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水 正文

江南古镇建筑中的风水学

1.谁知道江南古镇的桥,建筑,风俗的特点的文章

同里,是一座美丽幽静的江南水乡古镇,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景色和人文荟萃、文物古迹遍地的特色而闻名于海内外。

同里地处太湖之滨,大运河畔,距苏州17公里,离上海80公里,到南京200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典型水乡风格的古镇,相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建镇历史。 同里,四面环水,古镇镶嵌于同里、九里、叶泽、南星、庞山五湖之中,镇区被“川”字形的15条小河分隔成七个圩头,而49座建于不同年代的古桥又将小岛串为一个整体。

建筑依水而立,户户临水通舟,是目前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之一。1981年和1982年,先后被列为国家级太湖风景区同里景区和江苏省唯一的文物保护镇,1995年又列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1998年水乡古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清单。2000年11月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6月,退思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1月,同里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同里与其他江南水乡古镇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水乡特色“浓”(东方威尼斯) 同里古镇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镇外有五湖环抱,镇内有15条河流成“川”字形把镇区分割为7个岛屿,49座建于各个朝代、风格各异的石桥将其连成一体,形成了依水成街、沿水筑屋、家家临水、户户通舟的自然美妙景观,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古镇,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二、深宅大院“多”(明清建筑群) 同里镇历史悠久,自宋元以来,尤其是明清两朝,许多做官人家和文人雅士纷纷在同里建宅造园。

据镇志记载,自公元1271——1911年,镇上先后建成宅园38处,寺、观、祠、宇47座,其中既有庄重古朴的深宅大字,又有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保存较完好的明代建筑有耕乐堂、三谢堂、五鹤门楼、承恩堂、仁济道院等十余处。清代建筑有退思园、嘉荫堂、崇本堂、务本堂、陈去病故居等十余处。

现在全镇先后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的有5处,列为市级文保单位的有4处,市文物控制单位26处,民宅中封火墙、石库门等特色建筑随处可见,现存最深的叶家墙门有九进之多,为江南古镇之罕见。目前全镇有65%以上都是明清建筑,可称之为明清建筑群。

三、文化底蕴“深”(历史博物馆) 据镇志记载,自宋代至清末年间,先后出状元1名,进士42人,文武举人93人,诞生了南宋诗人叶茵,明代著名造园艺术家《园冶》作者计成,军机大臣沈桂芬,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国学大师金松岑,第一个翻译列宁著作、中国近代统计学奠基人金国保,文汇报创始人严宝星等。同里除了名人多以外,还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从松石文化——良渚文化——离洲文化的出土文物在历史文物陈列馆展览文物有200多件。

四、民俗民风“淳” 自古以来,同里镇的市民都有较为淳朴的民俗风情,特别是建于清代的“太平、吉利、长庆”三桥更是同里桥中之宝,几百年来镇上居民婚宴喜事、生日庆贺、婴儿满月都要走三桥,以图吉利,不少外地游客千里迢迢专程来到同里走三桥,以圆“走三桥”风俗之梦。 五、影视产业“兴”(天然摄影城) 同里原有的古镇水乡风貌和逐步修复的景点,使同里具有独特的自然水乡景观,形成天然影视拍摄场所,深受影视界朋友的青睐。

自1983年著名导演谢铁骊执导的《包氏父子》至今已有《红楼梦》、《家、春、秋》、《戏说乾隆》等100多部影视片在同里拍摄。去年4月18日被中国电影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影视摄制基地”,今年4月18日——22日,中国当代电影剧本创作研讨会在同里隆重召开,这些都标志着同里“天然摄影城”的建设迈进了新的一步,将给同里影视基地带来新的生机。

近年来,同里遵循“保护古镇,开发旅游,发展经济”的总体思路,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开发旅游事业。同里水乡古镇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胜地。

一是支柱产业形象逐步确立。随着旅游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和一系列促销活动,同里在全国特别是江、浙、沪一带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40多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3亿多元,已成为同里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是旅游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自84年修复退思园并对外开放以来,目前已形成的旅游景点有著名园林退思园、历史文物陈列馆、“蓬莱仙境”——罗星洲、明清街、江南第一茶楼——南园茶社、嘉荫堂、世德堂和太平、吉利、长庆三桥景区及耕乐堂、清代建筑陈去病故居。

