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封建社会,尤溪人婚嫁由父母包办,经过议婚、订婚而后结婚。
议婚一般通过媒人为男家、女家互送《庚贴》。男家收到女方庚贴后请“算命先生”合婚,合则请女家开列聘礼议单。
订婚,俗呼“系记”。男家备必果品四色(每色5公斤)、公鸡、线面和女方的衣料、鞋袜一套,以及表示婚姻的信物(如:戒指、项链之类)送给女家,女家也要回赠信物。
结婚,男子17岁、女子15岁以上。结婚先由男家预选吉期,写红贴征求女方意见后定下迎娶吉日。
迎娶前一日,男家须按议单送足聘金和礼物,吉日发出花轿迎亲,并互换《三代》礼书和《拜贴》等。女家的陪嫁妆奁多数只备箱、笼服饰。
若加有床、橱、桌凳、锡制烛台、茶壶、酒壶等的,必在系记时要求男方四色果品每色10公斤,俗呼双倍礼。女方要求送双倍礼的一般为有钱人家。
嫁妆中,都必备1个新马桶(呼为子孙桶),内放有红蛋、桔子、一个小红包,1对宫灯(寓意添丁)、1对火笼(寓意亲热)、一个红手棒(篾织,内盛俗叫“鞋簿”一本,内夹有男女鞋样、碎布等,剪刀、尺子、锥、针线、红白带子等)。新娘到达男家,花轿直抬到客厅,停轿后,由男家选一对童男女在轿门左右三请新娘下轿,而后由男方德高望重子孙满堂的长者,掀开轿帘门,牵新娘下轿,举行拜堂仪式后入洞房,入夜饮交杯酒。
新娘卸妆时,先由新郎用称杆挑开头盖布,卸下新娘头上正中的一朵红花,之后分别由新郎的母亲、姑、嫂等卸花。民国以前,尤溪同姓不通婚。
县境内畲族蓝、雷、钟姓历史上自相通婚不与汉族通婚。民国时,法律只禁止近亲结婚,才有少数同姓男女结婚。
这个时期,男女青年接触机会逐渐增多,开始了双方交往谈恋爱的自愿婚姻。但议婚、订婚仍受双方父母制约。
畲汉也开始通婚。这个时期也有少数人借公共礼堂举行有双方主婚人、新郎、新娘、介绍人、证婚人在结婚证书上签字盖章的结婚典礼仪式。
新中国建立后,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确定婚姻自由,禁止包办、买卖和干涉,婚龄男20周岁、女18周岁,不规定订婚。从此,婚嫁大多通过介绍男女互相认识、交谈、恋爱阶段,进而互访家庭,经双方父母同意,向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双方共同选定日期,举行婚礼。
20世纪60年代后,迎亲花轿已逐渐绝迹,改用自行车、机动车或步行带领女到男家。拜堂仪式逐步淡化。
但“系记”习俗仍沿袭至今。婚礼前,男家要送一定数量的礼金、礼物给女家,女家置办衣饰、器物陪嫁,其中,必备品有:马桶(现改用痰盂或带盖红塑料桶一个)、宫灯一对、一对火笼(有的改用暖壶)的习俗仍然流行,部分农家还作为必要条件。
现在,已有不少人家否定旧法,实行婚姻自主,青年男女双方自由恋爱,争得父母同意后,自主决定登记结婚,择日完婚,小轿车接送,嫁妆多为金银首饰,家用电器。根据实际经济能力,举办简朴、隆重、热闹而又有纪念意义的婚礼。
不少人结婚日期选在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或元旦。也有些年青人选择旅游结婚。
丧葬:据明嘉靖《尤溪县志·地理卷·谣俗》记载,“普通民众去逝,尸体积柴而焚之”,就有火葬习俗。明成化、正德年间(1465~1521年),经过地方官员晓谕取缔,逐渐废止。
以后流行土葬习俗。墓地通常选择村落附近的山地,凿穴进棺,以石块封穴口,有的墓周开墓圈排水,墓前留一块小平地为墓埕。
总占地约20平方米,有的选在路边山脚下,不开墓圈,以路为墓埕。以前少数人家迷信“风水”,要请“地理先生”踏山觅地,往往不能在丧期及时埋葬,停棺多年,成为公害,民国十二年(1923年),县政府要求全县限期清葬停棺,除此陋习。
