇宫式”大厝民居建筑特征与古代由中原南迁的族姓大多是官宦人家有直接关系。“皇宫式”大厝建筑布局特点是轴线对称,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均齐配置。

这种建筑布局特点至少从秦朝起就一直沿袭下来。如秦代被项羽一把火烧了三月之久的阿房宫就已经有这样的建筑布局特点。

“皇宫式”大厝一般为四柱三开间或六柱五开间。大厝诸房必然左右均齐配置,厅堂、天井、房间必然由走廊连通一体,体现中华民族的对称、连络的审美意识、形成以厅堂为主轴,以天井为中心的建筑格局。

“皇宫式”大厝为封闭式建筑。大厝前一般铺设宽敞的石埕。

大厝的墀头大门门位凹入,有的两侧有小边门。入门处有下厅,左右建两间下房。

下厅止步衔接天井,天井两侧有走廊并建有厢房。走过天井踏上石阶及廊沿石即到主屋正厝,中为厅堂,厅堂左右各有大房,其后有小后厅及两侧的后房,这部分是主人的起居住房。

厅堂和大房前走廊铺设巨大的廊沿石,两侧辟有两个小边门,可通厝外或护厝。规模完整的“皇宫式”大厝出后厅复有天井,两侧有走廊和厢房,后面建有一排平屋作厨房、杂间。

主屋正厝两边建有护厝。正厝边门有廊道通护厝中间小厅,其余房间亦为住房。

护厝房间前仍有走廊,有的并辟有小天井。这样,就形成了“皇宫式”大厝左右均齐配置,而又浑然贯通的建筑特征。

“皇宫式”大厝屋顶为悬山式曲线燕尾脊,屋面顶铺红瓦,间以瓦简压,檐口挂滴水、瓦当。下房、厢房、护厝的屋顶较低,为硬山式屋顶或马头式山墙。

这种屋顶斜面成凹曲线,屋脊两端高高翘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曲红审美意识。而且主屋屋顶较倾斜,厢房、下房屋顶较低且缓倾斜,于是大厝屋顶的轮廓就成三段折曲线,即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三段脊和高低檐,重叠向两边翘起的态势,使整座建筑更具有美感。

据史籍所载,屋顶成凹曲线自秦代就形成了,而闽南古民居保存了这传统建筑的特征。 “ 皇宫式”大厝大都为穿斗式木构架、柱、梁、枋、檀、椽等木质构件皆用榫卯铰接成为框架式结构,以承载屋顶。

墙体反而不甚承重而仅起阻隔作用。如大厅与大房的隔墙,有的用芦苇或竹片编轵而成,外面再涂上灰泥即成墙体。

有些厅房隔墙则纯用木材构成。这种墙体由于轻薄,具有抗震力。

而闽南沿海一带因明末清初禁海迁界,民居被夷为废墟,故清代的古民居有不少外墙体为“出砖入石”墙,即利用废墟里的旧砖瓦、石、砖混砌成的墙体。这反而成为蕴涵历史文化的一种建筑特色。

“皇宫式”大厝的木、砖、石构件装修样式在明、清初时较为简朴,用材也较大,如衙口施琅府第的梁柱,池店李五故居的廊沿石等。至晚清及民国,木、砖、石构件越来越讲究精雕细琢,样式富有变化。

