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的风水怎么样,后人不好怎么评判。
明朝风水大师,明十三陵风水总设计师,江西三僚廖均卿。
他对永乐皇帝朱棣,上奏的奏折中说:
奉天承运
十八岭峰巍巍乎, 四势呈祥,形肖铜锣,穴居中央。礼部尚书赵ب相六秀皆足, 八景堪评。天门山拱震垣,地户水流囚谢,风阁龙横,卓列罗城,捍门华表镇塞星,河山如万马奔趋,水似黄龙踊跃,内有圣人登殿之水,世产明君,外有公侯拜午之山, 永丰朝贡,四维趋伏,八极森罗,青龙奇特,白虎恭降。太维天马尊于银潢之南,少府紫微起于天河之北,维皇作极,俾世其昌,发龙气旺,帝业若胜,山河巩固,地势宽平,艮亥脉作癸山丁向卦,例相合王星聚会,主大臣股肱协力。木火得局王叶庆,衍蕃昌悉合仙经,宜任陵室。
臣谨绘图献,伏乞亲临,高张慧目,广迈皇风,玉烛清明,并立辰而永曜,金符浩荡,亘万古以长存,国祚无疆,邦家有庆,臣不胜战栗,俟命之至。
风水宝地十三陵 朱棣为什么选定黄土山为陵址,按封建迷信的“风水”讲,这里的山脉是太行余脉的延续。
黄土山挺拔于正北,左有蟒山,右有虎峪山;前有凤凰山,后有黄花城。四面群山环绕,若封似闭。
中间为周长二十公里的山间盆地。盆地中间有一条河水呈东西向横贯全境。
盆地南端偏西开口处又有两座小山,东面小山山石纹横色青称龙山,西面小山山石纹竖色白称虎山。 传说,当年军师姚广孝陪成祖看过这里后,形容黄土山上承紫微、星垣笼罩、王气云集;下布祖陵龙穴、天赐福祚;陵域左有青龙(蟒山),右有白虎(虎峪山),前有朱雀(凤凰山),后有玄武(黄花城),南有龙虎(指东、西两座山)二将守门;三道龙砂(石牌坊、大宫门、龙凤门三处东西横向的土岗),封闭三气以遏外泄;中间明堂广阔,有寿山(又称大宝山)象征帝王长寿,有福海(宝山下面河水漫溢地带),预兆大明鸿业绵长。
尤以祖陵建在康家庄,龙穴旁有康老坟,康家庄前有干水河。地势得天独厚,朱(猪)有康(糠)吃,又有干(泔)水喝,真可谓朱氏王朝的好寿域。
朱棣听了军师这番话,心中大喜。又问他:“照你这么说我子孙的帝陵将由哪里建起,建到哪才算到头。
大明江山能有多少年的气数?”姚广孝听后答道:“由于龙穴集结北方,以祖陵展列,可自山东葬到山西,自河北葬到河南。大明天祚可逾万年之久。
但因孽龙为祟作怪,万岁可斩其一永镇其余。” 姚广孝当时被看作有“姬旦演易之才,孔明决断之智”的人,他的这段双关隐语所指:山东是黄土山以东,山西是黄土山以西。
并非指山东、山西两省域。所谓河北、河南只不过是陵区内天寿山水南北而已,也不是指河北、河南两省域。
然而这隐语却从后来明陵的演变中得到了附会与巧合。比如十三座帝陵,其中十二座都建在天寿山水以北,只末帝崇祯葬在河的南边。
天寿山的风水形胜,是明人按照风水理论而选定和建造的帝王陵寝,它是自<<葬书>>刊行以来最符合书中所描绘的风水地理,其最基本的框架如一马蹄形,就是一个封闭的地形空间,这个空间里的山川必须符合如下的法则: 坐于北的山峰要高大,因为它是整个空间的主峰,但要呈降势,并向两翼张开,如玄武坐镇.主峰不能突兀,坚硬,呈绝壁状.东西两旁的砂山相对低矮,呈向南逐渐降低的走势,但东边的砂山与西边的砂山其形式不能相同.西边的砂山要呈白虎蹲伏状,东边的砂山要呈青龙蜿蜒状.位于南的山峰要与主峰相对,比主峰矮小,山体要圆润,如朱雀朝揖状.这样的地形风水名"四象完备"如四神守护,把持东南西北四方,形成一个相对封闭,安全的空间.位于中间的区域要腹部广阔,众水缠绕,但水的来向与去向不能乱了方向.水必须是从西北放而来,因为西北方是天门,水在经过主峰时,要呈朝拱状,即形成一个回水湾,形状呈反弓形,风水称为"金城环抱"这样的水也称朝水,然后再从东南流过,因东南方为地户.水从天门进,则是把天上的元气带了进来,水到了东南方即地户时,必须要有山峰把持,形成水口,这样才不至于元气随水流而被带出,水口的关锁是风水地形中的最后关子,水口地形的完美直接影响到生气是否留于这个空间内. 在主峰与朝水之间的区域,便是明堂所在之处,明堂所在的地方既称为穴位,它是整个空间的中心,这一点如天上的北辰星,众山川所形成的合抱形势,都是绕着这一点而分布的. 《葬书》对自然山川的选择,产生着十分强烈的影响,它把山川赋予宇宙之道,使它所定下的这种地理,便成为万世无法更改的地理标准. 尽管风水的内容越来越复杂,其中不乏荒诞无稽的说教和蛊惑人心的骗局,但在它的合理思想指导下,在中国历史上确曾出现过许多优秀的建筑作品。北京昌平明十三陵和皖南徽州地区的村镇就是其中的典范。
