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水 正文

广西黄氏风水

1. 广西死人葬两次

人死后,第一次葬是将遗体安放在木制的棺材里,“躺”着埋在土里,堆成长形坟,叫“长墓”,也叫“新墓”,表示人还“睡”着,并没有“死”;也表示人的灵魂还没有到“阴府”,还是“新鬼”,没有投胎转世,所以在家堂上另给他设灵位,祭祖时他是没有份的,所以另在他的灵位设祭。

第二次葬是第一次葬三年之后,也就是腐尸“化净”之后,将“净骨”捡出,安放在陶罐(壮话叫做“金罐”,也叫“金钟”)中,选取“坟山宝地”重葬,堆成圆形坟,叫“圆墓”,也叫“祖墓”。顾名思义,“祖墓”的死者是应该有后代的(含旁系亲属),故年轻人死后一般不作二次葬。

解放前,按习俗不满36岁的人(还有带身孕死[壮语叫“湿身死”]的妇女)是不进行二次葬的。但在解放后,人们思想解放了,没那么迷信了,成年人(16岁以上)及“湿身死”妇女也行二次葬了。

一次葬的墓地,一般比较随便,地头田边、茅山荒坡均可,并不讲究“风水”,不过还是要请“地理师(风水先生)”来定“坟向”,定下葬时辰,除了葬礼十分看重之外,入葬却非常从简。但在旧社会,或追溯到民国以前,有个别“富贵”的人,为显示自己的身份,一次葬非常隆重,墓地也建得异常堂皇,仿照帝皇的做法,不再做二次葬,民间称之为“大葬”。

不过,在民众观念中,对此种葬式大都嗤之以鼻,并不看重;甚至对一些荒芜的“长墓”讥之为“无主”或“无后”,有时还以此来咒骂自己厌恶的人“以后死了埋长墓”,意为未成年即死(早死)。 二次葬的墓地则很讲究“风水”,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墓地,宁可把“金坛”(捡骨后安放净骨的陶罐)寄葬在临时选定的地点,一般寻找向阳、干爽的土坡劈崖,挖个可以容得“金坛”的拱门形的洞穴,“金坛”安放好之后,通常敞开着,过路的人可以看到,也有用草皮土块封住的。

对这种寄葬,清明扫墓也很简单,砍去杂草,烧几柱香即可。但寄葬时间不能太长,通常是一年,最多三年,当然也有因经济问题或其他原因而长年寄葬的。

二次葬墓地的“风水”通常由“地理师”来寻找,或自己寻得后由“地理师”来确认。人们普遍认为,墓地的“风水”会给子孙后代带来好运,否则就要倒运。

稍懂“地理”的人都知道,墓地应该靠山临水或枕山面水或背靠山峰、面临平原,就像活人所住的村庄一样。上林李姓巨族(据族谱记载,宗传三十余代,现今人口二十余万人)祖传的族谱上有个故事,足以说明人们对墓地风水的看重。

故事原文是: 《千子万孙史略》 传说五百年前,有个风水先生,寄宿于吾太始祖讳景晟公的家居住,其人之名乃是江西黄胜东也。此人有博通古今之学,尤属风水特长,终日游山玩水,到处命山为名,所谓金鸡展翅,丹凤朝阳,白鹤饮水,九龙戏珠,每一山都因其形而得其名。

……景晟公官任凤化(今上林)知县,娶妻黄氏。黄氏为人宽达,四海来客,视同一家。

前述黄胜东先生游旅凤化,客居景晟公家,黄氏待之如亲兄弟,黄先生感动得世所罕见,因而有心送一风水宝地与她。送地之前,特再三试黄氏之心:一说,先生每天出游,返家时将带满污泥的双脚浸入水缸涤洗,黄氏不但不恼,反而慰问先生,并毫无怨言地清洗水缸,再充满水,次次如此;二说,先生每逢雨天必出游,并向黄氏取伞,返家时,黄氏总在门口等其归来,在门口,先生就当黄氏之面,故意将雨伞在门框上碰破,黄氏非但不怪,还为先生顶风冒雨而赞赏有嘉,如此不知损坏了几多雨伞;三说,有一次,先生要去邀约故人,因而借景晟公官衣一用,黄氏慷慨与之并多予银两,先生酒宴之后,将所剩猪肉以官衣包回,弄得官衣龌龊不堪,黄氏亦不怪之;……先生既受黄氏之招待,于是送给黄氏一坟地坐落于天堂山之岭西燕云徐村背,并称,所谓天堂山三台落脉,土角流金蚂蚁窝地也,此吉地有三种葬法:一曰九代状元,二曰代代富足,三曰千子万孙。

