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水 正文

风水皮水石水正水

1. 怎么解释病有风水

风水得之内有水气,外感风邪。

风 则从上肿,故面浮肿,骨节疼痛恶风,风在经 表也。皮水得之内有水气,皮受湿邪。

湿则从下 肿,故肘浮肿,其腹如鼓,按之没指,水在皮里 也。非风邪,故不恶风,因水湿故不渴也。

其邪俱在外,故均脉浮,皆当从汗从散而解也。正水 水之在上病也,石水水之在下病也;故在上则胸 满自喘,在下则腹满不喘也。

其邪俱在内,故均 脉沉迟,皆当从下从温解也。黄汗者,汗出柏汁 色也。

其脉沉迟,脏内有寒饮;身发热者,经外 有伏热。寒饮故胸满,四肢头面浮肿;伏热若久 不愈,故必致痈脓也。

由此推之,可知黄汗是内 饮外热,蒸郁于中,从土化而成也。以黄汗而列 水病之门者,亦因水之为病而肿也。

2. 水气是什么

病名·水气①指水肿。如水气病,包括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等。②指水饮、痰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己,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详细解释

(1).古代哲学概念。指五行中水的精气。

《吕氏春秋·应同》:“水气胜,故其色尚黑。”《意林》卷五引 汉 任奕 《任子》:“木气,人勇;金气,人刚;火气,人强而躁;土气,人智而宽;水气,人急而贼。”

(2).指云气;水上的雾气。

《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 汉 郑玄 笺:“倬然天河水气也,精光转运於天。” 北周 庾信 《同颜大夫初晴》诗:“夕阳含水气,反景照 河 堤。” 明 杨慎 《艺林伐山·远水如岸》:“海滨之人曰:远望海水,似高于地,有如岸焉,盖水气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水利》:“雨者,水气所化。水利修,亦致雨之术也。”

(3).中医称寒水之气。

谓人体之水气因受寒而凝滞不化。《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贤气有时闲浊,在太阴脉口而希,是水气也。”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下》:“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 宋 张虙 《月令解》卷九:“鼽嚏之疾,亦水气所成。”

(4).指水肿。

《医宗金鉴·张仲景》“肿重”注:“咳喘而不肿胀,谓之痰饮;肿重而不咳喘,谓之水气。”《初学记》卷三十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集注》:“鳢鱼……主除水气、面大肿及五痔。”

参见

水气 - 搜狗百科 /v52439717.htm?fromTitle=%E6%B0%B4%E6%B0%94

水气_百度百科 /item/%E6%B0%B4%E6%B0%94

3. 水汽与水气有什么区别

水汽与水气的区别:

1. 水汽呈气态的水。水汽的密度约相当于同温、同压下干空气的0.622倍,即水汽密度永远小于干空气的密度。

2. 水气是病名,指水肿。如水气病,包括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等。指水饮、痰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己,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水汽:

水汽在大气中含量很少,但变化很大,其变化范围在0-4%之间,水汽绝大部分集中在低层,有一半的水汽集中在2公里以下,四分之三的水汽集中在4公里以下,10-12公里高度以下的水汽约占全部水汽总量的99%。

水气:

指水肿。如水气病,包括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等;指水饮、痰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己,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4. 《黄帝内经》所述水肿病的治法对后世有什么指导意义

水肿一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风水、石水、涌水的症候和“平治权衡”、“开鬼门,洁净腑去苑陈莝”的治疗法则。

用发汗、利小便,攻逐之法去治疗水肿。

至汉张仲景则根据病因脉症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并说“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金元以前多以此为辨证分类及其治疗水肿之大法。

金元以后,对水肿的辨证有所发展,特别是朱丹溪总结了前人的理论和经验,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至今仍不失其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