十三陵始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为了求得吉祥的墓地,明成祖命江西风水师在昌平境内找到了这一片山地,经朱棣亲自踏勘确认后并封为“天寿山”。
以后的十二代明朝皇帝也相继把陵墓建造在这里,在具体确定他们的墓址时,都有风水师参与其间。 十三陵所处的地形是北、东、西三面环山,南面开敞,山间众溪汇于陵前河道后,向东南奔泻而去。
陵前6公里处神道两侧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西为“虎山”,符合东青龙、西白虎的四灵方位格局,用风水理论来衡量,天寿山山势延绵,“龙脉”旺盛,陵墓南面而立,背后主峰耸峙,左右“护砂(山)”环抱,向南远处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开阔。陵墓的“明堂”(基址)平坦宽广,山上草木丰茂,地脉富有“生气”,无疑是一处天造地设的帝陵吉壤。
人们由大红门一路向内,可以领略到各陵建筑和雄伟山势和谐统一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感人效果。
明“十三陵”中有三座陵墓最有名:一是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二是世宗皇帝朱 厚熄的永陵;三是神宗皇帝朱翊钧的定陵。
定陵位于昭陵东北大峪山下,掩埋着明代第十三代帝王万历帝朱翊钧和孝瑞、孝敬两位皇后。1966年8月24日定陵三百余年后遭掘,据说当年择地建陵之初, 就发现了不吉之兆,预示以后要出大祸。
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二十一岁的朱翊钧借去天寿山春祭之机,动起了 择选万年吉壤的念头。当时钦天监经过四处遍阅实地比较之后,以为形龙山、小峪 山、石门沟山三处“最吉”,朱翊钧在当年九月九日借秋祭之名,亲身去看了形龙山 和小峪山两地,现场初定小峪山。
第二年九月奉两宫皇太后之命,朱翊钧再借秋祭 之机,正式定下了小峪山,即如今的定陵陵址,并易小峪山为现名大峪山。大峪山 被明神宗以为是“万年吉壤”,但在开工过程中却呈现了不祥的预兆。
定陵自1584 年10月6日开工,每天直接进入现场施工的军民夫役和瓦木石匠达两三万人。 经过 一年的紧张施工,陵园工程已有相当规模。
但此时,风水师定下的未来置放棺椁的 中央地带却挖出一块大石头,宝床下无土,这犯了风水大忌。有大臣提出重新择定 陵寝的地址,但让人不解的是,当时一心事佛、非常迷信的朱翊钧一如既往,称祖 宗山陵既然位于天寿山,后代子孙皆当归葬于此山。
并下诏,劝大臣不要再争论了, 寿宫吉地就是大峪山。虽说如此,朱翊钧曾带人悄然看过几处中央,仍不是很理想, 于是彻底死了易地建寿宫的念头。
但在六年的建陵过程中,官场和民间关于定陵风 水不吉利的争论不断,一直没有停息过。 。
康熙皇帝采取的两全其美的办法,竟让孝庄文皇后暂安了近40年。1725年孝庄文皇后的葬地问题才被提到了议事日程。雍正认为孝庄文皇后的棺椁停在暂安殿内不是长久之计,况且暂安奉殿的所在地就是上吉佳壤,可以改建为陵寝。工程于1726年初开工,12月完工,12月10日,孝庄文皇后的棺椁才被正式葬入地宫。
由于皇太极的陵叫昭陵,位于东北的盛京,而孝庄文皇后的陵建在河北的遵化,方位是昭陵的西面,按照清朝皇后陵命名的办法,将孝庄文皇后的陵定名为昭西陵,表明昭西陵与昭陵是同一体系。从此,清东陵的风水墙外就有了人们所看到的昭西陵。
从这充分说明昭西陵与清东陵是两个不同体系,所以把其葬在东陵陵区之外,以示区分。