通常老人死亡,遗体在寝室停一天后,再移至后堂(一些农村地区,老人死亡后,遗体即移放后堂,还有的地方见老人已经不行了,移至后堂送终),整容更衣装饰,覆被、头边安灯。老人寿衣件数上下装合算,一般逢单不逢双,最盛装可着12件,寿被由出嫁女儿赠送,一般盖1条多至3条。
入殓通常在死后48小时内。姻亲得讣,必亲到丧家检视死者遗容和服饰,向遗体告别。
姻亲到达时,丧家的子、媳、女、孙、孙媳等要在大门外跪接。其他亲戚、宗亲、邻里、朋友闻讯,都在入殓前带香、纸、烛到丧家吊唁(入殓后不许带香、纸、烛吊唁,现不少人改用现金折代),致送赙仪(向丧家送礼)助丧。
所有孝服,如头巾(男亲友戴在头上的白布做的孝帽),腰白(男、女系在腰间的白布条长约1.3米,宽10厘米左右)须在入殓前制做完毕。入殓后,头巾、腰白等如不够分发,除头巾外,其他均不得补做。
入殓时,有剪死者的一片指甲和几根眉毛,用红纸包好,安放在一个小香炉内供起“香火”用。堂房宗族邻里有相帮丧事劳务的义务,一些农村,丧家的亲戚,还有赠米送菜相帮的习俗。
县城人家对造墓、抬棺等重体力劳务均出资雇工。出葬一般在首七(死者去世之日起每7天为“一个”“七”期),也有三、四天的,但死者若是长寿的或富贵的,出葬就延至三七、五七、七七或六旬及百日才入葬。
葬前举行祭礼。治丧时,儿子要披麻衣戴麻帽穿麻鞋,亲属按亲疏和辈分分别穿白夏布或白布衣、裙,俗呼“。
天湖寺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城关水南公山的莲花峰之巅,因寺前有一半月形的池塘(放生池),俗名叫“天湖”,湖后有寺故而得名。
天湖寺始建于南唐(五代时国)时期,原名天湖院,有八个比丘尼常住。一时香火极盛,四方香客云集,名闻宇内,声震八闽,成为禅林中的佼佼者。据明嘉靖《尤溪县志》载:天湖“水色绀碧,亢旱不竭,不知泉脉所自。湖中鱼鳖充仞,人不敢取,云有神凭焉。湖上有寺,今毁为墓。”由此可见,明嘉靖之前就已毁而为墓。现寺中还有唐宋时期的柱础和契形砖留存。现存寺宇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信众在原址上复原的。建筑由正殿、念佛堂和寮房等组成。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主殿为单檐歇山顶式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奉祀三宝佛、观音、地藏菩萨。屋脊彩画,红柱楹联,显得艳丽绝伦。寺前大坪架构与湖上,中置一口焚香炉。沿三级台阶而上,就是天湖院大殿,门楣上悬一“天湖院”匾,力道遒劲,笔锋犀利,当为行家所题写。主殿门联“天宇重新歌盛世,湖山依旧因游人”,为“天湖”的藏头对联。挥笔豪放,结构严谨。跨入主殿,突觉眼前一亮,众多佛像排列有序,面目慈祥;法器、素品一应俱全。到此礼佛游览,登山锻炼,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史志记载
天湖寺是距离城关最近、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史志确切记载,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于宋乾道初年立春和宋乾道四年九月重阳节,多次或携妻带子或邀请友人登天湖,并留下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立春大雪登天湖》、《九月九日登天湖》。朱熹及其历史名人优游天湖,并留下了许多名篇绝句,其中《立春大雪幼天湖》诗云:……宾友既追随,儿童亦携将。攀跻得冢顶,徒倚聊彷徨。俯视千里空,仰看万鹤翔。远迷乱峰翠,近失平林苍……。说明当时这里的景致非同一般。后来,天湖院怎么一夜之间消失了呢?民间还有个离奇的传说呢!
