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是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为京城之龙脉,可使王气凝结,乾坤安定。元世祖忽必烈灭金后,决定定都北京,便命太保刘秉忠堪舆北京风水。刘秉忠就带弟子郭守敬、赵秉温遍访北京山水,通过踏勘,最后认为子山午向立局,来龙必在西北乾位。西北乾龙由大海沱山至八达岭至妙峰山。
八达岭陵园即位于龙眼位置的八达岭地区,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前有低峦无数,若伏若怜,若水之波;后有峻岭高耸,势如万马,自天而下。900亩幅员辽阔,山林清寂,曲径和风。
八达岭陵园地处北京西北方向,燕山、太行山交界处,墓区依山而建,与世界文化遗产长城遥相呼应,坐落在国家森林公园内,站在墓区中眺望,仿佛一条神龙在绿色的林海中翻腾。
相信很多都知道墓地风水的好坏,可以给后天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很多人还是会请风水大师是指能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山脉、山水的方向等。
调整风水好坏以至于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的一群人的称呼。那么怎么样找到最好的墓地? 首先,地贵平夷,墓地平地是最好的风水宝地,历代古人建墓,都要求靠山,也就是在山中寻找阳位,但是找到的阳位,也是在平坦开阔的山地中,而不是建在悬崖上。
所以,墓地选址要平。 其次,环水寻真龙,好的墓地就要求有龙脉,所谓龙脉,也就是见光比较好的山头。
在山地上寻找比较平坦的地势建墓,意思就是有山神镇压,野鬼不敢前来打扰。好的墓地,一定要有水,山位阳,水为阴,要做到阴阳调和。
双水环绕,真龙显象。很多的古墓都在河道上挖出来的,就是因为这个。
有山有水有植物,那才是比较好的风水宝地。最后,墓地选址不要在低洼的地方,地势要稍微高一点,这种做法是为了防止雨天露水,水进墓以后会将墓道冲坏,坏了之后再修很麻烦。
以上就是教我们怎么找到一个比较好风水墓地,经过以上说了这么多,我这边来总结一下:墓地风水最好是背靠主山,山环水绕;主山来龙深远,气贯隆盛,左右要有山脉环护,或者左右前后另有砂山护卫,这样才能藏风养气。
明十三陵是位于北京西北约40多公里处的一个著名的陵墓区。这里青山环抱,风景美丽,在方圆约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里,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明代13个皇帝的陵墓,后人称为明十三陵。
十三陵是明代皇陵,位于昌平县天寿山下的盆地中。其中包括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共13处,统称十三陵。
十三陵广达40平方公里,建造用时长达200多年(1409-1644),工程极为浩大。陵区三面环山,蟒山、虎峪雄踞两侧;北京平原横陈于前。神路长达20余里。
十三座陵墓呈整体布局,各陵又自成体系。一般游人主要游览其中的两个陵墓,一个是建筑规格最宏伟的长陵,一个是将地下宫殿发掘出来的定陵。大宫门是十三陵的正门,大宫门左右各有龙、虎二山把门。门右侧立有“下马碑”,从前不论帝后、大臣等,到此必须下马步行进入陵区,以体现皇祖们的崇高与尊严。
长陵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是明朝第三帝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之一。明楼匾额上写有“长陵”二字,碑上刻有“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字样。高耸的明楼,是长陵的标志。
献陵是明仁宗朱高炽的陵墓,建于公元1426年。仁宗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不足九个月。献陵分为前后两组建筑,前部分建陵门,棱恩殿自成一院落,后一院落则由三座门起始,由二柱门、石供案、明楼、宝城等组成。景陵是宣宗皇帝朱瞻基(1399-1435)与继后孙氏的合葬陵,建于公元1435年。朱瞻基在位十年,三十八岁病逝。
裕陵是英宗朱祁镇(1427-1464)的陵墓。英宗九岁即位,1449年亲征瓦剌被俘,史称“土木之变”,一年后返回北京,七年后利用“夺门”复辟,重登帝位。
茂陵是宪宗朱见深与三个皇后的合葬墓。朱见深(1447-1487)是英宗长子,在位二十二年。
定陵是万历皇帝朱诩钧和他的两皇后的陵墓。建于1584-1590年,占地18万平方米,耗银800多万两。明楼檐下石榜刻有“定陵”二字,四角及台阶都用巨石拼砌而成。明楼内石碑上刻有“大明”和“神宗显皇帝之陵”字样。地宫是陵墓的主体,位于明楼的正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