作为宅门的廊檐,明代少有雕饰,晚清发来,檐桁、月梁均予雕刻。厅堂斗拱、雀替、驼峰等木质构件亦雕刻有花卉、动物、人物等形象,横枋上楣额则装饰各种拼木图案。

挑檐支承的垂简木则有圆雕花蓝或倒吊莲花等造型。凹斗式大门门额嵌有主人姓氏郡望的石雕匾额,并装饰石雕“伍员目”。

曲墙装贴细磨石板或花砖,以花鸟、动物或人物故事组雕装饰。 厅堂上有木制格扇门,格扇分格芯和裙板两部分,均有作各种图案木装饰,尤以花鸟木雕透镂窗最为精致。

诸 房间均有木制窗棂,样式有格扇窗、支摘窗、栏杆窗、槛窗,均有木雕图案。主房正厝有“光厅暗房”的特点,大房、后房天窗小,向外窗位高且小。

向厝外的窗棂一般用石雕栏杆装饰。 大厝外面墙体裙采用细磨条石装砌,而门墙墙裙则有浮雕、线雕透雕等,图案有花鸟、人物及名人诗文题赠等。

墙裙上不当之处还往往配以砖雕装饰。大厝大门有的配置一对门枕石,有抱鼓石、上马石式样,并加以雕饰。

木柱石础有砧、盆、鼓、瓶等式样,明代一般无雕饰,清代以来则加以花样雕饰。 “皇宫式”大厝室内地面铺设正方形红色地板砖。

厅前走廊边沿铺设大规格的条石。天井亦铺设条石,并修设排泄污水的地下涵洞,有的还放养乌龟于涵洞之中,使其保持通畅。

宋、明代对民居建筑着色绘彩有严格规范,清代以来民居建筑开始有着绘彩。由于我国自古有阴阳五行之说,因此着色亦配以五行而为五色,即青、赤、黄、白、黑。

闽南“皇宫式”大厝一般以青、赤着色绘彩。如梁柱门窗漆以朱红色,墙裙石材喜用“青草石”(绿辉岩),外墙体饰以红砖,屋顶饰以红瓦。

“皇宫式”大厝以木料和砖、石混合为主体结构。木质构件多为杉木,砖瓦选取本地红土绕制的产品,石材为各种花岗岩。

建筑结构上体现了木、砖、石混用的楣式和拱式兼容。

3. 闽南建筑学照壁的意义与用途

照壁为中国汉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四合院必有的一种处理手段。风水讲究导气,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避免气冲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门前面置一堵墙。为了保持“气畅”,这堵墙不能封闭,故形成照壁这种建筑形式。

照壁具有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墙面若有装饰则造成对景效果。

照壁可位于大门内,也可位于大门外,前者称为内照壁,后者称为外照壁。形状有一字形、八字形等,通常是由砖砌成,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有须弥座,也有简单的没有座。墙身的中心区域称为照壁心,通常由45度角斜放的方砖贴砌而成,简单一点的照壁可能没有什么装饰,但也必须磨砖对缝非常整齐,豪华的照壁通常装饰有很多吉祥图样的砖雕。照壁墙上的砖雕主要有中心区域的中央和四角,在与屋顶相交的地方也有混枭和连珠。中心方砖上面一边雕刻有中心花、岔角在照壁墙的中央还镶嵌有福寿字的砖匾或者是带有吉祥一味的砖雕。

4. 闽南团城建筑风格是什么

闽南春晓传统古建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丰富的设计施工经验, 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专业的瓦作、木作、油漆彩画、石作、雕刻等多个古建工种,他们以卓越、精湛的建筑展现传统民族特色,在造精品的同时不断追求建筑艺术的至高境界。

闽南民居建筑从建筑形式的角度来说,并没有一种极张扬的、类型化的形式,但它在砖石墙的装饰及美化上却有着较为特殊的表现。我们在认定建筑的要素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谈,即空间性、实用性、物质性和审美性。从审美的角度看,闽南的红砖墙反映着其地域的风格特性,形成了所谓的闽南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因素,虽然我们现在已无法追溯其产生的渊源,但我们从整个中国建筑史了解所知,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混砌和墙面的装饰及色彩纹样在中国建筑史上有它独特之处(见图1,图2),因而有学者认为这个区域的民居是属于“红砖文化区”(杜仙洲,1994)。

闽南砖墙是属于实砌砖墙,但上面所说的石建筑的同时存在,于是闽南民居中其墙面的最大特色是在于它能如此协调地混合着砖和石,并在混合中隐藏 着艺术化的本义。挖掘闽南民居中砖石墙审美性元素时,特别是砖石墙里面所蕴含的审美样式、装饰图式,某种角度说,对我们现代全球化中本土文化的保持和理解是极富现实意义的。虽然也有学者认为福建民居有海洋文化的痕迹,特别闽南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海外交流繁多,多文化之间影响痕迹明显,但就从民居而言,这种海外宗教及装饰的影响,更多局限于寺庙等带有宗教色彩的地方。我们认为闽南民居虽有多样性文化的影响,但更多是本土文化,特别是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和气候的特点及血统等诸多因素,使其崇仰中原文化的痕迹表露无遗,这从一些纹样、一些隐喻符号以及一些建筑样式上得以证明。当然,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的建筑也同样存在,诸如土楼、圆楼、吊脚楼、手巾寮等。但这不影响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墙的类型化的形式。