民间传说
明朝,尤溪出了位才子,叫田顼,字希古,号柜山。正德十一年(1516),中举人。正德十六年中进士,授予瀚林院庶吉士,被称为晚明四大才子之一。嘉靖七年(1528),田顼出任户部主事,奉命办理九江税务。因绩调任南京兵部武选主事。转任礼部精膳司员外。嘉靖十四年,以礼部员外郎出任湖广提学佥事,创办濂溪书院。迁任贵州提学副使,兴修“二程书院”。回乡探亲时,接受知县李文兖之聘,纂修《尤溪县志》七卷。后,田顼以母亲年老需要服侍为由,辞职还乡。田顼之父田濡,字佰润。正德(1506—1521)间授处州卫经历。嘉靖九年(1530),以子顼贵赠承德郎。 有一次,田濡、田顼父子二人同游天湖,都深深地被天湖的风水宝地所吸引,遗憾的是被寺院先行占用。其父说:“死后能有这么一块幽宅安身,我愿足矣!”三年后,田濡去世,田顼请来地理先生看风水,但找遍全县的山山水水,始终没有一处中意之地。眼看“七七四十九天”时限已到,做儿子的却难遂老人遗愿,只能整天唉声叹气。一次,田顼与堪舆家闲聊时,曾说起父亲生前的遗愿,希望能找到如天湖那样的风水,可惜现在被寺院占去了。谁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此事被田管家获知,对田顼说:“老爷,太爷尾七将至,是否请天湖院比丘尼来做佛事,超度灵魂早日升天呢?”田顼所担心的是筑墓之事,根本没在意田管家的话中有话,只说了一句:“此事你权衡着办吧!”在征得主人同意后,田管家一边派员到天湖院请八尼下山,一边重金暗派爪牙上山,乘院内无人之际,一把火将寺院烧个精光。当八尼做完佛事返回寺院,眼前寺院只剩下一堆瓦砾,景况残不忍睹。寺院无端遭受火灾,八尼心中也万念惧灰,便集体纵身跳下思前的百丈悬崖。既然寺院已毁,田顼就将该寺遗址稍加改造,花重金延请高明石匠,构筑亡父之墓。天湖院院毁人亡,成为一个无头公案。人们心中虽存有许多疑问,各种传说不一而足,但谁也无法提出确切的依据。 这一故事是否属实,还有待考证。但从考古发掘现场原生土层面上发现了大量的木炭、木灰、瓦砾、唐宋柱础和大量的契形砖残存看来,说明当时这里确曾有寺庙毁于火。
咳咳``` 这个爱国的朋友还真能掰``! 下面我也来掰掰``!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北纬25°50′~ 26°26′,东经117°48′~ 118°39′。
总面积3425.3平方千米。2003年末,户籍人口42.0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22万人。
通行闽南方言大田话。尤溪是福建的一个山区大县。
地处闽中、戴云山脉以北,毗邻闽清、永泰、沙县、大田、南平、德化。 全境面积3463平方公里,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二位(仅次建瓯市);其中山地418.5万亩、耕地34万亩(水田33.2万亩)、水域和其他面积66.9万亩,自然概貌约为“八山一水一分田”。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全县辖8个镇、7个乡:城关镇、梅仙镇、西滨镇、洋中镇、新阳镇、管前镇、西城镇、尤溪口镇、联合乡、汤川乡、溪尾乡、中仙乡、台溪乡、坂面乡、八字桥乡,总人口42万。是三明市幅员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尤溪素有“闽中明珠”之称,曾荣获“中国金柑之乡”称号。 位于“闽中明珠”尤溪县东北向,距京福高速公路互通口仅12公里的洋中镇桂峰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桂峰在古时称为桂岭,又叫岭头、蔡岭,海拔550多米,为半高山谷地。走进这个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的历史文化名村,群山环抱,云雾缭绕,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令人流连忘返。