专家认为,昭西陵建在风水墙外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风水墙内,顺治皇帝已经占据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作为母亲的孝庄文无论再葬在任何一个地方,地位都会低于她的儿子,所以建在风水墙外是比较合适的。
昭西陵
明世宗是明代诸帝中崇道最甚的一个皇帝,他在人继大统之后,专以扶植 道教为事,使明代统治者对道教的崇奉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明世宗广宠道徒 方士,并授其高官厚禄;大规模建宫筑室,不惜劳民伤财;又广建斋醮,崇信乩 仙,斋醮之事耗费巨大,宫中每年要用黄蜡二十余万斤,白蜡十余万斤,香品数 十万斤。 他还酷好举行斋醮时献给天神的青词,顾鼎臣、夏言、严嵩等皆先后以 擅写青词获宠,甚至有“青词宰相”之称。
更有甚者,是他迷信丹药到了痴狂的程 度,道士因进仙方丹药而获宠者,达数十人;更为荒唐的是,他为了获取长生丹 药,相信方士之言,以处女首次行经之经血作为炼药原料,炼成所谓的“红铅”。 此外,明世宗还为其父母和自己加封道号,上皇考号为“三天金阙无上玉堂 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尊开真仁化大帝”;皇妣号为“三天金阙无上玉堂仙法主 玄元道德哲慧圣母天后掌仙妙化元君”,自号为“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 君”,后又加号为“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 虚玄应开化伏魔忠教帝君”,再加号为“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 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与宋徽宗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明 王朝俨然成了一个道教王国。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
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明代帝陵十三陵陵址名叫黄土山,山前有龙虎二山,形成风水宝地。但是十三陵留下了太多的未解谜团,朱元璋的陵寝为何状如北斗?朱棣长陵的风水风貌有什么特别?帝陵里居然挖出了泉水又是什么原因?朱棣长陵的风水地貌 明长陵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天寿山的明十三陵建筑群中。
明十三陵前6公里处神道两侧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西为“虎山”,符合东青龙、西白虎的四灵方位格局,用风水理论来衡量,天寿山山势延绵,“龙脉”旺盛,陵墓面南而立,背后主峰耸峙,左右“护砂(山)”环抱,向南远处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开阔。陵墓的“明堂”(基址)平坦宽广,山上草木丰茂,地脉富有“生气”,无疑是一处天造地设的帝陵吉壤。
关于长陵的选址,与朱棣对风水学的笃信有关。1408年,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他便派人到北京寻找陵地。
据说,最先选在口外的屠家营,但因皇帝姓朱,“朱”与“猪”同音,猪家要进入屠家,一定会被宰杀,这叫“犯地讳”,不能用。接着,又选在昌平县西南的羊山脚下,但后面有个“狼儿峪”,猪旁有“狼”,更是危险,也不能用。
后来,又选上京西的“燕家台”,但“燕家”和“晏驾”是谐音(皇帝死了叫“晏驾”),不吉利,也不行。也有人选在京西的潭柘寺,那地方景色虽好,但山间深处,地方狭窄,没有子孙发展的余地。