5. 闽南民居有什么特点

闽南民居的特点是红砖红瓦,非常艳丽。红砖红瓦。屋脊都呈弧线,不少为两端斜入高天的长燕尾形,风格艳丽而张扬。闽南民居的结构都差不多。普通的面阔三间,称三间起,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天井、正厅,前后厅的左右各有一间房,天井左右为廊道。更大一点的五间起,面阔五间,左右各加一开间,有时后面再添一个院落,变成三进。

最完整的红砖大厝,应该是中间一座南北向的五攻福掇凰墀好峨瞳法困开间三进院落,东西各带一排侧向护厝,围绕正厅,形成一个向心的整体。漳州的蔡竹禅故居、厦门的邱得魏厝、泉州南安的中宪第,结构都是一样的。

文化内涵的话应该和风水、地理、信仰、传统、心理、环境有关吧!

6. 想知道皇宫式建筑风格的闽南古厝在哪吗

皇宫式建筑风格的闽南古厝 相传五代十国时期,惠安县黄氏之女厥,被闽王王审知册立为妃。

某年梅雨季节淫雨不断,这天,她在宫中联想起老家房屋破漏,难以遮蔽,父母不知如何熬夜,不禁暗自流泪。适被闽王发现,经征询再三,她如实禀奏。

王审知当即口谕宽慰:“既是如此,孤家赐汝一府皇宫起”,特许她娘家按皇宫式营建房屋。 她连忙跪叩谢恩,利用歧义,大发慈悲,即差太监传旨。

一时府城大兴土木,相继建成许多堂皇富丽的宫殿式住宅,晋江、南安、惠安等县也纷纷仿效。后来有人密报泉州府民众僭越,意欲谋反;闽王方才省悟是误伟所致,于是下旨纠正。

当王命下达南安县地界时,有的屋顶忆粘三槽瓦筒;君命不可违,退缩不好办,反正不知者不为罪,下不为例。 故该县这种民居遗传至今,就是当时那样。

它的正大门适当退后,与两连形成一个凹形,俗称门斗。通常只有遇到婚丧喜庆或家族大事,方才开启。

门楣一般雕刻用来表明宗族渊源的匾额,如“九牧传芳”“陇西衍派”“彭城衍派”等。两扇大门往往嵌有门钹,质地或铜或铁,形状不一:门轮包铁箍,上长下短,门顶椿,门下椿;正大门平时都用竖门椤,木门闩关闭(有的加横门椤或铁圈木横闸,以确保门户安全)。

门斗左右,设置两个相对的偏门。正大门和偏门,均有石刻对联。

跨过门槛,就是下厅,又称下照厅;它两侧是左右下房,又称下照房;两间下房一左一右,共有两个角间,又称尾间——这些组成下落。 下厅和下房前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天井,花岗岩石板构筑,俗称“深井”具有采光通风和排泄雨水的作用;天井两旁称为庑,如砌墙设门,则为榉头;榉头前有走廊,是雨天从下厅到大厅的过道空间。

在两侧榉头和下房、上房之间,都分别设有角门,也叫巷门,作为防火疏散之用。 过了天井,登上台阶,便是大厅,即正厅。

它分开敞式和斗敞式,有两部分,前厅排高长案桌和八仙桌,是整座住宅的中心,供奉先人、祭祖、成婚、治丧、接待和宴饮的正规场所;后设两个边门进入后厅,即后轩,是连通大房或后房的活动空间;后轩外墙两侧,各有一门通向户外或后落;正厅两侧为大房,空中用木板分隔,上为阁楼;大房如果一分为二,后者则叫后房;门口称屏步,靠近大厅斜前方,各有一根屏步柱;两间大房一左一右,共有两间落规。 大房和落规前面,统称侧厅——这些组成顶落。

这种旧式十间张大厝,大厅、下厅、通巷、走廊和天井公共活动,来往方便,住房按面积和质量分排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大房、落规、榉头、下房、尾间。它突出厅堂,重心稳定,主次分明,两边对称,和谐统一,舒展闲适。