历史悠久的桂峰村,在南宋中后期,金兵南侵,小朝廷偏安东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随之南移。作为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孙蔡长,承祖训避世筑居,耕读传家,桂峰成了理想的首选宝地。
之后,尤溪至福州的一条官道从桂峰经过,成为尤溪内地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往返福州的必经之路和食宿的唯一中转站,由此桂峰迅速地繁荣起来,素有“小福州”之美称。“四寻客栈五步楼,比屋弦声乐悠悠;梦寐以求寄居地,旅客旋步三回头。”
就是当时桂峰村的真实写照。 漫步于加载典籍的桂峰八大景,宛如涉足在一片梦中仙境,一幅幅秀美壮丽的山光水色随即映入眼帘。
“石笋擎天”处,山高有三石,相连参天,森立影离离;“金鸡耀日”位于村右,山有石盘,盘内一石状似翰音,翅足具备,日出时羽仪尤璨;“玉泉喷蜜”的泉水自石罅隙中涌出,清纯沁齿,味甘如蜜;“丹桂飘香”处,环岭皆桂,四时花开,香气袭人;“酒座清风”地坦而旷,石立周正,旁有小石,环列类座,行人至此,每披襟称快。 除此之外,还有优美多姿的巨龟枕流、龙潜深井、龙门虎啸、八俊潭等自然天成的景观。
“珠帘飞瀑”环境幽静,秀外慧中,飞流直下,声震如雷。身临此情此境,美不胜收,如痴如醉。
在大峡谷两旁,遍布着莽林蓊郁的原始次森林,分布着许多珍稀的奇花异草和动植物,成为专家、学者考察自然生态的绝妙之地。 丰富的人文底蕴,淳朴的乡间民风,堂皇的民居建筑,优美的自然景观,难怪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到桂峰村考察时惊呼:“古建筑规模如此之大,文物古迹原貌保存如此之完整,在福建乃至全国尚属少见。”
南溪书院 在尤溪县城南的公山之麓,原为邑人郑义斋馆舍。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朱熹之父朱松任尤溪县尉,去官后寓居于此。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在此诞生。朱熹逝世后,县令李修于嘉熙元年(1237年)捐资在此修建文公祠、韦斋祠、半亩方塘和尊道堂等建筑,祀朱家父子。
宝元年(1253年),宋理宗赐额“南溪书院”。元至正元年(1341年),分建二祠,明清后屡有修缮扩建。
书院古朴庄严,现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有韦斋祠、观书第、毓秀坊、毓秀亭等建筑。正堂当中立朱熹石膏塑像,两旁是朱子手书板联四幅:“读书起家之本 和顺齐家之本 勤俭治家之本 循理保家之本”。
四壁高悬其上溯八代列祖列宗画像。书院内的方塘,为朱熹幼年读书处。
朱熹《观书有感》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中的“半亩方塘”即指此处。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知县方溥主持,把半亩方塘扩大浚深,并建亭于塘上,通以石桥,取名“活水亭”,今皆修复。 书院左侧有古樟2株,枝干参天,高30多米,树围分别为10.8米和7.8米,相传为朱熹幼时所植,人称“沈郎樟”(沈郎为朱熹乳名)。