经过一二品高级官员带着风水先生足足跑了两年,终于找到了一个满意的地方──昌平县北10公里的天寿山(原名黄土山)。明孝陵布局状如北斗之谜 明孝陵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部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朱元璋及皇后马氏的陵寝。
明孝陵规模宏大,格局严谨。孝陵建筑自下马坊至宝城,纵深2.62公里,陵寝主体建筑当年建有红墙围绕,周长2.25公里。
若从空中俯视,可以看到明孝陵呈北斗状布局!古代帝王陵墓中有采用天宫、天象、星宿图的情况,意在“天人合一”、“魂归北斗”的效果,而朱元璋尤其对天象崇仰,因而在生前就把自己的陵墓设计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勺头”为绕梅花山而环行的导引神道部分,“勺柄”为正北方向直线排列的陵寝建筑部分,“勺头”、“勺柄”上的“七星”依次为四方城、神道望柱、棂星门、金水桥、文武坊门、享殿、宝城。从平面图上看,孝陵的“七星”排列走向与南北朝、辽代、唐代所绘制的“北斗七星”图是相同的。
若从空中俯视,可以看到明孝陵呈北斗状布局 明孝陵的后山还埋葬着一批明朝的开国功臣,有着名的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墓等。据传,朱元璋营建明孝陵时,曾说过他一人独居钟山之阳,功臣陪葬山阴。
因此,在钟山之阴就有了11座功臣墓,这又恰似群星朝“北斗”。这样一来,明孝陵背倚钟山,从整体上就又形成背有靠,前有案(孙权陵),东有青龙,西有白虎,北有玄武(龟蛇合体),南有朱雀的吉祥格局。
也许,朱元璋这才称心如意。定陵是最不吉利的吉地 位于北京的明十三陵中,有3座陵墓规制比较大:一是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二是世宗皇帝朱厚的永陵;三是神宗皇帝朱翊钧的定陵。
定陵位于昭陵东北大峪山下,埋葬着万历帝朱翊钧和孝瑞、孝敬两位皇后。三百多年以后,神宗的坟墓定陵被发掘。
定陵三百余年后遭掘,据说是因为风水不好,当年择地建陵之初,就发现了不吉之兆,预示以后要出大祸。明神宗也是一位极其相信风水的天子,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只有21岁的朱翊钧借去天寿山春祭之机,动起了择选万年吉壤的念头。
当时钦天监通过四处遍阅实地比较之后,认为形龙山、小峪山、石门沟山三处“最吉”,但后来有大臣指出:石门沟山坐离朝坎,方向不宜、堂局稍隘。但“形龙山吉地一处,主山高耸,层峦叠嶂,金星肥员,木星落脉,取坐乙山辛向,兼卯酉二分,形如出水莲花,案似龙楼凤阁,内外明堂开亮,左右辅弼森严,且龙虎重重包裹,水口曲曲关阑,诸山皆拱,众水来朝,诚为至尊至贵之地。
又见小峪山吉地一处,主势尊严,重重起伏,水星行龙,金星结穴,左右四铺,拱顾周旋,云秀朝宗,明堂端正,砂水有情,取坐辛山乙向,兼戊辰一分。以上二处尽善尽美,毫无可议。”
朱翊钧在当年九月九日借秋祭之名,亲自去看了形龙山和小峪山两地,现场初定小峪山,请示两宫皇太后之后才能正式敲定。当年择地建陵之初,就发现了不吉之兆,但最后还是建在了这儿 第二年九月(1584年),奉两宫皇太后之命,朱翊钧再借秋祭之机,正式定下了小峪山,即现在的定陵陵址,并易小峪山为现名大峪山。
虽然大峪山被明神宗认为是“万年吉壤”,但在动工过程中却出现了不祥的预兆。在风水师定下的将来置放棺椁的地方出现了意外,挖出一块大石头,宝床下无土,这严重犯了风水大忌。
有大臣提出重新择。
有。
特别是明清两代的皇帝谈“风水”的故事,更是不少。批评 与笃信的说法都有。
今举数例如下。洪武元年诏:古之丧礼,以哀戚为本。
治丧之具,称家有无。近代以来,富者 奢僭犯分,力不足者称贷财物,夸耀殡送。
及有感于风水,停柩经年,不行安葬。宜令中书省臣集议定制,颁行遵守,违者论罪。
——《明史》朱元璋不许民间迷信风水而“停柩”不葬,否则就要“论罪”。还提 倡丧礼要节俭,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量力而行。
