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怡君 2. 欣怡 3. 雅雯 4. 心怡 5.志豪
6. 雅婷 7. 雅惠 8. 家豪 9. 雅玲 10.静怡
11.志伟 12.俊宏 13.建宏 14.佩君 15.怡婷
16.淑芬 17.静宜 18.俊杰 19.怡如 20.家铭
21.佳玲 22.慧君 23.怡伶 24.雅芳 25.宗翰
26.志宏 27.淑娟 28.信宏 29.志强 30.淑婷
31.佩珊 32.佳慧 33.佳蓉 34.佳颖 35.淑惠
36.智伟 37.欣仪 38.嘉玲 39.雅慧 40.惠雯
41.明哲 42.玉婷 43.惠如 44.惠君 45.宜芳
46.惠婷 47.淑华 48.志明 49.雅芬 50.家荣
51.俊贤 52.俊豪 53.慧玲 54.嘉宏 55.佩芬
56.佳桦 57.雅琪 58.淑萍 59.淑君 60.婉婷
61.佳琪 62.韵如 63.诗婷 64.建良 65.芳仪
66.宜君 67.佩蓉 68.志铭 69.雅铃 70.建文
71.佩玲 72.钰婷 73.雅萍 74.立伟 75.文杰
76.慧如 77.淑慧 78.佳宏 79.志远 80.静仪
81.惠玲 82.淑玲 83.美君 84.怡慧 85.千慧
86.馨仪 87.嘉慧 88.家玮 89.美慧 90.美玲
91.建志 92.宗宪 93.筱婷 94.静雯 95.雅君
96.彦廷 97.怡静 98.玉玲 99.郁婷 100.俊男
台湾的民间传说:
1、皇帝微行传说
云林县口湖乡之沿海,盛传乾隆君游台湾,嘉义县、台南县之嘉南平野,又传嘉庆君游台湾等传说,地方父老,言之凿凿。按我国东南、华南沿海,向有明正德帝微行之传说。
江浙之“梅龙镇”、福建之“正德帝吃鸡”等便是。台湾之乾隆、嘉庆微行传说,皆以大陆上明正德帝微行传说为原型,加上本地之历史条件而成。前者当为后者之翻版而已。
2、地道传说
基隆市首屈一指之名胜仙洞,除洞内供祀观世音菩萨之外,留有许多清同治年间之石碣,具有神秘之感。民间传说,洞里往昔住有神仙,又传,此洞有一地道,直通淡水港。
台南市最著名之古迹,乃是明末荷兰人所筑热兰遮城(又称红毛成、赤嵌城、台湾城)和普罗民遮城(又称赤嵌楼)。两城相距四公里,相传有一海底地道相通。世界上之各民族,都流传有此类地道传说。
3、神仙传说
台北市北投区复兴岗东方之圆仔汤岭,绝顶有一小湖。相传,古时住有一位神仙。此仙意欲招来一老实人为其徒弟,便化装为一卖汤圆之老翁,立于岭顶叫卖,谓吃一碗两文钱,吃两碗则仅需一文钱。
大多数之路人皆争先恐后地前往,付了一文钱而吃两碗汤圆。后有一年轻人见了此一情形,颇觉不公平,便付了两文钱,吃了一碗。卖汤圆之老翁,于是便现出其神仙之原形,告诉这青年其本意,赞其老实而收之为徒弟。
传说中此神仙之汤圆是用岭上之泥土搓成的,因此,岭上呈现一土坑,经天雨积水,遂成前述之小湖。此一传说,当是以湖北黄鹤楼之传说为其原型,略加修改,润饰而成的。
4、风水传说
台南县麻豆镇郭宅,称为本省现存最古住宅建筑之一。相传:在清康熙年间,麻豆某人得到地理师的指点,于一风水极佳之处建立房舍,顿成此地的首富。不久,该地理师成了瞎子,富翁感念其旧恩,便邀之住于其家中,并答应每餐供给他所喜吃之羊肉。
地理师在富翁家住了一阵子,彼此相安无事。某日,地理师于进餐时,发现满桌都是羊肉,便招呼其他人同食。但却无一人接受。后有一童工告之谓,当日之羊肉乃是一双失足跌落粪坑中而死的羊,富翁欺其眼瞎,将之烹煮而供他食用。地理师得知此事后,心中愤然。
数日后,便告诉富翁说,其门前之池塘,有害风水,劝富翁将之改为果园,富翁不知此为地理师报复的行为而听从了他的劝告。自此,该家族便接二连三地遭遇不幸,而逐渐没落。此为一具有典型性的风水传说。
5、足迹传说
台北市景美区之景美山,山顶有一仙迹岩,大岩石上,有一大足印。相传为古时一神仙下到此处之足迹。近年在岩下,建了一庙,供祀吕洞宾,称为仙迹岩仙公庙。
此种足迹传说,在大陆各省到处皆有。就福建而言,省城福州郊外之鼓山,有一罗汉台,大岩石上有二、三足迹,相传为古时十八罗汉来游鼓山之踪迹。
台湾生活习俗 -------------------------------------------------------------------------------- 按台湾“文化资产保护法”定义,民俗是指与居民生活有关的衣、食、住、行、敬祖、信仰、年节、娱乐及其他风俗习惯。
台湾生活习俗与祖国大陆特别是南方地区基本一致,而且保留着更多的闽粤古风。台湾民间的传统节庆和大陆大同小异。
最重要的节日依次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送灶、除夕等。过节形式也和大陆相仿,如春节有走亲访友的拜年习俗,元宵节吃元宵、赛花灯、猜灯谜;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重阳节登高远足;除夕阖家团圆等。