1987年,将此地辟为公园,面积1600多平方米。 九阜山峡谷 走进位于福建三明的九阜山,就像走进一幅绵长绮丽的山水画卷。
“山清、水秀、石奇、林茂”,处处胜景,步步流连,富有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 漫步于逶迤的山间小径,看山泉溪涧萦绕林间,听林间鸟鸣声声,享受密林遮天蔽日的阴凉,几乎让人忘了疲累。
溪谷到处是怪石,取名有仙人捣药、神鲤待跃、金龟拱背……还有像鸟、像猿、像恐龙蛋,形态各异,模样可爱。 九阜山峡谷为福建省最长的一条峡谷,峡谷地段总长达15公里,海拔500~800米,分小潭峡和大潭。
大、小潭溪落差大,水流急;潺潺清流穿峡走谷,其声如鼓如琴,在深邃的峡谷中奏出天籁之音。 在小潭峡谷及附近地段,汇集有20余处瀑布,形成串珠式瀑布群。
更为称奇的是,这里植被保存相当完好,壳斗科、樟科、金缕梅科、木兰科、木犀科等野生植物有171科1113种,植物应有尽有;珍稀植物30多种分布其间,有的甚至连绵成片。
[编辑本段]朱熹故里-福建尤溪朱熹简介 朱熹出生在尤溪城南毓秀峰下的别墅(郑安道(义斋)馆舍)西厢房,使这里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朱熹诞生地。
他在这里度过了美丽的童年,并留下了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七岁以后,跟随父亲朱松迁居建州(建瓯)。
朱熹与故里的感情 朱熹生平对生养他的尤溪,怀有深厚的赤子之情。据记载,他曾多次回到这里寻亲访友、讲学授徒,并留下了大量的墨宝铭文、手迹板联和诗词歌赋。
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尤溪人民,培育出一个个莘莘学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骚客到这里寻根溯源、亲近朱熹。正如刘海粟先生所颂扬的“尤溪风月无今古,学海扬帆有后人”。
[编辑本段]故里简介钟灵毓秀 在“南溪书院”北向远处有一座山峰,那是尤溪的太祖山—叫“文山”(亦称笔架山),南向背后的这座山叫公山。据史料记载,就在朱熹出生的头一天傍晚,对面文山和背后公山同时起火,火势成“文公”二字。
大火与晚霞,交相辉映,情景煞是好看。朱熹父亲朱松看到这场奇火说:“天降祥瑞,必有所印,此喜火祥兆也!”第二天中午,朱熹就在郑氏馆舍西厢房诞生了。
朱松根据这场喜火,遂为孩子取名熹,亦即“喜火”二字的组合。尤溪人根据这个传说,便叫朱熹为“朱文公”。
沈郎樟别苑 沈郎樟别苑的巨幅画像(或雕刻或烫画),它告诉了我们“沈郎樟”的来历。为什么叫“沈郎樟” 沈郎樟呢?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一说唐代之前,我们尤溪县叫“沈溪”,到五代时,因避闽王王审知讳,当地土著居民以尤姓为多,遂改名为尤溪。一说尤溪县的母亲河叫尤溪,故而命名尤溪,现城关还保留着别称“沈城”。
因为朱熹出生于沈城,他的小名就叫“沈郎”,他亲手栽种的樟树,后人就叫它“沈郎樟”。前一棵树围16米,后一棵树围9.8米,高约30米。
清代有一诗人写诗礼赞樟树说:“毓秀钟灵紫气来,香樟儒圣亲手载。身价能留千古树,底须可作栋梁材。”
尤溪人尊重朱熹,同时也尊重与他有关的事和物,特别他栽种的樟树,更是爱护备至。据林业专家说,如此硕大的香樟,在全国并不多见。
它目前正处于壮年时期,堪称“中国的樟树王”。 弘道门(即通往半亩方塘之门) “弘道门”,取《论语》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之句,以此来赞颂朱熹阐发正统的孔孟之“道 弘道门”之意。