这是朱元璋初得天下的开明举措。弘治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大行圣慈仁寿皇太后丧。
英宗皇帝有遗命, 说“钱后与我合葬”。上曰:钦天监言恐动风水,朕不以为然……今开圹合葬不为动风 水乎?皇堂不通,则天地否塞。
因以指画纸曰:若如此通,通则风气流行,恶得言动?唯一点诚心为之,料亦无害。——《孝宗实录》明英宗生前有遗嘱,要钱皇后与自己合葬。
等到钱皇太后故去,商议 合葬事宜的时候,当时的钦天监说打通墓穴里面的隔墙会“动风水”,明孝宗则反驳说准备合葬时已经把墓穴打开,难道也是扰动了 “风水”吗? 如果不打通合葬,那才是“天地否塞”。 并且指点着图纸说:如果这样打 通,就会元气流行,怎么可以说扰动风水呢!我唯有一片真诚之心料理这件事,想来也没有什么害处。
于是大臣们便按照皇帝的旨意,圆满地进行 了合葬。这一故事说明,皇帝比当时的风水师髙明,并不是处处都听信风水师 的胡言乱语。
顺治十六年己亥十一月甲戌谕旨:天命之有归,而谬委灵于风水,移灾于林木,何其诞也。金代垂 祚百有余年,英主哲辟,实光史册。
乃易代之后,兆域荒圮,祀典缺废。抚今追昔,慨焉兴叹。
金太祖世宗已经崇祀帝王庙,其陵寝命地 方春秋祭祀外,兹特谕礼臣专官省视,修其颓毁。 俾规制如初,并令 有司时祭。
《四库全书•世祖章皇帝圣训》大清入关后,顺治皇帝看到明朝笃信风水,破坏了金代皇帝的陵墓风 水,于是就此发出了感叹。认为国祚的长短,都是天命有归的,不能“委灵于风水”,破坏山林或搞什么“切断龙脉”的荒唐举动。
这反映了皇帝 与皇帝之间对“风水”的不同认识。 康熙三十三年十二月壬子,刑部议覆阿哈尼坎盗伐风水禁地树木,罪 应立绞。
上曰:此伐木处虽与风水相近,然非内地愚人无知犯禁。此等情 罪前此曾经宽宥,着枷责发落。
《四库全书•圣祖章仁皇帝圣训》康熙皇帝从轻发落盗伐林木的满人,虽与陵墓“风水相近”,但不是 “内地愚人无知犯禁”,并且前面已经有宽宥的例子。 倘若康熙笃信风水, 有人盗伐陵墓附近的林木破坏了风水,哪里还有从轻发落的事?陵寝重地,凡有关于风水者,理合严禁。
但将相隔甚远,本无关碍之地俱以有关风水论,则无知小民以私窃耕种樵采而获罪者必 多矣。——《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雍正皇帝对待“风水”的态度,也有称赞的地方。
如果破坏了陵墓重 地的风水,那就要严厉处罚;如果距离陵墓重地很远,那就没有必要以破坏风水论处。否则,以破坏风水论处的平民百姓不就很多了吗?。
明世宗宋厚熄 是有明一代最迷信道教的皇帝,几乎毕其一生都在求仙药,求金丹。
世宗皇帝自幼多病,做了皇帝以后就越发地怕死,想方设法要祛病延年。他 以为道教的斋戒祈祷,秘术仙方都可以致长生,成神仙,于是崇信道教无所不用 其极。
这样以来,天下的道士、术士也就纷至沓来,争进仙方、丹药以邀宠幸。 世 宗一朝以秘方得其恩宠,封官给禄的就有数十人,其中最得意的要属邵元节和 陶仲文了。
邵元节本为江西龙虎山上清宫的道士,嘉靖三年(1524年)征召入京,封 为真人,总领道教。除了赐紫衣玉带、金、玉、银、象牙印之外,给他父母子孙都封 了官。
数年后,由于皇子叠生,世宗以为是邵元节的功劳,于是拜礼部尚书,赐一 品服色。 邵元节能得这般恩宠,除了祈祷有验之外,主要是因为进丹药仙方。
明代所传的丹药仙方品类甚多,主要有红铅、秋石、含真饼等。其实这些丹药无非都是可以助阳的热剂,造做这些丹药的材料也大多是人体之秽物。
世宗到了晚年已感觉到自己的衰老,于是越发想得到长生不老之方。 他派遣官吏散布全国,为他搜求方士、术士,所进仙方秘法、金丹灵露无数。
同时为了制药炼丹,花费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去采木、香、灵芝、珠玉、宝石,采不到就花重金购买。到了嘉靖末年,国储已无所余,世宗崇信道教,任用道士,建斋设醮,求丹炼药等等,给明代政治和经济带来的影响,为数十年后明代的灭亡种下了祸根。
迷踪帝陵:清代皇帝分葬东西二陵有何风水玄机?