不久将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有家喻户晓的〈〈珍珠塔〉〉景点群。目前正在按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对古镇区进行全面整治(三线入地、污水处理、绿化环境等),这些都为同里“多日游”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是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高。为了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先后兴建了同里湖度假村、三元大酒店、同里宾馆等中高档基础设施,目前,同里镇已拥有宾馆、饭店50多家,标准房间500多间,基本上满足了游客需求。

98年又相继开通了苏州——同里、上海——同里、杭州——同里、南京——同里的旅游专线车,为广大散客旅游提供了交通方便。因此,古镇同里目前已拥有一个比较。

2.江南古镇的古镇文化

1.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古镇。湖北以南的江南部分包括湖南、江西一带的。

2.近代专指苏南和浙北一带的古镇。

3.唐(贞观十道)江南道古镇。包括: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江苏的丹阳以东南和安徽的长江以南地区。

4.诗文中江南古镇:指被文人所美化了的地区。主要是以苏、杭为中心的古代城镇,长江中下游的长江以南的太湖流域的古镇。

5.指以苏锡常的太湖文化为中心的包括扬州文化,徽州文化,金陵文化在内的一种水乡文化古镇。

6.“江南六府古镇”:古代,指“苏锡常、杭嘉湖”(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湖州)。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注释:① 这是一首汉乐(yuè)府民歌。②田田:莲叶茂盛的样子)。解说:这首诗的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该“乐府诗”,是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中的一首,多出自下层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之外的农业生活,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采集民歌的乐章、歌辞---后统称“乐府”。

碧柳黄莺啼早春,古桥净水醉红尘。晚来谁处渔家曲,翠色轻烟一径深。

白居易《江南忆》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三下江南》

一下江南到苏杭,人间变天堂。二下江南到桂林,好山好水还有梦中人。/三下江南到昆明,花开万山红。一切尽在不言中,自古以来无官一身轻。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因陶渊明魏晋“名士风流”而闻名,以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誉满中外,是仕隐文化象征,更是全球华人向往的田园诗、理想地、中国梦所在,当代都市人、成功者寄托情怀、寄“隐”为乐的首选。

权威工具书《辞海》在有关“桃源山”条目的解释中明确指出,桃源山“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下有桃源洞,又名秦人洞,白马洞”,“是东晋陶渊明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桃花源古镇】,位于中国·常德·桃源——历代官方权威认定的“桃花源”福祉之地,国家AAAA级旅游区——桃花源景区旁,1600亩规模自成一域,由中国古镇开发运营专家——重庆同元集团开发建设管理。吞沅江水色、纳潇湘灵秀、揽武陵风光,荟萃武陵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

“桃花源古镇”具备“吃、住、行、娱、购、游”六大旅游功能要素,不仅设有大型餐饮、潇湘特色小吃、庙会小吃;更有特色五星级酒店与传统四合院客栈及特色旅游商品街,汇集四方精美商品;特别是古城独具特色的综艺表演、大型人文主题公园、桃花广场、奔月双塔、古戏台、庙会广场、城隍庙、文庙、钱庄、镖局、望湖亭、古吊桥、桃花溪、五柳河、城门楼、入口主、次牌坊等各类休闲游乐设施将会让人乐不思蜀;在居住功能上不仅有北方四合院、南方一颗印、六合同春的传统建筑形态,而且还同时配套规划有高品质住宅。“桃花源古城”将会成为旅游、度假胜地,亦将会成为人们经商、居住地天堂。

“桃花源古镇”项目于2013年开始开发建设,开发周期为8年,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项目依托常德桃花源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国际旅游、休闲养生、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 乌镇---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古镇。镇内河道如织、石桥纵横、高墙深巷、水阁飞檐,到处呈现典型的水乡景致。乌镇,眼里满是水的影子。1896年,著名文学家茅盾就诞生这里。历史上这个小镇曾出过64名进士、161名举人,茅盾、沈泽民、严独鹤等名人。乌镇街道上清代的民居建筑保存完好。乌镇墙上常涂黑色油漆,黑色在江南桐乡称为“乌”,故称“乌镇”。

3.江南六大古镇

我国江南六大著名的古镇是江苏的周庄,同里,甪直。

浙江的西塘,南浔和乌镇。 周庄·明清细节 “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是个具有九百余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被澄湖、淀山湖和南湖所环抱。