“人能弘道”,说明了人在历史发展、历史创造中的主观能动性。原来,南宋时这里是一片桃林,还留下了一个反映朱熹小时候勤学苦练的《半亩方塘二度桃》的传奇故事呢!据说朱熹五岁时,就已通晓《孝经》大意,从小立志崇圣传道,在书上题曰“不如是,便不成人。”
六岁仲春时节的一天清晨,朱松推开西厢的窗户,深深地被满园春色所吸引,便嘱朱熹抄写唐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句。由于朱熹无意间的粗 心,把桃花之“桃”字写成了“挑”字,写好之后拿给了父亲眉批,朱松很严肃地批评了他,并当场将诗词大意讲给朱熹听。
朱熹很受感动,立即主动向父亲请求重写一千个“桃”字。这时窗外雷声大作,风雨交加,把满园的桃花都打落在地。
而朱熹不为外界所干扰,仍专心致志地在抄写。朱熹的这种精神感动了上苍,当朱熹一千个桃字写好之后,满园的桃花又重新盛开了。
这个故事世代相传、家喻户晓,对尤溪的莘莘学子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文公祠 “文公祠”,是后人祭祀朱熹朱文公的地方,也是钟灵毓秀,诞育一代大儒的地方。
这里的前身是郑 文公祠安道的家,主体风格为二进制重檐歇山顶建筑,可惜毁于1958年的一场大火。现为新近复原的建筑,主体建筑风格与原来相似,面积略有扩大。
占地388平方米,建筑面积560平方米,高约13米。面阔七开间,进深五开间。
明间原主祀朱熹及其弟子蔡元定、真德秀、黄干、郑绍先。明代弘治皇帝赐封每岁春秋仲月上戊日(即每季第二个月的第一个戊日)和九月十五诞辰日祭祀。
清乾隆九年开始,皇帝钦颁祭文、祭品。 朱熹诞生处“毓贤寮” 朱熹诞生处“毓贤寮”。
朱熹出生以前,朱松一家七口人就住在郑氏馆舍的左侧。因古代右侧为大,所以为郑安道自家居住。
朱松曾官拜吏部员外郎(四品),因反对秦桧的投降卖国主张,被贬福建政和县尉,继而调任尤溪县尉。时逢金兵南侵,掳走徽、钦二帝,康王赵构仓皇南渡,偏安一隅。
但还是不思进取,整日纵欲寡欢、醉生梦死。有一位诗人以悲愤而又无奈的笔调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朱松这个失职官员,面对内忧外患的环境,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郑安道之子郑德与和朱松一起在尤溪任县丞,并结成莫逆之交。
郑安道虽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仕途并不得志,与朱松有惺惺相惜之感,对朱松的境遇十分同情,便将自己的西厢,出让给朱松一家七口人居住(朱熹的爷爷、父母亲、两个叔叔、两个哥哥),朱松在此靠给一些豪门子弟教私塾为生。可是,好景不长,朱熹的爷爷、两个叔叔先后去世,两个哥哥又先后夭折。
朱熹的出生,为迟暮的朱家带来一些欢乐。在朱熹出生的第三日,按尤溪习惯。
朱熹,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
祖籍江西婺源,出生于福建三明尤溪。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 教育家,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巨星。
朱熹曾任秘阁修撰等职,广注典籍,对经学 史学 文学 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继承了北宋程颢 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着有《四书章句集注》 《诗集传》等。 他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又建紫阳鹅湖书院,从事教育50余年。