公元1644年,明朝驻辽东总兵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致使清军大举入关,二十余年内关内全境皆为清朝天下。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的历史就此展开。
清入关后,十个皇帝中除末代皇帝溥仪没建成陵寝外,其余九帝均在河北遵化县马兰峪和易县梁格庄分别建造了陵墓群,按昭穆顺次入葬,即为清东陵和清西陵。他们的皇后、嫔妃、公主等也随葬在此,形成了规模宏大、建筑体系完整的皇室陵寝。在清东陵和清西陵的选址与规划设计中,更是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着力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将人的精神融汇于大自然之中,营造出崇高、伟大、永恒不朽的意象。当然,对于清朝的衰落,也有人从陵寝的风水上作出了分析。据说,清东陵内咸丰皇帝的定陵,其金井就不在最佳穴点上。不知何故,也不知何人将其稍稍向北偏移,落入“虎口”,致使大清皇位至此再难延续昌盛。历史上咸丰的独子同治夭折之后,由咸丰的侄子光绪继承帝位,而光绪无后,又不得不由他的侄子溥仪继位,大清王朝也至此走到了尽头。这些传说,也许包含着一定的道理。
清东陵和清西陵从规划建制到建筑造型均仿照明朝,采用集中陵区的手法,安排总入口,从正红门开端,经统一的神道石像、碑亭及华表,分达各陵区。其布局顺序为:五孔石券桥、牌楼、碑亭、三孔券桥,大月台、宫门、隆恩殿及左右配殿,而后为石平桥、月台、琉璃门、五供、方城(上立明楼)、月牙城、宝城、宝顶。皇帝、皇后、亲王、公主、嫔妃的陵制级别相当严格,形成了一套程序化的规则。
清西陵
清东陵的15座陵寝是按照“居中为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观念设计排列的。入关第一帝世祖顺治皇帝的孝陵位于南起金星山,北达昌瑞山主峰的中轴线上,其位置至尊无上,其余皇帝陵寝则按辈分的高低分别在孝陵的两侧呈扇形东西排列开来。孝陵之左为圣祖康熙皇帝的景陵,次左为穆宗同治皇帝的惠陵;孝陵之右为高宗乾隆皇帝的裕陵,次右为文宗咸丰皇帝的定陵,形成儿孙陪侍父祖的格局,突显了长者为尊的伦理观念。皇后陵和妃园寝都建在本朝皇帝陵的旁边,表明了它们之间的主从、隶属关系。此外,凡皇后陵的神道都与本朝皇帝陵的神道相接,而各皇帝陵的神道又都与陵区中心轴线上的孝陵神道相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枝状系,其嗣承关系十分明显,表达了瓜瓞绵绵、生生不息、国祚绵长、江山万代的愿望。
清西陵也严格遵守了长幼尊卑的等级制度,但同时又不拘泥于典制,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清西陵中的帝陵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宫殿辉煌、石雕精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4座帝陵以及附属陵寝的建筑无论在规模和形制上,都反映了清王朝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泰陵、昌陵完整宏伟的陵寝规模,反映了清王朝鼎盛时期的辉煌,慕陵建筑的裁减(清朝陵寝中第一个裁去圣德神功碑楼、石像生、明楼、宝城等)、崇陵陵寝规模的减小,真实地记录了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轨迹。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寝宫工程由于清王朝的被推翻而终止,更是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结束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