其中,台湾民俗中最知名的景观为台南盐水镇的“蜂炮”、平溪十分村的“放天炮”和澎湖的“乞龟”等。 台南盐水镇在元宵节最知名的是燃放“蜂炮”,即由数万只冲天炮制作而成的鞭炮,每一个冲天炮的炮芯连结在一起,一炮点燃,万炮连响,火花四射,声光齐作,震耳欲聋,蔚为壮观。
“蜂炮”已经成为台湾一个旅游景点节目。 放天灯是在纸糊的灯状球体下部点火,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将其送上夜空。
因其形状像一顶孔明帽,而又称“孔明灯”。相传在台湾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其早期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互报平安的讯号,现在已成为一种娱乐与祈福的活动。 澎湖元霄节的“乞龟”习俗有趣神秘。
每年元宵节一到,澎湖大小庙宇的供桌上,摆放各种各样的“龟”,有糖和糯米粉捏塑的“祈求平安”的“芳片龟”;有用线面制成的含有“长寿”之意的“面线龟”;有以面粉与鸡蛋等原料制成的“鸡蛋糕龟”;有用黄金打制而成的“金龟”等。民众纷纷前来祭拜,“乞龟”,即通过祈寿获得神灵的默许后,“乞龟”人向庙方执事报账,插香,索得所乞之“龟”,以求得神灵的保佑与恩赐。
台湾的婚丧习俗,与大陆也有类似之处,在今天台湾特别是农村仍保持着许多传统的习俗。同姓不结婚在台湾依旧流行,而且“周、苏、莲”、“陈、胡、姚”、“徐、佘、涂”等各三姓,以及“萧、叶”、“许、柯”等各两姓,被认为属同一祖先,也互不通婚。
婚礼仪式虽有改变,方式逐渐多样化,但仍较重视中国传统的婚礼。民间丧葬习俗较为繁琐,充满迷信,从临终、发丧、入殓、居丧到送葬、下葬等有一套传统的做法。
至今,台湾民间仍流行土葬,选择墓地重风水。台湾民间还有“捡骨”之俗,即俗称“捡风水”,也称“二次葬”,即在第一次丧葬时比较简单,不正式立墓碑,待五至七年后再择吉日开墓,捡拾遗骨,重新正式安葬。
在台湾西南沿海,“捡骨”属于一种专门行业。因此在台湾有所谓“九葬九迁,十葬万年”的俗语,即改葬次数愈多愈好。
不过如今,台湾的喜庆婚丧较流行现代的“花车艳舞”。 台湾还有不少本地特有的节庆活动。
较隆重者如正月初六祭“清水祖师”(主庙在台北万华清水岩,这一天台湾有盛大隆重的庆典仪式,以前会连续上演20天的大戏),3月23日前后是规模盛大的“妈祖祭”,7月整月的“盂兰会期”(各地轮流做普渡)。 还有一些: 台湾文化盛会 初到台湾的你,一定会为这眼前的一切感到惊艳不已,因为丰富多元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多彩多姿的台湾文化。
台湾发展的过程中包括了原住民、早期中国大陆闽南、客家移民、荷兰人、西班牙人、日本人和近期的中国大陆移民,而此地人民甚为注重传统文化的保存,也逐渐发展出新的文化,同时,在台湾你可以看到原住民、本土以及中国文化,也可以欣赏到荷兰、日本所留下的历史古迹。 -------------------------------------------------------------------------------- 台湾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中心,除了故宫博物院完整保存了中国历代文物之外,也可以从以下各个面向窥探: 寺庙与建筑 台湾的传统建筑,是民间艺术的总汇,装饰特别精美,举凡彩画、书法、木雕、石雕、泥塑、陶瓷、剪黏等都是构成建筑的要素,从中能深刻的洞悉富丰富内涵的台湾文化。
此外,除了可以在台湾看到由早期中国大陆闽南、客家移民所承袭的中国传统建筑外(如:板桥林家花园),中国的庙宇建筑也是随处可见,其中鹿港的龙山寺、天后宫以及北港朝天宫等,都是台湾最知名且历史悠久的寺庙,具有崇高的艺术价值。 民俗文化与艺术 台湾重要的岁时节令包括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等;而松柏岭玄天上帝祭典、大甲妈祖进香、北港妈祖出巡、台北迎城隍、东港王船祭、二结王公过火及原住民祭典……等也是台湾本土重要的民俗活动。
另外,台湾除了传承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之外,也发展出属於台湾本土特有的歌仔戏与布袋戏,歌仔戏是结合台湾各种地方戏曲小调、音乐为一体的表演艺术;布袋戏近来更结合声光特效,广受年轻人喜爱。 台湾的电影与表演团体,近年来也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再次展现出中国传统与台湾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丰年祭、祖灵祭、狩猎祭、图腾、蛇纹…,台湾原住民神秘的文化色彩,为台湾文化加注了不同的生命力。台湾的原住民族属於南岛语系,是南岛语族分布的最北端,在人种上属马来人。
台湾原住民目前多定居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