背面能添后落,若是两道便成四落;两侧可加护厝,若是双重,则成为“四落四条护”。多进深,多单元,每个院落,都有房间、厅堂和天井。

也就洋洋大观,更加称心如意了。它内部多采用穿斗式木构架主体,木柱圆鼓形石础垫,背檩、椽子、门板等,保持原有木质花纹,显得古朴庄重。

屋顶正脊呈曲线尾形,两端高高翘起;屋面或悬山式,或硬山式,或单坡,或双坡,高低错落;覆盖红瓦或黑瓦,分陇砌槽,俯仰间隔,有些还加一重瓦筒,瓦缝勾灰;天井四周的厅堂、下房和榉头的上端边缘,均深挑檐椽,形成檐廊,檐口配置滴水。 讲究的外墙封清一色的红砖,墙裙正面砌花岗岩条石。

外观呈封闭式,高大而厚实的墙体环抱,开小石窗,房间一律内向布置,以便防晒、隔热,降温。 门口通常铺设石板,埕角开挖水井,两旁栽花种果,后面手植风水树。

7. 漳州有什么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

人类活动留下痕迹最多的是建筑。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物化记忆,是历史长河奔流形成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方式最直观的视觉载体,是一个民族精神与物质文明的象征,被视为七大艺术之首。果戈里说:“建筑是世界的年鉴。”

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们到外地游览人文景观,最吸引我们、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那里的建筑,特别是那里独具特色的建筑,那个地方的标志性建筑。

漳州是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积淀丰厚。那么,漳州现有的标志性建筑是哪一座或哪几座?漳州现在究竟有没有标志性建筑?这是许多漳州人,还有关心漳州或来过漳州的游人经常提出的问题。

上篇:回眸关键词:龙文塔八卦楼 一提到漳州古代标志性的建筑,人们无不异口同声地说是龙文塔和八卦楼。这一看法可以说是从专家学者到普通百姓一致认可,没有任何争议的。

这两座古代建筑在漫长的几百年间一直是漳州最高的建筑物和重要的旅游点,在漳州人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漳州标志性的建筑物,经常进入摄影家的镜头,走上美术家的画板,甚至被印上漳州产品的商标。许多旅居海外的漳籍侨胞回乡时也要去看看龙文塔和八卦楼。

龙文塔建于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当时漳州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可谓是政通人和的太平盛世,于是那些“父母官”们有精力和雅兴来修建亭台楼阁。

有的贤达名士向知县刘天授建议:在腾龙山云龙亭旧址建一座塔,不仅可以向世人展示物华天宝漳州城的风采,而且可以起到“镇邪”和“把水”的目的。镇邪就是抵御天灾人祸对漳州城的侵袭,把水就是防止漳州城“肥水”向外流。

于是,龙文塔这座漳州城的标志性建筑诞生了。后来,龙文塔倒塌了。

大概是龙的传人希望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血脉能在标志性的古老建筑物上得到体现和延续,漳州人念念不忘重建龙文塔。到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当时的知府刘良璧在本地富绅林编捐献巨资的支持下,重修了龙文塔。

这是一座七层八角形花岗岩宝塔。一、二两层各有两个拱形隧道式门相通,一层两门是朝向东南和西北,二层两门是朝向东北和西南。

三层以上是实心的。塔总高约10米。

龙文塔经过200多个春秋的风霜雨露,巍然屹立在九龙江北岸,却不幸毁于“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后,漳州人另择地点,把新龙文塔建在龙文区的凤凰山上。

新建的龙文塔还是七层八角形,但“增其旧制”,塔高39.9米,比原来的龙文塔高了近3倍。原来的龙文塔只有下面两层辟门,上面是实心的;新建的龙文塔是楼阁式,可以沿塔内楼梯上到最高七层,登高眺望。

八卦楼本名应为威镇阁,建于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当时有人向漳州知府罗青霄建议:漳州周围有数座山峦拥抱,中间有北溪西溪汇合,是个风水宝地;但西北高、东南低,给人一种倾斜感。

只要在城东南建一座阁,与城西北的芝山威镇亭遥相呼应,不仅可以校正地势倾斜、弥补风水缺陷,而且可以为漳州增添一处名胜景点,供百姓登临休憩。于是,把东南城墙上的一座旧楼拆除,改建为三层楼阁。

楼的外观据八卦造型,因与同为八卦外形的芝山威镇亭对峙,所以取名威镇阁,民间俗称为八卦楼,而八卦楼的俗称比威镇阁的雅称更为一般百姓所知晓和认同,以致不少人只知八卦楼而不知威镇阁。八卦楼由当时的漳州府同知罗拱辰具体负责设计和施工,落成后,罗拱辰撰写一副对联:“五名山,二秀水,城外风烟连海峤;七真儒,三及第,漳南文献甲闽瓯”,高度概括了漳州自然和人文特点。

