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水 正文

苏锡风水

1. 海门市海宁寺观后感

南通和上海常被人喻为长江巨龙的一对“明目双珠”。联体南通东厢的海门市,则是夺目的“龙珠之睛”了。而屹位于海门市西南约4公里“快活林山庄”内的海宁寺,堪称为这块风水宝地上的一只拱璧。

海宁寺始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在它的兴衰演变中流传着一则这样的传说:一位宁波木材商,某日运木材于江中,遭遇咫风,木材被打散漂落至北岸,当地士绅黄天玉知悉,率众将木材打捞出水,并用此“天赐”木料,就地建造庙堂,砌起正殿和厢房。并取名“关帝庙”。不久,宁波商人闻讯前来索要木材,但见木已为庙,便也作罢。经双方协商,将“关帝庙”改为“海宁寺”,意为此庙是由海门、宁波两地共建。

另据《海宁寺记》碑载:昔海门多风潮海患,常有“决堤防、漂庐舍、泛滥奔腾、死者相枕”之痛。建庙祈镇一方斯土,以期海之安宁,实属乡民意愿。于是一呼百应,捧土聚塔,不日庙成,其貌庄严。主殿供关圣、右祀雷神、左祀文昌;后殿供观音大士,两旁为痘神、猛将。像列、驳杂,佛道共融,据此,亦可印证民之诸多苦难矣。

白云苍狗,春花秋月。时光擅变中的海宁寺已于1958年被拆除无存。当时代的“列车”高速驶入21世纪的轨道,海门市政府立足于改革开放之宏观大局,并顺遂佛教信众之民心、民意,2001年8月批复复建佛刹海宁寺。并于2004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洒净仪式,奠基破土。

盛世法喜,如饮醒酬之信众,闻讯而蜂涌,纷纷解囊结缘,广种福田,创缮道场。海宁寺如星捧之月,巍巍然崛起于荒滩江滨:现已建成山门、天王殿、东西厢房、钟鼓楼、法物流动处、办公楼等3000平方米建筑物及浇铸近万平方米水泥场地。高9.19米的汉白玉观音像耸立于莲花座上,放生池畔。其大悲、慈祥之仪容令人景仰、温馨。脱胎于范曾十八高僧壁画之“汉白玉十八高僧”连袂落地,其栩栩神态、眉眼鲜活,仿佛诸公重生,现世说法,耳畔似传阵阵龙吟虎啸,满眼花雨天落……佛院内银杏、香樟、桂花亦如伞如盖,枝叶争荣、绿意盎然、绽花吐香。

龙腾九天得法雨,行船喜张顺风帆。2005春节举行了为期20天的“佛祖真身舍利暨佛宝文物展览”,同年5月7日,再行“观音像开光暨山门、天王殿落成庆典”。佛祖舍利的佛光福被苍生,泽惠海宁。香港著名影星刘嘉玲,应邀翩然而至,并慨然相捐四十万元,助海宁复兴。港、沪、苏、锡及通地信众纷至沓来,倾力助缘,皆寺院建设之功不可没者。另有:海门星宇房地产公司、海门古典园林建筑公司、南通银燕电子公司、海门国际车城、万众集团等工商界精英,也纷纷鼎力襄赞,亦功德无量矣!

海宁寺位于大东路、海宁路南,相拥“快活林山庄”,用地60亩,毗邻江海风情园、滨江国际新城区、沿江渔村、“东洲府”别墅群。来到这里,除能亲身感受佛教文化外,还可以尽情领略江风海韵带给的自然天籁,从亲近山水回归自然中,拾取一份属于自身心灵的澄净。

2. 高淳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

在美丽浩渺的固城湖西、官溪河南,有处"金陵第一老街"之称的古代街道,旧名:"正义街"。

正义街,辛亥革命胜利后称"中山大街"。"文革"时改名“东方红大街”,地方俗称“老街”。

东西向,全长800多米。"淳溪"原名高淳镇。

志载:"高淳镇宋时已见于《石湖诗》。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路过此地便留下《高淳道中》的抒情诗篇,至少南宋时这里已形成了商业集市。

明弘治四年(1491)建高淳县,镇名改为"淳溪镇",即县城所在地。 高淳的地理位置东南面与安徽省郎溪县接壤,南部及西面与宣城、当涂县相邻。

今县城所在地的"高淳老街",街后水路东跨固城湖经胥河可达苏、锡、常,西由官溪河连贯长江。水路交通的发达,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早期由皖南徽商将竹、木山地货运来官溪河岸经商,由贸易市场发展成雏形的街道。史载:初有来自安徽和金陵二帮,嗣后发展成泾(县)、旌(德)、太(平)、石(埭)、金陵、金斗六邦。