毕生执着于教育的朱熹,师从一个"理"字。在他的心目中,"理"是万物开始的主宰,是自然界的一切,所有的世间万物,生成于"理",遵从于"理",归结于"理"。
这种先天存在的 精神的"理"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又是随处可见,时时主宰着人们的生活。 他说万物有一"理",而一物也有一"理"。
为了讲得更清楚一些,他采用了古代先贤们在哲学问题上最常用的推理方式,研究出一套以"理"为中心的运行模式来,即理--气--物(现世)--气--理。 可以看出,"理"是世界运行的主宰,也是世间万物的终结。
一切从"理" 开始,产生了阴阳二气,生成金 木 水 火 土五行,五行又衍生了世间万物,同时,世间万物无论如何变化又离不开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又复归于"理"的主宰,完成了一个轮回。 朱熹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间万物的哲学,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也是人类所憧憬的人生最高境界,是精神的理。
朱熹的学说,在他晚年被斥为"伪学"。庆元四年(1198),宋宁宗下诏要求伪学之徒改视回听,并订立《伪学逆党籍》。
列入党籍者从宰相到士人共五十九名。致使朱熹的门人故交都不敢再与他交往。
朱熹处于空前孤立的境地,但他仍坚持讲学,直到1200年死时,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 1209年,朱熹才被恢复名誉。
宝庆三年(1227)。宋理宗下诏,特赠朱熹太师称号,追封信国公,并提倡学者习读朱熹着作。
从此,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成为中国的正宗思想体系。 。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通行闽南方言话。
尤溪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南方林区重点县,国家食用菌、省柑橘主要生产县之一。农副产品有稻米(梅仙“白石米”著名)、甘薯、小麦,大豆、花生、甘蔗、笋干、香菇、红菇、草菇、金针菇、松脂、山苍子、银杏、油桐籽、油茶籽、棕片、茶叶(东山茶、汤川普济茶、华口水仙茶质优),梨、桃、李,名产金橘(八字桥、管前金橘尤佳)、过溪福橘、梅仙九都柚、汶潭苏柑、中仙无核柿,蜂蜜、兔毛,家畜良种戴云山羊、闽北花猪。
主要城镇——城关:县人民政府驻地。尤溪口:闽江重要航运站。
八字桥:“金橘之乡”。池田:瓷器著名。
坂面:尤溪、大田、德化三县边界集镇。洋中:特产绵纸。
城南青印坊为宋理学家朱熹诞生地,公山麓有南溪书院,西侧有“半亩方塘”,东侧系“源头活水”。 沈郎樟公园内两株大樟树相传为朱熹幼年所植。
城中金鲫湛泉水清如镜,源源不绝。孔庙大成殿富丽堂皇,古貌犹存。
东郊福星塔旋梯回廊,登临塔顶可远眺“双峰挂日”、“二水明霞”佳景,俯视沙洲公园翠竹青篁。坂面蓬莱山(九仙山)怪石嶙峋,绝献凌空。
梅仙丰岩洞、中仙龙门洞,洞洞天然别致。 中仙明山湖,山水幽异。
名胜古迹还有台溪吉祥寺、西城罗汉岩、联合乡伏虎岩。北部边界连云一带是解放战争时期闽北游击队活动区。
盖房动工,又称“动土”、“开基”。一旦选好房址,便可请风水先生择吉日祭神并预备动工。