后来,八卦楼毁于郑成功部与清朝军队争夺漳州城的战火。清乾隆二年(1737年)才由当时的漳州知府刘良璧主持重建,在保持原八卦造型的基础上扩大了建筑规模,楼变得更高更大。

与它的兄弟遭遇同样的命运,八卦楼也毁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以后的1998年重建。重建的八卦楼高52米,造型古朴典雅,装饰富丽堂皇,特别是图案彩绘由北京著名彩绘师执笔,工艺极其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楼四周的护廊雕刻着水仙花和漳州各处名胜古迹,富于漳州特色。楼前由四根直径1米多、高7米左右的青龙石柱组成的大门,一对高3米的华安玉石狮子,一对高8米的生铁铸成的宝塔,九龙戏水、双鲤喷水的方形水池,还有三角亭、四方亭、草坪、花台等等,把八卦楼的周边点缀装扮成一个使人流连忘返的街头花园。

中篇:搜寻关键词:有亮点有遗憾 龙文塔和八卦楼的辉煌持续了几个世纪。历史的车轮碾过了几百个春夏秋冬,有什么建筑能取代它们,成为新的标志性建筑吗?我们的目光在紧张而细致地搜索。

搜寻漳州近现代的标志性建筑,谈论漳州近现代的城市建设,不能绕开陈炯明这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秋,陈炯明奉孙中山之命,进驻漳州,建立闽南护法区,按照三民主义的建国方略提出“提倡新文化,建设新社会”的口号,成立工务局,进行较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城区大量拆除古城墙,以城墙石料铺砌街道路面,短短时间内就改建拓建街道35条。一些具有现代民主色彩的街道名称就是那时命名的,如民主路、自由。

8. 闽南古厝的构造极其功能和历史价值

1、闽南晋江古厝,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缩影,是中国仅存的少数古民居群落。它承载着一段历史。晋江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晋江古民居不同于北方大地和江南水乡的民居,也有别于南方山区的。晋江古民居既承袭汉人的中原传统,又深受闽越人海洋文化的影响,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民居建筑。如,那“出砖入石”的“皇宫式”大厝,那花岗石砌成的“石头厝”,那用夯土夯就的“土挡撞厝”,那以土结垒成的“土结厝”,还有用牡蛎壳为墙的“蚵仔壳厝”;近代以来,晋江华侨又带来了西方和东南亚建筑文化,回乡建造了一座座“番仔楼”,堪称为中西合璧。这在全国的民居建筑中都是别具一格、不同凡响的。

历史价值:古厝系采民间地理风水之习而建造之闽南式古宅,整体格局严谨大,方主从分明配置均齐,选料手工都非常精致,是认识中国传统式建筑的好样本。

2、北京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中间还有一道隔墙。 四合院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而且用法极为灵活,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辉煌的紫禁城与郊外的普通农民家都是四合院。四合院的大体分布为大门、第一进院、大堂、第二进院、书屋、住宅等,两侧有厢房,各房有走廊,隔扇门相连接。对地表所存民居的了解,必将使民居的文化弘扬并发展下去。

历史价值:首先,它的历史十分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久巷,二十九巷通。”其次,四合院的构成有它的独特之处。它的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宽敞的院落中还可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居住者尽享大自然的美好。此外,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9. 漳州的房屋建筑特点

漳州传统建筑中的河洛渊源 王文径 (原为《漳州传统建筑》之一节) 漳州,在整个中华文明古国 中, 还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地域概念。

当战车已经在黄河岸边驰骋了一千多个年头,中原大地上,夏商周几个王朝已是几度更替,无数诸侯王国也历尽了多少兴亡,直到 汉武帝元狩五年,盘陀岭上才建起了一座蒲葵关,标志着中原政权涉足这片土地的开始。 晋“永嘉之乱”,陷入了长期战乱的中原人选择了南迁,一批批衣冠士族,携带着家产族人,向陌生的南方迁徙。