本地人主要以农、牧、鱼、粮棉加工、纱织、手工制作、贩运、饮食服务业居多。随着地方贸易业的发展,外地行商来淳增多,到元代时"高淳老街"的商贸已形成规模。

据元《至正金陵志》载:"高淳镇设有税务巡检司",可以想象当年这里繁华的商业氛围。在老街区域内的店铺有竹、木、铁、铺、漕、酱、磨坊、油坊、茶叶店、黄烟店、药店、盐店、粮行、茶馆、日杂瓷器、饮食百货(广货)、水果炒货、羽毛扇店等计170余家。

清光绪年间,街区药店有王元昌、仁成堂、天兴祥等八家药店。经营各有擅长。

本镇曾流行一首顺口溜:"药材仁成堂、中街天兴祥、人参魏长庆、老店王元昌、胡家卖药连处方、夏家蚌壳疮药'一扫光'。"此外,赵东阳的"软香糕"及方家的铁匠店(可锻打梅、兰、菊、竹铁画)、芮大昌的羽毛扇都颇具盛名。

其中,羽毛扇制作为本地的传统工艺,明、清两代被列为贡品,民国初年曾选送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并获奖。 高淳老街是依官溪河东北岸而建。

街区建筑面街背水,店铺合面对设或前店后宅的布局。街东湖光明媚毓秀,以东"青龙"为上首,将固城湖作为"气口",街南"白虎",临官溪河畔,形成"风水术"中"水主活源"的模式。

店户运货依靠后街官溪河出入。河中来往商船、木排、竹筏停靠,春夏岸柳浓阴,晚间客船,渔火点缀,形胜地理,美不胜收。

街道宽3.7-4.2米,街面铺墁火层岩麻石。两旁店铺、房屋鳞次栉比,进入口横向大致每隔五组建筑,相互间留有宽1.4-2.2米的纵深小巷。

以往商户在临街巷口建有"土地神楼",内设神像供奉,祈求平安吉庆,人财两旺。现"神楼"虽年久腐朽与人为性损毁,但游客在那古老犹存的巷口探首凝望,宅户辟门通巷,一派小巷深处有人家的质朴、幽深意境,别有一番"合面店房两人沾,纵深小巷一线天"古韵情趣。

每当来到高淳老街,令人时光倒流,古色古香的店铺显得前高后低,错落有序。深入其境,单体建筑纵深五进相联,面宽为1-3间为限,进深通长70-80米。

每进上、下二层,高7-9米之间。临街作营业用店铺,中进客堂或作坊,侧有帐房,住宅于楼 ,有的在侧房,后进作为货栈或晒场,楼上还用于货物的堆放。

每进之间设横式天进相连,凡三开间之两旁,设厢房或回廊。天井的两墙之上,砖砌"封火墙"连接。

店铺门面造型,当门额枋之上采用曲椽构成"占天不占地"的骑楼或轩廊出拉挑,临街楼上安装镂格扉窗。底层可作避雨遮阳,登楼以便倚窗观赏,开窗探首,街景尽收眼底,骑楼建筑构思,可谓一举多得。

门面装饰重在梁枋和"斜撑"木雕,内容丰富,形态各异。有"文武财神"、"招财进宝"、"福禄寿三星"、狮子、龙纹、八仙等吉祥纹装饰,以及历史上的人物典故。

这些独具韵味的木雕,工艺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手法,使人物栩栩如生。所刻木雕内容,折射商家们追求财运亨通、祈福让灾的美好愿望及人们对历史著名人物的崇拜之情。

门面与众不同的是两侧墙体伸出户外,上砌"墀头",形状类似龙口含一腰鼓。其实,这种变异性龙头,古代称为"摩竭",相传它专吃火魔,故常被民居用于承挑两侧檐墙之装饰。

置身于高淳老街上,那斑剥沧桑的店铺,古朴浓厚的石板路面,既有地方传统建筑特色,还近皖南州风格,凝神观望,店户拼块木板排门居多,石质门框较少。民间住房,墙顶习砌硬山脊而少见马头墙。

探问地方老人,马头墙被认为是专用祠堂、庙宇之墙,而高淳民居忌讳这种造型,为防火起见,在两进之间常砌"封火墙",外观与前、后形成整体。古人为节省土地,店铺邻里共基连一堵山墙,高度一至二层,门罩装修简朴,院落天井较小,整个布局紧凑,木结构刷桐油而不施彩绘,保持原木质本色,所有雕刻,风格粗旷流畅,富有鲜明的地方传统建筑风格。

至今老街,明清店铺上、宅院犹存,古香古韵的文化氛围极浓。街区有全国首屈一指的"道教神像画展览馆"、"古代砖雕石刻馆"、"高淳民俗馆"、"赵宅",革命文物有"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吴氏宗祠),街东"新四军二支队办事处"等九处景点。

这些历史文化遗存,集中反映了高淳不同时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