景晟公愿以九代状元而葬,而黄氏则因景晟之前五代、代代独子,因而阻止道:九代状元虽贵但不长而衰,而千子万孙世代绵长,蕃而不绝。先生满口称赞黄氏之见胜于须眉,正是福人葬福地,结果黄氏百年之后而葬之,先生亲自主持葬事,后来应验,于是留下千子万孙《澄江巨族》之传说…… 二次葬,先是捡骨(也叫“捡金”),一般是一次葬三年后。

所以定三年,一是等遗体腐化干净,二是按“五服”应“斩哀三年”。捡骨也要选好时辰,“五服”内的直系亲人都到场,先烧香祭拜,然后掘土、开棺,开棺时用蓬布或雨伞遮阳,见骨时亲属痛哭流涕,之后才围成一圈,逐一将遗骨取出,揩净,如果遗骨潮湿,还要用炭火烘干。

最后按从脚到头的顺序安放到“金坛”中,取“坐”着的姿势,表示他自然从容地坐着,面对人间和他的子孙,祭拜时就像与后人亲密无间地“见面”一样,盖好罐盖。下葬又另选时辰,在墓地事先挖好一个容得“金坛”的圆筒形井穴,到时辰才将“金坛”放进去,“井穴”上严盖一块圆形石板,再堆土成墓。

然后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二次葬礼仪结束。 二次葬后,一至三年之间,还要“探金”一至两次。

所谓“探金”,就是掘开坟土,打开石板,探看“金坛”。

2. 广西墓地十大风水地 广西哪里地理风水最好□火

广西最好的风水宝地都在哪些地方呢?祖坟风水宝地选的好,助于后人发展。下面是广西最好祖坟风水宝地,快来看看下面的相关文章吧

广西最好祖坟风水宝地

广西大明山风水宝地出名人高官

据说广西的大明山风水极佳,在大明山周围出过许许多多的大官、高官和名人,这些高官和名人无疑都是受大明山风水宝地的影响才得以成大器的,成克杰是广西上林县人,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因为腐败被判处死刑的大人物,2000年的9月14日被执行死刑。他的风水祖坟就在大明山脚下上林县大丰镇的燕子中天穴。

陆兵是壮族人,1944年10月出生在广西武鸣,据说他家的风水祖坟就在大明山的天井岭脚下。

陆荣廷,字干卿,原名亚宋,也是壮族人,1859年出生在武鸣县的垒雄村,他家的风水祖坟在大明山余脉的天井岭,称之为金蛇挂树穴。

壮族人卢绍武将军,原名陆耀伍、卢焕光,也是广西武鸣人。据说他家的风水祖坟是在大明山下的暮定水库,其穴名谓之将军点兵地。

清朝时期的广西武鸣县太平乡葛阳村人刘定逌,他的风水祖坟也在大明山下的上林和天井岭上。

苏希洵是广西武鸣县马头乡苏村人,其风水祖坟和风水祖房都在大明山下的马头镇。还有太平天国时期的林凤翔和李开芳等等。

在广西的大明山附近,到处都有“大明山上有一卦天子地”的说法,相传为宋朝国师点评大明山风水而留下题词:“山中年年结雾烟,阵势巍峨插碧天;山高日夜生明远,大平南宁降横州;金云生定半天吹,归结祖宗万笔荣;五山无极山,鼓响胜天边;干山干向水流干,合山合水胸中立;三百六十龙神足,三十六公朝天子;千水万水归一水,水曲迢迢又湾湾;广东大海作明堂,洪福滔天作圣君;固是天子地,万世着帝袭。”这么多年来,还没有听说有人找到了“天子地”。如果祖坟风水在这,帝皇有望,何况高官。实际上,很多地师都没能爬到龙头山,不是因为不识路,就是因为缘分不够,找不到上去的路径,或只爬到半山腰就被云雾密锁,找不着北,或被狂风暴雨轰炸而不得不败退下来。老实说,当地能爬到龙头山上的人也不多,我是生活在大明山主峰龙头山脚下的本地人,喜好寻龙觅奇赏景,而有幸多次爬到龙头山。

当地有一个传说,有人葬中了将军或宰相以上的大地,大明山就会连下三天三夜的暴雨,同时,大明山将坍塌八方。七八年夏天,大明山就曾发生过八方坍塌现象,老人说,那是因为有人葬中了大明山的一穴将军大地。后来,有传说是山东、四川和江西一行两男一女三人,各背一个金瓮,来到小镇圩上,寻找某村屯的一户人家。后来,外地人在本地人带路下,沿着大明山之山路,过顶轿山、六公山上天城,在龙头山右翼天坪上下葬。下葬时,天鸡啼鸣,周围远近锣鼓轰鸣,第二天以后,连下三天暴雨,大明山有八方塌方,远看都很刺眼。