著名的有河南固始陈、林、黄、郑、詹、丘、何、胡八姓;在晋江流域,在九龙江流域,鹿溪流域,漳江流域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土地。从此,怀恩、龙溪、兰水、绥安等古县治就相继地出现在中国的古史上,也揭开了中原人进入闽南的序幕:唐高宗时期,陈政陈元光父子奉旨率五十八姓入闽平乱,并建立了漳州府和漳浦县,是中原政权对这片土地直接的军事干预,也是中原人第一次有组织地进入闽南定居,说明闽南这片长期被称为蛮荒之地的疆域,进一步纳入中原政权的控制中,黄河流域的血脉和文化,大规模地注入了这块湿润的土地。

历史的进程不断地创造着机会,唐未王潮王审之兄弟率军进入福建,并建立了闽国;宋未,大批的中原人又在元军铁蹄的驱逐下,逃到了闽南。 就是这一批批的来自北方的华族群体,构成了闽、粤地区的人口主体,并由此而播选定以台湾。

终于有一天,人们突然意识到:绝大多数的闽南人,都来自一个共同的故乡-----黄河流域,来自河南光州固始。 在不断的追寻和探索中,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在汉族南方支系中,聚居在闽南的的福佬人、聚居在闽西广东的客家,聚居在广州的广府人等,都把自身的文化渊源追溯到了中原,认为自己根在中原,而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游又是中原的核心区域,“河洛文化”的概念也就因之而起。

“河洛文化”这一概念也逐渐成为中原文化的代名词。 黄河文明是华夏文明的主体,而黄河文明的核心在河洛地区。

在这个古老的区域里,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民族的基因、民族的个性和灵魂;河洛地区也诞生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以及颛顼、尧、舜,夏商周王朝也相断继在这片土地建都, 秦、西汉以至北宋也都在河洛地区的西安、洛阳和开封这个文化圈里,形成了几千年的国都历史,也奠定了这块土地在全民族心目中具有极大影响力;河洛文化还是中华民族许多文明的源头,"河图""洛书","易经"这一传统文化源头的元典,最早的汉字,农业,建筑都诞生的这里; 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和变革,黄河流域的人口大量向四方播迁,甚至播迁到海外,在全国一百个大姓中,就有七十多姓的祖根源于中原,源于河洛大地。 无论任何时期.人们背离了世代聚居的故乡,来到一个新的土地上定居,必然不会放弃自己的文化,技能.每一次人口的迁徙,都是文化科技的传播。

从漳州的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分支。它是在 秉承了漳州人的故乡,河洛地区的文化渊源。

完整地表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思想理念、群组布局、结构形态等内容与形式的同时,又由于其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这个问题: 建筑技术的渊源 从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看, 夯土是人类的原始聚落形态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人类最早的建筑形式,它最早可能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在全国各地,特别是黄河流域报告的大量的,关于原始聚落,祭祀方面的遗址, 几乎都有早期夯筑痕迹的发现,著名的有如半坡遗址,姜寨遗址,之后的先秦的城址,殷都,商都,几乎也都是以生土夯层为主要遗存。 在《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中,就有:“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的记载。

说的是(军队)早上一渡过河,晚上就用版筑夯土修建防御工事;在《孟子》《舜发于畎(亩久)之中》中也有“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记载。甚至连武丁时期名相傅说,未遇武丁时,也在傅岩这个地方为人夯筑房子。

可见生土夯筑有着漫长的历史可以追溯,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最广泛,沿用时间最长的建筑形式。河洛地区是黄河冲积带,早期人类俯视傍河而居,黄土是最佳的墙体材料,夯筑是最容易掌握的建筑技艺,所以夯筑起源于河洛地区毋庸置疑. 夯土技术随着早期南迁的先民带到了闽南,《漳州府志》引宋《漳州图经》记载:"太武山,其上有太武夫人坛。

前《志》谓,闽未有居人时,夫人拓土而居,因而为山名。武一作姥。

"闽南岩石丰富,利用天然石洞石棚穴居是原始人最常选用的居住方式,夫人拓土而居,对当时的人来说,必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因此被记录了下来.其时闽未有居人,那么这位夫人必然来自北方。 值得注意的是,以夯土为墙体的建筑形式,被闽南人长期地延用下来,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很多地区还在延用着这一古老的技艺,而清以前的民居建筑,墙体绝大多数都是采用夯土,闻名世界的闽西南土楼,就是一种以夯土为主要特征的建筑。

闽南是一个多雨的地区,雨水是生土墙体的一大克星,所以,这种墙体出现在闽南,必然有加大加宽屋面,在檐前出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