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镇建筑物及其独特的格局,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为明清建筑;如元末明初巨富沈万三后裔所建的沈厅、明初中山王徐达后裔所建的张厅,都是明清住宅的典范。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河流呈井字形从镇中穿过。

整个小镇有着它独特的生活形态和风味。 细节提示:沿水巷而建的石驳岸和穿竹石栏;镶嵌在岸边,变化多端的缆船石;商店出售的草鞋;河畔洗菜、淘米的妇女;围坐一起绣花聊天的老妇;街角的裁缝店;享受“日光浴”的马桶;甚至居民洗涤后的流水声…… 乌镇·文化情致 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是江南著名古镇之一,历史上这个小镇曾出过64名进士、161名举人,茅盾、沈泽民、严独鹤等名人更是为小镇增添了几分显赫。

虽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河埠廊坊,过街骑楼,临河水阁,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

石板小路,古旧木屋,还有清清湖水的气息,仿佛都在提示着一种情致,一种氛围。 细节提示:作坊区内,竹艺、扇艺、陶艺、壶艺、文房四宝、木雕、纺纱织布……曾在桐乡周围流行一时的手工作坊一家挨着一家。

商铺区里,曾在乌镇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商铺、当铺、药铺都以原本的面貌呈现着,只不过留下了岁月刻下的刀刀痕迹。民居区修旧如旧,最值得访问的就是那些仍沿街而居的老人们。

文化区,印象深刻的是蓝印花布“漫天起舞”的庭院,音韵铿锵的古戏台,还有幕布上的那一段“皮影”传说…… 同里·江南古桥 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被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区的街道均沿河而筑,小镇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景致和人文荟萃、文物古迹遍地的特色而闻名于海内外。

现在全镇仍保存有三谢堂、承恩堂、侍御第、五鹤门楼、仁济道院等十余处明代建筑和退思园等清代建筑。在同里,建于各个年代的古桥40多座,正是游客的把玩细节。

细节提示:南宋诗人叶茵建造的思本桥;建于元代的石质不一的富观桥;有“读书桥”之称的小东溪桥;还有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的桥中之宝,民间嫁娶时一定要从上面走过的三桥:太平桥、吉利桥与长庆桥。在镇上穿行,你就像走进了一个江南古桥的博物馆,一不留意,你又站在桥上了。

南浔·诗画富镇 南浔位于浙江湖州市,北面是太湖,东与江苏省交界,距苏州市仅51公里,途中还要经过著名水镇同里。南浔名胜古迹众多,与自然风光和谐融化,既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又洋溢着江南水乡古镇诗画一般的神韵。

南浔建镇已有745年历史,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罕见的一个巨富之镇。 细节提示:南浔著名的名胜古迹有嘉业藏书楼、刘镛的庄园小莲庄、张静江故居、张石铭旧居、百间楼和宋代古石桥等。

嘉业藏书楼是江南四大藏书楼之一,是清代的秀才刘承干在1920年到1924年修建的。藏书最多时曾达到60万卷。

现在是浙江省图书馆古籍书库。园子里莲池、假山、凉亭处处流露出江南园林的小巧与别致。

角直·玲珑水韵 角直位于江苏昆山市,苏州城东南25公里,因唐代诗人陆龟蒙号甫里先生隐居于此而得名。后因镇东有直港,通向六处,水流形有酷如“角”字,故改名为“角直”。

又传古代独角神兽“角端”巡察神州大地路径角直,可见这里实在是一块风水宝地。 细节提示:古镇占地面积只有约1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为4平方公里,小巧玲珑。

角直的特点是水多桥多,桥多而密,镇内河网交错,碧水环绕,桥桥相望,有一些桥还是建于宋代、明代的桥梁,充满了历史的韵味。 西塘·廊棚光影 古镇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

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西塘地势平坦,河流密布,自然环境十分幽静。

有9条河道在镇区交汇,把镇区分划成8个板块,而众多的桥梁又把水乡连成一体。古称“九龙捧珠”、“八面来风”。

细节提示:鸟瞰全镇,薄雾似纱,两岸粉墙高耸,瓦屋倒影。傍晚,夕阳斜照,渔舟唱晚,灯火闪耀,酒香飘溢,整座水乡古镇似诗如画,人处其间,恍如世外桃源,不知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画在心中移。