龙头山为大明山的主峰,海拔1760米,西北来龙,由主峰向左右各分出一支山脉,层层降落,弯环如马蹄,形如两龙拉车,如双龙戏珠,如皇冠毓帽,如龙搂凤阁;前有一字横案,如龙堆凤窝,如宰相笔案;周围众山匍匐朝拜,如三十六公作揖,又如三百六十仙童跪拜;左侧青龙昂首,右边白虎低伏;水口五湾环,犹如五对华表捍龙门,又如两只狮象把门关,更象两只金鸡相对鸣。山环水绕,形真意切,内明堂关锁严密,外明堂宽阔无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广东幽蓝的海面,闪着鳞光……

3. 广西风水明师李芝德

李芝德,广西风水网大师,安葬大师,手相面相大师。

出生于1957年,自幼随祖父学习民间异术,精通道教符咒,17岁开始拜师学易经、玄空风水、杨公风水,1977年开始从事易经、玄空风水、杨公风水,为福主寻龙点穴,安葬一条龙服务至今,安度有缘福主数千人,至今有35年有余,运用易经玄空风水,杨公风水,出神入化,点石成金。以及添丁发财,旺官,企事业开工择吉日,布局调理,家居风水,别墅风水,修造选址。

理论+实践+通灵造就了一代大师在风水上的权威性,准确性,完美性。

4. 广西的黄姓的来历

黄姓——姓氏起源

关于黄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黄姓为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其主根在古黄国(今河南信阳地区潢川县),黄姓起源有三支。

出自嬴姓。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被楚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

出自金天氏之后。台骀是上古时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后世尊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

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的蛮族。《新唐书》中有"邕管(在广西境内)蛮有黄姓。唐黄少卿、少高、少温是也。"其实,此支黄氏乃是黄国遗民的后裔。

聚集地(迁徙分布)

黄姓最早的发源地应在金河南省潢川县西部一带。黄国灭于楚之后,黄姓族人散居四方。有地北逃至河南中部,大批则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今河北境),今黄冈、黄陂、黄安、黄梅等地,据说均因黄人迁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内迁到楚都郢(今江陵、荆州),又有一支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县东南一带)。秦汉之时,黄姓已称盛于长江中游及以北河南、安徽等地。黄姓大举南迁始于西晋末年,因中原士族大举南迁,使黄姓在南方的分布更广泛。与此同时,黄姓已同胡、林、陈、郑、丘、何、曾等八族迁入闽(福建),成为后来入闽的"八大姓氏"之一。经过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不断迁徙和繁衍,黄姓形成了今河南、湖北、四川、江苏、福建、广西等地望族。宋代有黄潜善,其九个儿子散处广东各地,以梅州居多,后发展成为广东大姓。北宋末,金兵功入开封,河南固始人黄建联南徙杭州,后成为杭州著姓,支分漳浦、饶平、陆丰等地。宋元之际,黄氏称盛于闽粤,至明末清初,开始移居台湾,后来又有不少人播迁至海外。黄姓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

台湾黄姓仅次于陈、林,居第三。是明末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大军而大量入台的。到清代,福建和广东等省来台居住、据荒的人络绎于道。

黄氏有一些人融入壮、瑶、侗、水、布依、蛋等少数民族。唐代以前黄氏已在岭南、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中扎根。其中,为蛋民者,居于广州沙南;迁到广西黄洞者,叫黄洞蛮,大多为壮族;融入瑶族者,分布相当广泛,居于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的许多县、乡,以广西居多。

堂号

"宽和堂":汉代黄霸为河南太守。当时的官吏都很严肃,黄霸为政独尚宽和。宣帝时,他任廷正(司法官),因事被关在监狱。从官到民一齐为他呼冤,终于平反昭雪。

"江夏堂":后汉黄香,小时死了母亲,他对父亲最孝,夏天用扇子把父亲的席子扇凉,冬天把父亲的被褥暖热。人夸他的孝:"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黄姓堂号还有"思敬"、"逸敦"、"敦睦"、"炽昌"等。"炽昌堂"以黄峭山公外八句诗末"炽昌"二字为名。

历史名人

黄宗羲:明清之际杰出思想家、史学家。所著《明儒学案》、《宋元学案》为中国历史上系统的哲学思想专著,开辟了清代史学研究的风气,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

黄 慎:清代画家。善画人物,兼工花鸟、山水。为"扬州八怪"之一。

黄庭坚:北宋文学家。其诗与苏轼并称"苏黄",开创了江西诗派。也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黄 盖:三国时吴国将领。与周喻用苦肉计,诱曹操受降,用火破曹。

黄道婆:元初女纺织家。在海南岛居住了三十多年,学习了黎族民间的纺织技术并加以改进和发明,晚年反归故里,传授纺织技术。

黄石公:秦朝末人,熟知兵法,曾于下邳圯(桥)上赠张良《太公兵法》。

黄 歇:战国时楚相,因有功,被封为春伸侯,为战国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