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没有《秦王点兵》。《秦王点兵》是绛州鼓乐。20世纪80年代的新作。在原《秦王破阵乐》的基础上,摄取了《汾南车鼓》、《花敲鼓》、《老虎磕牙》等鼓种曲牌成分,成此杰作。
它融汇了历史和当今、群众和专家、业余和专业的艺术结晶,是社会主义时代的新鼓乐,它两次轰动京华, -次震撼巴黎,是黄河文化的骄傲,是中华文化的骄傲。
《秦王点兵》全曲包括引子、鼓边段、鼓心段、锣鼓段、华彩段、尾声段六部份,紧慢张弛结构得当,乐曲相当完整,它将民间套曲的特点与现代曲式结构相融合,使民间锣鼓乐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乐曲以出兵为主题,从元帅升帐开始,直到官兵进入,列队布阵,点兵习武,准备出征结束。
乐器分高低两个声部,高音有校鼓、卒鼓、小件铜器;低音有帅鼓、将鼓、大件铜器。演奏中根据主题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演奏手段,有独奏、对奏、合奏、干敲、花打、混击,慢速、中速、快速;四拍、三拍、二拍。
引子里的号角长音把人带进古战场阵地;鼓边采用了击鼓边、鼓邦、鼓环、鼓钉,并与夹板对奏、合奏,新颖多彩。华彩段则吸收西洋协奏曲中的华彩手法,别开生面,映照出将士们临战前的乐观心理。
扩展资料:
新绛古来就是三晋一块文化宝地,位于山西南部,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三角洲。“唐为畿内地,有大夏之墟”,曾是晋国都城之一。自北魏起设为州治,直至清末。今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山西是鼓乐的故乡,新绛更是鼓乐之乡,从接壤的襄汾县陶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土鼓和鼍鼓推测,还在六千多年以前已经有了原始鼓乐。历经世代人民集体传承,唐代出现了鼎新期,并以“擂大鼓”而遐迩天下,明、清两代呈现鼎盛。
史称李世民的《秦王破阵乐》曲,则发端于新绛县唐王堡;《辞海》上说“锣鼓杂戏起源于山西绛州(今新绛县)”;这里曾出土了多处宋元时的鼓乐舞俑砖雕;《直隶绛州志》说:“岁时社祭,夏冬两季,又乡镇多香火,扮社鼓演剧。”鼓乐在新绛县流传了千百年,至今不衰。
绛州鼓乐,海外亦称绛州大鼓。汔指新绛县流行的锣鼓乐、吹打乐,因新绛县昔称绛州而名。
绛州鼓乐凝聚和沉淀了黄河儿女千百年的传统文化,粗犷浑厚,慷慨激越,炽烈洒脱,刚劲奔放。它凭借了鼓板锣钹,管弦丝竹,特别是发挥了鼓的每个部位最佳音响,运用花敲干打,以丰富多变的音乐语汇;
而将人、兽、物的形象诉诸于观众的视听,并可演译一个完整故事,被称誉为山西鼓乐艺术“三大绝”的首绝、中国鼓乐艺术中的“国之瑰宝”。在世界鼓乐艺术中,是“抢”去日本鬼太鼓专美于前的“一路奇兵”。
2003年2月,新绛县绛州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名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绛州鼓乐
你说的是李世民军前的几首曲子吧?
隋末唐初,秦王李世民以绛州为大本营,大败刘武周。进而乘胜追击,直取霍州、介州、与李渊会师并州,为唐朝一统天下奠定了胜利的基础。李世民为了欢庆胜利,特作《秦王破阵乐》,以后流传到日本,译为《皇帝破阵乐》,《秦王点兵》即是根据民间流传的《小秦王乱点兵》整理改编而成。 绛州鼓乐《秦王点兵》中,一面帅鼓、四面将鼓、九面校鼓、十三面卒鼓,依次排列。鼓手们一个个身披古代盔甲,雄姿英发。他们采用击鼓心、敲鼓边、磕鼓环、磨鼓钉等各种艺术手段,奏出了音韵铿锵、气势雄浑的乐章,形象地展现了李世民点兵出征、气壮山河的豪迈气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集体英雄主义精神。
好吧,你的问题很好。
! 我直接给你这样说吧。
也许是给秦皇帝看墓的风水师和秦皇有仇吧。秦皇陵的风水是风水界出了名的十绝十全地。
所以秦皇死了不到两年。他一手建立的大秦朝就灭亡了。
风水讲究的是藏风聚水。而地脉灵气是背风而聚,遇风则散。
而风主气,水则主财。说简单一点。
你看看秦皇陵的地势。十面无屏障,何来藏风之说,它其实是十面聚风。
等于是十面背风吹十面受敌无依无靠之像。而水则更不用说了。
所以秦王朝灭亡得这么快。
风水里很多东西部是一言两句说得清楚的。在这里就简单得说说。
所以不管给秦皇看地的风水师是谁。一句话他不是庸才就是和皇帝有仇。
有。
韩信点兵又称为中国剩余定理.
相传汉高祖刘邦问大将军韩信统御兵士多少,韩信答说,每3人一列余1人、5人一列余2人、7人一列余4人、13人一列余6人……。刘邦茫然而不知其数。
我们先考虑下列的问题:假设兵不满一万,每5人一列、9人一列、13人一列、17人一列都剩3人,则兵有多少?
首先我们先求5、9、13、17之最小公倍数9945(注:因为5、9、13、17为两两互质的整数,故其最小公倍数为这些数的积),然后再加3,得994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