各地的动工仪式略有不同。但一般要行“报土”祭拜之礼。“报土”即由建房工匠向“土地公”报告动工时间。因建房挖地基,恐打扰土地公,故先向土地公打招呼,以求吉利。报土时须摆“三牲”(多为猪头、鸡、鸭)和一些水果、糕糖。南靖人用茶、茶点、纸钱祭拜。福州一带摆猪头、螃蟹敬天帝;莆田人办素茶祭土地公、天帝、宅神,早晚还要插香。龙海人“报土”后,请工匠用瓦刀到房基的四角敲敲,并将12张涂有“寿面””的纸箔埋到地下,称“报之”。拜完土地公还要烧约200张“寿纸”,燃放鞭炮。厦门、同安等地除拜土地公外,还要请“当境佛”(即本村人信奉的佛,如“三忠公”等)到家,并在家中贴“凤凰到此”、“麒麟到此”之类的符令。
报土时,有些地方还要祭“鲁班先师”、“杨公先师”(传说为堪舆创始人杨筠松)等。闽西人择吉日动工时,要安奉“杨公先师”牌位,开墙基时要宰雄鸡,滴鸡血以驱邪。大田人动工前要请风水先生将5张写好祷词的红、黄字符贴在竹片上,再将竹片插在房基的后缘线上(即屋侧水沟的外缘线上);贴着字符的一面对着房屋坐向。上杭习俗在宅基地上打一小木桩,上端扎红布、木桩上有“土地公”的神号牌位,俗称“起谱”。开工时邀齐木匠、泥匠在“谱”前烧香。永定的礼仪是在破土前祭杨公先师,将“杨公符”贴在约1米长的竹片上,竖立于纵轴线末端,并适当离开施工位置,使之起到指定纵轴线的作用。与此同时,木匠师傅拜“鲁班先师”,泥水师傅拜“荷叶仙师”。祭拜时,东家须用三牲、香纸、红烛虔诚恭祭各祖师(杨公师居中),然后请风水先生再一次用罗盘校定方位。风水先生以“分差差一线,富贵不相见”等谚语,表示自己功夫深奥神秘,天机莫测,夸示其工作的重要性。待方位再次标定后,立下桩标,始可鸣炮动土。
动土仪式较简单,一般按风水先生择定的时辰及选定的地址,先燃炮,再由主家或工匠锄(铲)几次土就算礼成。福州、南平一带多由工匠执锄,挖三下土表示“破土”。闽南、闽西一带锄一二下即可。破土时,应择吉日。晋江人以丑、寅时为佳,以为天降小雨更妙。为示开工吉利,莆田、惠安等地破土时还须穿上象征喜庆的红衣。尤溪人要将挖出的头几筐土向上堆放,以取兴隆之意。各地均忌破土时讲不吉利的话或发生口角。福安人以为此时争执,日后住入新房会不安宁,家人多口角。
打地基礼仪较繁复。打地基又叫“奠基”、“下基石”。俗话说“地打牢,万年兴”。民间向来看重打地基。罗源一带,开基时,掘地数尺,填上泥石。为防触犯土地公,事成后还要制作一个“偶人”(即立一牌子,上用红纸书上户主名),供上香、烛、果,用一破伞遮住,祭祀谢罪。莆仙一带正式砌墙基时要举行“动合”仪式(即以三牲斋果祭土地公),奠基毕行“放合”礼,墙基用红布披合,将扁筐、锤子等装入红袋,忌乱扔乱丢工具。永定人开基挖石脚坑,砌石时先在纵轴线端安放“五星石(以5块小石象征星辰),按一定方位排定,以呈天地合一的吉象。闽南华安等地奠基时要垒“奠台石”。依房屋规模而定,3间屋的奠3台石,5间屋的奠5台石(即将3个或3个尖头朝上成锥形的石子置于大厅中央,石头高低不一,中间最高,两旁依次降低,呈“山”形)。地基搞好后,当地人还通行用长条形大理石为底面。但条石不可覆于台石上,因3台石或5台石表示人丁兴旺,如果被条石所盖,是为“盖丁”,犯了农家大忌。除砌石脚、挖墙脚基外,整个房宅的地基均要夯实。闽北、闽西一带多用一根圆条硬木穿过树墩打夯,工具简陋,但很实用。
在大田等县,旧时俗传,若新房在旧宅基上兴建,在拆旧房时木工要祈天公,并身贴纸符,以驱赶旧屋鬼神,使之免伤主人。在平潭,一些人家原定来年盖房。因听信风水师之言,认为明年不利“打基石”,往往要提前一年下基石,到次年才盖房。这种情形各地均常见。
地基挖好后,民间通常还要请星算先生择吉日吉时正式开工建房,以祈房主平安吉利。开工后,除请少数有技术的木、泥、瓦匠外,多请亲友族人合力相帮。福建民间建房,常由亲友“帮工”。开工日除给工匠红包外,还要宴请亲戚和工匠。建筑过程中,逢初二和十六“做牙”日,也要宴请工匠和帮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